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导诊的应用

张淑霞;钟红玲;朱柯佳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 门诊导诊, 护理
摘要: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工作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到医院的社会形象,也影响到医院在群众中的声誉[1-2].随着我院新门急诊大楼的启用,门诊部于2007年6月开始在门诊开展人性化服务,1年多来,门诊满意度和门诊量明显提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阔韧带后腹膜血肿诊治体会

    剖宫产术后阔韧带、后腹膜血肿是产科较为凶险的疾病,其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该病发展快、死亡率高,如不及时纠正,易出现失血性休克,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2].本文就我院产科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3例住院剖宫产术后阔韧带、后腹膜血肿病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张宇华;李登学;袁远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RP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感染性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1].目前它的测定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我科于2004年2月至2006年10月对465例患感染性疾病的患儿进行血清CRP检测,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465例,年龄1个月~13岁.上呼吸道感染40例,肺炎323例,支气管炎51例,心肌炎12例,腹泻29例,败血症2例,尿路感染3例,脓胸2例,化脓性脑膜炎3例.

    作者:李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络合碘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11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络合碘冲洗切口预防阑尾炎切口感染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方法阑尾炎手术治疗病人1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在缝闭腹膜后用0.5%络合碘液浸泡切口5 min,再用生理盐水冲洗一遍,后逐层缝合. 结果治疗组112例,发生感染3例,感染率为2.86%;对照组76例,发生感染12例,感染率为12.79%,治疗组切口发生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0.5%络合碘冲洗切口预防阑尾炎切口感染可做为降低切口感染的一种方法.

    作者:田立启;夏荣江;孙贵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剖宫产602例手术指征分析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合理地运用剖宫产术,能大大地降低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1].目前各地区剖宫产数量有逐年上升趋势,存在许多没有任何指征或指征适用过宽的剖宫产术.作者通过对我院602例剖宫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并认识引起剖宫产数量增加的原因,并对如何降低剖宫产数量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艾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上胸椎骨折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进展

    脊柱骨折多见于颈段及胸腰段,上胸椎骨折相对少见,发生率约为2.5% ,胸椎管相对狭窄,当骨性结构被破坏时脊髓损伤发生率也相对较高[1].

    作者:徐厚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胸外科青年医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医师的培养过程漫长,青年医师是医师职业生涯中初、也是重要的阶段,决定了医师发展的方向.自2004年以来,我院对20名外科青年医师(包括住院医师、研究生、进修医师)进行胸外科基本技能培训,参与胸外科门诊手术1~10个月,青年医师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基本技能,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现结合胸外科教学谈一些个人体会.

    作者:余祖滨;白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椎动脉的解剖及其变异

    椎动脉是脑部血液供应的一个重要来源,当椎动脉发生病损时,可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范围内器官的缺血,从而严重影响其功能并产生一系列症状.本文从椎动脉的解剖、常见变异等方面加以探讨,为临床颈部手术或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提供参考.1椎动脉解剖椎动脉在胸膜顶前斜角肌间隙内上方发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经颈前方上行,向上穿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在脑桥下缘两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根据其行程分为四段,第一段(椎前部)从椎动脉发出至进入第6颈椎横突孔前;第二段(横突部)椎动脉走行于上6个颈椎横突孔中;第三段(寰椎部)出第1颈椎横突孔后走行于寰椎动脉沟内;第四段(颅内部)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内的部分.

    作者:宋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胫骨髁间前棘骨折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传统的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手术治疗需暴露膝关节腔,手术创伤大,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满意[1].我院2002年5月至2007年12月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43例,通过精心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官晓庆;曾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个性化服务在手术室医护配合中的应用

    随着护理范畴的拓展和细化,对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服务环境,服务的对象有病人还有医生.为此,充分了解每一位医生的手术需求,对其实施个性化的服务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具体措施之一.现将我院开展个性化服务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毛秀丽;吴治敏;曾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频谱治疗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手外伤往往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带蒂皮瓣移植是修复缺损常用的手段之一.我院于2005年起使用频谱治疗用于手外伤带蒂皮瓣转移术后的恢复,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手外伤患者160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5岁,均无糖尿病、血液病及全身感染性疾病.

    作者:谢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老年病科进修医师临床教学体会

    我院老年病科从事一线诊治工作的临床医师大部分是院外进修医师,对进修医师的教育和培养,既是我科重要的教学任务,又是实现各项卫生工作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进修医生掌握老年病的相关理论和技能,是带教教师与进修医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者:杨启红;司良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性脑病62例疗效分析

    肺性脑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严重并发症,常规治疗死亡率高.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对6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中30例给予纳络酮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吉才学;王如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口服清肠剂和爽对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观察

    随着肠道疾病发病率及手术率的增高,肠道准备对防止术中污染、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肠道功能的恢复都起到重要作用.而近年来肠道准备的方法多种多样,已有从传统的机械性灌肠向口服灌肠转变的趋势[1].我科从2005年10月开始给患者口服和爽(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肠道手术术前清洁肠道准备,与传统口服甘露醇加肥皂水灌肠清洁肠道比较,具有高效、安全、方便、经济的优点.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果;叶茂;张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妊娠并发急性胰腺炎并不常见,但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威胁母婴健康,是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死亡率首位因素[1-3].它可发生在妊娠各期及产褥期,但以妊娠晚期为多见.本文就妊娠并发急性胰腺炎可能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问题作一阐述.

    作者:涂永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情景教学法在进修医生手术室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所谓情景教学法,是通过真实的情景或创设真实的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充分发挥求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求学者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1].近5年来,我们采用情景教学法,在手术室现场对进修医生进行岗前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作者:曾俊;王莉;陈小丽;李永红;游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94例严重地震伤员现场救治与护理

    震惊中外的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在四川川北一带,地震震中区为四川汶川县映秀镇,大量的地震伤病员需要紧急救治.作者所在单位医疗队在有效的组织指挥与协调下,使394例伤员得到了有效地救治与护理,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吴英;李娅萍;朱娅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体会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PS)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P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68例病例资料.全部病例均采用分离显露损伤椎体及上下各一个椎体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小关节突及横突间和椎间植骨融合的治疗方法.结果 随访2~52个月,68例骨折均愈合,58例椎体高度完全恢复,压缩性骨折中6例残留10%~30%的压缩未能恢复,65例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现象.结论 椎弓根是脊柱中坚强的部位,椎弓根螺钉经椎弓根至椎体固定胸腰椎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骨折复位和恢复胸腰椎正常弧度可以分步骤完成,重建的脊椎稳定性好,可早期下床活动,为目前胸腰椎骨折治疗中较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王叙进;方诗元;孙建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肾动脉变异1例

    肾动脉的变异临床较常见[1],正常肾动脉(一级支)约平第1~2腰椎椎间盘高度单支起于腹主动脉,横行向外,到肾门附近分为前、后两干(二级支),经肾门入肾,在肾内再分为肾段动脉(三级支),至各肾段组织[2-3].作者在尸体标本肾动脉应用解剖过程中,发现1例左肾有2条肾动脉支配的变异,现报道如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洪敏;孟镔;谢圣彪;陈兵;杨光明;卢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Pilon骨折

    目的 分析应用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粉碎性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21例Pilon骨折患者,腓骨作外侧偏后纵切口,复位后用1/3管形或重建钢板固定.胫骨作切开复位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及锁定螺钉固定.结果 20例获随访,1例失去随访,时间8~24个月,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14例,良5例,可1例,无切口裂开及深部感染发生.结论 对粉碎性Pilon骨折选用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具有复位理想,固定牢固,病人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能获得优良疗效.

    作者:王建伟;孙文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静脉营养输液袋在泌尿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经尿道前列腺、膀胱内镜手术,传统灌注水的方法是开放式的,容易污染.如何建立一个无菌密闭的灌洗通道,是手术护理中的一项难题.为此我们利用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简称静脉营养输液袋)建立一个无菌的密闭的冲洗通道,应用在经尿道前列腺、膀胱内镜手术1 000例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卓宏;曾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