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坤;杨永和;蔡敏;邝卫红
目的:了解肇庆地区健康体检人群EB病毒的感染状况,为临床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5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入院治疗的30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EB病毒抗体的阳性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共检查出EB-VCA-IgA阳性324例,阳性率为3.79%,EB-NA1-IgA阳性140例,阳性率为1.64%,EB-EA-IgG阳性150例,阳性率为1.75%;上述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EB-VCA-IgA、EB-NA1-IgA和EB-EA-IgG的阳性情况均与鼻咽癌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且优势比OR值分别为7.875、4.998、4.823。结论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EB-VCA-IgA的阳性率高,EB-EA-IgG阳性率次之,EB-NA1-IgA阳性率低,且EB-VCA-IgA阳性患者发生鼻咽癌的风险更高,对EB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清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系统评价VEGF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CBM等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研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以病例组及对照组比值比(OR值)为效应评价指标,然后应用Meta分析RevMan5.0.1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有25篇病例对照文献纳入研究,其中病例组1385例,合并对照组908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VEGF在OSCC及合并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0.73,95%CI:7.26~15.86,P<0.00001);同时,VEGF在OSCC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也明显高于非转移组(OR=3.98,95%CI:2.09~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根据目前研究推测,VEGF在人类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作为口腔鳞癌诊断和治疗的一个很有价值的临床生物指标蛋白。
作者:董红;张小燕;龙明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患者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RAAS)含量的变化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从2011年开始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确诊老年抑郁患者中抽取34例抑郁患者并应用黛力新对其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化学发光法对其进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含量的测定。从开始治疗到治疗结束每隔2周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1次评定,评定量表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为(174.01±131.19) 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35.82±232.80) pg/ml,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的血浆肾素分别为(1.64±0.89) ng/ml与(1.20±0.81) ng/ml,治疗前后的血浆醛固酮分别为(0.22±0.07) mmol/L与(0.22±0.08) mmol/L,两者治疗前后的含量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与HAMA和HAMD的减分率间的相关系数分别的-0.429与-0.465,其相关关系为负相关,但血浆肾素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变化却与HAMA和HAMD减分率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老年抑郁患者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以及醛固酮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关系,且其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变化与抑郁密切相关。
作者:李毅;邓小援;胡云南;王文天;许建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比较倒置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合并髋关节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PFNA和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且随访时间均超过10个月的45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合并髋关节内翻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LISS倒置钢板治疗者22例(LISS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者23例(PFNA组),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美国麻醉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颈干角丢失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8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0~13个月的随访,平均11.8个月。两组术前ASA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术后8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S组钢板倒置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较PFNA组延长[分别为(16.8±3.5)周、(30.4±11.9)周vs (9.7±1.9)周、(18.3±7.4)周;P值均<0.05],两组术前及术后颈干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0个月后,LISS组和PFNA组颈干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1±7.1)°vs (121.3±7.4)°, P<0.05]。结论 PFNA可允许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合并髋关节内翻畸形早期负重,但对于骨质疏松严重、内固定切割风险较高的患者,LISS钢板倒置可降低术后髋内翻的发生率。
作者:李强;朱涛;孙雪生;申立林;蔺楚;高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评价3D打印技术在颅骨骨纤维结构不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颅骨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利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快速成型制作出钛板模型,利用医用钛合金制造个体化修复块,术中将修复块植入缺损区域,钛钉固定。结果颅骨钛板植入物与缺损区域有良好的适配性,术中无需修正、固定即可。术后随访修复体形态良好,无感染和外露现象发生。结论3D打印能精确修复颅骨缺损和设计制造个体化假体,简化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纪玉桂;李天栋;刘一兵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顽固性跖腱膜炎(Plantar fasciitis,PF)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20足顽固性跖腱膜炎患者应用内窥镜下微型推刀行跖腱膜切断术。术前20足均经保守治疗疗效不佳,术前VAS (Visual Analog Scale)评分6~10分,平均7.9分;术后20足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6个月(平均4.4个月)。结果术后第3天VAS评分0~2分,平均0.3分。术后7 d内15足跟痛症消失,占75%,术后3个月19足跟痛症消失,占95%。剩余1例患者疼痛敏感性高,随访至术后6个月,跟痛症存在,VAS评分1分。所有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均无足底内、外侧血管、神经损伤;无明显切口瘢痕形成。结论内窥镜下微型推刀跖腱膜切断术是治疗顽固性跖腱膜炎安全方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全;杨小辉;孔靖;芦慎;陈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的心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阿司匹林、吗啡、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效果、心功能、缺血修饰性蛋白(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其胸痛缓解、ST段回降、心肌酶峰值提前、再通率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组内IMA、CK-MB、BNP、SOD、MDA进行比较,观察组的IMA、CK-MB、BNP、SOD、MDA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或者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IMA、CK-MB、BNP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BNP、SOD、MDA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力衰竭、休克、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绞痛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有利于减少溶栓治疗后的并发症,改善心肌酶指标,改善预后。
作者:宗秀兰;杜爱芬;赵良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核素肾动态显像中三种不同“弹丸”注射法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中的质量优劣。方法将180例肾动态显像患者分为三组,每组60例。三组患者静脉穿刺部位相同,分别用传统直接注射法、留置针注射法和三通管注射法进行“弹丸”注射,采用肾动态显影图像质量合格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三种方法穿刺质量和“弹丸”显影质量。结果三者穿刺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针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33.3%、三通管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38.3%,直接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95.0%,三种“弹丸”注射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直接注射法形成的“弹丸”质量好。结论加强直接注射法技能演练,提高“弹丸”注射质量,在肾动态显像中才能更好地判断肾功能。
作者:姚少红;蒋炳辰;杨晓明;肖国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孕产妇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其新生儿出生状况,为干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孕产妇6761例,了解其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比较城市与农村孕产妇乙肝感染率、不同感染模式及不同感染模式对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结果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HBV感染者608例(城市174例,农村434例),感染率为8.99%,城市孕产妇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农村孕产妇(χ2=17.44,P<0.01),各年龄段之间感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V感染孕产妇以小三阳、单纯HBsAg阳性及大三阳为主要感染模式,大三阳(11.5%)、小三阳(7.75%)和HBsAg伴HBeAg阳性(8.85%)组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组(4%),大三阳(9.88%)和HBsAg伴HBeAg阳性(16.67%)组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组(2.44%)(P均<0.01)。结论本院分娩孕产妇HBV感染率较高,大三阳和HBsAg伴HBeAg阳性孕产妇早产儿发生率高,大三阳和HBsAg伴HBeAg阳性孕产妇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高,需做好相关防御措施,以阻断母婴传播。
作者:黄璇;吴丰;林洁;陈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尿毒症是各种肾病终末期的转归,肾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佳方案,但由于不同个体免疫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不同,往往在移植术后发生各种类型的排斥反应,严重影响移植肾的功能和受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临床需要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生物学标志物早期预示排斥反应发生的高危性,从而让临床医生能够更改治疗方案,避免移植物的损害。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关于这类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已经开展。
作者:吴奥;杨顺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采用超普网塞(ULTRAPRO Plug,UPP)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泰州人民医院普通外科采用UPP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5 min,术后6 h开始下床活动恢复饮食,术后发生尿潴留5例,异物感1例,平均住院时间7 d,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膜前间隙UPP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手术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传江;连彦军;徐宁;王元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快通道麻醉用于老年结直肠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快通道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Steward麻醉苏醒评分及神经内分泌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Steward≥4分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前麻醉诱导前血浆皮质醇以及血糖浓度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醉开始后观察组患者在切皮后、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1 h血浆皮质醇及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快通道麻醉能够使患者获得较快的术后苏醒,同时降低了麻醉及手术操作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减少了麻醉损伤,且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世贵;刘吉生;陈尔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通过检测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人群中14种食物不耐受的IgG抗体的含量,分析食物不耐受与肥胖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2013年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418名7~18岁儿童青少年,按照身体和体重的测量结果分为体重正常组330例和体重异常组88例,检测其对14种食物不耐受的IgG抗体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体重异常组中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高达61.4%,而体重正常组则为4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孩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63.2%,高于男性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存在明显的食物不耐受现象。儿童青少年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为预防和治疗肥胖而制定的饮食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于海霞;王瑜;林小梅;许贤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2我院治疗的34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包括20例术中骨折及14例术后骨折。按Vancouver分型,AG型骨折4例,AL型骨折11例,B1型骨折12例,B2型骨折7例。结果34例中3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年(1~4年),均达到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8.4分,VAS评分为1.2分。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不需扶拐行走,25例步态正常,6例轻度跛行,4例诉偶有大腿疼痛。所有病例假体稳定性良好,无松动迹象。所有切口均甲级愈合,无骨折不愈合、钢板断裂、感染、症状性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出现。31例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按Vancouver分型规范化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完善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手术操作及术后定期随访是预防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策略。
作者:郭予立;林本丹;胡奕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初产妇产后负面情绪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和出院前的负面情绪及社会支持水平。结果两组产妇出院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产妇社会支持(SSR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SSRS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减轻初产妇产后的负面情绪,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和利用程度。
作者:肖体友;张秀琼;冯咏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的病因、诱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急诊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因、血清钠浓度、治疗及转归等。结果急诊低钠血症患者死亡12例,死亡率为6.82%。所有患者根据血清钠浓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低钠组,分别为83例(47.16%)、77例(43.75%)和16例(9.09%),不同程度低钠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低钠组病死率为0.57%,分别与中度(3.98%)和重度低钠组(2.27%)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低钠的原发疾病以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比例大,占36.36%。结论急诊低钠血症中老年患者多见,心脏病并心衰合并低钠血症常见,低钠血症程度与预后相关。
作者:赵浩淼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孕28周前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及保胎成功率。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孕28周前胎膜早破行保胎治疗的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超声诊断羊水指数均大于3 cm;另选取同期住院的足月分娩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娩出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羊膜腔感染率分别为37.0%、1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和3.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脐带脱垂、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妊娠结局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保胎至孕37周后妊娠成功率为72.0%,对照组妊娠成功率为100.0%,观察组新生儿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3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死亡率为15.3%,也高于对照组的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28周前采取积极措施防治未足月胎膜早破高危因素的出现十分重要,应在严密监护下尽量延长孕周,但分娩方式与预后无关。
作者:董彤;王霭明;杜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颅内压监测分为有创监测和无创监测,其各具优缺点。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判断颅内压升高是一种无创、简便、准确、快捷、方便、易行的方法。本文就国内外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判断颅高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苗雨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语言、肢体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外伤性脑梗塞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康复护理后,干预组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60.67%,对照组为4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7,P<0.05);干预组MBI评分为(70.21±7.15)分,对照组为(36.75±17.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5);干预组语言功能评分为(176.34±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66±7.6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7,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功能。
作者:韩微;夏义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同一个实验室内不同的仪器检测同一个项目的结果之间有无可比性。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分别使用ABBOTT I2000和ABBOTT Axsym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同时检测40例血清HCY浓度水平,对两种不同检验仪器测定的两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和偏倚分析。结果两台仪器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系数(r)为0.9998,回归方程为y=0.9846x-0.0443,在医学决定水平处得预期相对偏差为1.7%、1.6%,两台仪器检测结果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当同一个实验室内有两台仪器检测同一项目时,必须对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偏倚评估,以确保两台仪器测定同一项目时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作者:陆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