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像素断层图像配准数据集的建立

谭立文;胡南;宋林;吴毅;张绍祥

关键词:图像配准, 冰冻断层, 数字化人体
摘要:目的 针对数字化冰冻铣切断层图像的特点,探讨一种实用的高精度图像配准方法,建立基于数字化断层图像的亚像素级配准数据集.方法 采用冰冻铣切技术获取成年男性头颈标本的冰冻连续断层图像,在Matlab软件中自动提取定标点图像特征,采用基于2点的刚体变换算法实现图像的自动配准.结果 配准后图像定标点与基准配准点的误差小于1个像素,达到亚像素水平.结论 采用外定标的图像配准算法可建立亚像素级的配准数据集,定位标记物的准确识别是获得亚像素级配准数据集的保证.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0例临床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颈内动脉或椎基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突然出现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可反复发作,24 h完全恢复.TIA患者中10%~35%发生脑梗死.故TIA应及早治疗,阻止脑梗死形成.我科2004年至2007年收治了50例TIA病人,现临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TIA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5~80岁,平均63.5岁.既往有高血压33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8例,高脂血症13例,眼底动脉硬化7例;脑血管病家族史3例,有风湿性心脏病1例,吸烟8例,酗酒6例.

    作者:于淑花;王利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上胸椎骨折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进展

    脊柱骨折多见于颈段及胸腰段,上胸椎骨折相对少见,发生率约为2.5% ,胸椎管相对狭窄,当骨性结构被破坏时脊髓损伤发生率也相对较高[1].

    作者:徐厚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亚像素断层图像配准数据集的建立

    目的 针对数字化冰冻铣切断层图像的特点,探讨一种实用的高精度图像配准方法,建立基于数字化断层图像的亚像素级配准数据集.方法 采用冰冻铣切技术获取成年男性头颈标本的冰冻连续断层图像,在Matlab软件中自动提取定标点图像特征,采用基于2点的刚体变换算法实现图像的自动配准.结果 配准后图像定标点与基准配准点的误差小于1个像素,达到亚像素水平.结论 采用外定标的图像配准算法可建立亚像素级的配准数据集,定位标记物的准确识别是获得亚像素级配准数据集的保证.

    作者:谭立文;胡南;宋林;吴毅;张绍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臂丛神经封闭和痛点注射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作用

    肩周炎是骨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臂丛神经封闭和痛点注射能在阻断痛觉刺激传导的同时,缓解局部肌肉的紧张和痉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3].作者对2005年至2007年104例肩周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侯春生;张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3例临床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临床治疗较困难,且治疗方法多样.我院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10月对23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海斌;董喆;赵程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6例报告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 36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第七肋间置入胸腔镜,另选第四肋间打两个手术操作孔,在电视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结果 1例患者因体外循环停机后血氧饱和度在80%~88%,而延长第四肋间切口重新作心内探查;其他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电视胸腔镜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可靠.

    作者:周连生;段大为;韩世发;贾桂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导诊的应用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工作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到医院的社会形象,也影响到医院在群众中的声誉[1-2].随着我院新门急诊大楼的启用,门诊部于2007年6月开始在门诊开展人性化服务,1年多来,门诊满意度和门诊量明显提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霞;钟红玲;朱柯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套叠的诊断价值与治疗体会

    肠套叠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以小儿为多见,若不能及时诊治,可并发肠坏死和中毒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1998年至2007年12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4例(共132人次)进行诊治,收到满意疗效,现将其诊断价值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124例,其中男78例,女46例;年龄小3个月,大65岁,以1到5岁多发.发病距入院时间4~72 h.腹痛224例(占100%);恶心呕吐109例(占48.9%);腹部包块82例(占36.6%);粘液血便104例(占46.4%);68例体温高于38℃(占38.4%).

    作者:刘音;杨铁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微波与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女性尖锐湿疣110例体会

    尖锐湿疣(CA)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仅次于淋病,居第二位.目前治疗CA的方法很多,但复发率高,而且复发长期不愈者,尤其是女性病人发生癌变的机率大大增高[1].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作者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和中药联合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110例,疗效满意且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宇华;袁远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型电磁式双定位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318例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的结石病,多产生于肾内,由于体位变换,运动量和尿流量的改变,将肾内结石推入输尿管没有顺利排出而形成.我院于2005年8月至2008年3月采用新型电磁式双定位体外冲击波碎机治疗318例输尿管结石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结合病案分析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沈景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头臂静脉变异1例

    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而头臂静脉作为人体的一条较大静脉,变异情况较少见[1-2].作者在解剖1例成人男尸过程中,发现左头臂静脉变异,现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1材料与方法10%福尔马林固定成年男尸1具,年龄46岁.常规方法解剖纵隔时,发现该标本左头臂静脉经左心房左后上方穿入心包.仔细追踪其行径,观察其毗邻关系,测量其外径和长度,并用数码相机拍照.

    作者:谢圣彪;孟镔;陈兵;杨光明;洪敏;宫绪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情景教学法在进修医生手术室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所谓情景教学法,是通过真实的情景或创设真实的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充分发挥求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求学者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1].近5年来,我们采用情景教学法,在手术室现场对进修医生进行岗前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作者:曾俊;王莉;陈小丽;李永红;游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切应力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内皮细胞的研究

    目的 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及其在流体剪切力条件下向内皮细胞(EC)定向分化能力.方法 选用GFP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进行细胞的扩增和传代.应用流体剪切力刺激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并观测其对GFP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的积极作用,对其结果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计算阳性细胞比例,统计分析.结果 GFP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每扩增一代,细胞数量增加5~8倍.检测诱导后MSCs,结果显示在诱导3 d时出现vWF表达阳性细胞.结论 GFP小鼠MSCs在体外的培养扩增能力强,MSCs在流体剪切应力的作用下可以转化成内皮细胞.

    作者:李立;朱楚洪;糜建红;宋林;应大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水胶体敷料治疗肛周烧伤溃疡创面1例

    对于小面积烧伤创面,采用油纱覆盖、外涂龙胆紫等是经典的治疗方法[1],但其创面愈合不甚理想,而水胶体敷料的使用更接近Ⅱ度以下烧伤创面愈合的需要.作者采用水胶体敷料成功治愈肛周烧伤溃疡创面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英;徐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妊娠并发急性胰腺炎并不常见,但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威胁母婴健康,是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死亡率首位因素[1-3].它可发生在妊娠各期及产褥期,但以妊娠晚期为多见.本文就妊娠并发急性胰腺炎可能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问题作一阐述.

    作者:涂永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机械通气患者肠内管饲营养的护理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患者常常因呼吸困难,呼吸肌做功增加而发生营养不良,在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其基础耗能可较正常人高50%以上[1].

    作者:姚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胸外科青年医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医师的培养过程漫长,青年医师是医师职业生涯中初、也是重要的阶段,决定了医师发展的方向.自2004年以来,我院对20名外科青年医师(包括住院医师、研究生、进修医师)进行胸外科基本技能培训,参与胸外科门诊手术1~10个月,青年医师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基本技能,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现结合胸外科教学谈一些个人体会.

    作者:余祖滨;白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后路胸腰椎手术体位的巧安置

    经后路的胸腰椎骨折手术都采用俯卧位,常伴有腰椎不稳的情况.因此,在安置此类手术体位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安全、稳定、迅速、有效等问题,为防止加重病人损伤造成不良后果,我们从2003年开始,对此类手术体位的安置方法进行了改进,先让病人在手术推床上麻醉后,再将病人平稳的托到手术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敏;曾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口服清肠剂和爽对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观察

    随着肠道疾病发病率及手术率的增高,肠道准备对防止术中污染、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肠道功能的恢复都起到重要作用.而近年来肠道准备的方法多种多样,已有从传统的机械性灌肠向口服灌肠转变的趋势[1].我科从2005年10月开始给患者口服和爽(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肠道手术术前清洁肠道准备,与传统口服甘露醇加肥皂水灌肠清洁肠道比较,具有高效、安全、方便、经济的优点.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果;叶茂;张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体会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PS)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P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68例病例资料.全部病例均采用分离显露损伤椎体及上下各一个椎体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小关节突及横突间和椎间植骨融合的治疗方法.结果 随访2~52个月,68例骨折均愈合,58例椎体高度完全恢复,压缩性骨折中6例残留10%~30%的压缩未能恢复,65例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现象.结论 椎弓根是脊柱中坚强的部位,椎弓根螺钉经椎弓根至椎体固定胸腰椎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骨折复位和恢复胸腰椎正常弧度可以分步骤完成,重建的脊椎稳定性好,可早期下床活动,为目前胸腰椎骨折治疗中较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王叙进;方诗元;孙建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