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良性及恶性占位病变的CT鉴别诊断

王振军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占位病变的CT表现,探讨甲状腺良、恶性占位病变的CT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 42例甲状腺良、恶性占位病变均经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和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甲状腺腺瘤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甲状腺癌18 例. 结果甲状腺腺瘤平扫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结节,增强扫描18例中13例显示瘤内强化结节及周边强化环,周围脂肪间隙清晰;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局限,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密度影,边缘光滑,伴有囊变.甲状腺癌平扫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并向邻近组织侵犯,56%有颈部淋巴结肿大.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变中8例出现囊性变伴有囊壁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甲状腺癌出现细颗粒状钙化(39%)明显高于良性病变(8%). 结论 CT对甲状腺占位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应从病变边缘、密度、有无颈淋巴结肿大、周围组织是否受侵及瘤内钙化等5个方面综合分析.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吡喹酮治疗华枝睾吸虫病4 6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吡喹酮治疗华枝睾吸虫病4 680例疗效,以期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分析近15年以吡喹酮治疗华枝睾吸虫的疗效情况及特点. 结果服药后3个月粪检1 188例复查重度感染10例、中度感染52例和轻度感染1 126例,虫卵期转阴率分别为82%、96%、98.7%. 结论吡喹酮治疗华枝睾吸虫病口服方便,疗程短、疗效佳,有副反应,但不会影响治疗,佳为留院观察治疗.

    作者:陈良贵;邹学华;何丽洁;罗金萍;潘登;陈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深圳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卫生经济学评价

    目的研究结核病控制项目中的资金投入与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为财政、卫生部门的卫生资源投入与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1993~2004年深圳市结核病控制项目资金的投入与结核病人诊断、治疗、管理等有关资料,采用成本-效果、成本-效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结核病控制项目卫生经济学评价. 结果 1993~2004年总治愈率达95.1%,每治愈1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投入的费用为2 857元;直接挽回DALY206 912年,间接挽回DALY89 982年;DOTS方案与传统方法比较治疗涂阳病人节省费用5 029.6万元,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而节约费用5 464.3万元,挽回GDP损失769 712.6万元,避免因病造成的个人损失累计447 757.6万元;户籍、暂住涂阳患病率年均递降分别为8.7%、5.3%;原发性耐药率由1999年35.6%下降至2004年的16.6%;获得性耐药率由1999年32.7%下降至2004年的29.5%. 结论深圳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减轻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大量的经济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吴清芳;徐继建;谭卫国;张玉华;许丽;罗育希;林光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痰涂片检查在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

    呼吸道疾病是临床上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也是老年和儿童致病和致亡的普遍原因[1].因此确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对呼吸道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甚为重要.对痰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能够较为直接了解病人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从而较快地对疾病做出诊断和治疗.

    作者:吴多荣;张淑芳;张冬霞;冯瑞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分化增殖及其对中枢系统疾病的治疗

    1 神经干细胞1.1 存在、来源 1992 年,Reynolds 等[1]从成年鼠脑纹状体中首次分离出能在体外持续增殖且具有向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潜能的细胞群;表明在成年鼠脑内存在着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群.1998 年,Eriksson 等[2]证实成年人脑同样存在神经干细胞,使人们对神经系统再生的机制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均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詹焱;马涤辉;张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丹东市二次供水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丹东市二次供水水池(箱)的卫生现状,为制定改善对策提质依据. 方法通过对市区72个经清洗的水池(箱)水质及清洗前后两个水箱水质作五项指标检验,统计出各项指标、超标率. 结果余氯、浑浊度的超标率较高,分别为34.7%和20.8%;清洗后水箱的水质有明显改善. 结论对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贾庆毅;王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派罗欣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派罗欣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龙川县人民医院2003~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治疗组予派罗欣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予α-干扰素、拉米夫定;疗程24周,治疗后检测乙肝患者ALT、AST、HBeAg、HBVDNA变化. 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两组ALT复常率差异有显著意义,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派罗欣联合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疗效优于α-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

    作者:曾伟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 方法 32例(32眼)翼状胬肉患者行胬肉切除后,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0.2mg/ml),再将甘油保存的羊膜移植缝合固定于巩膜暴露区.术后给予典必舒眼药水及托百士眼膏应用半月. 结果随访6个月,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6.13%.未见其他并发症. 结论羊膜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能有效防止胬肉复发.

    作者:郑振优;黄雄高;邢健强;王康宏;吴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亚马逊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的体外培养及其抗原性分析

    目的建立亚马逊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体外培养方法,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其抗原特异性. 方法小鼠皮损组织处获得的无鞭毛体(Al)、由前鞭毛体转化来的无鞭毛体(Ap)、J774.G8巨噬细胞来源的无鞭毛体(Aj)置于改良后的Schneider's Drosophila培养基,pH 4.6、33℃条件下培养,取培养物光镜下观察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 结果三种不同来源无鞭毛体体外培养物光镜检查形态相似,均与纯培养获得的无鞭毛体一样.与无鞭毛体特异性蛋白P-8和P-4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三种不同来源的无鞭毛体均出现阳性,且浓度与部位相似.而前鞭毛体与抗P-8 单克隆抗体(mAb)染色呈弱阳性反应,与抗P-4单克隆抗体呈阴性反应.相反,GP-46/M-2 McAb与前鞭毛体染色呈强阳性反应,与无鞭毛体仅呈弱阳性反应. 结论在33℃条件下,用改良的Schneider's Drosophila培养基进行无鞭毛体体外培养获得成功.用阶段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可鉴定亚马逊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

    作者:王华民;Soong Lynn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方法对有CPn慢性感染的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1组和有CPn急性感染的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2组进行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并与同期非CPn感染的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1组中颅内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血管有3支和3支以上的患者明显少于观察2组和对照组(均P《0.01),供应梗死病灶的主要血管的平均峰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而阻力指数和脉动指数均高于观察2组和对照组(均P《0.05),尤其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 结论 CPn慢性感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病变虽不如非CPn感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广泛,但其梗死区供血血管不仅血流慢,且阻力高和弹性差.

    作者:苏海芳;邹蓉;赖颂辉;涂西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4项临床常规化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设计

    目的了解临床常规化学检验14个项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设计质控规则和质控测定个数,评价对医学实用性和满足临床质量要求的效果. 方法以美国CLIA,88能力验证计划的评价限作为规定每项试验的质量要求,确定每项测定方法在稳定操作下的不精密度(CV%)或标准差(S)和不准确度或偏倚(bias),计算临界系统误差(△SEc).并根据平时工作情况评价方法的稳定性. 结果不同项目的质控规则和控制测定个数不尽相同. 结论对定量测定的临床检验项目均需甲类似的方法进行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才能符合质量要求.

    作者:何敦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口服克拉霉素与莫西沙星在轻中度CAP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口服的克拉霉素与莫西沙星在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疗效. 方法把78例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予以克拉霉素250mg,bid,另外一组予以莫西沙星400mg,qd,观察2~4周. 结果在38例克拉霉素组,治愈23 例,显效12 例,进步2 例,无效1 例,治愈率为60.5% 有效率92.1% ;在40例莫西沙星组,治愈25 例,显效11 例, 进步3 例,无效1 例,治愈率62.5% ,有效率90.0% .胃肠道反应,克拉霉素组为3例,占7.9%;莫西沙星组为4例,占10.0% .两组有效率以及治愈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口服的克拉霉素与莫西沙星在轻中度CAP的治疗中,疗效相当,耐受性良好.克拉霉素具有更加经济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使用推广.

    作者:关远志;赖均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乳腺癌P53蛋白表达及其血清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P53蛋白及抗体表达情况. 方法采用免疫PCR方法检测血清抗P53蛋白抗体,酶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P53蛋白表达. 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抗P53蛋白抗体阳性率为39.5%,而非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抗P53蛋白抗体均为阴性(P《0.01).P53蛋白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抗P53蛋白抗体阳性率为64.2%,明显高于P53蛋白阴性表达组,血清P53抗体测定与P53蛋白表达密切相关(P《0.01). 结论检测血清抗P53蛋白抗体是检测组织P53蛋白理想的替代工具,可作为乳腺癌血清学诊断新标志,用于乳腺癌的普查和早期诊断.

    作者:范火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并脑梗死病人血浆hs-CRP及VWF分析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VWF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脑梗塞的预示作用. 方法收集32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发病72h内)及31例1、2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32例老年正常者的血浆,测定其血浆hs-CRP和VWF浓度. 结果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组血浆hs-CRP和VWF含量均明显高于老年高血压病组及老年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老年高血压病组hs-CRP和VWF含量也较老年正常对照组高(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改变及内皮细胞损伤.1、2级高血压病患者亦有明显的炎症改变及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殷华勇;赵雁翎;黄江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标准剂量和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慢性ITP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标准剂量和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慢性ITP的疗效. 方法 71例血小板(PLT)《10×109/L的慢性IT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大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剂量为500~1 000mg/d;B组用标准剂量的醋酸泼尼松(pred)治疗,剂量为1mg/kg/d;分别比较两组第3、5、7d血小板计数上升值,并比较副作用的发生率. 结果在治疗开始后的第3d, 两组间PLT计数上升值的差别有显著性(P《0.05);而在第3、5d,两组间PLT计数上升值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 结论对于初治的慢性ITP并有血小板明显下降的患者使用大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不能提高疗效.

    作者:陈江声;杨燕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6例疑诊PTE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确诊条件下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 方法把具有PTE 临床表现而又缺乏其他合理临床解释的36例高度疑诊PTE患者,给予肝素诊断性治疗. 结果 36例患者中:治愈30例,治愈率为83.33%,好转2例,好转率为5.56%,无效4例,无效率占11.11%. 结论在无确诊条件下,对高度疑诊PTE患者,行肝素诊断性治疗,也可诊断PTE.

    作者:陈钰;梁勇;梁梅;甘秀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溶组织阿米巴的流行、诊断和治疗

    在近的几十年间,由于先进的技术,溶组织阿米巴与和迪斯帕内阿米巴得已区分使阿米巴的病原学重新定义.随着对阿米巴的认识深入,在阿米巴病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和控制方面也取得了更多的知识.

    作者:李丽;张再兴;周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并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NP)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68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学处理分析. 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率55.9%(38/68),气管切开组NP发生率73.7%(28/68)(P<0.001),昏迷时间对照,并发NP组明显延长,平均分别为27.39及4.04d(P<0.001). 结论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昏迷时间、气管切开分别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NP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信永;马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减少日立全自动生化仪试剂死腔量浪费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得到广泛应用.从2005年7月1日起,大型仪器检查费用被大幅度下调,致使出现了有的检查项目维持保本经营,在这样的情况下节约开支、节省成本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操作才能减少日立全自动生化仪试剂死腔量的浪费,我院检验科应用日立全自动生化仪已有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吕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复杂,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巨噬细胞活化、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核因子-κB、肝脏枯否细胞、神经肽受体等多种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现就近年来有关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曾仕平;蔡笃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亦称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是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儿童发育行为问题. 临床特点是智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小儿,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易冲动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症候群.

    作者:戴宪国;刘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