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以华
为了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实用型人才,分析、探讨高职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对策,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闫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社区护士在健康教育中主要目标及责任是促进当今社会防制因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力手段,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活动.健康教育对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现将社区护士在卫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中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偏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凡事相信医生的解释,对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影响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若遇到医生和护士之间对患者的解释不一致,易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社区护士在健康教育中主要目标及责任是促进当今社会防制因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力手段,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活动.健康教育对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现将社区护士在卫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赵焕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招远市的死因监测工作从2009年12月开始尝试网络直报,至今已两年有余,2011年的死因登记报告工作,报告单位为15处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县级医疗机构.覆盖全市的10镇4办(事处)的570360人口,其中男性283444人,女性286916人,网络直报的本地户籍死因个案5002例.2012年2月漏报调查结果显示漏报率为2.59%,则报告率当在97%以上.故资料全面、可靠、可信.在5002例死因直报中,男性2759例,女性2243例.合计粗死亡率为87.70/万,其中男性97.34/万,女性78.18/万.标化死亡率35.94/万,(按全国1982年标准人口构成计算).婴儿死亡率为2.05‰,其中男性为2.32‰,女性为1.78‰.
作者:于慧;郭敬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虚证的疗效.结果:选中风虚证患者168例,显效102例,好转5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4.7%.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虚证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唐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一般.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细致、耐心的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恢复的时间,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作者:吴启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物质文化水平的巨大进步带动了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血管疾病呈增多表现,心脏手术已为临床常见术式,直接诱导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故加强围手术期对心肌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吸入麻醉药预处理,在其参与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和抗心肌细胞的凋亡作用已被众多研究证实.为心血管手术围术期细胞替代治疗和血管治疗提供了科研方向.同时,心肌细胞上,CX43为重要蛋白,为吸入麻醉药预处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机制,其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对持续缺血的耐受性.虽心肌保护作用中吸入麻醉药预处理作用已得到广泛研究,但其重要价值和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证实,随着研究的深入,为心血管围术期选择一种合理的麻醉方法进行心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喜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我院2010年五月--2012年5月以来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分析,得出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很好的疗效,而选择主动性音乐治疗比被动性音乐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刘成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疼痛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情绪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2月在我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129例疼痛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对其进行自编问卷调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测评以探讨疼痛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情绪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结果:129名疼痛科住院患者焦虑标准分平均为(56.28±6.51)分,焦虑情绪的检出率为89.15%,而抑郁标准分平均为(55.68±5.52)分,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91.47%;不同疼痛持续时间的慢性疼痛患者的焦虑总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不同疼痛性质的疼痛科住院患者间焦虑抑郁标准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疼痛科住院患者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多个角度预防或者减轻疼痛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
作者:赵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以提高精神科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对48例精神病患者通过随机性原则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另一组则予以一般的常规护理,护理完成后分别观察分析.结果:观察量表评分,对照组较实验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运用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更为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陈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34例,采取中西药合用治疗,对照组34例,采取西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34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9.41%.,对照组34例中,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4.70%.研究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够取得较高临床效果,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蔡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探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在精神科疾病门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不同层次的患者对护理的不同需求,并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凌庆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中药辅助防治结核病的近期疗效进行研究,证实中药治疗结核病的确切疗效;方法:以我中心2008年3月-2011年3月治疗的结核病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个组,每组患者95例.一组患者予以利福喷汀、左氧氟沙星、力克肺蒺、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等药物联合治疗,为对照组;一组患者在使用对照组药物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方剂进行辅助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6月内的疗效按照月份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照分组对患者进行治疗,六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为较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有明显优势;观察组患者在肺部病变吸收好转率、空洞闭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临床方面与对照组的比较中均有明显优势,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结核病的防治中在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同时使用中药方剂进行辅助治疗,具有促进病灶吸收,加快痰菌转阴速度,提高化疗效果等优势,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62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做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所有患者采取肝源性糖尿病基本治疗措施同时实施整体护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体护理实施中,在护理过程、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全过程中对患者从肝源性糖尿病的认知、治疗方式及并发症防治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健康教育.两组均接受治疗一个月后比较患者对肝源性糖尿病的认知度、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出院后6个月内随访肝源性糖尿病及其他如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疾病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治疗组肝源性糖尿病相关症状改善有效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肝源性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出院后6个月治疗组血糖基本平稳,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对照组有19.3%患者糖尿病复发,6.4%患者发生感染不良事件,治疗组无一例复发或发生其他不良事件.结论: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同时联合健康教育疗效明显,增加患者对于糖尿病的正确认识,消除了多项危险因素,对患者后续的康复治疗、预防并发症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凌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124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铝凝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腹泻,1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对照组3患者出现腹泻,1例患者出现腹胀,2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结论:采用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有利于根除HP,促进溃疡面愈合,且毒副作用小,是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倪少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42)和对照组(n=42),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为67.24±22.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47±14.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对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一种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伟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疝高位结扎术的有效与安全性.方法:5-10岁行疝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丙泊酚组复合舒芬太尼组(A组),每组30例.单纯氯胺酮组(B)组.监测警觉/镇静(OAA/S)评分,入睡时间、清醒时间、运动阻滞时间.腹肌肌松质量,术前、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记录术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低血压样本数据.结果:两组患儿入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大部分患儿OAA/S评分维持在2-3分,其中3分者A组明显低于B组.A组入睡时间、清醒时间明显较B组缩短(P<0.05).A组术前、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波动小于B组(P<0.05),A组腹肌肌松质量及运动阻滞时间与B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用于小儿疝高位结扎术均安全可靠,但丙泊酚更有利于术后早期清醒及拔管.
作者:邓金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对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代谢的影响.方法对30例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应用阿立哌唑治疗,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和治疗3月末分别测体重、空腹血糖及血脂.结果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体重、血糖及血脂相关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作者:刘珊;陆晓姿;吕江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术后高凝状态的治疗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期间进行神经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例,分析患者进行支架置入治疗后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结果:手术之后有约一半以上的患者有凝血4项的改变现象,其中变化为明显的是纤维蛋白原,多在术后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呈现出一次性增高,长的患者甚至会持续达到1个月的时间,有四分之一的患者超过正常范围,经过采用小剂量的rt-PA治疗及护理之后,血粘度明显好转,纤维蛋白原大都恢复至正常范围,没有发生出血现象.讨论:本次临床研究中的治疗与护理方案能显著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改善血液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揭永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针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郑金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为减少消化内科的不合理用药,本文提出了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加以汇总分析.医生在临床上对药品在药理学、药动学、药物理化性质等方面的不合理联合应用是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的重要因素.
作者:丁祖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