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OCS-1、SOCS-3、TNF-a在有机磷中毒鼠肝脾的表达

欧阳艳红;李松玲;宋维;赵宁;马中富

关键词:SOCS-1, SOCS-3, TNF-a, 有机磷农药中毒, MODS
摘要:目的 观察有机磷中毒(AOPP)小鼠肝脏、脾脏SOCS-1、SOCS-3及TNF-a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AOPP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中的发病机制,以期为MODS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方法 健康小鼠随机分成敌敌畏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染毒后2、6、12、24h取肝脾组织,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SOCS-1、SOCS-3、TNF-a表达水平.结果 AOPP小鼠肝脾SOCS-1、SOCS-3、TNF-a表达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OPP可导致细胞因子TNF-a失调,可能参与了AOPP后SIRS向MODS的发病过程;若能抑制炎症反应的失控,则对中毒MODS的治疗将有新的突破.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后癫痫患者与配偶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

    目的 调查分析外伤后癫痫患者与其配偶各自的心理状况特征,并比较其差异. 方法 以原发性癫痫及中国常模对照,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122例外伤后癫痫患者与其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所有癫痫患者及其配偶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但因子分值的分布各有其特点;外伤后癫痫患者及配偶多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原发性癫痫(P<0.01).外伤后癫痫配偶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显著高于患者(P<0.01).结论较之原发性癫痫,外伤后癫痫患者及其配偶存在更为突出的心身障碍,但表现不同.

    作者:李晨;郎森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九江市儿童伤害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九江市儿童伤害发生情况、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为政府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 统一抽样,由调查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对抽取的10 804户家庭进行入户调查. 结果 九江市儿童伤害发病率为6 332.6/10万,发病率排在前三位的伤害类型依次是跌伤(2 014.1/10万)、动物致伤(1 836.1/10万)、交通伤害(777.5/10万),分别占伤害发病总数的31.8%、29.0%和12.3%;伤害发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各不相同,溺水、跌伤、道路交通伤是伤害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不同年龄层次儿童伤害发病的类型各有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伤害发病类型也有所不同.结论伤害已成为威胁九江市儿童健康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政府应把伤害的预防纳入到疾病控制工作范畴,针对儿童的生理特点综合开展儿童伤害预防控制计划,使九江市儿童伤害的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何峰宁;朱仲江;余英琴;黄宏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膳食模式对健康影响研究

    人们摄入主要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构成即为膳食模式.它是膳食质量与营养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作者:杨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桂林市2000~2007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桂林市疟疾流行特征及监测效果,为修订监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07年桂林市的疟疾疫情资料和疟疾监测数据,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桂林市疟疾发病率从2000年的0.11/万下降至2007年0.04/万,流动人口血检疟原虫阳性率1.26%(304/24 054);常住户口居民发热病人血检18 133人次和居民带虫调查5 921人次均未发现疟原虫阳性.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是巩固疟疾成果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蒋智华;李锦辉;黄亚铭;郭传坤;覃业新;林珍;韦海艳;杜进发;毛玮;林康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PDA液对RT-PCR检测急性白血病MUC1表达的影响

    目的 分析CDPA液保存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对RT-PCR方法 检测MUC1基因的影响.方法 31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各同时留两份骨髓标本,一份立即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一份注入CDPA液血袋4℃保存48h后再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分别用RT-PCR方法 检测MUC1基因的表达并对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标本提取的总RNA OD260/280都大于1.8;两组标本的MUCI基因检测结果 完全一致. 结论4℃下CDPA液保存骨髓48h对采用RT-PCR方法 检测MUC1基因的结果 无影响,基层医院可用此法保存骨髓送上级医院行基因检测.

    作者:黎国伟;王东宁;罗耀光;许先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运用平衡膳食宝塔对社区居民进行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采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方式,以平衡膳食宝塔为指南[1].观察对目标人群进行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长沙市岳麓区云麓园社区居民368名,采用多媒体专家授课、现场提问咨询、发放平衡膳食宝塔应用指南和合理膳食与慢病的相关宣传资料、上门现场指导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营养干预,并在干预前后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对合理膳食与慢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 在该社区干预前后分别随机抽样的368名人群中合理膳食频率及相关知识的调查应答率分别是:95.4%、9r7.3%.干预后居民中烹饪者的合理膳食的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尤其是在减盐和控油的认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x2=15.70,P<0.01和x2=34.13,P<0.01),在摄取植物油、油炸食品、粗杂粮、水果、豆制品等的膳食频率都显示出较为合理的改变(P<0.01).结论合理膳食能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我们应加强对社区居民进行营养干预,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平衡膳食意识.养成适合自己身体健康需要的合理膳食习惯,促进人群健康.

    作者:朱朝霞;刘平伟;李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南水北调山东受水区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基线调查

    目的 调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前山东受水区土源性线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通水后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沿着输水干渠分布县,以随机抽样的方法 确定目标人群,应用改良加藤氏(Kato-kata)厚涂片法检查全部目标人群,以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目标人群中的1~12岁儿童. 结果 共计调查7个县的21个点,粪检10 510人.检出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和肝吸虫5种寄生虫,土源性线虫感染率3.72%,肝吸虫感染率为0.06%,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79%.各县寄生虫感染率差异较大,性别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学龄前儿童感染率高,感染度普遍较轻,多虫种感染现象少见,感染1种寄生虫者占76.69%, 结论受水区生态环境的改变,可能促进土源性线虫病和肝吸虫病流行和扩散.通过建立监测点、加强健康教育和消除传染源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土源性线虫病和肝吸虫病在受水区的流行程度.

    作者:王文志;刘新;邓绪礼;缪峰;赵中平;陈锡欣;万功群;傅斌;赵长磊;马培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输血及手术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与意义

    目的 了解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乙型肝炎、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感染情况. 方法 对2007年1~12月需输血、手术的病人1880例进行输血、手术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lgG)、抗HIV(1+2)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为7.765%.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425%,梅毒感染率为0.585%,抗HIV抗体阳性率为0.053%.结论为了规范医疗操作和保护患者的利益,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和手术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

    作者:罗思红;钟东梅;许健斐;钟健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GPI)、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78例RA、86例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80名健康志愿者的anti-CCP、GPI、AKA、RF进行检测. 结果 78例RA患者中anti-CCP、GPI、AKA及RF的灵敏度分别为51.2%(40/78)、42.3%(33/78)、29.5%(23/78)和58.9%(46/78);特异性分别为98.2%(163/166)、98.8%(164/166)、98.2%(163/166)和81.9%(136/166).86例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anti-CCP、GPI、AKa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2.33%(2/86)、2.33%(2/86)、3.49%(3/86)和33.7%(29/86);80名正常对照组中检测到1例抗CCP弱阳性,1例RF阳性,其余指标均为阴性. 结论anti-CCP、GPI、AKA对RA诊断灵敏度不高,但均是RA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三者与RF可相互补充,适当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陆红;夏勇;周蔚;陈延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种不同血清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运用评价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在梅毒诊断中的运用.方法 使用上海荣盛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试剂盒、中山生物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试剂盒、日本富士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试剂盒对110例梅毒患者(其中一期梅毒血清22例,二期梅毒血清69例.潜伏期梅毒19例),健康体检人群200例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110份标本三种方法 TRusT、TP-ELISA、TP队检出率分别为87.3%、96.4%、96.4%,其中一期梅毒的检出率为72.7%、95.2%、90.9%,二期梅毒的检出率为95.5%、100%、100%,潜伏期梅毒的检出率为73.7%、84.2%、89.5%;TRUST、TP-ELIsA、TPPA分别检测200份正常人标本,其特异性为96.5%、99.5%、100%.结论TP-EusA法对各期梅毒都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且与TPPA试验的符合率高,可作为首选方法 .对阳性患者再做TRUST试验,以观察判断疗效、复发及再感染.

    作者:陆小梅;黎四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郴州市售甲鱼中霍乱弧菌带菌的调查

    目的 分析郴州市城区市售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及菌型特征. 方法 采集市场销售甲鱼,取肠内容物及体表、肛门涂抹物进行增菌、分离、鉴定.结果 2005年~2006年,共采样437份,检出霍乱弧菌7株,市售甲鱼霍乱孤菌带菌率为1.60%,经鉴定分别为01群6株和O139群1株,4株菌株能产霍乱肠毒素(CT).结论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防止霍乱弧菌引起的疲情.

    作者:谢群;曾晓军;郑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胃炎患者不同部位取材幽门螺杆菌检测分析

    目的 研究胃炎不同取材部位和方法 ,对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检出的影响. 方法 在胃镜检查中,对500例患者分别在隆起糜烂病灶和胃窦幽门附近非隆起病灶活检钳取黏膜标本,分别行快速尿素酶实验(HPUT)和隆起糜烂病灶黏膜病理切片银染色检测HP.结果 经HPUT实验检测,隆起病灶粘膜的HP阳性385例(77.0%),非隆起病灶黏膜的HP检出296例阳性(59.2%),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4621,P<0.001);在500病例中,完成隆起病灶黏膜病理切片银染色检测者325例,发现HP感染238例(73.23%),病理检测法与HPUT检测法所得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隆起糜烂病灶的患者进行HP检测时,应尽可能取隆起病灶标本检测HP,以提高阳性率和准确率.

    作者:文玉平;赵光荣;伍庆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MCV和RDW在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缺铁性贫血(IDA)与地中海贫血(地贫)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MEACKMAN COULTER LH750)检测55例IDA、15例地贫和95例正常人的MCV和RDW. 结果 与正常组比,IDA和地贫组MCV降低,IDA组的RDW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贫组RDW与正常组比(P>0.05),但与IDA组比(P<0.01). 结论MCV和RDW可作为IDA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RDW对IDA与地贫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静华;陈鑑强;焦晓阳;吴映娥;王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情况以及血脂异常发生率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测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血糖、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同时检测150例健康对照组人员的相应指标,比较2组差别.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TG、TC以及LDL-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的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低于8.2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组与血糖水平高于8.2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组相比,前者高TG(TG>2.3mmol/L)、高TC(TC>5.7mmol/L)的发生率均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低HDL血症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血糖水平高于8.2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更高.临床治疗时应重视控制血脂及血糖水平.

    作者:付林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湛江市2007年登革热监测结果

    目的 分析湛江市2007年登革热监测结果 ,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布雷图指数、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 结果 2007年湛江市暴发2起登革热疫情,发病205例,男97例,女108例;抗登革热病毒IgG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9月份,低谷在6~8月份,阳性容器以永久性容器为主. 结论湛江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9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作者:卢秀萍;何紫电;叶国强;黄梅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妊娠晚期隐性梅毒TRUST血清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目的 研究妊娠晚期隐性梅毒TRUST血清学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妊娠晚期隐性梅毒血清学固定24例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的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用ELISA方法 检测两组外周血IL-10及IL-12浓度水平.结果 妊娠晚期隐性梅毒RPR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细胞亚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8+淋巴细胞及B细胞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淋巴细胞、NK细胞明显降低(P<0.01),CD4+/CD8+显著降低(p<0.01).IL-10及IL-12浓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IL-10/IL-12浓度比值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妊娠晚期隐性梅毒RPR血清固定患者存在细胞因子分泌的不平衡,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不平衡和免疫抑制,在妊娠晚期隐性梅毒患者RPR血清固定病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真;周国茂;张涛;田丽闪;马剑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脑萎缩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脑萎缩老年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31名经CT证实为没有脑萎缩的老年健康者(对照组)和60例脑萎缩老年患者血清hs-CRP值.结果 患有脑萎缩(cerebral atmphy)的老年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s-cRP可以作为评价老年患者脑萎缩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

    作者:吴多智;李伟;张旭日;李唐瑛;孙翠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平阳星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平阳星治疗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 用平阳星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140例.结果 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型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治愈分别为61例(60.39)、14例(43.25)和2例(28.50),总治愈率为55.0%(77/140);总有效率为95.7%(134/140).结论平阳星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

    作者:何升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鼻咽癌Ⅱ期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2007年8月5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Ⅳa,92分期),于同期放化疗前接受2.3个疗程的诱导化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者所有的患者完成了计划剂量的治疗.诱导化疗结束后,鼻咽完全缓解率为19.6%,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31.6%.放疗结束3个月后,鼻咽完全缓解率为98.2%,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94.7%.以PF方案行诱导化疗患者耐受性好,同期放化疗期间,37.5%患者发生了3度粘膜炎,18%患者发生了3度呕吐反应.中位随访30个月后,2年总的生存率(OS)为92.8%.结论以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的方式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方式.患者耐受性好,且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彭培建;王思阳;林忠;陈燕;张红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以脑出血为首发表现在烟雾病5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脑出血为首发共5例,脑室出血2例,皮质出血2例.基底节区出血1例,1例曾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

    作者:吴硕琳;刘瑞珍;张界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