学术投稿

深圳市社区居民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电话调查

逯建华;马汉武;吴永胜;谢旭;吴征源;吴红云;李婉玲

关键词:社区居民, 甲型H1N1流感, 知信行, 电话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知信行情况,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深圳市甲流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以全市七区共55个市政府街道办事处所在地的前4位电话号码作为局向号,结合随机数的人工电话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拨打2 195个电话号码,有效号445个,无效号1 750个,应答率为68.5%.深圳市社区居民的甲流疾病知晓率为87.9%,不同年龄(X2=16.35,P<0.01)和不同文化程度(X2=8.39,P<0.05)知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甲流症状的知晓率为82.1%,不同文化程度知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40,P<0.01),常见甲流症状前五位为:发热(55.1%)、咳嗽(32.1%)、流涕(14.2%)、咽痛(13.2%)和头痛(10.1%);甲流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分别为63.5%、73.0%,不同文化程度知晓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22.37,P<0.01;X2=-15.95,P<0.01).24.3%社区居民表示担心感染,54.1%表示因甲流会减少外出,女性较男性更为担心(X2=5.07,P<0.05)和更容易改变行为(X2=13.99,P<0.01),19.6%表示会自行服用药物预防,87.2%表示出现流感症状后,首选到医院就诊,不同文化程度就诊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30,P<0.01).66.9%的社区居民满意甲流防控工作.结论 深圳市社区居民的甲流疾病知晓率较高,但对甲流的临床症状、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则相对较低,需重点加强低文化社区人群和中小学校学生的健康教育.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中段尿、血液和痰液中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近3年老年患者中段尿、血液和痰液中分离细菌念珠菌主要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信息.方法 大多数分离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BD Phoenix仪,少数利用手工鉴定和K-B法药敏试验.念珠菌利用显色平板分离和鉴定,K-B法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用WHOHET5.4软件.结果老年患者中段尿中以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血液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痰液中以白色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中段尿、血液和痰液中大肠埃希菌产ESBLs比例分别为39.5%、34.0%和60.4%.痰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性分别为71.4%、88.5%和90.0%.中段尿和血液中G-杆菌耐药率较低的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痰液中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中段尿、血液和痰液中G+球菌,除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为100.0%,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制菌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 结论 本院老年患者中段尿、血液和痰液中念珠菌属构成比、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比例、非发酵G-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葡萄球菌属甲氧西林耐药率均较高,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芮勇宇;王前;裘宇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肇庆市30例狂犬病个案分析及防控策略

    目的 通过对肇庆市2008年30例狂犬病病例资料的分析,找出目前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狂犬病的防治对策.方法 结合疫情报告资料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30例狂犬病病死率为100%;有明确动物暴露史的24例病例中,17例没有进行任何伤口处理,自行处理5例,到医疗机构处理的2例;接种了人用狂犬疫苗的有2例,同时有1例接种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有1只伤人动物接种了兽用狂犬病毒疫苗.结论 养犬数增加、犬的免疫接种率低、伤后处理不及时或不规范和各部门之间缺乏协作等是狂犬病发病率回升的原因,因此加大各方面的管理是防治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钱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发肺结核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 收取2006年1月~2008年6月成年新发肺结核患者120例及健康成年人120例血标本,检测T淋巴细胞(CD3+)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比值及白细胞介素12(IL-12)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组CD3+、CD4+、IL-12含量呈不同程度减少,低于健康成人组.CD8+含量呈相对增多.CD4+/CD8+比值肺结核病人组下降.结论 细胞因子含量与肺结核发病密切相关,监测人体细胞因子水平对掌握结核病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乐平;叶伟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和预防措施的探讨

    目的 探讨目前在预防和控制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所采用措施的有效性,以提高临床输注单采血小板的安全.方法 对于从与单采血小板有关的原辅材料进货到单采血小板采集完毕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同时用BacT/ALERT 3D细菌培养仪对保存24h后(22℃振荡保存)的单采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通过血小板袋上连接的样本袋或通过COMPODOCK无菌接管仪接袋取样,同时将被抽检的血小板进行锁定.接种后的培养液置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如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则该血小板可放行.结果 1 837份单采血小板中,确认阳性的1袋(0.054%).结论 目前在预防单采血小板细菌污染方面所采用的措施是有效的,但24h锁定的血小板细菌筛检方法 存在一定的不足.

    作者:陈永超;陈超群;刁文卿;巫贡晓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广东地区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耐药性现状. 方法 应用全自动血培养系统(Bact/ALERT3D120)对2007年5月~2009年4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并确诊的10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液进行培养,并以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VIIEK-2 compact)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其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排名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28.6%),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7.1%),大肠埃希菌(14.3%);细菌的产酶率较高,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培养出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敏感的抗生素是奎诺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对培养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是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替坦.结论 广东地区近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耐药菌株明显增多,条件致病菌大大增加,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择抗生素对病例治疗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瑞玉;穆小萍;张德纯;邓文喻;赖卫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江门地区食品中汞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江门地区食品中汞污染状况,为今后有目的 地开展监督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门地区农贸市场上销售的水产品、生肉制品、菌类食品、蛋类制品和植物性食品5大类食品进行随机采样,按GB/T5009.17-2003(原子荧光光度法)进行汞测定.结果检测5大类食品共275份,总合格率为98.91%,汞的总检出率为90.91%.其中海水鱼和其它菇中汞含量的平均值高,为0.0680 mg/kg和0.0678 mg/kg;鲜食用菌和蔬菜中汞含量的平均值低,均<0.0015mg/kg,其它样品汞含量的平均值在0.0022~0.0359mg/kg之间.结论 江门地区食品汞污染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要加强食品重金属污染监测力度,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确保这类食品的食用安全.

    作者:朱小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双膝骨性关节炎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特点,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3~2008年收治的38例2型糖尿病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糖尿病合并双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中女性患者的构成比显著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见于肥胖及绝经时间短于25年的女性.结论 2型糖尿病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有显著的关联性,肥胖及绝经女性的发病率更高.

    作者:刘海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6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以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和输卵管通液(西药)三联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60例.同时,随机选取60例榆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仅做输卵管通液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妊娠28例,其中妊娠率为46.7%,总有效率为83.3%;而对照组妊娠4例;妊娠率仅为6.7%,总有效率为50.3%,两组治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 能明显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周玉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深圳市罗湖区2006~2008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罗湖区2006~2008年性病网络报告信息,为进一步完善出病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信息.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2006~2008年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沙眼衣原体性病网络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08年网络直报的性传播疾病各年分别为2908例,4656例,4226例.男女比例1.156:1.20~29岁占46.21%,30~39岁占31.99%;商业服务占32.77%,工人占18.72%,干部占13.98%.结论 随着近几年社会的发展及政府对性病防治宣传力度的增强,罗湖区的性病防治已取得一定的果效.

    作者:刘芳;赵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念珠菌研究中的应用

    念珠菌作为院内感染的常见机会性致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已应用于念珠菌临床快速诊断、基因分型、耐药等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灵敏、快速、安全、准确、高通量等特性,不仅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作为常规的分析检测方法 ,而且在医院临床标本病原体的检测、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检疫、法医学标本的鉴定等领域也逐步得到了广泛运用.

    作者:张云操;白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试验资料、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纳入针刺与西药或安慰剂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实验共有10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试验方法 学质量普遍低下.改善总体有效率,针刺组的疗效优于吗丁啉组[OR=4.80,95%CI(2.73,8.42)].改善总体症状积分,针刺组优于吗丁啉组[WMD=2.00,95%CI(1.25,2.74),P<0.001];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尚无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 目前研究病例总数较小,尚不能做出针刺是否优于其他西药确切结论 .故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

    作者:汤志梅;张建梅;刘佑韧;刘述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进展期胃癌血清VEGF-D的表达与其侵袭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

    目的 研究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水平,并了解其与进展期胃癌的侵袭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技术(EUSA法)检测88例进展期胃癌病人,根据术后病理证实伴淋巴结转移组50例,不伴淋巴结转移组38例,10例早期胃癌病人,10例胃溃疡病人术前血清VEGF-D的水平,并探讨其与进展期胃癌的侵袭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结果进展期胃癌血清中VEGF-D的水平明显高于胃溃疡组(p<0.05),和早期胃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进展期胃癌病人中,随胃癌浸润深度的增加,浸润深度为T3-T4组明显高于T1-T2组(P<0.05).低分化型癌的病人血清VEGF-C水平明显高于高、中分化型癌的病人(P<0.05).而在性别、肿瘤位置、组织病理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伴淋巴结转移组血清VEGF-D的阳性率和不伴淋巴结转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清中高水平的VEGF-D与进展期胃癌的侵袭以及组织分化密切相关,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王为;王崇高;胡昇庠;江秋生;李小冬;龚红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足浴服务地方卫生标准探讨

    目的 为足浴行业卫生监测提供技术依据,促进我省足浴服务行业的规范化,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方法 选择省内足浴服经营单位10家;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足浴盆、一次性垫薄膜、足浴水进行微生物检验并参比<公共浴室卫生标准>、<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提出建议值.结果对足浴服务环境卫生设施、用品用具、足浴用水、从业人员提出了卫生要求,并制定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用品用具和从业人员手部清洗消毒卫生指标;为制定海南省足浴服务卫生标准提出初步意见.

    作者:黄惠宇;冯礼明;胡伟;李永忠;卢章玉;王天福;冯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致痫CD大鼠海马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的研究

    目的 动态观察锂-匹罗卡品诱导的皮质发育不良(Cortical dysplasia,CD)大鼠痫性发作后海马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探讨GST-π在CD所致癫痫中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SD大鼠孕17 d腹腔内注入卡莫司汀(BCNU)制作CD大鼠模型,锂-匹罗卡品诱导CD大鼠痫性发作,应用免疫组化观察致痫后急性期、静止期和慢性期GST-π在海马区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ST-π在CD组大鼠海马的明显表达增高(P<0.05);与CD组比较,GST-π在CD癫痫组大鼠海马区的表达在致痫后3h、24h和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d时逐渐增加.并于60d时达到高峰(P<0.01~0.05).结论 GST-π的高度表达是CD大鼠慢性期内癫痫反复发作并产生耐药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杨国帅;周小艳;周治平;宋延民;余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东莞市厚街镇2003~2008年食物中毒分析

    目的 探讨厚街镇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食物中毒预防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厚街镇2003~2008年的食物中毒资料按致病因素、场所、季节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3~2008年厚街镇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为第三季度,共8起,占总起数的42.1%;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所,占总起数的84.21%;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占总起数的52.63%;在动、植物性食物中毒中主要是食物加工不当.结论 厚街镇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必须加强集体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加强集体食堂管理是我镇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

    作者:黄廖森;许仰信;陈金燕;罗文勇;郑少敏;罗如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IMT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对9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合并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记录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APOA、APOB、空腹胰岛素(FINS)、IMT,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BMI、WHR、FINS、HOMA-IR、LDL-C、TG、IMT较非脂肪肝组升高(P<0.05),而FBG、TC、HDL-C、APOA、APOB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 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更易出现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王曼曼;曾龙驿;舒冏;孙艳;陈燕铭;张国超;穆攀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门诊及呼吸科住院患者季节性流感的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8~2009年医院内成人季节性流感的感染现况,为相关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年5月~2009年7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发热门诊及呼吸科共1 814例(门诊769例,住院1 045例)患者鼻咽分泌物样本进行甲、乙型流感病毒的免疫胶体金层析法快速检测.结果发热门诊769例样本共检出阳性14例,检出率1.8%.检出阳性者多见于12月和1月份.呼吸科住院患者1 045例样本中,检测流感阳性标本85例,检出率为8.1%,检测阳性病例主要见于2008年6月、10月及2009年7月;住院患者流感病毒检出阳性者主要见于肺尖、支气管炎及上感患者.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检出率明显大于非流感样病例(P<0.01). 结论 2008~2009年北京军区总医院内流感全年散发,涵盖呼吸科多数病种,夏季和冬季有两个高峰.

    作者:魏娟;陈杭薇;吕楠;尤兰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作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血浆(1→3)-B-D葡聚耱作为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对100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抽血作血浆(1→3)-B-D葡聚糖定量检测,并同时用乳胶凝集法作血清假丝酵母菌抗原、曲霉菌抗原、隐球菌抗原的检测,同一时间抽取患者血液和留取患者的痰或中段尿标本进行真菌培养.结果血浆(1→3)-B-D葡聚糖的阳性率75.0%,真菌培养阳性率为63.0%,真菌抗原阳性率为10.0%;真菌培养与(1→3)-β-D葡聚糖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抗原与(1→3)-β-D葡聚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真菌培养结果作标准,则(1→3)-β-D葡聚糖的灵敏度为96.8%,特异性为62.2%.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比真菌培养、真菌抗原检测能够更早、更灵敏地反应深部真菌的早期感染.

    作者:谭惠明;徐韫健;廖伟娇;张丽梅;张东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PCR检测大肠埃希菌的Ⅰ类整合酶、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orf51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以肠杆菌科间的重复序列(ERIC)为引物进行基因扩增,SPSS13.0分析其遗传多态性.结果 102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酶阳性菌有59株(57.8%),orf513阳性菌有6株(5.9%),ESBLs中的TEM型有91株(89.2%),SHV型有0株,CTX-M型有35株(34.3%).根据指纹图谱,可以把102株大肠埃希菌基因型分为82种,经SPSS系统聚类分析,可归为17个大类. 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整合酶阳性率较高;整合子和ISCR可以共存;ERIC-PCR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基因分型方法 .

    作者:王凤平;陈清;吴奎海;俞守义;王前;芮勇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深圳市南山区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经预防性健康检查发现五种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五种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08年在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的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表资料进行统计,对复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3年体检总人数为310 642人,体检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需复查人数为17 439人,检出率为5.61%;复查原因主要为HBsAg阳性(共16 857人),占复查人数的96.66%;其次为活动性肺结核(共495人),占2.84%.结论 HBsAg阳性是体检阻性的主要原因,应坚持每年一次的预防性健康检查,并对HBsAg阴性的从业人员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作者:曾玲荣;曾钊敏;陈维满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