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传安;蔡妙森;刘开钳;叶艳芬;杨伟康;刘双喜;钟学飘
目的 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BV感染模式分析.方法 乙肝5项指标检测用酶标法.结果 1 000例 HBsAg 阳性者 HBV 感染模式共出现 11 种,其中 HBsAg、HBeAb、HBcAb 感染模式为 34.0%,其次 HBsAg、HBeAg、HBcAb和HBsAg、HBeAg 感染模式分别为30.1%和 10.0%.结论 HBsAg、HBeAg、HBcAb及 HBsAg、HBeAg 感染模式阳性率高,该群体有较强的传染性,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孙定国;麦世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 移植对四氯化碳诱导所致的肝硬化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首先行大鼠 MSCs 的分离、纯化及扩增.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硬化组,肝硬化组采用60%的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8周.然后肝硬化组再随机分成 MSCs 对照组和 MSCs 移植组及8周肝硬化组.MSCs 移植组经门静脉注射 MSCs 入大鼠肝内,4 周后处死所有大鼠,行肝功能检测、肝脏免疫组化检查和 HE 染色的病理检测.结果 MSCs 经门静脉移植肝硬化大鼠后,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谷丙转氨酶(ALP)含量明显下降及血清白蛋白(ALB)和胆固醇(CHO)含量明显升高.病理检查结果示 MSCs 移植组肝内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明显减轻.尽管假小叶仍然存在,但小叶周围和小叶内的肢原纤维明显减少.小叶中还出现了较多形态正常的肝细胞.结论 MSCs 可能在肝硬化大鼠体内分化成为具有肝样细胞的功能,并改善了肝硬化大鼠的部分肝功能及肝脏的部分病理结构,为今后临床行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徐献忠;陈斌;倪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IL-23是目前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细胞因子热点,为不断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明确遗传基础,IL-23R的遗传特性又成为各国科学家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 IL-23R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吴歆;徐沪济;吴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嘉兴市达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标准后12年疫病情动态变化,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学间接血凝试验(IHA)、环卵沉淀试验(COP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常规法对当地7岁以上人群开展新感染监测,残存传染源监测,以自然村为单位轮流整群抽查,外来传染源输入监测和各医疗单位疑似血吸虫病人检测,晚期血吸虫病人调查和动态管理.结果 12年监测各类人员772 389人次,血清学阳性20 889人,阳性率2.7%,进一步作粪检7 192人,在外来流动人员中查到3例病人,其中急性血吸虫病1例,当地人群无粪检阳性病人;12年晚期病人新增327人,死亡756人,治愈或其它原因减少311人.结论 本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稳定,疫情监测的重点是来自疲区的流动人员;医疗单位疑似血吸虫病人检测和报告是一种有效的监测方法.
作者:王金荣;俞文美;顾伟玲;吴益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病例一般情况患者,吕××,男,27 岁,广西陆川县人.2007年11月1日在广州首次发病,出现发热、畏寒、出汗、头晕、咳嗽等症状,曾在当地某家医院就诊(诊断和治疗情况不详).因病情反复,12月6日回到原籍的一家诊所输液治疗3d,12月9日到南宁就医,人住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
作者:李锦辉;杜进发;毛玮;林珍;林康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及临床表现与预后.方法 对40例临床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进行CT检查及分度,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分度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 CT扫描对本病的诊断、病情估计、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结论 脑水肿低密度区的形态、大小、范围更具有诊断价值,也是预后评估的基础之一.
作者:关策;马群星;庄继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全球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脂质代谢紊乱在CHD独立危险因素中居首要地位,防治脂质代谢紊乱是防治CHD的重要措施[1].既往认为高脂血症等对健康的危害很少发生于儿童时期,而目前认为一些在成人期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在儿童期同样危害儿童的健康[2-3].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淄博市肺结核病的发病趋势,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本单位 1996~2005年间肺结核病登记发病情况进行统计整理分析.从中找出规律.结果 1996~2005年间,可疑者就诊率和查痰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0 年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 80 433人,发现、确诊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 795例,其中涂阳5 554例.活动性、涂阳和新发涂阳登记率分别为 32/10万、20.9/10万和 15.1/10 万,涂阳病例所占比例平均为 63.1%.病人完成治疗时转归队列分析,新发涂阳平均治愈率达 96.4%,复治涂阳平均治愈率迭 91.2%.结论 淄博市结核病发病是逐年增高趋势,涂阳病人发现水平和治愈率明显提高,主要是加强了病人的归口管理和痰检质控,综合医院转诊是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来源.
作者:李源;曹培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江门市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状况,提高相关单位消毒质量,保护入托儿童身体健康.方法 对本市区 2003~2006 年托幼机构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3~2006 年间对本市区托幼机构采样3 079件,总合格率为80.25%.2004年监测合格率高为87.96%,其次为 2003 年82.81%,2005 年、2006 年合格率分别为77.09%、77.30%.不同监测项目中空气、物件表面、餐饮具合格率分别为83.38%、89.16%、88.28%.工作人员手合格率较低为 5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公、私立托幼机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9.56%、8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江门市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空气消毒各年合格率波动较大、部分工作人员不注意手的消毒等.
作者:朱小慧;何平原;周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氨基酸.方法 使用带自动衍生功能的自动进样器进行在线衍生,梯度分离,利用二极管阵列-荧光检测器串联分析.结果 在线衍生技术克服了离线手工衍生的偏差,双检测器联用技术能有效提高定性的可靠性和定量的准确性.结论 研究的方法测定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结果满意.
作者:仲岳桐;何彩;陈春晓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是其发生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药理学方面研究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取得了不少的进展.本文就药物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机制和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赖晓宁;李瑞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方法 对5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蝶形红斑为常见的皮疹,系统损害以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为常见.实验室指标中以ANA、抗 dsDNA 阳性、血沉增快、补体下降多见.结论 早期诊断,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规则治疗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危重患者可应用皮质类固醇或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作者:秦运军;陈抗;吴多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自动顶空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水中苯系物的方法方法用INNOWAX毛细管柱、商品顶空瓶、带自动顶空进样器气相色谱仪对水中苯系物进行测定结果方法显示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相时标准偏差均小于1.5%.回收串为94.8%~98.5%,目标物色谱峰分离较好,能完全分离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结论自动项空气相色谱法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回收率高,能用于生活饮用水中苯系物的测定.
作者:王臻;赖少阳;叶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状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本院自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痰标本分离的98株鲍曼不动杆菌按规程进行药敏试验及结果分析.结果 本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呈逐年增多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89.8%、84.6%、74.5%和49.0%,对其它11种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均<4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测试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于既往的文献报道.
作者:叶晓涛;郑望春;邹焕荣;何国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恙虫病是由立克次体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毒血症症状、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该病在赣州市发生尚不多见,但近年散发病有增多趋势.为提高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 3 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锦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鹿城区制鞋业工作场所中苯及同系物的危害现状.方法 依据GBZ159-2004、GBZ/T160.42-2004 进行采样、检测.<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CBZ2-2002 进行评价.结果 制鞋行业工作场所中苯的合格率为42.7%,甲苯的合格率为87.1%,二甲苯的合格率为100%.结论 苯的合格率过低,超标严重.因此改善工作场所环境,加强工作场所通风以及提高作业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尤为重要.
作者:张文珠;楼德华;林志成;赵丽芬;胡凯凌;戴瑞贞;张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兽医.因持续发热,皮肤、口腔牯膜溃烂* 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海南海口 570311.7d于2006年5月10日入院.患者病前接触病畜后2d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5℃,无畏寒,随后出现全身皮肤散在性小溃疡、口腔粘膜糜烂伴有咽痛、吞咽困难.查体:T38.3℃,P92次/min,R 20次/min,Bp 85/55mmHg.神清,全身皮肤可见散在性小溃疡、有渗液,口腔粘膜糜烂,阴囊、尿道口红肿、糜烂,双足底肿胀、压痛、有水疱形成.
作者:吴彪;陈所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以内苁蓉、刺五加、大枣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软胶囊抗疲劳和抗辐射作用.方法 设立3个实验组,每天分别以 0.18、0.36 和 1.08g/kg·bw 剂量的软肢囊给小鼠灌胃一次,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30d后,测定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运动后血清尿素水平、血乳酸曲线下面积等指标,以测定其抗疲劳作用;每天以上述剂量给小鼠灌胃.同时设立一个辐射对照组,连续灌胃 21d 后,不同指标选择不同的照射剂量,各组均以同一剂量γ射线全身照射一次,照射后继续给予样品.照射前、后第 3d 和第 14d 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辐照后第3d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骨髓细胞微核实验,第 7d 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第14d测定血清溶血素,以测定其抗辐射作用.结果 0.36和 1.08g/kg·bw 剂量能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1.08g/kg·bw 剂量能显著降低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水平、明显降低小鼠的血乳酸曲线下面积;以 3GY 荆量照射后第3d和第14d中、高剂量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辐射模型对照组;第 3d,高剂量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 6GY 荆量照射后第 7d,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以内苁蓉、刺五加、大枣为主要原料的软胶囊具有抗疲劳、抗辐射作用.
作者:周月婵;易传祝;胡怡秀;胡余明;陈炜林;邓彬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癌之一,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1].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使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40岁以下年轻人占30%以上[2,3],直肠癌根治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在60%左右,早期直肠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80%-90%[4].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关键.治疗上强调综合治疗即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仍然是当前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
作者:庄华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53例作为肝硬化组,并以同期门诊体检无肝硬化患者 843 例作为参照组.分析指标包括肝硬化惠者与非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差异、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差异.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性别差异.结果 肝硬化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18.2%)明显高于参照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5.3%),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1),肝硬化 Child- PughA 级(5.98%)、Child-PughB 级(20.7%)、Child-PughC 级(40.7%)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0.01),肝硬化胆囊结石发病率男性(17.9%)与女性(18%)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为胆囊结石患病的高危人群,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惠病率与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韩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