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IDS孕妇母婴阻断前后血清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

杨翠娟;苏国生;磨立达

关键词:艾滋病, 孕妇, 母婴阻断, 生化指标
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孕妇患者母婴阻断前后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收治并进行母婴阻断的AIDS孕妇患者152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双感生化项目,观察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52例AIDS孕妇患者中,母婴阻断前血清氯离子、乳酸、直接胆红素检测结果分别为(100.66±3.39)mmol/L、(3.08±1.42)mmol/L、(4.09±4.68)μmol/L,而阻断后分别为(101.51±3.24)mmol/L、(2.58±1.20)mmol/L、(3.37±2.48)μmol/L,阻断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孕妇母婴阻断前后主要生化指标总体上变化不大,仅有氯离子、乳酸及直接胆红素变化较大,临床治疗可根据其变化情况,观察机体所处的状态,对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选择素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炎症和血小板活化与深静脉血栓(DVT)之间具有相关性.P-选择素(P-selectin)是一种敏感的炎症和血小板活化的标记物.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发现,P-选择素可能是DVT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浓度的增高与DVT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P-选择素在DVT的诊断、预后、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董嘉尧;罗美华;周成宇;朱桥华;黄维;于新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DP方案)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P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6例)和广东医学院附属惠东医院(20例)收治的66例初治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将66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晚期肺腺癌患者分为DP方案组和PP方案组各3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时间(MST)、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DP方案组中,部分缓解(PR)10例,疾病稳定(SD)15例,疾病进展(PD)8例,RR为30.30%(10/33),DCR为75.76%(25/33);TTP为7.8个月,MST为13.5个月,1年生存率为54.55%(18/33).PP方案组中,PR 11例,SD 16例,PD 6例,RR为33.33%(11/33),DCR为81.82%(27/33),TTP为8.1个月,MST为14.8个月,1年生存率为57.58%(19/33).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脱发.PP组的不良反应中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脱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方案和PP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作者:邹三鹏;薛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东莞市茶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东莞市茶山医院诊治的EH患者113例为EH组(35例1级、38例2级、30例3级),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不同EH分级与对照组间、单纯EH与合并靶器官损害EH患者间的血浆NPY浓度.结果 EH组的NPY浓度平均为(215.21±34.71)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76±21.4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H 1级、2级、3级患者的NPY分别为(148.32±34.21)ng/L、(207.91±41.25)ng/L、(289.14±46.78)ng/L,EH分级越高血浆NPY水平越高(P<0.05);EH眼底病变组、左室肥厚组、脑卒中组、肾损害组、多靶器官损害组的血浆NPY依次为(200.67±27.12)ng/L、(210.98±29.16)ng/L、(244.98±35.78)ng/L、(259.41±43.12)ng/L、(270.32±46.78)ng/L,均明显高于单纯EH组的(178.25±24.56)ng/L,且多器官器损害EH患者胆显高于单一靶器官损害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患者存在血浆NPY水平升高,且NPY水平升高幅度与EH及其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及发展呈现显著相关性,NPY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

    作者:叶康志;黎沛桃;张晓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手术室心理干预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机体应激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室心理干预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机体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择期手术患者13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时的血压、心率、血液生化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入手术室、麻醉开始前的心率分别为(79.04±4.22)次/min、(82.63±4.96)次/min,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92.67±7.48)次/min、(99.54±8.63)次/min的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手术室、手术进行30 min以及手术结束2 h时,观察组的肾上腺皮质激素(Col)、血糖值(Glu)、去甲肾上腺素浓度(NE)以及肾上肾素浓度(E)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0/68)、使用镇痛剂率为39.7%(27/6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18/68)、70.6%(48/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应激能力,对提高手术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南宁;王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碳酸氢钠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水疗法改善造影剂肾功能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45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122例,观察组患者造影术前1 h,按3 ml/(kg·h)速度静脉输注1.25%碳酸氢钠注射液,对照组患者造影术前按3 ml/(kg·h)速度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患者术前、术后24 h和48 h的血肌酐(Cr)、钾离子(K+)、碳酸氢根(HCO3-)、肾小球滤过率(GFR)、尿液pH值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CIN发生率为4.5%(5/123),对照组为12.0%(12/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无一例出现需要透析、急性心肌梗塞、再次心肌梗死、脑出血、死亡等二级终点事件;观察组术后24 h、48 h血Cr水平明显低于术前[(82.28±22.16)μmol/L、(82.06±22.79)μmol/L vs(93.89±45.7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24 h、48 h血Cr水平与术前比较[(92.79±49.04)μmol/L、(93.89±45.75)μmol/L vs(94.97±22.79)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 GFR、尿液pH值与术前比较显著上升[(99.04±31.53)mL/(min·1.73 m2)、(102.34±38.49)mL/(min·1.73 m2)vs(79.93±18.14)mL/(min·1.73 m2);(7.09±1.03)、(6.68±0.95)vs(6.16±0.91)],对照组GFR术后24 h与术前比较[(99.64±34.88)mL/(min·1.73 m2)vs(79.51±20.34)mL/(min·1.73 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80.88±29.39)mL/(min·1.73 m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48 h血液HCO3-、K+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冠脉造影/介入患者围造影期使用碳酸氢钠水化干预能降低CIN的发生率,有效地保护肾脏功能.

    作者:李大严;俸永红;郑晓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封闭端粒酶活性基因治疗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封闭端粒酶活性基因治疗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以寻找新的瘢痕疙瘩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深圳蛇口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12例耳垂瘢痕疙瘩患者的瘢痕组织,将其进行细胞培养,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重组腺病毒Ad-TPTD进行处理,然后比较两组的细胞活性检测结果、细胞周期分析、端粒酶活性.结果 实验组的成纤维细胞活性检测结果、细胞周期分析G0+G1期、S期及G2+M期)、端粒酶活性分别为(0.4317±0.0272)、(60.53±4.21)、(15.45±3.23)、(24.11±3.17)及(0.3235±0.0274),对照组分别为(0.7342±0.0236)、(45.63±3.67)、(21.61±3.12)、(32.74±3.34)及(0.5473±0.0331),实验组的成纤维细胞活性、细胞增殖、端粒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TPTD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封闭端粒酶活性基因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瘢痕疙瘩防治方法.

    作者:陈骥扬;张华彬;宋保强;孙东原;周靖宇;鲁开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翻转课堂在物理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物理诊断学课程具有内容多、要点多、操作性强、学生理解消化难等特点,目前的传统物理诊断学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不能适应其教学需求.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教育创新的新型教学形式正迅速席卷全球.笔者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应用于物理诊断学教学中,通过精心制作教学视频和构建网上平台,使医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获取,在课堂上通过生生和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释疑解惑、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学效果理想,为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矛盾和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作者:刘震雄;赵曙光;窦维佳;秦明;王旭霞;王景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联合检测在CHF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19例CHF患者和102例正常对照者血液中NT-proBNP、UA、hs-CRP及血脂相关指标(TC、TG、HDL-C、LDL-C)的水平,CHF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NT-proBNP、UA、hs-CRP及血脂相关指标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同心功能之间各指标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而两两之间比较采用LSD法,NT-proBNP与其他生化指标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HF组患者的NT-proBNP、UA和hs-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升高[(5224.03±8119.83)pg/mL vs(139.46±96.75)pg/mL,(428.06±168.33)μmol/L vs(244.45±67.74)μmol/L,(15.60±24.81)mg/L vs(1.58±0.69)mg/L],而TC、HDL-C和LDL-C的水平均降低[(3.90±1.12)mmol/L vs(4.07±1.25)mmol/L,(1.01±0.95)mmol/L vs(1.59±0.54)mmol/L,(2.03±0.76)mmol/L vs(2.44±0.53)mmol/L];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NT-proBNP、UA和hs-CRP水平都升高(F=28.755,P<0.001;F=6.573,P<0.001;F=3.676,P=0.007),而TC、HDL-C和LDL-C水平都降低(F=3.052,P=0.029;F=2.479,P=0.045;F=2.947,P=0.0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UA和hs-CRP为CHF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8,P<0.001;OR=1.03,P=0.011;OR=1.39,P=0.021).结论 NT-pro-BNP、UA、hs-CRP、TC、HDL-C、LDL-C等标志物与CHF密切相关,这些生化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监测和控制CHF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许淑文;李艳;戴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目的 比较微种植体支抗和头帽J钩内收上前牙后上颌切牙及支抗磨牙位置变化的差异.方法 选择24例安氏Ⅱ1上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微种植体组和J钩组各12例,微种植体组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牙根间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前牙,J钩组使用头帽J钩内收上前牙,比较两种支抗方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两组上中切牙切缘至RL距离以及上中切牙角均减小,微种植体组减少更明显,上切牙内收且直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距离均减小,上切牙被压低,J钩组压低更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钩组上磨牙至RL距离、腭平面距离明显增大,上磨牙近中移动、伸长,微种植体组增大不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种植体支抗内收上颌切牙效果显著,支抗磨牙前移较少,是稳定有效的骨性支抗,但植入在牙槽骨后段的微种植体压低上前牙的作用却不及头帽J钩,严重的深覆深覆盖应考虑两种支抗方式的联合应用.

    作者:谭宇;黄丽;杨四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植物甾醇对我国南方高血脂人群的临床降脂效果

    目的 研究植物甾醇对南方高脂血症人群的降脂功效,为全面评价我国植物甾醇的临床实效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双盲试验方法,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招募141位合格试验自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植物甾醇日常摄入组[低剂量(1.04 g/d)、中剂量(1.56 g/d)、高剂量(2.08 g/d)组],采用t检验和单向方差分析不同剂量和疗程(1个月和3个月)的植物甾醇降脂效果.结果 (1)服食植物甾醇后受试者的体质指数(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肌酐(CREA)化验指标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植物甾醇干预后3个月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组的LDL值分别为(4.26±0.75)mmol/L、(3.88±0.82)mmol/L、(3.06±0.65)mmol/L和(3.32±0.86)mmol/L,而植物甾醇对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指标降低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向方差分析表明日常摄入低剂量植物甾醇3个月后,LDL值降低了13.6%,而日常摄入中、高剂量的植物甾醇1个月后,LDL值分别降低了18.9%和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植物甾醇能有效降低南方高脂血症人群的LDL值而不会影响肝肾功能和体质指数.

    作者:韩嘉宁;邓宇虹;熊龙根;曾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本科室接受膝节关镜手术的120例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运用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运用普通护理措施进行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评估表调查患者的依从性,诺丁汉健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中73.3%(44/60)的患者对功能锻炼不依从,对照组中68.3%(41/60)的患者对功能锻炼不依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得分为(2.72±1.18)分,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得分为(1.92±1.29)分,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分别为精力维度(7.11±1.82)分、疼痛维度(2.54±0.84)分、情感维度(3.21±0.91)分、睡眠维度(9.16±1.97)分、社交功能维度(1.83±0.64)分、躯体功能维度(2.25±1.40)分;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分别为精力维度(9.53±2.24)分、疼痛维度(4.21±0.92)分、情感维度(4.42±0.64)分、睡眠维度(10.66±2.74)分、社交功能维度(3.10±0.84)分、躯体功能维度(3.31±1.13)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6个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助于提高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夏杰琼;沈慧;陈晓虹;程金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奥氮平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性价比高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渐进性精神疾病,有缓解,也有复发.住院期间,医生选用合适的药物来稳定患者的病情,缓解后治疗目标则为预防复发.药物治疗目前为有效,但传统药物的副反应较大(如锥体外系反应),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易导致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如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哪种药物有效、不良反应少且成本效益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近期,新加坡心理健康协会Lin教授对11种抗精神病药物在预防复发方面做了成本效益荟萃分析[氨磺必利(Amisulpride),阿立哌唑(Aripiprazole),氯丙嗪(Chlorpromazine),氟哌啶醇(Haloperidol),奥氮平(Olanzapine),帕利哌酮(Paliperidone),喹硫平(Quetiapine),利培酮(Risperidone),舒必利(Sulpiride),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齐拉西酮(Ziprasidone)],结果表明奥氮平预防复发性价比高,采用奥氮平治疗的年复发率为24%(95%CI 0.13~0.38),显著低于安慰剂的75%(95%CI 0.73~0.78).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左半结肠急性病变一期缝合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左半结肠急性病变一期缝合的治疗效果,探讨左半结肠急性病变一期缝合术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因左半结急性病变而施行一期缝合术.结果 32例患者中治愈31例,死亡1例;出现切口感染10例,肺部感染7例,泌尿系感染4例,心律失常3例,肠梗阻1例,术后吻合口漏1例.结论 严格把握左半结肠急性病变一期缝合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十分必要,在严格执行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左半结肠急性病变一期缝合安全且可行.

    作者:吴坤远;王浩;刘美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胆汁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6例胆汁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胆汁瘤大直径5.5~15.9 cm,所有患者的胆汁瘤均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16例胆汁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后均效果明显,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胆汁瘤消失12例,瘤体缩小4例,16例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是治疗胆汁瘤的一种创伤小、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安全而便捷的方法.

    作者:李琴;唐建华;林毅;施连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EZH2在肿瘤组织中的研究进展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为多梳蛋白复合体(PcG)家族的成员之一,是多梳蛋白抑制复合体2(PRC2)的催化活性亚单位.目前研究表明,EZH2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中,与肿瘤的恶性进展、侵袭性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随着对EZH2的深入研究,EZH2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近年来对EZH2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蔡南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和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胸痛患者行炫速双源CT扫描整个胸部,同时行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共104例.采用多种重组方式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评价成像质量和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并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与DSA进行对比.结果 扫描时间为(7.3±1.9)s.升主动脉CT值为(440.5±84.3)Hu;肺动脉平均CT值为(344.5±88.8)Hu,主动脉和肺动脉图像质量全部为优.全组1352段冠状动脉质量基本能满足诊断,其中优89.5%,良10.3%,差0.2%.共15段管腔重度狭窄(其中3段闭塞),27段管腔中度狭窄,43段管腔轻度狭窄,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炫速双源CT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高,自由心率胸主动脉、肺动脉和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好,对胸痛三联症的及时准确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洪亮;邱丽华;刁显明;张君海;袁梦华;敖永胜;陈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探讨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482例,调查发生术后感染例数、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感染32例(6.6%),分离出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1株(57.4%),革兰氏阳性菌15株(27.8%)以及真菌8株(14.8%),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克雷伯菌属为主,占20.3%,革兰氏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4.8%.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伤口异物、手术时间,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均为导致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导致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手术时应尽可能避免危险因素,以免对患者术后造成影响.

    作者:欧洪波;王启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测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和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探讨其与TIA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TIA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获取两组受检者的空腹血液标本,立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检测其血清Hcy、hs-CRP、UA的浓度,SysmexCA80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DD、FIB水平.比较不同组受检者的血清Hcy、hs-CRP、UA及血浆DD、FIB含量和阳性检出率,并对TIA组患者血清Hcy、hs-CRP、UA和血浆DD、FIB之间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以研究血液标志物与TIA的内在联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IA组的血清Hcy[(14.67+5.16)μmol/L vs(8.91+3.01)μmol/L]、hs-CRP[(2.20±1.72)mg/L vs(1.55±0.95)mg/L]、UA[(329.43±87.07)μmol/L vs(254.67±53.80)μmol/L]及血浆DD[(0.37±0.20)mg/L vs(0.25±0.11)mg/L]、FIB[(2.80±0.52)g/L vs(2.20±0.46)g/L]含量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患者的Hcy与hs-CRP、UA、DD、FIB无相关性(r=0.057、0.057、0.064、0.084,P>0.05);TIA组患者的Hcy、UA、DD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1%、17.1%和17.1%,均高于对照组的11.4%、4.3%和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患者的血清Hcy、hs-CRP、UA和血浆DD、FIB浓度水平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五项血液标志物和TIA的发生可能有密切联系.

    作者:徐东升;黄伟;陈炜;胡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肌细胞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慢性缺氧型心脏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包括紫绀型先心病、冠状动脉狭窄型心脏病及高原型心脏病.慢性缺氧是这类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心肌细胞在慢性缺氧应激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促进心肌细胞的存活和生长.本文就心肌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供基础及临床参阅和借鉴.

    作者:李伟;刘学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北京地区部分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地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状况,推广科学合理输血,保障输血的疗效和安全.方法 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文件设计检查表,采取现场查看、工作人员问询、材料查阅等方式调查了81家医疗机构输血管理状况.内容包括用血资质和组织管理、临床输血管理、血液管理、输血病历四个方面.结果 在被调查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专科医院和私立医院输血管理中,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在临床输血管理、血液管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私立医院在用血资质准入方面好于其他医院,但在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化方面与其他医院有一定差距(P<0.05),部分妇幼专科医院输血科或血库面积布局需要合理规划.医疗机构在输血设备配置、人员培训、服务能力等项目符合率较高,但有65.4%的医疗机构未开展相关血液回收、血液保护技术.输血病历中的输血前检查项目、输血同意书、输血医嘱等方面符合率较高.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输血后评估、自体输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结论 北京地区输血管理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输血准入制度的建立明显提高了输血治疗能力.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完善改进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对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障输血质量和安全.

    作者:刘晓丽;李美霖;陈兰兰;李凤;李天君;车进;张燕华;麻静敏;张文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