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伟;孙文阁
外科手术学是一门桥梁学科,它引导医学生从基础课程进入临床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医学生的外科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有重要作用[1].为提高手术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基本手术技能,作者从遵循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方面入手,抓好教学各个环节,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杨明艳;罗雪梅;梁成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肺性脑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严重并发症,常规治疗死亡率高.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对6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中30例给予纳络酮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吉才学;王如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而头臂静脉作为人体的一条较大静脉,变异情况较少见[1-2].作者在解剖1例成人男尸过程中,发现左头臂静脉变异,现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1材料与方法10%福尔马林固定成年男尸1具,年龄46岁.常规方法解剖纵隔时,发现该标本左头臂静脉经左心房左后上方穿入心包.仔细追踪其行径,观察其毗邻关系,测量其外径和长度,并用数码相机拍照.
作者:谢圣彪;孟镔;陈兵;杨光明;洪敏;宫绪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烤瓷冠是临床上常用的前牙美容修复的修复方法之一, 随着齿科材料的发展,烤瓷冠的修复材料也在进一步完善,而且患者对于前牙缺损美容修复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本文将3种不同烤瓷冠的修复效果从临床角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丽;谭颖徽;裘松波;汪志德;周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PS)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P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68例病例资料.全部病例均采用分离显露损伤椎体及上下各一个椎体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小关节突及横突间和椎间植骨融合的治疗方法.结果 随访2~52个月,68例骨折均愈合,58例椎体高度完全恢复,压缩性骨折中6例残留10%~30%的压缩未能恢复,65例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现象.结论 椎弓根是脊柱中坚强的部位,椎弓根螺钉经椎弓根至椎体固定胸腰椎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骨折复位和恢复胸腰椎正常弧度可以分步骤完成,重建的脊椎稳定性好,可早期下床活动,为目前胸腰椎骨折治疗中较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王叙进;方诗元;孙建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针对数字化冰冻铣切断层图像的特点,探讨一种实用的高精度图像配准方法,建立基于数字化断层图像的亚像素级配准数据集.方法 采用冰冻铣切技术获取成年男性头颈标本的冰冻连续断层图像,在Matlab软件中自动提取定标点图像特征,采用基于2点的刚体变换算法实现图像的自动配准.结果 配准后图像定标点与基准配准点的误差小于1个像素,达到亚像素水平.结论 采用外定标的图像配准算法可建立亚像素级的配准数据集,定位标记物的准确识别是获得亚像素级配准数据集的保证.
作者:谭立文;胡南;宋林;吴毅;张绍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合理地运用剖宫产术,能大大地降低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1].目前各地区剖宫产数量有逐年上升趋势,存在许多没有任何指征或指征适用过宽的剖宫产术.作者通过对我院602例剖宫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并认识引起剖宫产数量增加的原因,并对如何降低剖宫产数量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艾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疝修补术是普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临床上运用较多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有ichtenstein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PHS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等[1-2].张力疝修补技术已成为目前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我院自2006年至2007年用华利普疝修补装置行无张力疝修补术5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登学;张宇华;万智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肩周炎是骨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臂丛神经封闭和痛点注射能在阻断痛觉刺激传导的同时,缓解局部肌肉的紧张和痉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3].作者对2005年至2007年104例肩周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侯春生;张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颈内动脉或椎基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突然出现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可反复发作,24 h完全恢复.TIA患者中10%~35%发生脑梗死.故TIA应及早治疗,阻止脑梗死形成.我科2004年至2007年收治了50例TIA病人,现临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TIA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5~80岁,平均63.5岁.既往有高血压33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8例,高脂血症13例,眼底动脉硬化7例;脑血管病家族史3例,有风湿性心脏病1例,吸烟8例,酗酒6例.
作者:于淑花;王利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肝固有动脉起点变异的情况临床比较常见,多见于肝固有动脉与胃左动脉共干或肝固有动脉起自于肠系膜上动脉,或有起源不同的两支肝固有动脉[1-2].作者应用解剖制作标本过程中发现一例肝总动脉末端呈三叉型发出肝左动脉、肝右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并无肝固有动脉,同时肝左动脉在近起点处发出细小肝副左动脉与肝左动脉平行进入肝左叶.这种变异现象比较少见,为积累解剖资料,提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腾飞;孟镔;卢海;朱飚;罗旭;陈志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肾动脉的变异临床较常见[1],正常肾动脉(一级支)约平第1~2腰椎椎间盘高度单支起于腹主动脉,横行向外,到肾门附近分为前、后两干(二级支),经肾门入肾,在肾内再分为肾段动脉(三级支),至各肾段组织[2-3].作者在尸体标本肾动脉应用解剖过程中,发现1例左肾有2条肾动脉支配的变异,现报道如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洪敏;孟镔;谢圣彪;陈兵;杨光明;卢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震惊中外的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在四川川北一带,地震震中区为四川汶川县映秀镇,大量的地震伤病员需要紧急救治.作者所在单位医疗队在有效的组织指挥与协调下,使394例伤员得到了有效地救治与护理,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吴英;李娅萍;朱娅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 36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第七肋间置入胸腔镜,另选第四肋间打两个手术操作孔,在电视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结果 1例患者因体外循环停机后血氧饱和度在80%~88%,而延长第四肋间切口重新作心内探查;其他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电视胸腔镜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可靠.
作者:周连生;段大为;韩世发;贾桂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手外伤往往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带蒂皮瓣移植是修复缺损常用的手段之一.我院于2005年起使用频谱治疗用于手外伤带蒂皮瓣转移术后的恢复,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手外伤患者160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5岁,均无糖尿病、血液病及全身感染性疾病.
作者:谢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所谓情景教学法,是通过真实的情景或创设真实的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充分发挥求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求学者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1].近5年来,我们采用情景教学法,在手术室现场对进修医生进行岗前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作者:曾俊;王莉;陈小丽;李永红;游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侵及胸膜的常见晚期表现,生长较迅速,临床症状较重并难以控制[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反复间断抽放积液,向胸腔内注射化疗药物或注射粘连剂等,大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且毒副反应大[2-3].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我科采取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射乌体林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干霞;郑颖;杜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奥沙利铂(oxaliplatin for injection)是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在病人使用过程中,发现静脉输入后(48 h内)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58.3%,轻者局部红肿、疼痛,重者出现不可耐受的顽固性疼痛、局部皮肤水疱形成等严重不良反应[1].我科自2005年开始对化疗病人预防性使用喜辽妥局部涂擦,有效地防治了奥沙利铂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使用方法化疗前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讲明此药的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专人守护,引起足够重视,防止药物外渗.选择粗、大、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操作,多次化疗交替使用血管,避开曾使用奥沙利铂的血管.建立静脉通路,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化疗前15 min用喜辽妥涂擦穿刺点,奥沙利铂输完即用3~5 cm的喜辽妥沿静脉穿刺走向涂擦10~15 cm范围,一日两次,连续5~7 d.
作者:吴霞;杜敏;刘祥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椎动脉是脑部血液供应的一个重要来源,当椎动脉发生病损时,可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范围内器官的缺血,从而严重影响其功能并产生一系列症状.本文从椎动脉的解剖、常见变异等方面加以探讨,为临床颈部手术或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提供参考.1椎动脉解剖椎动脉在胸膜顶前斜角肌间隙内上方发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经颈前方上行,向上穿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在脑桥下缘两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根据其行程分为四段,第一段(椎前部)从椎动脉发出至进入第6颈椎横突孔前;第二段(横突部)椎动脉走行于上6个颈椎横突孔中;第三段(寰椎部)出第1颈椎横突孔后走行于寰椎动脉沟内;第四段(颅内部)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内的部分.
作者:宋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肠套叠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以小儿为多见,若不能及时诊治,可并发肠坏死和中毒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1998年至2007年12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4例(共132人次)进行诊治,收到满意疗效,现将其诊断价值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124例,其中男78例,女46例;年龄小3个月,大65岁,以1到5岁多发.发病距入院时间4~72 h.腹痛224例(占100%);恶心呕吐109例(占48.9%);腹部包块82例(占36.6%);粘液血便104例(占46.4%);68例体温高于38℃(占38.4%).
作者:刘音;杨铁成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