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汞柱式血压计和带袖套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差异性分析

周训平;汤勇;周厚秀;侯景明

关键词:汞柱式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 血压
摘要:目的 比较汞柱式血压计和带袖套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值的差异.方法 选择120例患者于每日10:00和16:00分别应用汞柱式血压计(台式)和带袖套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记录测量值,比较两种工具测量的差异.结果 汞柱式血压计和带袖套式电子血压计所测量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相同条件下,使用汞柱式血压计和带袖套式电子血压计不影响血压测量值,且带袖套式电子血压计便于家庭自测血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外科损伤,多见于女性.受伤后患者髋部疼痛,患肢缩短,不能活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它不仅消除了患髋的疼痛,而且为患者重建了功能良好的人工关节,提高了其生活质量.我院于2006年至2008年共对38例老年患者施行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该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调查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心脑血管病诸多危险因素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精神心理应激等因素与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H)都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因素.本文就某地区人群EH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其它地区是否存在差异,分析高致病因素,结合针对性干预,对早期预报、有效预防EH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聂曦;陈智;李鸿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胃肠间质瘤28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开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胃肠间质瘤28例临床资料及其肿瘤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结果 .结果 肿瘤部位以胃肠为主,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10例良性,18例为潜在恶性和恶性;免疫组化CD34阳性19例(67.9%),CD117阳性28例(100%),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13例(46.4%),而S-100阳性1例(3.6%).胃间质瘤中CD34表达率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以及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随访:良性GIST 10例,平均随访时间25.6个月,8例无局部复发、转移;2例术后1年内复发再手术;恶性GIST 18例,平均随访18.5个月,9例局部复发再手术,5例肝肺转移,4例死亡.结论 CDM可能在胃间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手术完全切除对于GIST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肿瘤大小及核分裂像数目是GIST重要的预后因素.

    作者:刘勇;崔乃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地震致四肢骨折伤员行外固定架固定后的护理

    汶川地震后,转入我科的灾区伤员中四肢骨折23例,其中有5名伤员实施了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现均已治愈出院.本文将其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郑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胶浆在小儿无痛输液中的应用

    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已经成为治疗疾病、补充体能主要的方法之一.但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病人因疼痛扭动肢体造成穿刺失败,在小儿静脉穿刺过程中更是屡见不鲜.这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而且使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导致护患矛盾.我院将利多卡因胶浆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燕;曾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心理干预体会

    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围术期心理干预,在术前即开始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给她们以积极的心理支持,使产妇达到佳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妇及围产儿的病死率[1].对我院70例剖宫产产妇围术期进行心理干预,术后随访,6%的产妇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护理,达到治疗的佳效果,保障了母婴安全[1].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春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研究生显微外科技术课程的组织与实践

    显微外科技术是指在手术放大镜或手术显微镜下,借助精细的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操作的一种外科手术技术,它使得外科手术操作从宏观世界进人微观世界,弥补了肉跟情况下手术的不足,大大提高了手术效果及成功率,已成为现代外科医生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1].我校自1992年起在硕士研究生中开设该课程,采用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方式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平;郭光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足背踝前组织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组织缺损的护理

    随着交通运输及农业的迅速发展,当前造成手指远端段组织损伤相当常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手指的完美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手指远端进行修复,通常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而术后的护理也对患者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30例足背踝前组织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组织缺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翟淑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3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

    老年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患者往往年纪大、体质弱、并发症多,而且发病迅速、易恶化、治疗难度大,手术时机及方式选择能否正确把握,关系到患者病情转归是否良好[1].我院2000年7月至2008年9月收治238例60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本文就外科治疗的时机及方式选择报告如下.

    作者:陈方;张波涛;李代斌;张梦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

    手术学教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承上启下衔接基础理论和临床学习的桥梁课,该门课程实践性强,要求良好的基本技能训练.我们在教学中结合手术教学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其中包括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立宏;秦怀洲;赵佐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学习手术学与外科临床的结合

    手术学基础是外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程向临床课程过渡的桥梁课,是临床外科的基础[1].通过手术学的学习,可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念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为以后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作为学生,如何将手术学的学习与未来临床工作结合起来,是学生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是学习该课程的核心目的.本文作者从学生角度总结如下.

    作者:李文俨;左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麻醉学临床实习的量化考核制

    麻醉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但需阅读许多专业文献,更重要的是必须进行大量的临床操作实践和总结[1].针对麻醉科临床实习的特点,我们根据教学实习大纲及医院的要求,在47名麻醉科实习同学教学工作中引入量化考核,使临床实习的管理工作向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医学教学工作的需要.

    作者:鲁开智;陈杰;文欣荣;易斌;陶国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采用多样化教学提高内科见习质量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点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内科见习是内科学习的实践环节,这个环节能够使理论知识与医疗实践、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使学生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加深理解与掌握,是一个关系到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重要环节[1-2].我们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努力提高内科见习质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浩;杨仕明;赵晶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防治的临床分析

    近几年来,食管癌已成为消化系统中的常见恶性肿瘤,而吻合口瘘是其严重发症之一,不仅引起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费用增加,而且容易引起胸腔严重感染、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亡[1].因此,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一直是胸外科医生努力探讨的问题.本文共收集食管癌患者256例,术后吻合口瘘18例.现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防治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光明;孟镔;张智;盛望望;王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利凡诺尔引产中的效果观察

    利凡诺尔(依沙吖啶)用量的安全范围大,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安全有效,但存在分娩时间长,软产道损伤,胎膜残留等问题[1].我院门诊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中期妊娠198例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于利凡诺尔引产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Barrett食管(B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内镜下对67例BE施行APC治疗,通常全周型以间隔1周分2~3次治疗,舌型以1次或间隔1周分2次治疗,岛型1次治疗.术后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片,治疗时间少2个月或至反流症状消失.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末次APC治疗后1个月行内镜检查,其后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内镜随访,随访时间持续1年.结果 末次治疗后1个月行内镜检查61例患者BE完全消除(91.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11例再次发现柱状上皮.结论 APC对BE的治疗安全有效,其长期效果需要大样本试验观察.

    作者:柏健鹰;王沂芹;赵晓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方法探讨

    外科手术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提高手术学的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新形式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对教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提高教与学的时效性、实用性,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洪彬;文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肠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腹腔镜松解术治疗肠粘连12例,用电钩、分离剪分离切断粘连带.结果 11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肠粘连松解术,住院3~7 d后痊愈出院;其中1例手术后1 d出现腹痛、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行急诊剖腹探查,见肠管壁有5 mm破裂,行破裂段小肠切除、肠吻合术,住院10 d后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松解术治疗肠粘连不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少、痛苦轻、瘢痕小等微创外科的优点,而且术后发生再粘连的机会显著减少,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田立启;夏荣江;邢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附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用于诊断急性附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经CDU诊断的急性附睾炎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超声影像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附睾肿大,其中弥漫性肿大67例,局限性肿大20例(头部肿大3例,体部肿大4例,尾部肿大13例).附睾头部平均厚度1.4 cm,体部0.78 cm,尾部1.5 cm.18例附睾尾部表现为结节样改变,9例为双侧附睾炎,5例合并有睾丸炎.8例超声影像显示有合并症,其中5例合并鞘膜积液,3例伴有同侧精索静脉曲张.87例临床治疗后均确诊为急性附睾炎.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好地显示炎性附睾的血流和形态学变化,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附睾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

    作者:冯郑娟;刘炎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教学体会

    为医学影像诊断的基础形态学科,断层影像解剖学越来越受到的重视,如何开展和完善断层影像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我校于2004年下半年首次在医学影像系影像专业本科生中开出断层解剖学课程,007年又将断层解剖学列为临床医学本科生的选修课,教研室正式建立断层解剖陈列室和专业教室.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本文结合我校断层解剖学教学的开展情况,谈谈我们在断层影像解剖学课程教学中的体会.

    作者:邱明国;刘光久;李七渝;李振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