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新;郭青云;刘东;古爱香
为了摸清东营市食物中毒的原因,探讨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制订防治措施,减少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监管工作的水平,我们收集了东营市1984~2004年的食物中毒事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张秀英;刘爱国;丁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和药敏变化. 方法应用生物-梅里埃支原体 IST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有临床症状疑患支原体感染的患者采取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 100例受检患者支原体培养阳性468株(份)(42.5%).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266株(份)24.2%(266/1 100),人型支原体(Mh)阳性107株(份)9.7%(107/1 100),Uu+Mh混合阳性 95株(份)8.6%(95/1 100).男、女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 24.5%(66/269)和 48.4%(402/831) ,差异有极显著性(χ2=47.25,P《 0.001).支原体对药物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依次是原始霉素( 90.6%)、交沙霉素(76.9%)、强力霉素 (69.9%);耐药较高的是红霉素(59.0%)、四环素(36.0%). 结论对疑患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应采取标本进行支原体和药敏检测,参考实验结果有目的规范地选择药物治疗.
作者:梁沛杨;林绍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评估手工混合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在血液采集制备过程中细菌污染的危险程度,为防止血小板细菌污染,提高输血安全性并制订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BacT/Alert 120全自动细菌培养仪及需氧瓶(BPA Culture Bottle)、厌氧瓶(BPN Culture Bottle)对3 073例血小板进行了细菌培养,细菌培养阳性者转种,转种阳性者进行鉴定. 结果在1 794例(7~9袋混合,共约14 352人份)手工混合血小板中细菌培养阳性13例,假阳性2例,鉴定细菌阳性1例,其余未作鉴定,手工混合血小板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72%(单人份为0.09%);1 279例单采血小板细菌培养阳性6例,鉴定假阳性1例,细菌阳性2例,其余未作鉴定,单采血小板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47%. 结论手工混合血小板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单采血小板,由于血小板采集后在(22±2)℃振荡保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输注血小板存在极高的风险,细菌污染是输注血小板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作者:刘仁强;刘赴平;叶柱江;秦艳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静脉输液是药物摄入的重要途径,静脉炎则是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静脉炎多是由于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以是同一根静脉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静脉感染.近年来,临床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就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作如下综述.
作者:孙蕾蕾;何艳萍;杨莉;魏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家禽密切接触人群人禽流感知识知晓情况和预防行为状况,探索提高其防护知识及意识的宣传方法. 方法 2005年11~12月对茂名市家禽养殖、贩卖、宰杀加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共调查135名家禽密切接触人群,54.0%的人知道人禽流感的临床症状,认为密切接触能传播的占40.0%,空气能传播的占10.2%,进食病禽能传播的占5.9%,53.3%的人从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结论家禽密切接触人群对人禽流感的危机意识较淡薄,采取正确防护行为率较低,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许桂锋;孙立梅;李波;黎亚广;侯春霞;王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外来人口结核病患者的现状分析,了解该人群的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外来人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登记广州市海珠区2002~2003年外来人口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病例,填写《广州市海珠区外来人口结核病人经济情况调查表》,用前瞻性方法进行一年的跟踪调查,并采用SPSS10.0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调查广州市海珠区外来人口结核病患者225例,发现涂阳病人占41.8%,25~34岁年龄组发病构成比高达47.1%,居住2年以上而发病的患者占84.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病例数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6倍;63.6%的病例初次就诊于综合性医院,咳嗽为主要症状占63.1%,有症状者在14d内就诊的仅占42.7%. 结论外来人口结核病的发病多集中在青壮年,文化层次较低及居住2年以上的人群,应加强对综合性医院有呼吸道症状病例的监测.
作者:钟静;麦洁儿;薛植强;何佩贤;郑得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部队人群的结核易感性,为部队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对某部1990~2002年入伍新兵及新学员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共调查1990~2002年新学员5 612 人,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193人(3.43%),阳性2 666人(47.51%)及阴性2 753人(49.05%)和调查1990~2000年新兵2 511人,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78人(3.11%),阳性1 021人(40.66%)及阴性1 412人(56.23%).结核菌素阳性率在不同年度,不同来源的人群间比较具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部队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高危人群,需对这部分人群加强监控.
作者:李红梅;冯丹;刘玮;蒋宝贵;高燕;李静;曹务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红细胞膜钠钾ATP酶(NKA)活性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变化及他们在疾病中的作用. 方法检测45例子痫前期患者红细胞膜钠钾ATP酶(NKA)活性及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 结果与正常妊娠孕妇相比,子痫前期患者红细胞膜钠钾ATP酶活性明显降低, 血清MDA水平明显升高.在子痫前期患者中,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组较非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组红细胞膜钠钾ATP酶活性明显降低.子痫前期患者组红细胞膜钠钾ATP酶活性与血清MDA呈负相关. 结论细胞膜钠钾ATP酶活性下降参与了妊高征的发生发展,且可能影响胎儿的营养供应.细胞膜钠钾ATP酶活性下降与脂质过氧化代谢有密切关系.
作者:杨尚武;苟文丽;文梦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景洪市不同人群疟原虫感染情况,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由景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州(市)各医院、农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对各类发热病人进行涂片镜检或送检疟原虫. 结果 2002年1~12月全市血检各类发热病人11 841人,疟原虫阳性947例,平均疟原虫检出率为7.99%,间日疟占72.02%、恶性疟占27.98%.其中各类流动人群的疟原虫平均检出率为10.41%(402/3 682),明显高于当地居民的6.83%(545/7 979)(χ2=44.81,P<0.01). 结论各类流动人群发热病人的疟原虫检出率高,做好流动人口,特别是出、入境边民的管理是控制目前景洪市疟疾旒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李兴亮;刀应华;李天军;李金海;杨昌;雷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长沙市雨花区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方法在辖区内随机抽取一个街(镇、乡),分别在2~5岁、6~8岁、12~15岁、30~39岁组人群各约30人,采手指血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 结果街道与乡镇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84.00%和1:1002与76.47%和1:986(P》0.05);GMT水平以30~39组为高;麻疹疫苗预防阶段人群的GMT明显低于自然感染麻疹阶段的人群GMT(P《0.05). 结论雨花区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低,未能形成免疫屏障,应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和补种.
作者:邓婷;吴铁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海南省城市初中生伤害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抽取海口、三亚、文昌、儋州等4个城市31所初中5353名学生,采用青少年危险行为调查问卷组织学生集体自填匿名调查. 结果调查14种伤害行为,初中学生学习压力重、骑车违规、孤独行为等危险行为发生率占前三位,分别为67.8%、61.5%、50.7%.不同类型城市、学校、年级、性别,学生伤害行为发生率有差异.骑车违规、步行违规、非安全游泳等非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普通初中高于重点初中,男生显著高于女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 其中步行违规、非安全游泳县级市高于地区市;学习压力重、失眠、自杀意念、离家意念等故意伤害行为,女生显著高于男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斗殴除外). 结论海南省城市初中生存在着多种伤害危险行为,学习压力重、骑车违规、孤独等行为发生率高,应采取相关措施提高青少年伤害预防保健意识.
作者:李永忠;王红美;杨斌;王朝影;李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液用于麻醉与镇痛的效果并与芬太尼比较. 方法 8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瑞芬太尼(R组,n=36),芬太尼(F组,n=44),两组分别按0.5~1μg/kg静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2.0~2.5mg/kg异丙酚.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异丙酚总用量、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留院观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呼吸循环变化. 结果两组起效时间、HR、SpO2、MAP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术中F组异丙酚追加量及总用量较R组多(P《0.05);苏醒时间、留观时间也显著长于R组(P 《0.01).R组镇痛效果较F组满意(P《0.05),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发生率较F组低,但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两组相似. 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与芬太尼药效、安全性相似,但镇痛效果较满意、苏醒快、留观时间短,特别适用于门诊手术.
作者:吴多志;Lee Tat Leang;梁敏;孙蒙;周德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为了确定诺尼果汁的食用安全性. 方法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30d喂养试验、致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致畸试验进行检测. 结果小鼠急性经口毒性MTD>16.0g/kg·bw.三项致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30d喂养试验未显示明显毒性.致畸试验对孕鼠无明显母体毒性、对胎鼠无明显胚胎毒性和致畸性. 结论诺尼果汁属无毒级,是安全性食品.
作者:冯丁山;赵毓梅;郑定仙;黄业宇;王湛;吴爱琴;张晓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和分析海南省人体寄生虫感染的现状和流行特征,评估十多年来的防治效果,为制定全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根据《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进行. 结果整群随机抽样全省5个市、县15个点7 924人,调查发现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率为59.40%,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56.22%,查见肠道蠕虫16种,其中线虫11种,绦虫2种,吸虫3种, 感染率较高的虫种是钩虫、鞭虫和蛔虫,其感染率分别为33.18%、31.35%和14.29%;多虫感染较严重,感染度以轻度感染为主,感染年龄以5~9岁和10~14岁两组为高;汉、黎、苗、回各民族感染率分率别为48.27%、 64.14%、 76.36%、 58.96% ;女性和农村居民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和城镇居民. 结论海南省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儿童蛲虫感染率略有所上升,中部地区钩虫感染率仍然居高不下,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胡锡敏;王善青;林绍雄;黄捷敏;李善文;童重锦;曾文;刘姚若;陈冬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呼吸道疾病是临床上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也是老年和儿童致病和致亡的普遍原因[1].因此确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对呼吸道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甚为重要.对痰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能够较为直接了解病人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从而较快地对疾病做出诊断和治疗.
作者:吴多荣;张淑芳;张冬霞;冯瑞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掌握宁波市江北区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方法对宁波市江北区2000~2004年度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动态分析、描述. 结果宁波市江北区2000~2004年传染病平均年发病率为235.41/10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疾病为细菌性痢疾、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占总发病数的81.30%.职业以工人、农民、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19.16%、17.63%、9.11%;流动人口发病数(占25.09% )变呈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江北区以肠道和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应加强对工人、农民和散居人量等相关人群的宣传教育,以控制法定传染病的扩散.
作者:刘庆平;赵风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某学校发生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集体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和传染源.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对病人呕吐物、肛拭、可疑食物进行实验室检查,糕点加工场员工的肛拭、咽拭等样本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附录A方法进行检验. 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呕吐物88%、肛拭80%、墨西哥面包100%,从业人员1人检出此菌. 结论这是一起从业人员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再污染墨西哥面包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徐灼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VWF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脑梗塞的预示作用. 方法收集32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发病72h内)及31例1、2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32例老年正常者的血浆,测定其血浆hs-CRP和VWF浓度. 结果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组血浆hs-CRP和VWF含量均明显高于老年高血压病组及老年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老年高血压病组hs-CRP和VWF含量也较老年正常对照组高(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改变及内皮细胞损伤.1、2级高血压病患者亦有明显的炎症改变及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殷华勇;赵雁翎;黄江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治疗、实验室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X线表现. 结果 9例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人中,1例为淋巴结肿大型,3例为结节型,5例为粟粒播散型.其中1例合并有肺门阴影增大、增宽、增浓,肺门淋巴结呈蛋壳样钙化;其中3例合并有胸膜增厚,其中1例合并有叶间胸膜增厚. 结论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活动期的X线表现特异性不强,须充分结合临床症状才能提出诊断,愈合期的X线表现以钙化为主.
作者:王辉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总结小儿科应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为小儿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120例的疗效.按10mg/kg·d计算给药剂量,溶解,稀释于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每天一次静脉缓慢滴注,疗程一般为3~5d. 结果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总有效率为97.5%,其中支原体肺炎的有效率为94.91%,平均退热时间在3d以内. 结论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有效、安全、副作用小,无过敏反应.
作者:涂静;陈怡然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