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治疗合并无症状小肌瘤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张颜红

关键词:围绝经期功血, 无症状小肌瘤, 米非司酮
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合并无症状子宫肌瘤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B超提示合并子宫肌壁间小肌瘤或浆膜下肌瘤,诊刮子宫内膜增生,宫腔无凸起,符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断患者,予以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次/日,连续3月.观察出血情况,贫血及肌瘤变化.结果:18名患者,10名治疗期间无月经,8名治疗期间月经来潮1-2次,量少.治疗结束继续观察6月,9名月经复潮,量及周期正常,5名直接闭经,4名月经稀发.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合并子宫肌瘤的围绝经期功血,方法简单,患者依从性好,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新生儿窒息的产科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护理经验和护理措施.方法:对34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回顾分析,在产前积极预防和纠正胎儿宫内窘迫,产时做好复苏的人员和物品准备,新生儿娩出后及时吸净口、咽、鼻腔的黏液,尽快刺激新生儿哭啼,建立呼吸,产后给予细致的观察和精心护理.结果:33例愈后良好,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放弃治疗.结论:做好产前,产时,产后预防和护理,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作者:罗丽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患者对输液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目的:了解患者对输液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以完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护理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每月定期向门诊输液患者发放问卷,调查患者对输液室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对护士主动巡视等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对输液室护士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等满意度较高,但对输液过程中护士主动巡视及输液室的环境满意度较低.结论: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人文关怀尚不够,输液室环境不够安静舒适,需采取措施加以提高.

    作者:董红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活检的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黏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纤维胃镜500例胃黏膜活检,常规HE染色和硼酸亚甲蓝染色,将胃黏膜病变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慢性炎症,同时检测HP和肠上皮化生进行分析.结果:500例胃黏膜病变中,其中轻度炎症85例,HP阳性3例,占3.5%;中度炎症256例,HP阳性49例,占19.1%;而重度炎症159例,HP阳性97例,感染率61%,轻度和中度炎症比较差异较大.结论:HP是引起胃黏膜炎症的重要原因之一,HP感染越重,胃黏膜的炎症就越重,肠上皮化生的几率就越高,提示HP感染与炎症程度和肠上皮化生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刘光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Snodgrass手术治疗Ⅰ型合并Ⅱ型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

    尿道下裂是小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泌尿系畸形,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妊娠期间应用雌激素与孕激素可增加尿道下裂的发病率,新出生男婴中发病比例为1:125~250.手术的适宜年龄是1岁半以后,迟不宜等待到入学后才行矫治,以免影响患儿性心理的正常发育.自2010--2011年我院共诊治尿道下裂180例,改变传统的手术方式,在全麻下行Ⅰ型、Ⅱ型尿道下裂矫治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综合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针刺拔罐加中药熏洗),对照组44例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注射玻璃酸钠),比较分析两组患者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3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仅痊愈12例,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宋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将75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干预组接受糖尿病足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普通糖尿病教育,均为3个月.通过对患者糖尿病足护理知识、足部自护行为能力及足部情况进行测评,进行干预前后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足部保健常识、自护行为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1),足部情况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设计和开展针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廖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护理措施

    为了改善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我们应该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各种心理精神方面的改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任小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例氧气治疗难免褥疮的护理

    难免褥疮系不可控性褥疮,是指局部组织由于疾病原因造成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一旦发生,不仅给病员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严重时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一般临床护理仅采用清创、换药,护理效果不明显.我院于2011年2月收治了1例褥疮病员.经采用传统的清创、换药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而外,我们还采取了每日2次氧气对吹创面治疗总时间约1小时每日效果明显,创面愈合快,病员现已出院回家.现将该病员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翠红;唐莉;张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3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体会

    针对急性重症心肌炎及其严重的并发症,除了行常规的内科治疗以外,还必须采取一系列介入及其他辅助技术协助治疗,如呼吸机正压通气、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等.而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就需相应护理工作的配合.因此,我科护理人员总结出一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常规,对促进疾病康复,减轻病人的痛苦起到很大帮助.

    作者:马书红;赵向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尿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尿液蛋白质检测是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尿蛋白的有无和蛋白含量的多少以及蛋白组分的分类检测,对肾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评价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几种临床上尿蛋白的常用检测方法,以便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顾其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腋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外周静脉输液治疗,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脱出、保留时间情况.结果:两组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导管脱出、保留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腋静脉留置针为早产儿进行输液时方法简单、安全,可在新生儿科广泛使用.

    作者:易敏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于新医改背景下药师审方中循证药学理念的应用

    目的:对新医改背景下药师审方中循证药学理念的临床应用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在当前新医改背景下,分析总结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对循证药学理念的运用情况.结果:药师在审方工作中运用循证药学理念可有效提高循证意识、药物安全与疗效评价意识及药师经济意识.结论:药师审方工作中应用循证药学理念可有效提高药师的综合素质,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邵惠玲;刘树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惊厥180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小儿惊厥患者进行及时的观察、检测、研究、治疗,对其产生的原因、症状以及临床护理、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分析活动是从本院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惊厥症状患者的原始病例信息作为对比分析资料,共计180例.根据临床反映小儿惊厥患者一般伴有短时的抽搐,眼球出现上翻,牙口紧闭,有时出现口吐白沫和大小便失禁的现象,有的患者出现高热、呕吐、精神萎靡等情况.通过对患者进行常规性检测、脑脊液检测、脑电图及颅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找到发病原因.结果:按照发病原因大概分为以下几中类型,高热患者6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共有51例;颅内出血(ICH)共有患者24例;癫痫患者20例;伤口感染患者11例;低血钙患者8例;低血糖患者2例;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结论:通过对180例小儿惊厥患者进行临床检测、诊断、治疗,发现引起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多为小儿高热所致,占35.5%,其次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所致占28.3%、颅内出血所致占13.3%、癫痫所致占11.1%、伤口感染所致5.5%、低血钙所致4.4%、低血糖所致占1.1%.从临床分析看,年龄越小的患者越容易患病,且小儿惊厥在初期是不易被发现的,因此需要对小儿身体状况进行密切观察.

    作者:林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我院收治的74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救与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74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有效救治和护理后,好转57例(77.0%),无变化12例(16.2%),恶化5例(6.8%).在院治疗期间2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症,2例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6.8%.结论:快速、敏捷的急救能力与规范化的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急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抢救意识、掌握必要的急救护理技能,熟悉抢救流程,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翁春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利用医院档案服务医院宣传

    潍坊市人民医院是一所始建于1881年的百年名院.2011年迎来了她130周年华诞.为传承历史,宣传医院,医院党委决定借院庆之际,组织系列宣传医院活动.包括续编院志、编辑画册、举办院史展览、拍摄专题片宣传片、评选130年杰出人物、举办130年颁奖礼晚会等活动.而这些宣传活动都是在查阅档案、利用档案、丰富档案的基础上完成的.

    作者:王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胎头吸引器助产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器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20吸引器助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将其与我院同期剖宫产1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的产妇的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在产后出血量、伤口感染率、新生儿在Apger评分、颅内出血、肺炎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产褥期病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引器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较为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技能训练、考核模式与评价体系探讨

    目的:通过对护理技能训练、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达到贴近临床,指导实践的目的:.方法:1、导向性原则:突出军队护士的特殊使命,培养其政治的敏感性.2、差异性原则:根据护士工作年限的不同,进行分层次训练.3、科学性原则:本着贴近临床,注重实效,成立护理专家组,对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其不违背操作常规的前提下,更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结果:护理人员的每一项护理技能,都得到了扎实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明显,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结论:改革后的护理技能训练、考核模式与评价体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护士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技术操作训练的重要性,确实起到了贴近临床,注重实效,指导实践的目的:.全面提高了护理人员履行使命的能力水平,更好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牛晓棠;魏春方;刘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层人口计生宣教工作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的分析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关系着国家民族发展,影响着千万个家庭幸福的大事.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是确保计划生育政策贯彻重要途径,因此,作为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应该切实加强计生服务宣传工作,以确保计算生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作者:袁咩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肝胆外科护士工作压力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对肝胆外科护士工作压力来源进行调查分析,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来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为基础,采取笔者自制的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工作压力来源主要是护理差错、工作量、职业危害、人际关系以及工作环境.结论:根据护士的压力来源采取针对性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小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颈椎前路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颈椎前路手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从2011年4月到2012年3月共进行颈椎前路手术的5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两周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优的患者29例(55.8%),良的患者14例(26.9%),可的患者8例(15.4%),差的患者1例(1.9%).优良率是82.7%.结论:对于进行颈椎前路手术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优良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素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