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处坠落伤的院外急救护理

张键;刘燕蓉

关键词:坠落伤, 急救, 护理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高处坠落伤日趋增多,常常合并多部位、多脏器损伤,已成为创伤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2000年5月至2006年5月由120指挥中心派出现场救治高处坠落病人71例,现将救治体会介绍如下.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实验中几种常用的采血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大鼠采血方法,提高大鼠实验的成功率.方法 采用SD大鼠300只进行采血.腹主动脉采血法:在腹主动脉分叉处向心端1~3 mm处为佳穿刺点.眼眶后静脉丛的采血法:垂直插入内眦并向眼底方向转动以便切开静脉丛.心脏穿刺采血方法:剑突下,以角度25°~30°斜行向上进针刺入皮下,针尖穿过横膈膜继续斜行刺入2.5~3.0 cm.尾尖采血方法:手术剪剪去尾尖5~10 mm.颈静脉法:第4肋骨水平方向刺入皮肤,向颈静脉进针,胸部表面成角度30°~40°向颈静脉刺入,刺入的深度约5 mm.结果 腹主动脉采血法:腹主动脉采血78次,成功73次,成功率93.6%.眼眶后静脉丛的采血法:眼眶后静脉丛的采血法成功率89.9%.心脏穿刺采血法成功率82.4%.尾尖采血法成功率94.4%.颈静脉法成功率80.9%.结论 腹主动脉采血法适用于取血量大、不易溶血,不损伤器官,不会出现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气栓与瘀血,有利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各有注意事项.应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和要求来选择不同的采血方式.

    作者:车兆义;邹悦;宋清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本刊对一稿两投和重复发表问题处理的声明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食管内脏高敏感性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目的 建立食管内脏高敏感性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基础致敏联合食管酸灌注的方法处理SD大鼠,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评价内脏高敏感性-食管化学刺激大鼠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OVA基础致敏联合食管酸灌注组大鼠被激活了一个复杂而广泛的大脑网络,其在额顶皮质、岛叶、扣带皮质、中央杏仁核、K(o)lliker-Fuse核、疑核、臂旁核、下丘脑室旁核、丘脑室旁核、三叉旁核、孤束核、后区、延髓网状核等Fos样免疫活性(FLI)神经元的数目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模型组大鼠在中央杏仁核、臂旁核、室旁核、三叉旁核、孤束核的FLI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 (OD) 值亦较其余各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预先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基础致敏联合食管酸灌注可成功建立食管内脏高敏感性动物模型.

    作者:杨敏;陈东风;房殿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结肠过长症的诊治体会

    以便秘为主要表现的结肠过长症在临床上较少见.我院自1990年5月至2002年3月共收治结肠过长症28例.疗效满意,现将诊治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林福君;孙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无症状脑梗死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是指无脑卒中病史,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而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却发现脑梗死病灶;或虽有脑卒中病史,而影像学检查发现了不能解释其症状和体征的非责任病灶[1].本文将2000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62例无症状性脑梗死病人进行临床及影像学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安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的经验与探索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是我校进行解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形态学课程,大量教学工作要在实验室完成.可以说实验室工作对于解剖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工作,对于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实用、专业的医学合格人才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作者:刘自力;姜海波;王正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乳酸林格氏液和羟乙基淀粉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的影响

    目的 乳酸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单用与合用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压与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放血45%复制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观察不同量的乳酸林格氏液(LR),羟乙基淀粉(HES)单用与合用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指标的影响,同时观察动物的存活时间.结果 3倍失血量的LR,HES20输注后的pH值优于LR,HES其他剂量组; 1倍失血量的LR+HES输注后PCO2明显低于其2倍和3倍剂量组.3倍失血量的LR,20 mL/kg HES,及1倍失血量的LR+HES组输注PO2优于其他各剂量组.动物存活时间以1倍失血量的LR+HES组较好,其他各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不同剂量LR、HES单用及合用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指标和存活时间具有一定影响,其中以1倍失血量的LR+HES复苏血气指标和动物存活情况改善较好.

    作者:李涛;杨光明;刘良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6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延迟性脾破裂( delayed rupture of spleen,DRS)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比较少见,约占脾外伤的12%~15%[1],由于症状隐匿容易误诊,并发症和死亡率均高于一般的脾破裂,目前国内外报道均有增多.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救治DRS 患者16例,现将在诊断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荣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宫内节育器异位于子宫颈后穹隆1例报告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育龄妇女使用的主要避孕措施之一[1].正常情况下宫内节育器应位于子宫腔内,节育器的上端应在子宫底部,但有时可以发生异位,IUD部分或全部嵌入子宫肌层或异位子宫外,给育龄妇女造成严重的身心危害.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宫内节育器异位于子宫颈后穹隆病例的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吕亚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甘氨双唑钠配合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护理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结合放、化疗仍是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了总结甘氨双唑钠配合放射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护理及预防毒副反应的方法,本文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8例放疗前滴注甘氨双唑钠的食管癌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颖;杜敏;刘建华;干霞;李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

    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为细胞毒类抗肿瘤药,脂质体能够提高难溶药物的水溶性,提供一个缓慢释放的载体,并能提高药物穿透肿瘤血管的能力.现将我院用紫杉醇酯质体治疗宫颈癌24例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郑颖;杜敏;晏艳;范莉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右锁骨下静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病人的急救、长期输液、肠外营养、心导管检查、介入治疗、中心静脉压测定等项目时,采用多的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而锁骨下静脉口径大,右锁骨下静脉口径粗,管壁和周围组织密切融合,位置固定,借前斜角肌作为安全保护层与其深面的锁骨下动脉、臂丛隔开,位置恒定表浅,具备这些条件为中心静脉的穿刺之首选静脉[1].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临床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

    作者:王学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降低电刀头温度的方法及使用体会

    电刀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较为广泛,在外科手术器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电刀的输出功率很大,可达200 W以上,电刀头温度较高,切割时会产生较大的火花,可能引燃附近的易燃物质(如消毒酒精等),造成患者烧伤.手术中电刀切割、电凝肌肉及脂肪组织时产生的烟雾和焦味会引起医护人员头疼、心烦等不适,危害其身体健康.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电刀头还会产生许多焦痂,手术者需在电刀毡上磨擦去除,从而影响了手术进程.为了克服电刀在使用时的这些不足,临床工作中,我们将输液管道与吸引头相连接制作成滴水装置,以降低电刀头温度,减少电刀头焦痂形成,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曾品桃;周娅颖;曾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足内侧皮瓣修复足后踝足跟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改进

    临床上足后踝及足跟皮肤缺损的病例较为常见,由于该部位易摩擦及负重的特殊功能要求,临床上采用足内侧皮瓣进行修复的方法较为常用,我科自2004年起采用保持母趾展肌完整性的足内侧皮瓣切取方法修复足后踝足跟皮肤缺损3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栋梁;李庆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肝癌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及对策

    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住院治疗的90例肝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此类病人侥幸、焦虑、恐惧、抑郁、绝望等心理发生率很高,严重影响病情发展.因此,及时把握病人的心理变化,不失时机地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减轻患者心理上的痛苦,提高其生存期质量尤显重要.

    作者:张立英;刘迎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肩胛骨骨折三种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比较

    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F)临床上相对少见,多由高能直接暴力所致,绝大多数为粉碎性骨折.既往观点认为大部分SF可通过功能康复治疗而获得满意疗效,仅少数移位严重或累及肩关节盂的骨折才需手术治疗.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手术病例肩关节功能恢复要优于非手术病例.因此,手术机率逐渐升高.目前临床上大多数肩胛骨骨折采用Judet入路和肩胛骨外侧缘入路,部分骨折采用肩前方三角肌-胸大肌入路[1-3].本文通过对三种手术入路的局部解剖分析,探讨三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及其各自的临床应用.

    作者:莫挺挺;何爱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治体会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又称老年行性心脏瓣膜钙化性瓣膜病)是随年龄增长而表现的心脏瓣膜老化、退行性病变和钙质沉积所引起的老年性疾病,容易导致心律失常、心衰甚至猝死.现将我院2000年至2007年收治的184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青文;于守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PICC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技术,以操作方便、安全,置管时间长,并发症较少,为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提供静脉通道.我院自2006年起将PICC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文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无菌术中洗手教学改革初步探讨

    无菌术教学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建立严格的无菌观念和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对医学生后期课程的学习及临床实习至关重要.洗手是无菌术操作技术中的基础,近年来由于消毒剂的研发取得一定的成效,外科洗手方法也逐渐发生变革.作者在进行无菌术教学时对外科洗手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

    作者:相大勇;孙大成;李燕飞;陈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网络教学在心内科介入手术治疗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教育是指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和途径进行的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1-3].心内科学是内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知识点复杂,是学习时的重点亦是难点,在诊疗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作者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心内科教学作为我校网络化教育的尝试,并在2007年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冉擘力;宋治远;舒茂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