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

陈瑶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 护理
摘要: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外科损伤,多见于女性.受伤后患者髋部疼痛,患肢缩短,不能活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它不仅消除了患髋的疼痛,而且为患者重建了功能良好的人工关节,提高了其生活质量.我院于2006年至2008年共对38例老年患者施行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该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褥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产褥期内母体各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变化很大,其中的子宫变化大,其次是乳房的变化,因而易发生感染及其它病性改变,为确保母婴健康应做好产褥期护理,医务人员必须为其提供健康咨询服务,针对产褥期不同的生理、心理需要,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1]。

    作者:郭春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利凡诺尔引产中的效果观察

    利凡诺尔(依沙吖啶)用量的安全范围大,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安全有效,但存在分娩时间长,软产道损伤,胎膜残留等问题[1].我院门诊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中期妊娠198例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于利凡诺尔引产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骨科同种病例患者共同管理的护理体会

    众所周知,手术的成功率不仅仅决定于手术的本身,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在整个疾病康复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在骨科手术中尤为明显.我科通过临床护理及观察研究发现,如将同种病例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中并且同一天用同样的手术方法进行手术,通过护理过程中的正确引导,就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和痛苦的信心及斗志,从而达到提高手术成功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平自玲;廖淑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肠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腹腔镜松解术治疗肠粘连12例,用电钩、分离剪分离切断粘连带.结果 11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肠粘连松解术,住院3~7 d后痊愈出院;其中1例手术后1 d出现腹痛、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行急诊剖腹探查,见肠管壁有5 mm破裂,行破裂段小肠切除、肠吻合术,住院10 d后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松解术治疗肠粘连不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少、痛苦轻、瘢痕小等微创外科的优点,而且术后发生再粘连的机会显著减少,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田立启;夏荣江;邢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膀胱镜术的教学体会

    膀胱镜术是腔内泌尿外科学的基础,也是泌尿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通过更换不同视角的观察镜,膀胱镜可以同时观察尿道和膀胱,因此,又可称作膀胱尿道镜.膀胱镜主要用于诸多下尿路疾病的诊断,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长期以来,膀胱镜术的教学中存在学习者基本理论缺乏、操作不够规范、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改进,现将作者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万江华;靳风烁;王洛夫;王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有7例在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4~5 d再行清宫术;9例直接行清宫术或剖腹探查术.给果 7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术中术后出血少,恢复快;9例行清宫术或剖腹探查术,术中术后出血多,恢复慢.结论 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预处理后,手术的出血及风险可明显减少,成功率高.

    作者:邓雪莲;苏卫燕;胡红波;李少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课程的学习体会

    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是一门医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技巧性学科,是医学学科的桥梁课程,将外科应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两者紧密结合,注重培养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外科学及相关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对培养我们掌握进入临床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作者在学完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后,掌握了手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成为了一个具有初步外科手术理念的医学生.现将学习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覃佐欣;左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采用多样化教学提高内科见习质量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点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内科见习是内科学习的实践环节,这个环节能够使理论知识与医疗实践、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使学生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加深理解与掌握,是一个关系到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重要环节[1-2].我们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努力提高内科见习质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浩;杨仕明;赵晶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药物化疗的护理

    乳腺癌发病率目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首位,严重威胁着女性身心健康.手术治疗已成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1].术后应用化学药物辅助治疗,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但化学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会损伤正常的组织细胞.本文就患者化疗期间如何仔细观察病情,并针对性地做好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贺丽;李光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学员利用个人资源进行手术基本操作练习探讨

    手术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应遵循从徒手→离体→活体动物实验,逐渐过渡到临床实习操作的过程。离体及活体实验受学时、场地的限制,难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1],而作为一名医学生,又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操作才能熟练掌握。本文作者通过寻找个人资源进行切开、止血、结扎、缝合的练习,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杰;张冠;吴博;张杰;雷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树鼩活体经皮肝穿刺方法探讨

    树鼩(Tupaia belangeri)是一种低等灵长类动物,具有体积小、数量多、分布广的优点,且具有对人类疾病相关病毒的易感性,因此树胸作为肝炎的动物模型有着很多优点.在病毒性肝炎的实验中,常常要抽取活体肝脏作病理检查,但树鼩肝穿技术一直是实验者的一个难题.我们通过多次经皮盲穿树鼩肝脏,发现树鼩左侧卧位时,肝脏位于胸腔右下侧.在此启示下,本文作者建立了一种树鼩活体肝脏穿刺采集组织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玲;李玛琳;刘汝文;何保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附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用于诊断急性附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经CDU诊断的急性附睾炎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超声影像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附睾肿大,其中弥漫性肿大67例,局限性肿大20例(头部肿大3例,体部肿大4例,尾部肿大13例).附睾头部平均厚度1.4 cm,体部0.78 cm,尾部1.5 cm.18例附睾尾部表现为结节样改变,9例为双侧附睾炎,5例合并有睾丸炎.8例超声影像显示有合并症,其中5例合并鞘膜积液,3例伴有同侧精索静脉曲张.87例临床治疗后均确诊为急性附睾炎.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好地显示炎性附睾的血流和形态学变化,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附睾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

    作者:冯郑娟;刘炎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乌斯他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重症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生出血、坏死,同时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或中毒性休克的临床过程,其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必须高度重视[1].近年来随着乌斯他丁的临床应用,使重症胰腺炎的内科治疗有了很大的突破.我院2002年至2007年收治的重症胰腺炎84例,采用乌斯他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云鞍;杨铁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小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在新生小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的发育过程中是否出现增殖.方法 采用新生2 d(P2d)、14 d(P14d)和24 d(P24d)的小鼠小肠,应用BrdU腹腔注射,24 h后取材,Kit和BrdU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P2d小鼠小肠,可见大量Kit/BrdU双重标记阳性细胞,这些细胞的形态与成熟ICC基本相似,这些细胞在P14d时减少,而在P24d消失.统计学分析发现,不同时间点之间Kit/BrdU双标阳性细胞数量存在显著差别(P<0.05).结论 在小肠生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ICC增殖,而这种增殖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减弱,后在成年前消失.

    作者:于彬;韩鹃;梅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调查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心脑血管病诸多危险因素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精神心理应激等因素与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H)都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因素.本文就某地区人群EH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其它地区是否存在差异,分析高致病因素,结合针对性干预,对早期预报、有效预防EH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聂曦;陈智;李鸿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端脑横切面上内囊后肢不对称性研究

    目的 观察端脑横切面上左、右侧内囊后肢的不对称性,探究其与肢体运动侧别差异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15例正常人颅脑标本,作层厚2 mm的横切脑片,选取有典型内囊出现的4个切面,用透明方格纸计数两侧内囊后肢的面积,统计分析其不对称性.结果 左侧内囊后肢所占方格平均为344格,右侧内囊后肢所占方格平均为237格,两者比较,P<0.05.结论 脑横切面上,左侧内囊后肢面积大于右侧内囊后肢.内囊后肢的不对称性是左右肢体运动侧别差异的形态学基础.

    作者:张剑凯;李雪鹏;李少华;陈海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82例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2例60岁以上含有合并症的腹部手术患者的嗣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并存呼吸系统疾病38例(46.3%),心血管疾病31例(37.8%),糖尿病20例(24.4%),肝肾功能异常13例(15.9%),贫血、低蛋白血症15例(18.3%).结果 治愈80例,死亡2例,死亡率2.4%;术后并发伤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3例,心功能不全2例,伤口裂开1例,肠瘘1例.结论 老年患者术前合并疾病增加手术的风险,完善术前评估,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志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以学员角度浅谈无菌观念的培养

    无菌技术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操作技术,是通过清洁、消毒和灭菌等综合技术与措施,使手术环境、手术区域或局部操作部位的病原微生物尽量减少,以及所用的器械达到无菌,大限度防止发生污染及感染[1].学习无菌技术除了学习常规的操作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和遵守无菌原则,这对于医学生后期课程的学习,临床见习、实习乃至毕业后临床医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者以学员的角度探讨在外科手术学学习过程中无菌观念培养的意义.

    作者:张世荣;刘勋;樊武;周小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脊柱手术俯卧体位的安全护理

    俯卧位是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体位,具有手术野暴露充分、便于手术医生操作等特点,但此体位可造成患者生理学的改变,导致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和皮肤压疮等并发症[1].因此术中满意体位是保证手术顺利和安全的重要措施.我院自2003年使用了改进型弓型俯卧位支架(以下简称支架)以来,没有发生1例严重的并发症.现将体位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林百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解剖性切除前列腺尖部在TURP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解剖性切除前列腺尖部在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URP治疗BPH患者350例,按照是否解剖性切除前列腺尖部,分为解剖组150例,普通前列腺电切组200例,比较手术时间、输血量、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围手术期是否发生并发症及远期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输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围手术期出血两组比较无差异;术后急性尿潴留,解剖组明显较普通组少.普通组4例复发再次手术,解剖组无复发.结论 解剖性切除前列腺尖部是掌握TURP的高境界,有其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汤晓晖;宋武;赵淮平;石农;朱洪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