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琍
目的 评价细胞学和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2006年4月~2008年2月233例宫颈涂片和阴道镜捡的结果,与活检组织病理学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33例中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63例,CINH 55例,CINⅢ(原位癌)14例,3例宫颈浸润癌,其余98例为慢性宫颈炎.宫颈涂片检出了93.63%宫颈病变,阴道镜检出了93.56%宫颈病变,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结论 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杨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病因、危害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07年1月~12月吴川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2200例妊娠病例资料分析,比较和总结其中56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特点、病因、危害和治疗. 结果 本组2200例妊娠病例中,56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为2.55%.亚临床甲减50例,发生率为2.27%,临床甲减6例,发生率0.27%.妊娠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18例其中3例甲减,发生率0.135%.结论 孕妇中甲减的发生率尤其是亚临床甲减的发生率并不低,妊娠期甲减的病因主要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儿宫内窘迫是妊娠期甲减的主要并发症.妊娠期甲减的治疗首选左旋甲状腺素(IL-T4)替代治疗.
作者:刘小玲;叶振海;吴超平;林卡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感染细菌及真菌的种类及其药敏.方法 对2005年5月~2007年4月两年期间在ICU住院时间>48h 260例患者进行获得性细菌及真菌感染分析.结果 260例ICU患者中发生96例院内获得性感染,感染率为40%(96/260),其中细菌感染率为35%(92/260);真菌感染率为11.5%(30/260).获得性感染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真菌主要为念珠菌属.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药物耐药,成为治疗棘手难题.结论 应加强对ICU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率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贾杰;莫成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63例频发TIA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3例.观察两组TIA发作停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7d血小板计数(Plt)、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出院后3个月、6个月TIA发作次数,住院期间、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展为脑卒中例数.结果 24h内及48h内TIA发作控制率治疗组分别为36.7%、70%,对照组分别为12.1%、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3.15,P<0.05).随访3个月、6个月治疗组TIA发生率分别为13.3%、23.3%、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0、3.0%,对照组TIA发生率分别为27.3%、33.1%、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2.1%、21.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Fib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BT、CT、PT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冯光球;吴智勇;郑茵;陈娟;符秀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绵阳市近5年来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监督和保障食品卫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卫生标准对食品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和分析. 结果 2003~2007年共检测3 614份食品,合格率82.13%.不同年度间食品合格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17.99,P<0.01);春夏秋冬四季食品合格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87.62,P<0.01),夏季食品合格率低,受微生物污染情况较其他季节严重;不同检测目的 食品样品中,送检样品合格率显著高于抽检样品和委托样品(X2=40.55,P<0.01);不同类别食品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X2=492.86,P<0.01).发酵酒合格率高达100%,凉拌菜合格率低,仅为51.12%,其次是熟肉制品,合格率为59.37%.结论 不同季节、不同种类食品受微生物污粢程度不同.卫生监管部门应重点加强夏季食品、特别是凉拌菜、熟肉制品等的监督检测力度.
作者:周良君;江智辉;王学军;陈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肺炎支原体(MP)是近年来儿科感染较常见的病原体,初主要引起非典型肺炎的改变,随着临床病例的增多,其肺外并发症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心肌受损.因此对其早期认识、早期干预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支原体感染203例合并心肌损害50例患儿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晓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发热、腹泻、呕吐等临床表现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60例8个月~3岁患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更昔洛韦)和对照组(炎琥宁).观察2组治疗前、后发热、吐泻、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结合变化.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发热、呕吐、脱水、腹泻次数,血、便常规改变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后,更昔洛韦组退热轮状病毒转阴和腹泻次数好转平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蒙传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为探讨一种能长期保存菌种的理想方法,以便更好地为科研、教学提供标准菌株.方法 将需保存的菌株纯化后,用保护剂鲜牛奶制成常用菌悬液、高浓菌悬液,分别分装菌种管中置-70℃超低温快速预冻过夜,冷冻干燥机真空干燥封口,-30℃保存. 结果 浓度为106~107个/ml和510~1010个ml的菌液经15年保存后菌株的存活率分别为92.3%和100%,经20年保存后菌株的存活率分别为61.53%,98.46%.结论 鲜牛奶高浓菌悬液冷冻真空干燥可长期保存各种微生物菌种.
作者:李文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d观察两组体温(T)、心率(HR)、呼吸(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以及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血肌苷(CR)、尿素氮(BUN)、磷酸肌酸肌酶(CPK)等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R、血浆ALT、AST、CPK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血.必净可能通过调控机体炎症反应过程较早地阻断了SIRS向MODS的发展,临床上用于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林道波;文俊珺;丁毅鹏;黎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海南黎汉族冠心痛(CH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海南黎族CHD患者150例及正常对照组150例以及汉族CHD患者150例及汉族正常对照组150例的ACE基因D/I多态性,观察DD、DI、Ⅱ基因型频率,并对所有普通PCR定为DD型的样本进行插入特异性PCR检测,以减少误分型率.结果 海南黎族冠心病组DD、DI、Ⅱ基因的频率分别是24.7%、32.7%、42.6%,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0%、59.0%.黎族正常对照组DD、DI、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0%、44.O%、42.0%,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0%、64.0%,两组之间的DD、DI、Ⅱ基因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海南汉族冠心痛组DD、DI、Ⅱ基因的频率分别是23.3%、45.4%、31.3%;D及I等住基因频率分别为46.0%、54.0%.正常对照组DD、DI、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3%、42.0%、44.7%;D及I等住基因频率分剐为34.3%、65.7%,两组之间的DD、DI、Ⅱ基因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海南黎汉族冠心痛TG水平升高,HDL-C降低.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多态性与黎汉族冠心痛有显著关联,是海南黎汉族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基因,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IL-C)降低是海南黎汉冠心痛的危险因子.
作者:云美玲;郑茵;钟江华;曾渝;李天发;张勇;金水晶;王镇;刘裕芬;孔月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院前猝死患者在不同类型院前急救模式下心肺复苏(CPR)的结果. 方法 收集近十年公开发表的、资料完整的、资料出处为相同级别医疗机构、有各项比较标准的8篇文献资料,共得到6 504例院前CPR,首先确定作者所收集资料的急救中心的急救模式,然后计算不同急救模式下心肺复苏的平均成功率,后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急救模式对心肺复苏结果的影响. 结果 独立型的院前CPR成功率高.指挥型的院前CPR成功率较院前型的更高.依托型和指挥型之间以及依托型和院前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国院前急救的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否则任何本领域的研究都无法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应该大力推广Utstein注册研究管理.专职化院前急救是提高院前CPR成功率的前提.
作者:黎敏;吕传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学校麻疹爆发的因素.为指导今后麻疹学校暴发处理.方法 本次调查收集2005~2007学校麻疹爆发病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近一次麻疹爆发学校学生进行免前免后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2005~2007年问共发生6起爆发疲情.麻疹爆发的学校均为外来工子弟学校,主要集中发生于3~6月,爆发病例中有免疲史的占22.74%.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为27.27%和50.00%.通过对应急接种麻疹疫苗后的血清学监测,麻疹抗体阳性率达96.30%,阳转率达87.50%.已达到免疫保护水平,免后抗体4倍以上增长或抗体阴转阳的有10例,另外13例免疫前高抗体水平者.免后虽无抗体4倍以上增长,但仍保持在高位水平,显示接种麻疹疫苗有良好的免疫效果.结论 外来工子女存在着很大的免疫空白,目前我国使用的MV具有较高的免疫成功率,说明了MV应急接种是控制麻疹爆发的有效手段.
作者:何梅英;刘卫民;陈伟红;付丹凤;白满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2008年问收治的结直肠癌并急性梗阻85例临床资料.结果 70例行一期切除吻合:肿瘤广泛转移,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瘘手术6例;暂时性造瘘9例,行二期肠吻合;术后出现并发症20例.结论 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需合理选择术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蒋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前列腺I2 (PGI2)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OS)患者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氧合状况的影响,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11月~2008年12月共救治ARDS患者55例,随机分为PGI2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入院24 h后雾化吸入PGI230ng/kg·min,每次25min,每天10次,连续使用7d.从血流动力学变化、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机通气时间及生存率等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PaO2、PaO2/FiO2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早(P<0.01,P<0.05),呼吸机支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GI2能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心排量和氧供,提高其生存率,对ARDS有较好疗.
作者:何景招;罗玉填;马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 管理和心肌保护的方法.方法 对28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ECC采用中度低温,中度血液稀释,心肌保护为高钾含血停跳液灌注.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56~23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2~173min,心脏停跳时间48~179min,术中灌注压50~80mmHg,心脏自动复跳22例,电击复跳6例,死亡3例,死亡率10.7%. 结论 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和综合性的心肌保护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救治率.
作者:远征;龚庆成;田国刚;朱坚忠;田毅;李美霞;黄运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对照组采用温水足浴.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临床治愈率:治疗组14例(56%)明显高于对照组8例(34.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溃疡治愈时间:2周内治愈,治疗组4例(28.6%),对照组1倒(12.5%)4周内治愈,治疗组7例(50%),对照组3例(37.5%);在治愈时间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炜;龙运军;吴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抚触对0~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分为抚触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抚触组50例新生儿进行正规的抚触活动,观察两组新生儿在6个月时体重、身长、头周的增长,并对其行为发育进行测评. 结果 抚触组6个月时体重、身长、头围的增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测评发育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婴儿抚触对0~6个月婴儿的体格发育及行为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杨燕;张雅琴;卓霞;周春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急诊止血的时机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221例.根据内镜检查时间分为48h内检查治疗组和48h后内镜检查治疗组,比较两组内镜止血效果.结果 出血48h内急诊内镜检查治疗组143例,止血成功率99.3%,非急诊组78例,止血成功率89.7%,二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止血治疗简单有效,而且在出血48h内进行内镜止血能达到更有效的止血效果.
作者:林汉利;李俊达;郑昌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尿样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的正常范围,探索尿样中8-OHdG含量水平能否作为反映2型糖尿病遗患者DNA氧化损伤程度的直接指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健康人群和2型糖尿病人群干预前后尿样中8-OHdG的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病例和2型糖尿病伴肾病病例尿样中的8-OHdG含量分别为(22.37±5.62)ng/mgCr和(23.80±7.58)ng/mgCr,明显高于健康人的(15.74±6.10)ng/mgCr(P<0.05).且2型糖尿病伴肾病病例尿样中的8-OHdG含量要高于无并发症病例,各组病例干预后的尿样中8-OHdG含量均低于干预前的水平. 结论 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病例和2型糖尿病伴肾病痛例的DNA氧化损伤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规范化的治疗、正确的饮食和运动指导,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DNA氧化损伤的程度.检测尿样中8-OHdG含量,对于预防、监测和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都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忠伟;赵丹;赵锦;彭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CML的疗效. 方法 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Allo-PBSCT治疗6例CML.预处理方案:阿糖胞苷(Ara-c)2~3g˙m-2.d-1x 2d(24h持续静滴),马利(Bu)4mg.kg-1·d-×3d,环磷酰胺(CTX)50mg.kg-1·d-1×2d,甲基环已亚硝脲(MecCNU)250mg˙m 2.d-×1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5mg·kg-1·d-1×4d.结果 6例患者完全植入,+11d~+21d白细胞(WBC)>1.0×109˙L- 1,+11d~23d血小板(PLT)>20×109·L-1.1例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IV度,1例出现1度aGVHD,3例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eGVHD),1例出现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HC),目前已无病存活16~63个月.结论 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的Allo-PBSCT治疗CML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智明;王琳;陈晓霞;罗贤生;孟娟;何丽莉;吴琴;黄姿英;黎丽琼;王云英;谭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