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目的:能使单眼过熟期白内障患者植入人工晶体,与健眼达到双眼单视,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黏弹剂压迫前囊,不让液化皮质进入前房,先植入晶体,再剪除前囊膜;压迫前囊后采用开罐法等.结果:本组选取的30例手术中有28例手术取得了成功,还有2例患者由于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悬韧带断裂、其晶状体严重脱位,因此,无法在一期内完整植入人工晶体.排除2眼由于未能及时植入人工晶体裸眼视力较差外,其余22例脱残,6例脱盲.结论:掌握过熟期白内障特点,掌握手术操作关键,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而手术的关键仍在于成功破囊及保持后囊膜的完整.
作者:韦新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现代医学模式的提出,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全过程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患病之后,不仅表现为与疾病有关的生理状态的改变,而且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对社会的适应程度等也相应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对有心理问题的病人,临床医生单纯用药物可能解决不了全部问题,只有重视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配合心理治疗,才能全面提高病人的生存治疗,这已日渐成为21世纪医学的关注点.
作者:杨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方法、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价位.方法: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科收住良性子宫肌瘤患者有手术指征并无盆腔粘连;目前子宫体积≤14孕周;B超及妇科检查提示为浆膜下子宫肌瘤和/或肌壁间子宫肌瘤;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100例.结果:100例均经阴道剔除,成功率100%,无一例膀胱、直肠损伤.手术时间65±20min,术中同时行附件切除或卵巢囊肿剔除术10例,术中出血80±10ml,术后进食时间6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3.46±5h,术后住院时间4±1天.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除粘连较重或有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者,有子宫肌瘤剔除指征的均可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作者:邹燕珠;范粤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动脉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怀疑有肺动脉栓塞32例患者的病例研究,总结对本组患者护理成功的经验和体会.结果:本组32例患者无一例出现对比剂变态反应,其中一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和胸闷不适,但患者完全可耐受,通过调整呼吸不良症状消失.肺动脉造影检查均达到预期目的:.结论:作为护理者必须重视正规护理过程,良好的护理以及熟练准确的穿刺是做到CT扫描成功的保证.
作者:胡欣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亚健康状态是一个新生的、现代的、动态的、相对的、即时性的概念名词,亚健康的成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因与外因.内因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恰当的运动方式等等;外因包括:社会和自然界的不良影响.亚健康状态的诊断主要依靠排除法.其即时性主要表现包括生理方面主要表现、心理方面主要表现、社会适应方面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亚健康的研究可分为临床性和实验性研究两种.临床研究:采用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与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实验研究:采用组学研究方法(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运用生物芯片技术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亚健康状态,中医药学对于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不应单纯依靠传统的研究方式方法,而是采用上述临床性和实验性研究,并结合中医学自身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特点,对亚健康状态予以干预和治疗.其主要的干预方法包括非药物和药物干预.非药物疗法为首选其中包括膳食疗法、生活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社交疗法等五个方面;药物干预包括了针灸、推拿、按摩和中药干预等几个方面.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以五脏辩证为主要大法,疾病的关键责之于心、肝、脾三脏.
作者:陈飞;解颖;白玉宾;常佳怡;李富震;姜德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临床表现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目前的主要治疗针对临床表现以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已显示出明显的临床效果.本文探讨三腔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的临床观察、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等重要护理环节.
作者:代淑艳;刘晓敏;李迎波;陈薇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临床检验的手段和内容不断丰富,实验诊断学已发展成为迅速应用高、新、精、尖技术为集中的学科之一.针对当前教学中理论课内容庞杂,实验课内容形式落后的情况,我教研室调整了教学重点,补充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方法,重点加强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志忠;康熙雄;吕虹;张国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通过对一例因为一次跳水意外引发的对跳水的恐怖症,以及后来通过系统脱敏疗法治愈恐怖症的案例分析,谈谈对通过系统脱敏疗法治疗恐怖症的认识和体会.
作者:崔嗣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7月100例在我院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舒血宁注射液分(10ml和15ml)加到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测定两组病例治疗前、治疗1、2及4周后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功能、晨僵时间、患者对疼痛的VAS评分、患者对疾病总体状况VAS评分、研究者评估的疾病总体状况VAS评分、患者的躯体活动功能(HAQ)、DAS28评分及血沉、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Fib)等,并记录与舒血宁注射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2周后上述诸指标明显好转( p< 0.01),而对照组治疗4周时才明显好转(p< 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指标各时段改善明显(p < 0.05或p < 0.01).舒血宁注射液两个剂量组间比较,以15ml组疗效显著(p < 0.01),但舒血宁注射液15ml组有2例患者出现头痛,1例双手肿胀,但剂量由每天15ml改为10ml后,上述症状好转.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以15ml剂量疗效比较好.
作者:谢燕;叶志中;周国强;尹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在临床上,当牙冠折断或龋坏到达龈下时,会影响修复体的制作,这时则需要延长临床牙冠,从而为制作良好地修复体创造条件.牙冠延长术(crown lengthening surgery)是通过手术的方法,降低龈缘位置、暴露健康的牙齿结构,从而使临床牙冠加长.[1]牙冠延长术的效果会直接影响修复效果,且前牙的修复对美观要求高,所以对手术精益求精的要求尤为重要.本试验通过比较单独由医生进行的牙冠延长术以及四手操作的手术治疗效果,对牙冠延长术进行探索.
作者:钱天君;冯琛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析了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外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基于传统护理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这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呼吸、血压与心率情况对比差异都具有统计意义.其中,对照组的满意度是72.2%,而观察组则是98.8%.这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外科手术患者中,运用人性化护理可促进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也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因此,在外科护理中需要临床推广外科人性化护理,为患者提高优服务.
作者:李佳;李香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我院自2010年2 月至2011年2月住院分娩的3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32例选择剖宫产,6例选择阴道试产,试产率达15.8%,均未见子宫破裂; 2例阴道试产失败转为剖宫产,共计34例产妇再次实施剖宫产.阴道分娩者平均出血量为179ml,再次剖宫产者平均出血量240ml,阴道分娩者出血量显著低于再次剖宫产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阴道试产组与剖宫产组均未见产妇与新生儿死亡,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阴道试产组无感染者,剖宫产组有1例感染,感染率为2.9%.结论:不应将瘢痕子宫作为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在有些情况下对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选择阴道分娩是安全的.应注意严格遵照瘢痕子宫的试产原则,制定合理的分娩方案,避免盲目阴道试产.
作者:李灵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探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在精神科疾病门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不同层次的患者对护理的不同需求,并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凌庆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和方式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30份血液标本,抽血后即刻进行多项生化指标检测,剩余样本分别置于4管,然后1管放于室温(20℃)存放,1管放于4℃冰箱内存放,1管取血后即刻离心分离出血清存放于4℃冰箱内,后1管放于-20℃内冻存.然后分别于2h、12h、24h后检测前3种存放方式下的血液标本的生化指标,于一周后取出-20℃内冻存的血标本检测其生化指标.生化指标的检测项目尽可能多,本实验选择了K+、Na+、Cl-、Glu、CO2、ALT、AST、LDH、TP、ALB、CK等生化指标为研究对象.结果:与即刻血标本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室温放置2h后,前十项指标均有下降,12h后K+、Na+、TP、AST及LDH增高,24h后Cl-也开始增高;4℃冰箱存放2h后Cl-有明显下降,12h后K+增高,24h后AST、LDH及TP增高;离心4℃冰箱存放2h后K+、Na+、Cl-、ALT、LDH、TP、ALB均有下降,其中Na+、Cl-及K+、TP分别于12h及24h后开始增高.3种存放方式中CO2及Glu均从2h就开始持续降低,以上变化与即刻检测组比较差异均显着(P<0.05).血标本于-20℃保存1周后,GLU、AST、ALB检测值变化不显着,其余各项指标的检测值与即刻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显着(P<0.05).结论:本实验证明血标本离体后会因不同的放置时间和放置方式而引起血生化检验值发生变化,影响相关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李利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主要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预防、护理要点.对2组共5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通过护理干预预防各种诱发因素引起再出血的分析、总结.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反复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治愈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使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护理工作的重点.通过有效的护理,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实验组再出血患者明显减少,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宋桂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遵医行为的现状,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遵医行为的因素,总结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遵医行为的措施,为进一步开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赵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通过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根据不同的证型给予合理施护.结果: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均尽快清醒好转出院.讨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士根据的不同证型,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是患者尽早康复的关键所在.
作者:何建萍;冯淑英;时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培养新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慎独精神.对象:新聘用的护士.内容:护理工作中慎独的体现,慎独的重要性.效果:提高了新护士慎独的意识,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陆俊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针对牙科畏惧症患儿的特点对患儿开展心理护理,提高患儿配合治疗的程度.方法:456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心理护理组,各228例.常规组患儿采用传统式行为诱导即单纯由护士对患儿及家属讲解一般知识的方法.心理护理组根据儿童发展心理思维分3个阶段进行心理护理,采用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强化行为诱导的方法.结果:采取不同的行为诱导方法后,2组患儿的合作程度有明显区别.合作率进行χ2 检验(P< 0.05).2组间不同级别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化行为诱导明显优于传统式行为诱导的方法.结论:强化行为诱导方法可有效地减轻畏惧症患儿的恐惧心理,并提高患儿配合治疗的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宗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因梗阻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症状消失,伤口愈合良好,脑室形态恢复正常,分流效果良好.术后2个月,患者一次呕吐后,自觉口腔中有条索形异物,末端有无色液体流出,确定后怀疑是分流管远端异位,遂返院就诊,入院后行头部ct检查示脑积水完全缓解,分流管近端位置正常,腹部透视检查示分流管远端由上腹部经食道返入口腔,纵隔下无游离气体,提取脑脊液送检生化及常规均正常,亦没有弥漫性腹膜炎症状及体征,术前准备完善后,行开腹探查术,术中可见腹腔内轻度粘连,胃前壁大网膜粘连聚集,适当分离后可见分流管腹腔端由此穿孔进入胃内,穿孔周围及腹腔内未见胃内容物,由穿孔处丝线结扎分流管,在结扎近端剪断分流管,可见分流管近端有脑脊液匀速流出,远端由口腔预留的牵引丝线将脱出的残余分流管取出,胃前壁穿孔常规消毒修补.保留的分流管近端加接头后延长腹腔段,至少保留腹腔内长度25厘米,并直视下置于肝脏膈面,关腹.术后一般状态良好,痊愈出院.
作者:杨晓洪;李锐;付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