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额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癌术后缺损

易慧明;况光仪;魏欣;陶耀剑

关键词:前额肌皮瓣, 修复, 缺损,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前额岛状肌皮瓣在修复颌面、鼻部皮肤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设计以左颞浅血管额支为蒂的4.0cm×4.0cm前额岛状肌皮瓣修复左面颧部皮肤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1例;以左眶上血管为蒂的4.0cm ×3.0cm前额岛状肌皮瓣修复鼻背部皮肤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1例;以左滑车血管为蒂的2.5cm×2.0cm前额岛状肌皮瓣修复鼻背部皮肤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1例.结果 3例术手均Ⅰ期完成,术后随访外形、质地、肤色良好.结论应用前额岛状肌皮瓣Ⅰ期修复颌面、鼻部皮肤癌术后缺损效果满意,且无需特殊仪器和设备,值得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基因研究进展

    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对于肿瘤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中与鼻咽癌相关的癌基因以及候选瘤基因有LMP1基因、bcl-2基因、ras基因、c-erbB-基因、Tx基因、NAG23/FBXO30基因等,抑癌基因及候选抑瘤基因有p53、p16基因、p130/Rb2基因、nm23基因、NAG7基因、NAG11基因、NAG12基因、UBAP1基因、YHl基因、NGX6基因等,这些基因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蔡俊宏;符生苗;邓立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例产后母婴同患麻疹的病例报告

    深圳市观澜医院收治1例母亲产后34d、婴儿42d同患麻疹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芳;陈宇;陈伟光;林启辉;王金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听骨链重建材料的研究进展

    随着耳显微外科的迅速发展,鼓室成形术逐渐推广,对听骨链重建材料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尽管自体或异体的听骨、皮质骨、软骨、牙齿都是可行的听骨替代材料,但近年来研制出以高分子合成材料、生物陶瓷、金属为代表的人工合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听骨链重建,现就国内外对听骨链重建材料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赵质彬;路虹;符征;况光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长江航道疏浚作业工人健康监测分析

    为调查航道疏浚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了解职业危害、传染病对职工的健康影响.加强预防和提高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们于2000年对航道疏浚作业人员共1 171名职工进行了体检.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后囊混浊的细胞生化机制及防治现状

    随着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普遍开展,后囊混浊(PCO)术后5年发生率可达43%[1],明显影响视力.术后时间久,患者年龄较小,则发生率高.有报道儿童PCO发生率几乎达100%.现已普遍公认,术后后囊混浊与晶体上皮细胞移行,增殖,纤维化及合成细胞外基质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晓琴;胡义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羊水过少6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早期诊断和终止妊娠方式.方法对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1990年月1日~2003年3月66例羊水过少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4D周后羊水过少发生率及羊水污染发生率较妊娠40周前明显增高(P<0.001,P<0.05),分娩方式及新生儿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达40周后如无产兆应进行B超监测,及早诊断及处理羊水过少者,如无胎儿窘迫,可以阴道试产,必要时手术以提高围产儿出生质量.

    作者:李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期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3年12例新生儿期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男10例,女2例,就诊时出生7~75d,平均45d,术前均经泛影葡胺口服及灌肠造影确诊后行Ladd术,附加阑尾切除术.结果本组1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二次手术行粘连松解术,其余11例无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本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并发急性肠扭转所致高位十二指肠的梗阻.主要临床特点是反复间断性胆汁性呕吐,口服和灌肠的消化道造影是诊断本病的可靠依据.Ladd式手术是本病手术治疗的佳选择,且效果满意.

    作者:黄伟炜;伍海鹰;李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百白破混合制剂所致无菌性脓肿6例分析

    百白破混合制剂(DPT)属计划免疫常规免疫疫苗,婴幼儿接种后,可出现一些免疫接种副反应,如局部硬结,甚至形成无菌性脓肿.新泰市2001~2002年共发生DPT无菌性脓肿6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克红;耿玉芝;徐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岳阳市HIV感染现状及防制策略研究

    目的了解岳阳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况,评价业已采取的防制措施,为进一步开展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95~2003年的常规监测和其他专项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岳阳市主要通过被动监测发现HIV感染者,且感染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HIV感染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经血传播占60.00%;其中静脉注射毒品占40.00%;其次为性传播占33.33%.结论岳阳市目前正处在艾滋病流行初期,也是防制艾滋病的关键时期,应加强以宣传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张大迁;何华先;孙珞;李水雄;贺卫民;彭朝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江门市1983~2001年食品卫生监督情况分析

    目的为了解江门市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情况.方法对江门市1983~2001年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情况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年来发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52 459户次,受行政处罚35 207户次,总处罚率10.0%.1987年处罚率高34.7%,1999~2001年低2.8%.试行法13年的平均处罚率为13.5%,正式法6年的平均处罚率为4.5%;处罚种类警告并限期改进占55.4%,罚款30.4%,停业整顿6.5%,没收销毁食品7.4%,吊销卫生许可证0.07%,追回售出食品0.12%,没收违法所得0.04%.结论 19年来全市食品卫生执法工作呈良好趋势,体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作者:杨家慧;杨祥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下呼吸道感染绿脓假单胞菌及其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绿脓假单胞菌(PA)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痰液分离细菌,采用美国Auto Scan-4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PA在检出细菌中占比例高(42.4%),PA耐药较低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15.1%),其次为头孢他啶(26.4%)、派拉西林/他唑巴坦(27.9%)、环丙沙星(35.8%).结论 PA是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强调及时送检标本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林容;陈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西合浦县鼠疫监测50年回顾

    目的回顾50年来合浦县鼠疫监测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工作设想.方法利用合浦县历年上报的监测报表数据及年度工作总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年来合浦县用间接血凝方法检验了鼠血清92 229份,检出9份F1抗体阳性鼠血清,用细菌学方法检验了102 308只鼠和4 833匹蚤,没有培养出鼠疫菌.结论合浦县鼠疫自然疫源地仍处于静息期.

    作者:周树武;林新勤;梁江明;梁祥发;王柏环;温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前额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癌术后缺损

    目的探讨前额岛状肌皮瓣在修复颌面、鼻部皮肤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设计以左颞浅血管额支为蒂的4.0cm×4.0cm前额岛状肌皮瓣修复左面颧部皮肤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1例;以左眶上血管为蒂的4.0cm ×3.0cm前额岛状肌皮瓣修复鼻背部皮肤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1例;以左滑车血管为蒂的2.5cm×2.0cm前额岛状肌皮瓣修复鼻背部皮肤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1例.结果 3例术手均Ⅰ期完成,术后随访外形、质地、肤色良好.结论应用前额岛状肌皮瓣Ⅰ期修复颌面、鼻部皮肤癌术后缺损效果满意,且无需特殊仪器和设备,值得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易慧明;况光仪;魏欣;陶耀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入世步伐的加快,国际和地区的交流日趋广泛,如何提供准确可靠的分析数据,及实验室如何采取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愈呈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尹江伟;吴振宏;邹晓春;陈小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Excel中的统计函数在结核病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更多,但是由于各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有相应的语言支持,形成程序才能发挥其作用,这样对于广大没有受过计算机专门培训的结核病防治人员来说用来就十分吃力,为了方便广大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在统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现向大家介绍常用的易学易用的不用学编序就能够使用的电子表格系统(即Excel),Excel 2000是美国微软公司office 2000套装办公软件的组体之一,它含各类函数200多个,具有简单易学、使用方便、结果精确的特点,适合各级防治人员使用.

    作者:杨世芹;张景林;韩雪;朱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对肠道喂养不耐受.为探讨新的治疗方法,我们试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少丽;陈路;黄月梅;王红怡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深圳市宝安区丝虫病流行概况及防治对策

    目的总结和分析深圳市宝安区自建国以来丝虫病流行特征和70年代以来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采取传播媒介防制,消灭传染源,全民服用海群生药盐,查治微丝蚴血症者,防、治结合等综合性措施.结果查明该区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病原为班氏丝虫.1977~1985年普查共调查流行区54 560人,占人口数的66.04%(54 560/82 620),查出微丝蚴血症者999人,微丝蚴率为1.83%.经过大力防治,该区于1985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88年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结论深圳市宝安区丝虫病防治措施有效,效果显著.

    作者:钟璋平;马智超;邱定海;蓝燕;叶少辉;余家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三种腹膜透析装置使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海南省3种腹膜透析装置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护理及肾功能衰竭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降低腹膜炎发生率,提高生存率.方法 1981~2002年省工人医院189例腹膜透析患者,按透析装置分为:I组(自接Y型管道组),Ⅱ组(O型管道组),Ⅲ组(双联管道组),从其操作难易程度、腹膜炎发生率、透析存活时间等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双联管道组操作易于掌握,培训时间短,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自接Y型管道组(P<0.05),稍低于O型管道组(P<0.05);透析存活时间明显高于自接Y型管道组(P<0.05),略高于O型管道组(P<0.05).结论使用双联管道装置开展腹膜透析,可明显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培训时间短,是热带地区开展腹膜透析特别是家庭腹膜透析的良好装置.

    作者:黄秋菊;陈文;李群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评论:全球消灭脊灰和脊灰模型

    Nielsen等对丹麦从1940~1953年的医院记录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观察研究,以评价旧的脊灰模型的推论.作者将脊灰确定为包括诊断为非麻痹型脊灰,麻痹型脊灰,疑似脊灰或初诊淋巴性脑膜炎的病人,严重性的分级从非麻痹型脊灰逐级提升到麻痹型脊炎,呼吸麻痹和死亡.

    作者:林明和;张立新;吴开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吸虫病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寄生虫所致疾病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血吸虫病(schistoxomiasis)是仅次于疟疾的危害人类健康为严重的寄生虫病,全球有2亿人受感染,约6亿人生活于疫区,年死亡人数多达数十万.

    作者:张冉;易新元;曾宪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