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显劲;袁汉尧;戴湘春;柯水源;林湛
温州市鹿城区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温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常住人口65.14万,暂住人口68.86万.1996年起全区开展以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消除碘缺乏病措施,8年来儿童碘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2000年经浙江省评估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为了解目前碘缺乏病在鹿城区的流行情况,现将2004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徐仪;谢海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治疗、实验室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X线表现. 结果 9例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人中,1例为淋巴结肿大型,3例为结节型,5例为粟粒播散型.其中1例合并有肺门阴影增大、增宽、增浓,肺门淋巴结呈蛋壳样钙化;其中3例合并有胸膜增厚,其中1例合并有叶间胸膜增厚. 结论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活动期的X线表现特异性不强,须充分结合临床症状才能提出诊断,愈合期的X线表现以钙化为主.
作者:王辉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揭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05年新进入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抗体检测. 结果共监测853名吸毒者,HIV阳性率为1.17%;55.33%有注射毒品行为,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有36.23%承认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32.47%吸毒者承认曾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16.97%的吸毒者每次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 结论揭阳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较低,仍处于低流行期,但高危行为存在,应加强干预,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
作者:林宏波;林伟波;池建源;李惠莲;许妙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检测新塘地区女性支原体感染及其耐药情况. 方法采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检测370例新塘地区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并分析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状况. 结果 370份标本中支原体阳性113例(30.5%);不同年龄组别女性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标本中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罗江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大观霉素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结论支原体感染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且不同类型支原体感染表现出不一致的耐药性.支原体的药敏测定对指导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技术在分枝杆菌分型诊断中优化条件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优化RAPD技术扩增分枝杆菌DNA的条件,并分别扩增深圳市临床病人分离株DNA,对比RAPD电泳条带特征. 结果以条带稳定、丰富、清晰为标准,确定引物1 RAPD佳反应条件为: 50μl反应体系中,含100ng模板DNA,2.5mmol/L MgCl2,2U DNA聚合酶,引物0.5μmol/L,dATP、dGTP、dCTP和dTTP各250μmol/L, 反应40个循环,每个循环为:94℃ 1min,36℃ 1min,72℃ 2min.所扩增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的DNA条带丰富、清晰,各条带差异较明显. 结论 RAPD技术能较好地鉴别MTB和NTM.
作者:许丽;杨应周;谭卫国;林世平;胡志上;吴清芳;张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标准剂量和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慢性ITP的疗效. 方法 71例血小板(PLT)《10×109/L的慢性IT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大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剂量为500~1 000mg/d;B组用标准剂量的醋酸泼尼松(pred)治疗,剂量为1mg/kg/d;分别比较两组第3、5、7d血小板计数上升值,并比较副作用的发生率. 结果在治疗开始后的第3d, 两组间PLT计数上升值的差别有显著性(P《0.05);而在第3、5d,两组间PLT计数上升值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 结论对于初治的慢性ITP并有血小板明显下降的患者使用大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不能提高疗效.
作者:陈江声;杨燕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总结小儿科应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为小儿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120例的疗效.按10mg/kg·d计算给药剂量,溶解,稀释于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每天一次静脉缓慢滴注,疗程一般为3~5d. 结果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总有效率为97.5%,其中支原体肺炎的有效率为94.91%,平均退热时间在3d以内. 结论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有效、安全、副作用小,无过敏反应.
作者:涂静;陈怡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麻疹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为控制成年人麻疹流行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0月所收集的46例成年人麻疹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成年人麻疹的临床特点主要为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体温较高,皮疹典型,肝功能损害较重.患者以外来流动人员为主,平均年龄28.9岁,以3~6月为发病高峰,患者普遍无麻疹疫苗接种史. 结论成年人麻疹病情较重,合并症较多,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建议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对15岁左右的中学生再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以有效解决体内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问题.
作者:袁飞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补体(C)、免疫复合物(IC)、免疫球蛋白(Ig)成分含量变化和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对MPP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gA、IgG、IgM、C4和C3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 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gG、IgM、IC、C3、C4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P重症组血清IgA、IgG、IC、C3、C4含量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或0.05). 结论 MPP患儿体液免疫活性变化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对判定病情严重程度有实用价值.
作者:吴志钢;鞠忠玲;欧阳林静;滕丽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基因 (IL-1ra)基因型的分布,探讨IL-1ra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方法应用PCR及电泳检测等技术,对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IL-1ra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骨质疏松症的易感性进行分析. 结果在广东人群中IL-1ra基因多态性与骨质密度紧密相关性,骨质疏松组和健康对照组在IL-1ra等位基因性的分布上有明显差异. 结论本研究人群中IL-1ra 基因型可能作为预测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指标.
作者:刘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讨论C-反应蛋白(CRP)对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 方法用Orion Diagnostica透射比浊法检测200例术后患者血清中的CRP水平并观察其数值变化. 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CRP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CRP在好转组治疗后明显减低,而恶化组治疗数值升高. 结论 CRP对术后患者感染诊断的特异性较差,但与炎症反应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且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黄秉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促肝细胞生长素、茵桅黄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效果. 方法 4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分两组,对照组21例常规使用葡萄糖、维生素、肝太乐、联苯双酯、白蛋白等.治疗组1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茵桅黄联合治疗,观察两组黄疸消退、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下降情况. 结果对照组黄疸明显消退,ALT、AST有所下降,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ALT、AST明显下降(P《0.05). 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茵桅黄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效果显著.
作者:王旭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湛江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探讨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和纳入常规免疫对乙脑疫情的控制效果. 方法 2003年乙脑流行时对6月~10岁儿童采取突击应急接种方案,2004年起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按程序8月龄,18~24月龄和6岁各接种1剂.并对2003~2005年乙脑疫情流行病学资料中2003年乙脑流行时的应急接种和2004年起的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控制乙脑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湛江市2003~2005年共发生乙脑118例,发病率逐年下降.每年5~7月流行,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高峰;年龄主要为10岁以下儿童,以4-6岁多,占总病例数的46.61%;地区分布为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 结论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及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后,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显示应急接种和常规免疫对乙脑疫情的控制效果肯定.
作者:何琼芬;陈治玲;陈轮;吴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及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及体检正常的对照组.留取3组人群晨尿,检测其微量白蛋白含量. 结果糖尿病组和冠心病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的筛查,利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治疗.
作者:陈伯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外来人口结核病患者的现状分析,了解该人群的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登记广州市海珠区2002~2003年外来人口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病例,填写《广州市海珠区外来人口结核病人经济情况调查表》,用前瞻性方法进行一年的跟踪调查,并采用SPSS10.0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调查广州市海珠区外来人口结核病患者225例,发现涂阳病人占41.8%,25~34岁年龄组发病构成比高达47.1%,居住2年以上而发病的患者占84.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病例数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6倍;63.6%的病例初次就诊于综合性医院,咳嗽为主要症状占63.1%,有症状者在14d内就诊的仅占42.7%. 结论外来人口结核病的发病多集中在青壮年,文化层次较低及居住2年以上的人群,应加强对综合性医院有呼吸道症状病例的监测.
作者:钟静;麦洁儿;薛植强;何佩贤;郑得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吡喹酮治疗华枝睾吸虫病4 680例疗效,以期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分析近15年以吡喹酮治疗华枝睾吸虫的疗效情况及特点. 结果服药后3个月粪检1 188例复查重度感染10例、中度感染52例和轻度感染1 126例,虫卵期转阴率分别为82%、96%、98.7%. 结论吡喹酮治疗华枝睾吸虫病口服方便,疗程短、疗效佳,有副反应,但不会影响治疗,佳为留院观察治疗.
作者:陈良贵;邹学华;何丽洁;罗金萍;潘登;陈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和评价上海市南汇区淋巴丝虫病防治效果,为今后的丝虫病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病原学、免疫学方法对本地居民、儿童、流动人口、历史慢丝病患者、原微丝蚴血症阳性者等对象进行监测,并同时进行蚊媒监测. 结果在丝虫病全面普查普治阶段,微丝蚴率高达1.48%;在重点查治阶段,微丝蚴率高达0.95%;在丝虫病基本消灭阶段,微丝蚴率为0,于1981年宣布基本消灭后,微丝蚴率高为0.02%,1996年通过消除丝虫病的市级审评;巩固监测阶段,微丝蚴率为0,且各类对象免疫学检测阳性率均很低,蚊媒监测均未发现幼丝虫. 结论南汇区已达到消除淋巴丝虫病的标准,传播已经阻断,结果显示丝虫病消除成果巩固.
作者:宋海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和药敏变化. 方法应用生物-梅里埃支原体 IST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有临床症状疑患支原体感染的患者采取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 100例受检患者支原体培养阳性468株(份)(42.5%).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266株(份)24.2%(266/1 100),人型支原体(Mh)阳性107株(份)9.7%(107/1 100),Uu+Mh混合阳性 95株(份)8.6%(95/1 100).男、女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 24.5%(66/269)和 48.4%(402/831) ,差异有极显著性(χ2=47.25,P《 0.001).支原体对药物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依次是原始霉素( 90.6%)、交沙霉素(76.9%)、强力霉素 (69.9%);耐药较高的是红霉素(59.0%)、四环素(36.0%). 结论对疑患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应采取标本进行支原体和药敏检测,参考实验结果有目的规范地选择药物治疗.
作者:梁沛杨;林绍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 神经干细胞1.1 存在、来源 1992 年,Reynolds 等[1]从成年鼠脑纹状体中首次分离出能在体外持续增殖且具有向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潜能的细胞群;表明在成年鼠脑内存在着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群.1998 年,Eriksson 等[2]证实成年人脑同样存在神经干细胞,使人们对神经系统再生的机制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均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詹焱;马涤辉;张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方法. 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O157:H7的rfbE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用FAM荧光剂标记探针的5'端,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O157:H7的反应体系,应用于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 结果共检测11种细菌,只有大肠杆菌O157:H7有荧光信号,其余10种全无荧光信号,且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DNA灵敏度为64fg,菌液灵敏度为59cfu/ml或2cfu/PCR反应体系.应用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反应体系检测10株O157:H7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无干扰.对89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5份O157:H7实时PCR阳性,其余样品为阴性,检测仅需2h.5份阳性样本,经传统方法培养,有3份检出大肠杆菌O157:H7. 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作者:贺连华;扈庆华;石晓路;郑琳琳;李庆阁;张佳峰;庄志雄;刘小立;张顺祥;王冰;吴平芳;刘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