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反宁
随着行为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尿石症成为泌尿科常见疾病之一,其术后输尿管内常留置双J管内支架作为内引流,有效地解除了上尿路梗阻,保护了患者的肾功能,同时可替代肾造瘘,减少术后感染、漏尿的发生.一般预防狭窄形成需置管1~3个月,防止术后残石下移、伤口漏尿需置管1~2个月,长时间置管者换管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1].
作者:徐霞;孙英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儿童肝母细胞瘤临床上主要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但由于肝脏巨大肿瘤血供丰富,与肝血管、肝胆管、门静脉、下腔静脉关系密切,术中易发生大量失血.与成人相比,小儿肝脏相对较大,肝脏的储血量和血流量较多,含氧量及对氧的需求量较高,血容量又较小,因此对大量失血耐受性差,致使麻醉和手术风险大.
作者:李翔;丁颖;陈惠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糖尿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糖的同时却往往会忽略了低血糖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当低血糖发生时,患者通常伴有心慌、冷汗、发抖、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以提醒患者自行进食含糖食物,及时进行早期处置则预后良好[1].然而有些患者屡发低血糖后,则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2].
作者:曹茂华;郑焱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家兔高钾血症心电生理特征,研究家兔高钾血症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对照组输注0.9%NaCl,记录家兔正常的心电图特征及血钾浓度,实验组分别输注l%、4%、10%KCl溶液(2 mL/kg)复制高钾血症模型,观察家兔心电生理的变化特征,记录输钾前后血钾浓度、吸光度、心率、心电图异常率及各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 实验组输钾前后血钾浓度、吸光度、心率、心电图异常率、心电图各波形时限及振幅差异有显著变化(P<0.05),随着输钾浓度增高发生高血钾时间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家兔血钾浓度与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一致性良好(P<0.01),在ROC曲线上心电图变异率诊断水平高(P<0.01),其次为血钾浓度(P<0.05),而心率诊断水平差(P>0.05),血钾浓度与心电图变异率高度相关(P<0.05),血钾浓度与心率相关性较差(P>0.05).结论 实验家兔高钾血症心电生理机制的研究对临床急性高钾血症的鉴别诊断、及时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姜恒;刘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巩膜炎并发青光眼治疗非常困难,重者后可能眼球摘除.在临床工作中,建议患者不要轻易放弃积极的治疗,要针对病情制定可行的方法,给患者一些希望,有时值得冒手术风险.本例患者双眼经多次手术,1眼保留了指数/30 cm的视力,生活能自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炜;韩非;罗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开展于九十年代,是目前矫正近视的主流手术.该手术先以板层刀制作浅层角膜瓣,再用激光完成角膜基质切削,从而达到理想矫正.我科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实施3 458人次LASIK手术,通过对LASIK手术患者的护理,促进了患者对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认识,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恒;吴燕;兰芬;段烈英;蒋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中层发生与主动脉腔平行的撕裂而导致循环内血液通过血管内膜破口进入血管中层而形成血肿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1].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ransluminal stent-graft placement,TSGP)创伤小、治愈率高,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微创手术方法.静脉复合局部麻醉安全性高、起效快、苏醒快、不良反应小,是目前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陆宏;郭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股骨近端锁定型钢板(LPF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使用股骨近端锁定型钢板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65病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周.无钢板及螺钉脱出、断裂、内固定物松动、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髋内翻畸形等情况发生.治疗后Harris评分:优46例,良14例,可5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LPFP是一种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内固定牢固、操作方法 简便等优点.
作者:黄崧;田铸;郭国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8例斜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直视下斜视矫正术;观察组45例,行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双眼视物功能、眼位、切口愈合、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视物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周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术后第2周,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较直视下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赵反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方法 治疗交通伤致小腿严重开放性损伤的合理方式.方法 对交通伤小腿严重开放性损伤(ⅢB、ⅢC型)的73例患者,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尽早应用各种皮瓣、肌皮瓣或骨皮瓣修复小腿单纯或复合组织缺损.结果 所有病例肢体得以保存,4例皮瓣远端1 cm处部分坏死,经换药或植皮愈合,其余全部成活,创面修复满意,16例骨缺损修复成功.随访6个月至5年,受伤肢体功能大部分恢复,外形满意.结论 针对交通伤致小腿严重开放性损伤,采用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合理固定骨折,尽早修复皮肤、软组织或骨缺损,临床疗效满意,大大减少了小腿截肢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海峰;朱捷;赵光勋;夏添;韩伟;董志远;方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平面面部除皱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39例多平面面部除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术后血肿、感觉异常、秃发、表皮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 本组出现血肿3例(7.7%),感觉异常3例(7.7%),秃发2例(5.1%),表皮坏死1例(2.6%),经积极处理后均未留有后遗症.无面神经损伤、全层皮肤坏死、瘢痕增生、两侧面部不对称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多平面面部除皱术后易出现血肿、感觉异常、秃发、表皮坏死等并发症,采取及时、正确的防治方法 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其造成的后遗症.
作者:倪俊;顾海峰;张杏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技术逐渐成熟.由于婴儿消化道管壁薄弱且管腔狭窄,采用成人内镜取异物时,因内镜直径较大而导致黏膜损伤,压迫气管而影响呼吸.笔者采用小儿胃镜对1例婴儿施行胃内异物取出,效果良好.
作者:周泓杉;柏健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并比较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与常规切口普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两种方法 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5例胫骨骨折患者分观察组(为微刨经皮钢板)与对照组(普通钢板)两种方法 治疗,对比分析其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切口大小、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福平;折树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多发占位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1年10月采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甲状腺多发占位120例病例资料.结果 120例手术中有112例顺利完成腔镜甲状腺手术,8例因出血中转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95~354 min,平均(255.3±48.9)min;术中出血50~80 mL,平均(68.9±9.2) mL,均未出现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对自己伤口表示满意.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多发占位性疾病中安全可靠、美容效果好,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高;刘会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客观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拱环结构改变的形态特征,总结黄斑拱环形态变化、荧光渗漏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对视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患者按有无眼底改变分为3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38例65只眼,2型糖尿病无DR眼底改变组(非DR组)16例29只眼,正常组17例33眼.三组病例均先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后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黄斑部放射状扫描检查.结果 三组之间黄斑拱环形态变化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 3),黄斑中心1 mm直径视网膜厚度有显著差异(P=0.000 7).DR组患者拱环形态与荧光渗漏程度显著相关(P=0.000 3),黄斑拱环形态与黄斑中心1 mm直径视网膜厚度显著相关(P=0.006 3),荧光渗漏程度与黄斑中心1 mm直径视网膜厚度显著相关(P=0.004 6).DR组患者黄斑拱环形态、荧光渗漏和黄斑中心1 mm直径视网膜厚度变化与佳矫正视力无相关性(P=0.076,P=0.067,P=0.128).结论 DR患者黄斑拱环形态改变、渗漏程度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是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黄斑拱环形态变化特征为进一步选择和调整治疗手段提供了准确依据.
作者:孙成;孟晓红;张敏芳;冉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是影响手术切口愈合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必然会导致病程延长,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躯体痛苦和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死亡[1].为了解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现状、易感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我们对2010年83例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巫胡兰;蔡红卫;邹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传统的胶布固定法,不适用于长期放置胃管的病人,由于鼻腔两侧的汗和油性分泌物较多及病人活动、咳嗽、打喷嚏、呕吐等原因致使胶布的上缘不容易粘住胃管,使得胃管容易脱出.再次插管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容易损伤鼻腔粘膜,尤其是胃手术后插管有吻合口出血的危险.
作者:李勤;刘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的18例寰枢椎不稳与脱位患者的资料,分析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植入36枚寰椎椎弓根钉,35枚位置良好,1枚穿入椎管但无脊髓损伤;36枚枢椎椎弓根螺钉位置均良好.所有病例均无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损伤.随访7~24个月,寰枢椎间植骨在5~9个月时达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脱位无复发或加重.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适应证广泛,手术操作安全,临床疗效良好.术前仔细分析影像学资料,选择合适病例,术中严格操作,是成功施行本术式的关键.
作者:钟小明;李磊;刘盾;范大礼;鲍晓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腹腔镜手术是使用基于电子光学等原理的先进设备及其相关器械进行手术的现代高科技医疗技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本世纪以来,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在我国迅速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腹部外科等领域的多种疾病,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腹壁瘢痕小,腹壁粘连轻等诸多优点,尤其是术后瘢痕小,既达到了治疗病症的目的,又符合美学要求,让青年患者和女性患者更能接受,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的机会.
作者:张丽康;孟镔;叶松;孟迪生;屈士斌;左长鹏;石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外科手术学是我校的一门特色课程,是医学教育中衔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强调良好的基本技能训练和配合.大学生在外科手术学的实践学习中,大多数的技能训练需要2人以上配合方能完成,这使得以小组学习为单位的模式成为主要的学习环境和教学形式[1].
作者:周忠信;蔡开灿;邓文峰;樊俊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