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钙蛋白酶10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家族史的影响

黄福松;冯志明;周晓亮;张仁利;高世同;黄达娜;吴少庭

关键词:CAPN-10基因, 高血压, 糖尿病, PCR-SSCP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家系和非高血压家系后代中CAPN-10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家族史、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深圳地区17个高血压家系和22个非高血压家系第一、二代直系家属的血糖水平,用PCR单链构型多态法(SSCP),DNA测序分析CAPN10基因多态性,分析高血压家系与非高血压家系中CAPN-10基因多态性与血糖关系的差异. 结果高血压第一、二代家系中,凡血糖水平高者其CAPN-10基因均发生变异,而非高血压家系及高血压家系血糖水平正常者检测结果则未见这一差异.结论CAPN-10基因可能是深圳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遗传因素之一.该基因的变异检测对于预测高血压后代是否发生2型糖尿病有一定作用.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D-核糖对激素诱发大鼠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D-核糖对一些激素诱发急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从大鼠尾静脉注射D-核糖后分别给以抗利尿激素和肾上腺素,观察心电图T波幅度变化的时间、心电图心律失常开始时间和心跳停止时间.结果D-核糖能明显削弱抗利尿激素对T波的影响和延缓肾上腺素诱发心律失常的时间. 结论D-核糖对抗利尿激素和肾上腺素诱发大鼠的急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周升;符史干;许闽广;高凌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霍乱弧菌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霍乱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霍乱监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A亚单位(ctxA)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同时以11种细菌作对照,建立改良分子信标检测霍乱孤菌的实时PCR反应体系,应用于霍乱监测.结果霍乱弧菌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检测12种细菌,只有霍乱弧菌有荧光信号,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DNA灵敏度为102.4fg/ul,菌液灵敏度为32cfu/ml或3 cfu/PCR反应体系.对100份海产品和30份腹泻病人大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都为阴性.检测时间仅需2h.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霍乱的快速诊断,为霍乱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作者:扈庆华;郑薇薇;石晓路;叶宝英;李庆阁;王冰;庄志雄;刘小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及处理体会

    输血疗法是临床治疗方法之一,应用日益广泛.输血医学的发展也逐渐受到关注与重视.大量输血的含义一般指:①24h内输血量大于或等于病人的总血容量.②一次连续输血超过病人血容量的1.5倍.

    作者:任宪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分析

    食道癌术后吻后口瘘,是一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后果严重[1].江都市人民医院自1985年至2000年15年间,共行食管中段癌手术250例,发生吻合口瘘10例,发生率为4%,现分析如下.

    作者:钱艺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邹城市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城乡居民对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于2003年7月对山东省邹城市辖区内的城乡居民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和自我保护意识方面的调查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孔德怡;顾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恶性肿瘤多模式治疗体会

    肝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本地区发病率较高.由于目前来诊病例肝恶性肿瘤属中、晚期者居多,治疗比较困难,手术切除率低,而单纯化疗或栓塞疗效都很差,因此,本组126例肝恶性肿瘤采用多种模式治疗,左、右半叶肝切除,肿瘤不规则切除,术中肝动脉栓塞化疗,单纯作肝动脉化疗,加用肝动脉结扎,纯酒精肿瘤内注射,经皮股动脉穿刺导管选择性进入肝动脉灌注和栓塞治疗等,治疗后病人症状得到缓解,生存期延长,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刚;张立群;吴曾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海南省昌江县王下乡大劣按蚊吸血活动观察

    目的了解当地主要传疟媒介大劣按蚊叮人吸血规律,为今后制定抗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饵通宵诱捕.结果大劣按蚊叮人吸血高峰在22:00-2:00.结论应加强个人防护及管理传染源等措施来阻断疟疾的传播.

    作者:廖志刚;何瑞奇;韩亚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脑力隆配合高压氧治疗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丽珠脑力隆配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经临床和颅脑CT扫描确定为脑损伤的58例患者分为一般治疗组和特殊治疗组,比较两组病例的神经功能评分与简易智能评分.结果丽珠脑力隆配合高压氧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差值的百分数(44.4±16.6)及简易智能评分差值的百分数(48.2±14.4)明显高于单独应用脑力隆、单独采用高压氧及一般性治疗(P<0.05).故可认为丽珠脑力隆配合高压氧治疗对神经损伤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葛朝明;马国胜;瞿学栋;梁成;张小德;王欣;梁德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湖南省2000~2002年食源性疾病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规律,以便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方法收集食物中毒和五个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病数据和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两类食源性疾病中,以食源性传染病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3.69%,病死数以食物中毒为多,占65%;前者以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为多,后者以微生物(其中沙门氏菌属为多,占36.86%)、农药及化学物(其中鼠药中毒比例大,占52.82%)为主;24起重大食物中毒案件中,发生在学校的有15起,占62.50%,病例数占71.60%;食源性传染病发病高峰在6~9月份,病例数、病死数均以5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大. 结论病例数经漏报调查校正,估计湖南每年有23 200人患病,病死110人,由于本文数据未能涵盖所有的食源性疾病,故此数据仍为冰山一角;应重点加强中小学校食堂卫生与管理;在农村则要加强采食野蘑菇以防中毒的宣传教育;预防食源性传染病应以预防霍乱、痢疾和伤寒为重点;关注的人群主要为10岁以下的儿童学生.

    作者:郭绶衡;李原浩;陈焱;段丽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人芽囊原虫感染致慢性腹泻1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人芽囊原虫感染致慢性腹泻病人临床资料,评价人芽囊原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 方法诊断用直接涂片法检查病人粪便中的人芽囊原虫包囊;治疗用甲硝唑,成人250~400mg/次,3次/d,7d为一疗程.结果18例慢性腹泻病人病程为3~24个月,粪便中均查到人芽囊原虫包囊(包括阿米巴型、空泡型和颗粒型);用甲硝唑治疗的治愈率1个疗程为38.89%,2个疗程为100%. 结论粪便直接涂片镜检原虫包囊是确诊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有效方法,用甲硝唑治疗人芽囊原虫感染所致的慢性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徐凤全;林玲;李军;时发茂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联合使用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早期应用神经保护剂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抗凝+Ca++拮抗剂)、治疗组B(抗凝+自由基清除剂)、治疗组C(抗凝+Ca++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对照组(仅使用抗凝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从神经功能缺损及残疾/生活能力水平两方面进行评价. 结果B、C两组的疗效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分别为7.61±5.26、7.26±5.06和82.37±30.61、84.49±31.53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21±5.42和70.02±30.24(P<0.05),A组与对照组、B组与C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适当的神经保护剂能提高脑梗死的疗效.

    作者:刘子凡;许治强;匡永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3例适利达眼药水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目的探讨适利达(0.005%拉坦前列腺素)眼药水对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经一次以上手术后仍未能有效控制眼压的3例5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适利达眼药水点眼,每晚一次,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眼压、视野、眼底情况,观察时间3~8个月. 结果3例5眼用药前眼压20~30mmHg,单独用药或合用β-受体阻滞剂后平均眼压11~15mmHg.追踪观察眼底无明显改变,未观察到明显副作用. 结论0.005%拉坦前列腺素能有效治疗多次手术不能控制眼压的难治性青光眼,其降眼压效果可靠,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无明显副作用,与β-受体阻滞剂有协同作用.价格昂贵是其主要缺点.

    作者:陈海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广东顺德2001~2003年HIV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2001~2003年佛山市顺德区开展的HIV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从而了解人群HIV感染和流行状况,为实施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吸毒者、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供血(浆)者、桑拿室服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和志愿献血人员、住院病人等一般人群开展了HIV抗体监测以及对吸毒者进行高危因素和对HIV感染者进行个案调查.结果2001~2003年共监测106004人次,发现HIV感染者39例(含5例艾滋病病人),其中哨点监测检出率为1.06%,常规监测点检出率为0.02%.结论吸毒者仍是顺德区HIV感染的主要人群,但一般人群感染也显上升的趋势.应加大对一般人群的监测力度,加强防止HIV感染的干预措施.

    作者:谭覃;马健强;曹富鹏;吴艳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日本血吸虫Calpain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Calpain蛋白的抗原性及其所诱导的免疫应答类型. 方法用Genetyx-MAC9.0分析Calpain肽链的亲水性,在亲水性区域以9个氨基酸为肽链单位的固相重叠肽链库(每相邻两个肽链之间仅有一个氨基酸不同)被Auto-spot Robot制备,用Dot-ELISA在合成的肽链库上筛选B细胞表位,含有B细胞表位的肽链免疫BALB/c小鼠,ELISA鉴别特异性IgG抗体亚类的产生. 结果由758个氨基酸组成的日本血吸虫Calpain蛋白含有两个主要的亲水区,其存在区域分别在氨基酸229~375和555~613;测定合成的肽链文库,在亲水区内筛选出4个B细胞的表位,分别是氨基酸234~251(YAHLSGGT);290~297(CLMGCSIH);338~346(PWGDSHEW);358~364(AWCDGA PQ);与对照组比较,免疫组鼠血清中IgGl、IgG2a和lgG2b特异性抗体有显著性意义的上升. 结论日本血吸虫Calpain是一个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能够激发宿主产生高水平的免疫球蛋白,提示Calpain可以发展成为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抗原和日本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

    作者:刘尚林;古锦泰;张仁利;高世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COX-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PBMC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环氧全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OX-2蛋白表达水平与SLE病情活动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从外周血中分离PBMC后涂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测定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蛋白在SLE实验组呈高表达状态,与SLE疾病的活动性之间呈正相关. 结论COX-2的表达与SLE的发病有关,可作为今后辅助治疗措施的目标和病情变化和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林岷格;郑少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乳房X线摄影术诊断乳腺癌准确性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乳腺X线摄影术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方法利用Meta分析综合1995~2003年关于利用乳腺X线诊断乳腺肿瘤的文献.计算合并似然比(OR),并绘制SROC曲线直观评价其准确性. 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6篇,样本量1 834例.合并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及OR值分别为81.74%、80.12%和13.92,SROC曲线下面积为0.83.结论乳腺X线摄影术在乳腺癌的诊断上有较好的正确性,在阳性病例的检出上有优势.

    作者:柯爱武;彭绩;周华;程锦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检测大肠菌群纸片可疑结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肠菌群纸片检测食具消毒效果时出现的可疑结果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佛山市10个饮食店40份可疑食具纸片为检测对象,采用50ml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进行实验研究.结果选取10个饮食店40份可疑阴性食具纸片,证实了其中37份为阳性,假阴性率为92.5%. 结论对出现可疑结果的纸片可放入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中再按常规发酵法的程序进行大肠菌群的检测.

    作者:余淑冰;梁景涛;陈淑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珠海市海域养殖牡蛎中铜锌含量调查

    目的了解珠海市人工养殖牡蛎的铜锌含量及养殖水域的污染情况.方法对珠海市各大牡蛎养殖场牡蛎进行铜锌含量检测及养殖环境情况调查.结果牡蛎铜检出范围是81.5~265.6mg/kg;锌检出范围是301.3~775.7mg/kg.各养殖场牡蛎铜锌含量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牡蛎中铜锌含量与水质污染程度密切相关.珠海市养殖牡蛎铜锌含量较高,建议牡蛎养殖场建立在低污染水域.

    作者:胡小玲;王丽玲;刘志峰;张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观察

    目的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复发期和缓解期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方法采用三维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测16例MS患者复发期和缓解期脑动脉的Vm.结果MS患者复发期部分脑动脉Vm减慢,Vm异常发生率为43.75%,缓解期Vm多正常,Vm异常发生率为6.25%,复发期与缓解期Vm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发-缓解型MS患者Vm的变化在复发期和缓解期有显著不同,其对MS病情分期的指导意义有待深入考证.

    作者:余丹;张苏明;蔡毅;吴海荣;曾超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铜绿假单胞菌ESBLs检测及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为了解本地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分布情况,为控制和预防其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双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2000~2003年从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ESBLs检测及药敏结果,比较该菌在病房、标本间的检出率、ESBLs阳性率、耐药性差异及年间变化. 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各年检出的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中均居第二位或第三位,住院标本检出率为15.9%是门诊标本检出率6.1%的2.6倍,以五官耳鼻喉科、放疗科、康复科、心血管内科、老于病房、呼吸内科、心胸外科的呼吸道、伤口创面分泌物检出率较高.ESBLs总阳性率为36.3%,前三年逐年下降(57.1%~6.7%),2003年又呈上升趋势(71.4%)(x2=33.163,P<0.05).对临床常用的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等均产生了很高的耐药性,高达100%,且ESBLS阳性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阴性菌(P<0.05或0.01);对复合抗生素优力欣也已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泰能,复合抗生素舒普深、特治星的耐药性目前较低.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ESBLs阳性菌在医院广泛存在,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很高的抗药性;应加强重点科室物表、空气和ESBLs监测及常住病人痰标本的送检,对阳性者作适当的隔离控制及规范抗生素应用行为是预防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流行的必要措施.

    作者:欧阳范献;卜平凤;陈允凤;黄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