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建立;姬晓娟;杜凌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工人.因手足反复起大疱33年于2003年5月21日来皮防中心就诊.患者于15岁时开始双手足反复发生大疱,每于起疱前局部瘙痒明显,搔抓同时或先后出现数个至十几个不等大疱,疱疹多数蚕豆大小,也有小如花生米,大如鸽蛋,水疱不易破溃,从不化脓,数天至十几天后大疱干涸结痂,脱痂后留有浅褐色小斑片.
作者:段争跃;杨先旭;刘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技术抢救急性重度药物中毒病人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使用血液灌流配合常用药物抢救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重度有机磷中毒和重度抗精神病药及安眠药中毒34例.结果34例重度中毒病人共灌流37次,其中32例痊愈,痊愈率达94.12%,明显高于未灌流病例(62.50%);平均病程7.2d,短于未灌流病例12.5d,并且存活病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后遗症.结论血液灌流技术是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魏青杨;吴会战;岳慧芳;张耀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近5年来白沙县食品从业人员HYBsAg携带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有效的乙肝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997~2001年在本县卫生防疫站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登记表等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白沙县近5年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平均阳性率为10.24%,餐饮业为10.89%,食品加工销售业为9.85%,1997~2001年阳性率波动在9.89%~12.36%之间,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各行业之间HB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HBsAg携带率高,在食品从业人员中是普遍存在的.结论白沙县食品从业人员的HBsAg携带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预防控制刻不容缓.
作者:韦子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在黄石市卫生局和湖北省医科院的重视和领导下,2002年该市性传播疾病(STD)疫情管理质量有显著提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柯贤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恶性疟原虫FCC-1/HN株裂殖子表面蛋白-2(MPS-2)和环子孢子蛋白(CSP)组成的DNA多价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的特性及抗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方法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BK/CSP和pBK/MSP-2经骨骼肌注射BALB/c小鼠,小鼠经多价疫苗免疫8wk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T淋巴细胞的分化,并体外培养脾脏细胞,用夹心ELLSA法测定IFN-γ和IL-2的产生;用血清学方法测定免疫鼠IgG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疫苗组CD4+CD8+T淋巴细胞有显著的增高,体外培养的脾脏细胞IFN-γ有一个高浓度的分泌.同时,免疫鼠血清对疟原虫抗原都表现了一个较高水平的IgG类抗体反应.结论恶性疟原虫FCC-1/HNpBK/MSP-2和pBK/CSP多价疫苗诱导了一个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应答类型.
作者:张仁利;吴少庭;高世同;林敏;郑春福;陈雅棠;李富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通过对医院文化概念的解释、医院图书馆与医院文化的关系及医院图书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医院文化为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医院图书馆为营造医院文化氛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医院图书馆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赵金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为了提高卡介苗(BCG)接种质量,杜绝接种差错发生.方法收集新泰市1990~2002年经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确诊并记录于预防接种反应调查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结果13年间共发生BCG淋巴结化脓46例,其中1990~1999年化脓率0.33‰,2000~2002年化脓率0.14‰;异常反应发生5例,发生率0.03‰,其中过敏性紫癜3例,迁延性溃疡1例,瘢痕瘤1例;误作结核菌素前臂注射66人,化脓28例;超量皮下注射48人,形成脓疡11例;大剂量肌内注射4例,形成深部脓肿1例.结论BCG接种必须专人专台接种,切不可与其它制品混合放置.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有关制度,坚持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
作者:王继山;王克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原称类鼻疽假单胞菌,以下简称类鼻疽菌)所致的热带、亚热带地方性人兽共患病,本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有急性败血症者,常伴有多处化脓性损害,慢性者类似空洞型肺结核表现,病情一般较为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甚高.附属医院去年收治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才春;云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SARS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SARS患者个案病例数据,对死亡患者的人间、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利用统计学有关知识进行检验,结合COX模型单变量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数据处理应用了SPSS10.0软件.结果从2002年12月29日至2003年5月1日止,共计192例死亡患者,男性患者111例,女性患者81例,年龄范围为5~93岁,包括13种职业.SARS死亡患者中55岁以上人员占47.40%,不同性别各年龄SARS患者死亡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到住院间隔时间,住院到死亡间隔时间是SARS死亡的两个危险因素.结论SARS死亡患者中以老年人居多,患者发病急、症状重.发病到住院间隔时间、住院到死亡间隔时间越长,死亡的风险越小.
作者:冯丹;李承毅;范国英;鲍卫华;孙海龙;方立群;周诗国;魏茂提;曹务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解江门市自1983年国家试行食品卫生法实施19年以来,全市餐饮具消毒合格率情况.方法对全市8个卫生防疫站1983~2001年餐饮具卫生监测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年来全市共监测餐饮具1 266 476件,合格1 080707件,总合格率为85.33%.从1990年起连续12年达到85%以上,监测件数逐年增加,2001年为1983年的23.9倍.8个地区之间合格率为81.60%~89.73%.3个时期的合格率分别为75.75%、85.45%、87.14%.大中型饮食店与小型和个体饮食店合格率为88.75%、65.55%.结论全市餐饮具卫生合格率总体水平较好,而且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作者:杨祥璧;杨家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探讨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1999年9月至2001年9月对市区内的孕产妇和在市女幼保健院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及产后家庭访视部分孕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分别进行了基础调查和终末调查.基础调查组末接受健康教育,终末调查组接受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作者:朱冬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快速试纸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效果.方法用加拿大产的快速试纸和郑州博赛的快速试纸与ELISA法,对510份血样同步进行试验检测HBsAg.结果两种试纸与ELISA法检测结果总符合率均为99.80%(509/510),灵敏度均为100%(146/146),特异度均为99.73%.结论HBsAg快速试纸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特别适用于学生及各类健康体检和快速筛查.
作者:林丽燕;陈凯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对38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38例中31例31h内治愈(占81.6%),5例使用激素等治疗后恢复正常(占13.2%),2例因原发疾病加重而自动出院.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治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保暖,保持正常体温,减少能量消耗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②早期多次足量喂养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措施;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血糖是早期发现和指导低血糖治疗重要手段;④静注适宜浓度和速度的葡萄糖是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有效的措施;⑤加强对原发性疾病的治疗,护理对防治本病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川碧;郑通喜;苏峥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反复头疼伴恶心呕吐1月余于2002年2月10日入院.患者于1月前无诱因出现头疼,无发热抽搐,无皮下结节.
作者:林锋;吴彪;贾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方法磷酸萘酚喹总量1000mg(10片)2d分服,首剂服6片,第2d服4片治疗恶性疟,600mg顿服治疗间日疟.结果恶性疟和间日疟分别治疗91例和78例,临床治愈率均为100%;其退热时间各为(33.88±20.30)h和(20.31±9.84)h;疟原虫转阴时间各为(54.67±12.56)h和(44.51±10.15)h.完成28d随访,恶性疟和间日疟各64例和50例均无复燃.结论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副反应轻等特点.鉴于部分病例退热和原虫转阴时间缓慢,建议与青蒿素类速效药物联用,取长补短,达到减少剂量,缩短疗程和延缓抗性产生之目的.
作者:李兴亮;车立刚;李春富;李崇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氯化镉对大鼠精子运动能力的毒性作用.方法分别以0.1、0.2、0.4、0.8mg/kg体重氯化镉溶液腹腔注射大鼠7d,klinefelter扩散法收集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附睾尾精子,应用CASA检测Mot、A级运动精子百分率、B级运动精子百分率、VCL、VSL、VAP、ALH、STR、LIN及WOB等参数.结果在0.1mg/kg·d体重染镉组,Mo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染镉量的增加,各运动参数逐渐降低;在0.4mg/kg·d体重染镉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Mot、VCL、VSL、VAP、ALH和WO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0.8mg/kg·d体重染镉组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镉对大鼠附睾尾精子的运动有直接毒性效应.
作者:梁培育;李浩勇;欧善际;肖劲逐;刘继红;叶章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与采乐洗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伊曲康唑口服与采乐洗剂外洗.对照组55例,单纯用采乐洗剂外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0%,对照组总有效率58.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3.50,P<0.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伊曲康唑与外用采乐洗剂联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作者:李毓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合维生素对6个月以上婴儿体格生长水平及腹泻发生状况的影响.方法按照配对设计的原则将60名婴儿配成30对,干预组服用3个月多种维生素制剂,对照组不服用,观察两组服用前后的身高、体重的增长及腹泻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泻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服用多种维生素制剂能显著提高婴儿的生长水平,减少腹泻的发生.
作者:梁海丽;乐新;田青;吕斌斌;仇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基因能否在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表达.方法从人胎脑RNA中RT-PCR扩增IL-18基因,构建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IL18,并转染到宫颈癌细胞中,收集细胞转染后24~48h上清,Western-Blotting检测IL18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的短暂表达.G418筛选稳定表达IL18基因的单克隆宫颈癌细胞,利用RT-PCR、Western-Blotting检测IL18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的稳定表达.研究为三组:1.空白Hela细胞组;2.空载体pcDNA3.1(+)转染Hela细胞组;3.pcDNA3.1(+)-IL18传染Hela细胞组.结果1.成功克隆IL18基因.2.成功构建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IL18.3.短暂表达结果:Western-Blotting检测pcDNA3.1(+)-IL18组在14.4至20.1KDa之间有一特异性条带(18.3KDa),空白Hela细胞组和空载体pcDNA3.1(+)组均没有任何条带.4.稳定表达检测结果:(1)RT-PCR结果:pcDNA3.1(+)-IL18组扩增到一特异性DNA条带,位于750至1000bp之间,空白Hela细胞组和空载体pcDNA3.1(+)组均没有扩增到任何条带.(2)Western-Blotting结果:pcDNA3.1(+)-IL18组在14.4至20.1KD之间有一特异性条带(18.3KDa),空白Hela细胞组和空载体pcDNA3.1(+)组均没有任何条带.结论1.成功克隆IL18基因并构建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IL18.2.IL18基因成功导入到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中,并且有表达.
作者:包珊;杨舒盈;符生苗;姚书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海南省城镇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原则,对海口市新华区和儋州市那大镇居住满1年以上的≥60岁老年人共9 770人,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筛查.根据DSM-Ⅲ-R做出痴呆诊断,并以HIS评分进行痴呆分型. 结果痴呆患病率6.04‰;Alzheimr病(AD)2.87‰;脑血管性痴呆(VD)患病率2.87‰.海口市≥60岁及≥85岁组男性AD患病率高于儋州市同年龄组男性.结论AD和VD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应引起重视.
作者:吴传东;黄进弟;陈维雄;陈少仕;龚建兵;邝必兴;黄胜;谢有农;杨志清;林雄;杨庆雄;陈大球;郑小英;陈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