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恪;张敏;杜秀芳
目的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LABC)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宝鸡市中心医院综合内科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情况,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结果 本组患者LABC的发生率为29.31%(17/58),细菌检出率前三位依次为肺炎链球菌(29.41%)、流感嗜血杆菌(23.53%)和铜绿假单胞菌(17.65%);LABC组患者吸烟指数≥400的比例为47.06%,明显高于无LABC组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BC组患者的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分别为(17.3±7.4)mg/L、(124.3±44.6)pg/mL、(25.5±8.2)pg/mL,明显高于无LABC组的(11.2±6.5)mg/L、(91.8±35.2)pg/mL、(18.7±7.0)pg/mL,FEV1/预计值、FEV1/FVC分别为(54.6±4.2)%、(53.9±5.4)%,均低于无LABC组的(60.3±5.1)%、(59.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稳定期COPD患者存在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可加重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并加重患者肺功能的损害.
作者:田宁强;苏云涛;陈西洲;刘飞;黄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2014-2017年海南省监测点伤害流行状况,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和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对海南省6家哨点医院因伤害就诊患者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数据采用Excel2010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7年海南省共收集报告卡34578张,其中男性23215人,女性11363人,各年龄组报告病例中以18~44岁的中青年组多.前五位的伤害原因分别为跌倒/坠落(26.89%)、刀/锐器伤(16.03%)、机动车车祸(15.81%)、钝器伤(13.71%)和非机动车车祸(11.13%);伤害发生时间以10月份为高(3888例);伤害事件发生地点主要为公路/街道(32.47%)、家中(27.47%)、公共居住场所(11.38%)、工业建筑场所(9.02%);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主要为驾乘交通工具(24.90%)、休闲活动(19.81%)和工作(12.32%);伤害发生意图主要是非故意的意外事故,占88.24%.伤害受伤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部(26.59%)、下肢(24.74%)和上肢(19.83%);所有伤害事件中,67.40%的伤害为轻度伤害(男性65.90%,女性70.47%).伤害结局主要为经治疗后离院(66.26%).结论 海南省伤害发生情况不容乐观,应有针对性的制定防制措施,切实减少各类伤害发生.
作者:王兴任;刘莹;江娟;胡锡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主动脉夹层是一类病情极其凶险、并发症和病死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急需立即手术干预,以挽救患者生命.然而,其本身强烈的应激反应和术中长时间的体外循环,导致炎症因子大量释放、肺毛细血管床破坏和肺间质渗出,后使得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常出现低氧血症.因此研究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病机制和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可为预防和治疗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林丽珠;张炳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缝合锚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对距骨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1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右踝螺旋CT扫描图像,利用Mimics 10.01等软件进行骨骼的三维重建、模拟韧带连接和生成关节接触等,在模型中分别采用下胫腓螺钉和缝合锚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模拟前抽屉试验、内翻试验、内旋试验时所受外力,进行加载运算.结果 下胫腓螺钉:踝关节位于背屈20°、背屈10°、中立位、跖屈10°、跖屈20°,在模拟前抽屉试验时距骨的应力分别为6.496 MPa、5.653 MPa、3.882 MPa、5.875 MPa、6.946 MPa.在模拟内翻试验时距骨的应力分别为7.543 MPa、6.765 MPa、5.432 MPa、6.269 MPa、6.843 MPa.在模拟内旋试验时距骨的应力分别为8.269 MPa、7.541 MPa、6.712 MPa、7.668 MPa、8.683 MPa.缝合锚钉:踝关节位于背屈20°、背屈10°、中立位、跖屈10°、跖屈20°,在模拟前抽屉试验时距骨的应力分别为3.327 MPa、3.253 MPa、2.122 MPa、2.713 MPa、3.795 MPa.在模拟内翻试验时距骨的应力分别为4.475 MPa、4.113 MPa、3.351 MPa、4.352 MPa、4.795 MPa.在模拟内旋试验时距骨的应力分别为5.382 MPa、4.615 MPa、3.985 MPa、4.727 MPa、5.352 MPa.结论 通过有限元分析,相对于下胫腓螺钉而言,缝合锚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可减轻距骨应力集中,且更符合下胫腓联合韧带的生物力学特征.
作者:梁远;王静成;何金山;张佩;卢志华;王骅;吴志朋;张文东;白建中;陈鹏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麻醉深度精确控制在心外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宝鸡市中心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ASAⅡ~Ⅲ级择期行心外科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精确控制组(P组)和传统控制组(T组),每组20例.T组依据麻醉医师临床经验判断实施麻醉;P组联合使用仪器设备(包括脑电意识深度监测系统、闭环肌松注射系统、心功能监护仪)指导实施麻醉.在入室后5 min(T0)、诱导即刻(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等6个时间点,观察记录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NT分级(NTS)、NT指数(NTI)、肌松计数、每博量变异率(SVV);记录诱导各麻醉药用量、插管评级、诱导时间(用药至取出喉镜时间)、插管时间(置入喉镜至取出喉镜时间);记录液体入量;记录不良反应等.结果 与T组比较,P组患者的MAP于T2时点较高、T3、T4时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患者的HR于T2~T5时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患者的诱导时间较长、插管时间较短、插管评价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NTS在T3时点处于D2~E1者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NTI在T2~T5时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肌松计数在T2、T3时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SVV在T1~T5时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用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依托咪酯、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液体入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深度精确控制使心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诱导期更为平稳、插管时间较短、插管评级较高.
作者:梁斌;任俊屹;张康秦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对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行中孕期产前超声筛查中经超声心动图检出的胎儿主动脉弓异常73例,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引产后病理解剖证实,分析在三血管气管切面中的超声表现.结果 本组胎儿在三血管气管切面均有特征性声像图的改变:迷走右锁骨下动脉48例,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动脉导管11例,主动脉弓缩窄11例,主动脉弓离断2例,双主动脉弓1例.结论 三血管气管切面对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超声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杨生旭;汪荣华;童小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所特有的第2 大类肿瘤,约占头颈部肿瘤的5%.涎腺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肿瘤,但因其发病相对少见、肿瘤形态多样、部分不同类型肿瘤组织形态学具有重叠性,导致涎腺肿瘤诊断困难,具有挑战性.本文报道并讨论1 例涎腺具有部分导管癌特征的淋巴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依据.
作者:郑宏刚;吴涛;胡晓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7例,其中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63例,中期肾功能损害43例,晚期肾功能损害21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的血清sFlt-1、尿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结果 晚期肾功能损害组患者的血sFlt-1和尿蛋白分别为(37.41±7.11)g/L和(7.56±0.81)g/24 h,明显高于对照组[(8.55±2.10)g/L和(1.20±0.70)g/24 h]、早期肾功能损害组[(29.64±5.54)g/L和(2.80±0.61)g/24 h]和中期肾功能损害组[(30.15±6.22)g/L和(4.41±0.70)g/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肾功能损害组患者的血TNF-α、IL-6和hs-CRP分别为(482.84±60.44)pg/mL、(50.24±22.27)pg/mL和(35.57±12.89)mg/L,明显高于对照组[(82.16±20.03)pg/mL、(13.21±4.15)pg/mL、(7.64±1.41)mg/L]、早期肾功能损害组[(214.64±45.54)pg/mL、(22.84±5.24)pg/mL、(12.24±4.50)mg/L]和中期肾功能损害组[(354.22±52.17)pg/mL、(35.03±10.16)pg/mL、(22.87±9.2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Flt-1与TNF-α、IL-6和hs-CRP呈正相关(r=0.341、0.322和0.310,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r=-0.387,P<0.05),而与尿蛋白无明显关系(r=0.122,P>0.05).结论 sFlt-1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表达升高,与患者病情程度、炎症因子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李涛;冯晓晨;纪玲玲;肖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下颌歪斜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42例下颌歪斜患者的诊疗情况.所有患者均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分别于矫治前后测量22例替牙期患者和20例恒牙列期患者的髁突高度、前后径、内外径,下颌支高度,髁突内、外突点距离,下颌角点距离,髁突大横截面积,髁突前、后斜面长度和髁突前、后斜面倾斜角.结果 治疗前,替牙期患者偏斜侧的髁突前斜面长度[(6.75±1.01)mm]和倾斜角[(54.20±4.17)°]均小于对侧[(7.03±0.96)mm和(55.23±2.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偏斜侧和对侧的各项测量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侧治疗后的髁突前斜面长度[(6.92±1.06)mm]和倾斜角[(55.08±2.20)°]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恒牙列期患者偏斜侧的髁突高度[(20.25±1.02)mm]、髁突内外径[(18.30±2.16)mm]和下颌支高度[(56.16±2.78)mm]均小于对侧[(22.21±2.23)mm、(19.94±1.75)mm和(58.85±3.37)mm],髁突后斜面长度[(8.41±0.79)mm]和倾斜角[(49.46±2.15)°]均大于对侧[(7.10±1.01)mm和(47.15±2.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偏斜侧和对侧的各项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歪斜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操作便捷,可明显改善患者面部外形,疗效显著,对于替牙期和恒牙列期患者均适用.
作者:李洪;林伯杰;梁晶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措施,以期望为临床上采取积极的措施降低LEDVT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雅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的80例剖宫产术后LEDVT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未合并LEDVT的健康产妇80例纳入对照组,对可能影响LEDVT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主要因素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产次,是否有吸烟史、饮酒史、口服避孕药物史、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基础疾病情况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以及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EDVT的发生与BMI、吸烟史、体育锻炼、高血压、糖尿病、D-二聚体及CRP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吸烟、D-二聚体是LE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LEDVT的发生与BMI、吸烟、D-二聚体水平有关,加强围手术期术后的护理对减少LEDVT的发生有利.
作者:李婧;高守君;王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性和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从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取165例H型高血压患者,根据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A组)80例和单纯H型高血压组(B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和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血浆中血栓素(TXB2)[(135.6±31.6)pg/mL vs(102.6±30.3)pg/mL]、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18±6)μg/L vs(13±4)μg/L]、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活性[(14.63±5.62)%vs(8.41±4.71)%]、凝血酶原时间(PT)[(7.6±0.5)s vs(12.2±0.4)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7±3)s vs(31±4)s]、血浆纤维蛋白原(Fbg)[(7.4±2.3)g/L vs(5.3±2.1)g/L]、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0.34±0.07)IU/mL vs(0.22±0.08)IU/mL]、D-二聚体(D-Dimer)[(0.98±0.28)mg/L vs(0.61±0.24)mg/L]及血栓调节蛋白(TM)[(25.7±3.7)μg/L vs(19.4±3.5)μg/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血小板活性和凝血功能变化,这可能与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心脑血管事件有关,应采取措施积极干预.
作者:刘时武;王喜玉;马建林;李斌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琼海市死因水平、变化趋势和期望寿命,以期客观科学地评价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影响死亡的因素,为制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和死因漏报调查子系统收集经过审核的本辖区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死亡的常驻人口和2014年漏报调查资料进行疾病分类,分析死亡率、死亡构成、死亡顺位和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 2014-2017年平均死亡率为6.01‰(标化死亡率为3.28‰),男性比女性高,分别为6.47‰(标化死亡率为3.48‰)和5.50‰(标化死亡率为2.68‰);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1岁组有个小高峰,60岁后升高幅度增加.前五位分别为心脏病(20%)、脑血管病(18.3%)、呼吸系统疾病(17.7%)、恶性肿瘤(17.6%)、损伤与中毒(5.8%);男性顺位是恶性肿瘤(21.3%)、心脏病(19.2%)、脑血管病(18.8%)、呼吸系统疾病(16.0%)、损伤与中毒(7.0%);女性是心脏病(20.9%)、呼吸系统疾病(19.9%)、脑血管病(17.5%)、糖尿病(5.6%)和损伤与中毒(4.4%).<1岁组首发疾病是围生期疾病(53.2%);1~4岁组、5~14岁和15~34岁是损伤与中毒(30.8%、52.7%、46.0%);35~59岁和60~74岁是恶性肿瘤(40.7%和28.4%);>75岁组为呼吸系统疾病(24.8%).心脏病的首发病种是急性心梗、脑血管病是脑出血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是肝癌、损伤中毒是交通事故.本市2014年常驻人口校正的平均期望寿命是77.72岁,男性和女性分别是74.90岁和81.09岁.结论 本市死因监测结果基本反映当地死亡水平,但仍需加大监测力度,加强能力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监测结果的质量,提高死因推断.
作者:颜李丽;王春雨;符芳敏;王会宽;符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不同来源、不同炮制方法的补骨脂对成骨细胞SaOS-2骨形成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补骨脂给药组和对照组,体外培养SaOS-2细胞,给药组分别给予不同批次、不同炮制方法的补骨脂(100 mg/L),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PNP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成骨细胞骨钙素(OTC)及Ca2+含量;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细胞矿化结节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来源的补骨脂均能显著促进SaOS-2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制补骨脂、清炒补骨脂、雷公补骨脂、盐炙补骨脂及补骨脂生品各组的细胞增殖率依次为(118.01±0.38)%、(118.00±0.76)%、(121.01±0.88)%、(120.21±0.78)%、(117.21±0.78)%,ALP活性分别为(909.52±33.44)U/g、(915.45±23.04)U/g、(927.89±23.29)U/g、(938.52±23.94)U/g、(900.52±23.94)U/g,Ca2+的分泌分别为(182.79±5.72)mg/L、(183.74±6.01)mg/L、(185.89±7.23)mg/L、(187.79±6.01)mg/L、(180.79±6.01)mg/L,OTC的分泌分别为(15.41±0.77)μg/L、(15.42±0.56)μg/L、(15.40±0.68)μg/L、(15.58±0.68)μg/L、(15.41±0.68)μg/L,细胞矿化结节数依次为(10.52±0.77)个、(10.55±0.65)个、(10.59±0.47)个、(10.74±0.77)个、(10.50±0.77)个,以上各指标与对照组[(100.00±0.53)%、(411.62±15.46)U/g、(25.25±1.47)mg/L、(11.41±0.63)μg/L、(4.20±0.60)个]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补骨脂和盐炙补骨脂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21.01±0.88)%、(120.21±0.78)%,明显高于补骨脂生品的(117.21±0.78)%,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盐炙补骨脂与补骨脂生品的ALP活性[(938.52±23.94)U/g vs(900.52±23.94)U/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骨脂药材的来源对其促成骨细胞骨形成的作用无明显影响;补骨脂药材经炮制后促进成骨细胞骨形成的作用较生品更优.
作者:杨健;陆定艳;彭潇;董莉;沈艳珍;李勇军;席晓岚;刘亭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对ICU危重病患者心功能测定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接受治疗并进行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的40例危重病患者,在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后立即应用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行心功能测定,监测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两种仪器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测定的SV、CO及LVEF分别为(51.73±15.49)mL、(4.27±1.34)L/min、(57.05±11.29)%,床旁超声心动图测定的SV、CO及LVEF分别为(44.01±17.05)mL、(3.67±1.46)L/min、(54.88±13.76)%.两种仪器测定的SV、CO及LVEF经Pearson相关分析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25、0.761、0.448,P<0.01),排除心律失常患者后的两种仪器测定的SV、CO及LVEF经Pearson相关分析也呈正相关(r分别为0.875、0.869、0.691,P<0.01).结论 基于生物阻抗法的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可有效地用于ICU危重病患者评价心功能,其监测的SV、CO及LVEF与床旁超声心动图测定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临床一致性,可反映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陈维生;黄东伟;曾景;邓荣华;邓国鹏;陈伟花;邹云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影像组学是一个新兴的发展领域,是指从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获得的医学图像中提取和分析大量高通量的成像特征,来评估获得高度保真的肿瘤表型,从而定量地揭示图像与肿瘤异质性之间的关联.目前关于影像组学的研究已经获得了诸多的显著成果.本文主要对影像组学的工作流程、临床上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作者:刘超;鲁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4分指导有创机械通气时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41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其中观察组入院后每隔2 h进行LIPS评分,当LIPS≥4分时进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根据AECOPD诊治指南出现有创性机械通气的应用指征时予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两组均给予小潮气量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呼吸力学指标、炎性指标、ICU住院时间、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和病程相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治疗48 h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肺顺应性分别为(52.12±4.45)mL/cmH2O和(47.60±2.75)mL/cmH2O,气道峰压分别为(20.28±3.12)cmH2O和(24.32±3.78)cmH2O,血清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25.84±2.85)ng/L和(27.32±3.63)ng/L,C-反应蛋白分别为(14.85±2.05)ng/L和(17.30±4.55)ng/L,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6.48±0.82)d和(8.28±1.20)d,住院治疗时间分别为(13.12±3.51)d和(15.00±4.36)d,VAP发生例数分别为4和6例,经统计学分析,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ARDS分别为0例和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肺损伤预测评分≥4分指导机械通气时机结合小潮气量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可以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VAP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可操作性.
作者:朱良峰;陈万;吕立文;唐宇涛;曾希;石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胃腺癌与淋巴瘤形成的碰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病理科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收集的4例胃腺癌与淋巴瘤形成的碰撞瘤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随访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碰撞瘤患者年龄56~83岁(中位年龄69.5岁),术前均行胃镜活检,2例活检病理诊断腺癌,2例活检病理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4例病例活检均只发现1种恶性肿瘤成分,漏诊另1种恶性肿瘤成分.4例病例终均接受胃切除手术治疗,手术距离活检时间15 d~1年.术后3例病理诊断为腺癌合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腺癌合并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结论 胃碰撞瘤为少见病例,临床及影像资料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漏诊而影响治疗决策.
作者:郑春暖;苏海燕;吴文乔;蔡丽生;沈洪武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20例,年龄34~76岁,予以阿仑膦酸钠70 mg/周、钙尔奇600 mg/d及骨化三醇0.25μg/d治疗3个月后,阿仑膦酸钠减量为70 mg/2周继续治疗9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骨转换标志物(BTMs)的变化、骨密度变化及治疗过程中有无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相关副作用及依从性.结果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骨转换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Ⅰ型胶原C末端肽(β-CTX)由(0.60±0.39)ng/mL降为(0.10±0.07)ng/mL,I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由(64.02±40.22)ng/mL降为(25.63±41.9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为小剂量阿仑膦酸钠70 mg/2周继续治疗至12个月后,骨转换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仍低,β-CTX为(0.14±0.06)ng/mL,P1NP为(21.18±5.0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无相关副作用出现,治疗依从性好.结论 小剂量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依从性好.
作者:柴杰;吕凌波;刘君英;呼庆红;简玉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特征,为EGFR基因检测及靶向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经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0例,采用突变阻滞扩增系统(ARMS)法检测其病理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的特征,并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基因突变103例,占49.1%,其中Exon 19(19del)和Exon 21(L858R)共占所有突变病例的85.4%.腺癌突变率为55.4%,女性突变率为67.0%,不吸烟患者突变率为59.1%,血清癌胚抗原(CEA)阳性组突变率为56.8%,分别与非腺癌突变率(3.8%)、男性突变率(34.5%)、吸烟患者突变率(33.7%)、CEA阴性组突变率(41.5%)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EGFR基因突变与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19del和L858R突变率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EGFR突变型患者血清CEA阳性率为64.9%,明显高于野生型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EA水平与EGFR突变呈正相关(r=0.15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腺癌、CEA阳性是EGFR基因突变独立危险因素;预测突变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EA联合临床特征预测突变AUC(95%CI)可达0.752(0.687~0.816),高于临床特征预测突变AUC(95%CI)为0.728(0.66~0.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不吸烟、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临床特征联合血清CEA可作为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指标.
作者:于恪;张敏;杜秀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黏膜相关恒定链T淋巴细胞(MAIT)恒定链Jα33在IgA肾病(IgAN)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肾脏标本共55例,其中未经免疫治疗的不同程度蛋白尿IgA肾病患者肾穿标本30例,经治疗有效和无效的IgA肾病患者肾穿标本各10例,选择因车祸引起腹部复合性钝性损伤并发有肾脏损伤需进行肾脏部分切除的住院患者肾脏标本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MAIT细胞恒定链Jα33在患者外周血及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者比较,MAIT细胞恒定链Jα33 mRNA及蛋白水平在IgAN患者肾组织中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IT细胞恒定链Jα33在不同程度蛋白尿IgAN患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经免疫治疗的IgAN患者比较,MAIT细胞恒定链Jα33在治疗有效的IgAN患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治疗无效组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AN患者肾组织MAIT细胞恒定链Jα33表达量增多,经治疗有效后MAIT细胞恒定链Jα33表达减少;Jα33+MAIT可能参与IgAN发病过程.
作者:吴孟君;郑小玲;张祥文;杨芦蓉;彭爱民;杨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