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头颈肿瘤专用定位装置在常规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肖红;庞学利

关键词:自制, 头颈肿瘤, 立体定位装置, 常规放射治疗, 头颈部肿瘤, 肿瘤患者, 治疗效果, 使用情况, 设计制作, 配合使用, 精确定位, 中心, 三维
摘要:我中心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头颈部专用CT立体定位装置,通过与三维TPS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头颈部肿瘤的精确定位和放射治疗,进一步提高了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效果[1].1999年10月至2001年4月,已用此装置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3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临床治疗新进展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从临床角度考虑,目前世界上倾向于将生物学行为不同的肺癌粗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后者包括除小细胞癌以外的其他上皮癌.

    作者:姜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半腱肌变异一例

    在指导学生局解的过程中,发现半腱肌变异1例,报道如下:男性尸体,年龄约14岁,身高139 cm,下肢长77 cm.右半腱肌除具有正常起止点外,在其下外侧尚发出一肌束,并有较细长的肌腱.半腱肌全长37 cm,肌腹长25cm,在距起点(坐骨结节)21 cm处向内侧分为一肌,肌腹长9.3cm,其中部宽0.9 cm,厚0.4 cm,其下连一长腱,该腱长23cm,中部宽0.21cm,厚0.1cm.

    作者:陈晏;李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胃的临床应用解剖学》CAI的制作

    传统教育过程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但是,随着教育内容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必须强调教育技术这个要素.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当前教育方式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知识化、模块化、智能化和虚拟化新型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单打一的直线型教学模式.

    作者:潘伯群;宋健;陈锡昌;戴冀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坏死性筋膜炎治疗的体会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以筋膜、皮下组织、皮肤广泛进行性坏死为主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早期缺乏特征性,加之没有一个标准化治疗方案,故死亡率可高达64%[1].作者自1991年~2000年共收治坏死性筋膜炎8例,死亡1例,治愈7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文斌;赵红宇;曲学延;柳朝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肝癌介入术病人中的应用

    生老病死这是一个古往今来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人类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生命、健康、长寿的追求,而是通过积极的探索,不懈的奋斗去努力实现这一切,从而使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让世界更加美好,于是人们对生命也越来越珍惜,都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我保健知识,并积极参与到自身保健中去,健康教育则为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作者:张佳思;向国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雷诺病

    目的研究胸腔镜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或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雷诺病.方法本组5例,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30~65岁(平均43.5岁).雷诺现象只表现在手部者1例,只表现在足部并伴有1足趾坏疽者1例,其余3例四肢均受影响.对有手部症状者行胸腔镜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而对足部症状者行化学性腰L2-3交感神经节切除术.结果5例随诊12~48个月(平均24个月),有手部症状者均于术后立即得到改善,双手温暖,效果满意.但6个月后有2例原有症状均复发.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后者,双足温暖,一直未复发,效果满意.结论胸腔镜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手部雷诺病获得短期缓解,但效果不甚理想.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对雷诺病有显著效果,症状消失不再复发.

    作者:武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桡动脉变异一例

    解剖一具青年尸体,发现其左侧桡动脉存在变异:桡动脉起自肘关节上方的肱动脉前壁,斜过肘关节前方,在前臂桡侧伴桡神经浅支走行,经桡骨茎突前方并在其远侧发出掌浅支与尺动脉末端形成掌浅弓,主干转向掌背,再穿第一、二掌骨间隙走向手掌侧面而延续为拇主要动脉.

    作者:王灵战;汤文莉;巴根;王晓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肱动脉变异一例

    在一例成人上肢右侧分离神经血管束时,见其变异典型,于相关资料中无记载.现报道如下.于腋动脉第二段发生肱动脉浅、深两干,深干口径稍粗,正中神经内、外侧头夹深干于其浅面合并为正神经,并伴深干沿肱二头肌内侧下降至肘正中,经肘窝正中向下,深干延续为尺动脉,沿途发出肱深动脉及尺侧下副动脉.

    作者:王艳梅;洪永华;朱建华;杨开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Fallot's四联征术后出现乳糜胸一例

    一、临床资料病例:男性,18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于2000年11月13日首次入院.患者有紫绀、蹲踞、活动后心慌气短病史.入院查体见杵状指,口唇紫绀,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右心室肥厚,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术前诊断为Fallot's四联征.经充分准备,于2000年11月22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手术.术中以涤纶补片修补室间隔,自左侧心包壁切除自体心包约4cm×5cm大小,加宽右室流出道.

    作者:王文林;曾伟生;蒋仁超;曹振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直肠损伤四例报告

    本文将收治的直肠损伤4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小19岁,大32岁.1.致伤原因:1例因车祸腹部受压,3例从高处跌下其中2例坠落在木桩上,木桩插入肛门,另1例坠落在直立于地面的铁棍上,铁棍插入肛门.

    作者:范以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泌尿外科各导尿管的重要性及护理要点

    随着老龄化的趋势,泌尿外科手术日益增多,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引流管起着引流尿液,保持尿液通畅,压迫止血或引流切口外渗出积液,促进切口愈合,观察术后有无出血,漏尿及防止尿路狭窄的作用,这些特点决定了护理好这些引流管特别重要.一旦引流管滑出,就有可能引起出血尿瘘、尿道狭窄等并发症而使手术失败.

    作者:曾宏;彭艳;刘翠红;刘秀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踝前区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大隐静脉切开术及隐神经、腓浅神经阻滞麻醉的顺利进行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在64例成人整尸的128侧下肢观察大隐静脉、隐神经和腓浅神经等结构在踝前的位置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测量大隐静脉、足背动脉等血管的外径,隐神经等神经的厚度、宽度及深度,它们与内、外踝,胫骨前肌腱等结构的距离及彼此之间的距离.结果与结论①大隐静脉经内踝前外侧上行至小腿,在内踝平面位置表浅而恒定,是理想的静脉切开的部位;大隐静脉距内踝前缘突出点约1cm,距胫骨前肌腱约1.5cm,且关系较恒定,可以此二结构作为大隐静脉的标志,多数情况静脉通过此二结构连线内侧2/5与外侧3/5交点的深面.②腓浅神经均于浅筋膜内经踝关节前方下行分布于足背、趾背皮肤,在踝前均行于足背动脉外侧,可用动脉搏动点作为神经阻滞定位标志;多数情况为腓浅神经的两终支经踝关节前方下降,故阻滞时好在踝间连线平面从动脉搏动点进针向外踝方向注药同时阻滞两个终支.③腓深神经虽然分布于皮肤的范围很窄,但可能与腓浅神经有吻合,故作腓浅神经阻滞时好同时阻断腓深神经;腓深神经与足背动脉伴行,阻滞时以动脉作标志即可.④足背动脉在踝前位置较恒定,恰位于两踝间中点,可作为踝前神经阻滞的标志点.

    作者:蓝顺清;胡兴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陈旧性会阴裂伤42例临床分析

    会阴裂伤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几乎每例足月初产妇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会阴裂伤,由于不及时缝合及修补,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功能和正常生活.及时正确地论断、处理和预防软产道损伤是围产保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亦是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课题.本文对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院的陈旧性会阴裂伤42例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措施进行讨论.

    作者:黄雅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门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的体会

    门脉高压症手术治疗中行血管分流手术和/或贲门血管离断术意见虽尚未统一,但术中行脾切除适应症已明确,手术死亡率已明显降低,但广泛血管粘连性的巨脾切除仍相当困难,处理不当合并出血比较凶险.本文就22年以来本院行困难的脾切除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姚伯元;刘荫虎;张金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自制头颈肿瘤专用定位装置在常规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我中心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头颈部专用CT立体定位装置,通过与三维TPS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头颈部肿瘤的精确定位和放射治疗,进一步提高了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效果[1].1999年10月至2001年4月,已用此装置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3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肖红;庞学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如何指导学生实施健康教育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问题愈来愈被重视.健康保健也愈来愈显得重要.发达国家已将其纳入常规护理的主要内容.临床带教坚持以培养实用人材为目标,将健康护理工作方法应用于临床中.现将我们的带教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崔文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低张力疝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低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点和近期疗效.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聚丙烯疝修补网片(BardPerfixMesh)、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Prolene疝修补网片补片及美国戈尔公司的聚四氟乙烯疝补片对36例41侧腹外疝在疝囊高位结扎后行低张力修补术.结果本组腹股沟疝的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55 min.术后1例双侧斜疝者使用度冷丁1次,其余病人均疼痛轻微,未使用止痛药;术后进食时间6~24h,平均12 h;下地活动时间3~48h,平均24h;出院时间为术后3~7d,平均5 d;无切口感染,硬结,血肿,异物反应,尿潴留等并发症;阴囊血肿1侧,积液3例4侧,复发1例.结论低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痛苦小,恢复快,效果好,经济的疝修补方法,实用于疝环相对较小,腹壁缺损不严重的各种腹外疝及复发疝.

    作者:王崇树;魏寿江;赵国刚;王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腰骶椎巨大恶性脊膜瘤一例

    一、临床资料病例:患者女,20岁,学生,因后腰部疼痛一年余,加重伴尿潴留、便秘和行走困难1月入院.检查,躯干部和双上肢有少量咖啡斑,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侧跟腱反射减弱,肛周感觉消失.MRI及椎管造影示L5-S4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向骶前生长,骶椎骨质破坏,余无特殊.于2001-01-23在全麻下经椎板后入路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L5-S4椎板和硬脊破坏,肿瘤向前侵蚀椎体,包膜不完整,与周围神经有轻度粘连.

    作者:蒋梁;杨国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欢迎订阅《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下颌管走行弧线与Spee's曲线的曲度相关性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Spee's曲线与作为下颌骨始基的齿槽神经骨管(下颌管)走行弧线曲度的研究找出两者之间有何关系.方法采用恒牙合初期,颅颌发育正常,恒牙列完整的新鲜头颅的下颌骨30副作为实验对象,用两种不同的分段方法对下颌骨管走行弧线和Spee's曲线的曲度进行测量:①固定弧长(5m弧长)分段法,②按牙尖解剖和功能特点分段法.结果按①法测量计算Spee's曲线与下颌管走行整条弧线的曲度无相关性.按②法分段测量计算Spee's曲线和第二磨牙远中颊尖根连线与下颌管弧线的交点以前的下颌管段,即有牙列存在部分的Spee's曲线与下颌管段的弧线,它们曲线的曲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493,P<0.05.结论Spee's曲线与下颌管走行整条弧线的曲度无相关性,有牙列存在的部分Spee's曲线与下颌管段的弧线,它们的曲度有相关性.

    作者:林华;丁哲;苏忠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