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菌贮存区空气细菌超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吴玲;巫凤娇;许喜容

关键词:无菌贮存区, 空气监测,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无菌贮存区空气细菌超标的因素及对策. 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沉降法对无菌贮存区采样测定空气中细菌总数,对采取措施前后10次监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采取措施前空气菌落总数均超标,采取措施后监测5次无一次超标. 结论只有加强无菌贮存区环境监控,不断完善监控条件,才能保证空气质量达标.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并脑梗死病人血浆hs-CRP及VWF分析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VWF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脑梗塞的预示作用. 方法收集32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发病72h内)及31例1、2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32例老年正常者的血浆,测定其血浆hs-CRP和VWF浓度. 结果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组血浆hs-CRP和VWF含量均明显高于老年高血压病组及老年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老年高血压病组hs-CRP和VWF含量也较老年正常对照组高(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改变及内皮细胞损伤.1、2级高血压病患者亦有明显的炎症改变及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殷华勇;赵雁翎;黄江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健康体检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浓度及A/G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健康人员血清中总蛋白(TP)浓度、白蛋白(ALB)浓度、球蛋白(GLB)浓度以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情况. 方法对477例20~70岁健康人群血清中TP浓度、ALB浓度、GLB浓度以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TP血清浓度升高为47.6%(213/447);GLB血清浓度升高为73.4%(328/447);ALB血清浓度升高为0.004%(2/447),A/G下降为55.0%(246/447). 结论 TP血清浓度、GLB血清浓度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而增高,A/G却下降了,应重新确定其正常参考值范围.

    作者:罗俊生;黄龙;郑定容;赖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缺血性溃疡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及控制策略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缺血性溃疡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控制策略.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完整的糖尿病足缺血性溃疡资料72例进行分析. 结果 72例细菌培养共检出细菌9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57株,占63.3%,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23株,占25.6%,酵母样真菌10株,占11.1%.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是常见致病菌.绝大多数G-杆菌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三代头孢含酶抑制剂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较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峻.G+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达到10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肠球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已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 结论糖尿病足溃疡以G-杆菌感染居多,耐药情况严峻,强调应重视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率.

    作者:杨毅华;黄俊珊;詹巧玲;林超;辜红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深圳市2 364例孕妇TORCH特异性IgM的检测

    目的了解深圳市孕妇TORCH( TOX、CMV、HSVⅠ、HSVⅡ及RUV) 感染情况,为妇女卫生保健措施制订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ELISA法,对2003 年1月~2005年11月进行产前检查的2 364例孕妇进行TORCH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分析. 结果 TOX、CMV、HSVⅠ、HSVⅡ及RUV 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 76%、2.03%、2. 28%、2. 37%及2. 62%;TORCH感染率春季显著高于夏、秋、冬三季(P《0.01). 结论妊娠妇女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和免疫力下降,易于发生某些病原体(如TORCH)的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应做好孕期预防保健工作,以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作者:肖桂初;黄维加;蒋英;肖晓友;黄与双;朱新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995~2004年濮阳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濮阳市1995~2004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死亡的变化趋势,分析传染病在该地区的流行规律与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利用濮阳市1995~2004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濮阳市甲乙类传染病1997~2004年报告发病率高于1995年及1996年,2004年报告发病率达到高.年龄别发病率呈现三个高峰期,死亡率呈现两头高的现象;不同传播途径的各类传染病发病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 结论传染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综合防治.

    作者:任广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快速检测卡检测细菌性阴道病

    目的探讨应用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取164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的标本,同时用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和Amsel标准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 结果与传统的Amsel标准相比,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81.2%,阳性预测值为80.8%,阴性预测值为93.2%. 结论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致病因子胺较为可靠、快速、简便的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丘利玲;顾向明;许翠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与镇痛效果的比较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液用于麻醉与镇痛的效果并与芬太尼比较. 方法 8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瑞芬太尼(R组,n=36),芬太尼(F组,n=44),两组分别按0.5~1μg/kg静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2.0~2.5mg/kg异丙酚.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异丙酚总用量、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留院观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呼吸循环变化. 结果两组起效时间、HR、SpO2、MAP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术中F组异丙酚追加量及总用量较R组多(P《0.05);苏醒时间、留观时间也显著长于R组(P 《0.01).R组镇痛效果较F组满意(P《0.05),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发生率较F组低,但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两组相似. 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与芬太尼药效、安全性相似,但镇痛效果较满意、苏醒快、留观时间短,特别适用于门诊手术.

    作者:吴多志;Lee Tat Leang;梁敏;孙蒙;周德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RAPD扩增分枝杆菌DNA优化条件及菌型分型的诊断应用

    目的探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技术在分枝杆菌分型诊断中优化条件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优化RAPD技术扩增分枝杆菌DNA的条件,并分别扩增深圳市临床病人分离株DNA,对比RAPD电泳条带特征. 结果以条带稳定、丰富、清晰为标准,确定引物1 RAPD佳反应条件为: 50μl反应体系中,含100ng模板DNA,2.5mmol/L MgCl2,2U DNA聚合酶,引物0.5μmol/L,dATP、dGTP、dCTP和dTTP各250μmol/L, 反应40个循环,每个循环为:94℃ 1min,36℃ 1min,72℃ 2min.所扩增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的DNA条带丰富、清晰,各条带差异较明显. 结论 RAPD技术能较好地鉴别MTB和NTM.

    作者:许丽;杨应周;谭卫国;林世平;胡志上;吴清芳;张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热带医学研究的传承与发展

    整体分析和总结热带医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根据当前对热带病和热带公共卫生的防治控制现状,查找缺陷和差距,并描准方向,突出重点,加深对基础性和应对性措施的研究,以吸引全社会对热带医学研究的关注和投入,达到研究人才、技术的传承、发展及贮备,为保障全人类的安全健康,促进全社会的文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潘先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家禽密切接触人群人禽流感相关知识与预防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家禽密切接触人群人禽流感知识知晓情况和预防行为状况,探索提高其防护知识及意识的宣传方法. 方法 2005年11~12月对茂名市家禽养殖、贩卖、宰杀加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共调查135名家禽密切接触人群,54.0%的人知道人禽流感的临床症状,认为密切接触能传播的占40.0%,空气能传播的占10.2%,进食病禽能传播的占5.9%,53.3%的人从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结论家禽密切接触人群对人禽流感的危机意识较淡薄,采取正确防护行为率较低,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许桂锋;孙立梅;李波;黎亚广;侯春霞;王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寻求对策. 方法在2005年1~8月把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婴幼儿发生局部硬结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后用logistic回归作分析. 结果局部硬结的发生与接种者的技术水平及患者的年龄、体重、家长配合情况有关,其相对危险度大小依次为技术、年龄、体重、家长配合. 结论接种者的技术水平及患者的年龄、体重是接种后局部硬结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认识和改进接种技术,可使局部硬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陈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活性探讨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补体(C)、免疫复合物(IC)、免疫球蛋白(Ig)成分含量变化和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对MPP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gA、IgG、IgM、C4和C3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 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gG、IgM、IC、C3、C4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P重症组血清IgA、IgG、IC、C3、C4含量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或0.05). 结论 MPP患儿体液免疫活性变化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对判定病情严重程度有实用价值.

    作者:吴志钢;鞠忠玲;欧阳林静;滕丽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纤维蛋白加凝血酶治疗难治性气胸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加凝血酶和高渗葡萄糖加庆大霉素在难治性气胸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41例难治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纤维蛋白加凝血酶治疗组(纤维蛋白组)和高渗葡萄糖加庆大霉素治疗组(高渗葡萄糖组).在尽可能排除患者胸腔内气体的情况下,分别注入纤维蛋白1.0+凝血酶200U或50%葡萄糖40ml+庆大霉素16万U并嘱患者转动体位2~3次. 结果纤维蛋白组中获得满意疗效和胸痛较轻的例数均明显高于高渗葡萄糖组(P<0.05). 结论纤维蛋白加凝血酶对治疗难治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开怀;陈妙爱;侯一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食品中李斯特菌检测方法探讨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食品中李斯特菌(LM)检测的方法,以提高李斯特菌检出率. 方法以国标法、Mini VIDAS和改良方法平行检测,结果经API鉴定;药敏试验用琼脂扩散法. 结果在8类食品45件样品中,国标法检出7株可疑菌株,改良方法检出9株可疑菌株,经国标生化法鉴定其中均有1株为默氏李斯特菌,其他均为LM,而检出的所有菌株经API鉴定均为LM.Mini VIDAS法均未检出LM.药敏试验显示LM对万古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先锋Ⅴ、SMZ、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全部敏感;而对萘啶酸、头孢氨塞肟、头孢克肟、奥普托欣、多粘菌素B等则全部耐药. 结论改良方法对LM检出高于国标法,Mini VIDAS检测LM需进一步摸索,API法鉴定LM方便快捷.

    作者:陈慧燕;洪程基;李毅;洪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526例女性生殖道衣原体和支原体药敏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 方法沙眼衣原体检测采用英国Unipath公司免疫层析法,支原体采用珠海益民生物工程制品厂产的培养、药敏一体试剂盒检测. 结果 526 例生殖道炎症患者检测出 217例支原体、衣原体阳性,支原体、衣原体总感染率为 41.17%.其中Uu 147例(27.95%),Mh 8例(1.52%),CT 27例(5.13%),Uu+Mh 18例(3.42%),Uu+CT 10例(1.90%),Mh+CT 5例(0.95%),Uu+Mh+CT 2 例(0.38%).147株Uu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较为敏感,敏感率低的是四环素、乙酰螺旋霉素和红霉素. 结论女性生殖道炎症Uu感染率有上升的迹象,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加.进行衣原体、支原体及其药敏检测,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吴显劲;袁汉尧;戴湘春;柯水源;林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肥胖患者饮食知识的知晓率调查

    目的了解肥胖患者对饮食知识的认识情况和对饮食行为知晓状况,为肥胖患者科学饮食提供参考和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对策. 方法采用问卷的方法对来门诊就诊及行健康体检的单纯性肥胖者68例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患者普遍对饮食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小于30%,女性及文化程度较高的干部知晓率相对稍高,分别为33.1%、34.7%.大部分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和有不良的饮食习惯. 结论提高肥胖患者对合理营养与平衡饮食的知晓率,尽早干预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治疗和预防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方法. 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O157:H7的rfbE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用FAM荧光剂标记探针的5'端,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O157:H7的反应体系,应用于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 结果共检测11种细菌,只有大肠杆菌O157:H7有荧光信号,其余10种全无荧光信号,且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DNA灵敏度为64fg,菌液灵敏度为59cfu/ml或2cfu/PCR反应体系.应用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检测10株O157:H7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无干扰.对89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5份O157:H7实时PCR阳性,其余样品为阴性,检测仅需2h.5份阳性样本,经传统方法培养,有3份检出大肠杆菌O157:H7. 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作者:贺连华;扈庆华;石晓路;郑琳琳;李庆阁;张佳峰;庄志雄;刘小立;张顺祥;王冰;吴平芳;刘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004年温州鹿城区碘缺乏病调查

    温州市鹿城区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温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常住人口65.14万,暂住人口68.86万.1996年起全区开展以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消除碘缺乏病措施,8年来儿童碘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2000年经浙江省评估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为了解目前碘缺乏病在鹿城区的流行情况,现将2004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徐仪;谢海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乳腺癌P53蛋白表达及其血清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P53蛋白及抗体表达情况. 方法采用免疫PCR方法检测血清抗P53蛋白抗体,酶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P53蛋白表达. 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抗P53蛋白抗体阳性率为39.5%,而非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抗P53蛋白抗体均为阴性(P《0.01).P53蛋白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抗P53蛋白抗体阳性率为64.2%,明显高于P53蛋白阴性表达组,血清P53抗体测定与P53蛋白表达密切相关(P《0.01). 结论检测血清抗P53蛋白抗体是检测组织P53蛋白理想的替代工具,可作为乳腺癌血清学诊断新标志,用于乳腺癌的普查和早期诊断.

    作者:范火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分析116例肺癌患者,4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165例正常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f-PSA、PSA、β-HCG、HGH)的水平. 结果 116例肺癌患者有88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75.9%;4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有7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16.7%;165例正常人血清中没有发现阳性. 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的应用对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郑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