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瘤的临床及超声特点

严霞瑜;杨太珠;罗红;杨帆;张波

关键词:卵巢肿瘤, 卵巢粒层细胞瘤, 超声
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图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 例18 个经病理证实的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瘤肿物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声像图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瘤好发于中年或绝经后妇女,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阴道流血、月经紊乱;二维超声可分为单房囊性、多房囊性、囊实性和实性;肿瘤内均探及血流信号,血流信号为Ⅰ级或Ⅱ级(Alder 血流分级);肿瘤大小与肿瘤内囊性成分比例呈正相关性.结论 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及超声特点,肿瘤大小与肿瘤囊实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残角子宫妊娠五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现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11 年收治的5 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1 例未破裂型患者经B超确诊,行腹腔镜手术;1 例中期妊娠药物引产失败经剖宫取胎时确诊;3 例自发性破裂患者行开腹手术,术中确诊.结论 残角子宫妊娠罕见,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且行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案.

    作者:李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男性吸烟人群烟草依赖与焦虑抑郁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烟草依赖程度不同的吸烟者焦虑、忧郁评分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焦虑抑郁量表和Fagerstrom尼古丁依赖性评分表.结果 1 427名男性吸烟者参加了调查,吸烟或曾经吸烟者348人,其中戒烟或曾经戒烟者100人,从未戒烟者248人.根据烟草依赖程度评估表,轻度232人,中重度116人.相对于轻度烟草依赖的吸烟者而言,中重度烟草依赖者焦虑和忧郁评分均较高(P<0.05).焦虑评分和忧郁评分与肺功能呈现正相关,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烟草依赖越重其焦虑、忧郁越重,戒烟治疗同时要给予心理治疗.

    作者:徐玲英;朱跃华;吴丽红;李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200 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甲基强的松龙+利巴韦林+维生素C)、对照组(利巴韦林+维生素C).观察两组患儿的发热时间、主动进食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结痂时间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主动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结痂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可以缩短发热时间、提早主动进食时间,不延长病程,使用安全.

    作者:赵蔚;瞿志军;庄桂龙;邝建玉;周金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同周龄SD雄性大鼠2型糖尿病建模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周龄SD雄性大鼠对2型糖尿病建模成功率的影响,并分析SD雄性大鼠2型糖尿病建模的佳时间.方法 6周龄和8周龄的SD雄性大鼠两组,普通饲料喂养,分别同时进行为期6周的高糖高脂饲养,给予30mg/kg剂量的链脲佐菌素于腹腔注射,3d后观察建模成功率(成模率);未成模的SD大鼠第2次注射同剂量的链脲佐菌素.结果 6周龄组的SD大鼠建模成功率(65.5%)比8周龄组(93.1%)低,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次注射后6周龄组SD大鼠建模成功率(29.4%)比8周龄组(83.3%)低.结论 8周龄的SD雄性大鼠高糖高脂饲料饲养6周再结合30mg/kg剂量的链脲佐菌素是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SD雄性大鼠周龄是影响建模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郑选梅;郑冼华;林智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及其在NE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确诊为NEC的42 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同期住院未出现NEC的新生儿50 例为对照组,通过χ2检验分析NEC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 早产、低出生体重、喂养不当、母乳喂养、窒息和感染6 个因素在两组患儿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喂养不当、非母乳喂养、围生期感染、缺氧是NEC的高危因素.做好围产期保健、避免早产、防止宫内窘迫及产后窒息、规范胃肠喂养、提倡母乳喂养、预防围产期感染是避免NEC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冰岩;张泉山;杨春晖;姚苗苗;吕峻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hs-CRP)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检测45 例AS患者和50 例健康对照者血hs-CRP、CRP、血沉(ESR)、血糖、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同时对AS 患者进行了综合功能性评分(BASFI)及疾病活动性评分(BASDAI).两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 检验,各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果 (1)AS 患者较健康对照者hs-CRP 水平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偏低(P<0.01).(2)在AS患者组,hs-CRP 阳性率较CRP 为高,且hs-CRP 与BASFI、BASDAI 具有更强的正相关性;hs-CRP 与CRP、ESR、TC/HDL 呈正相关(P<0.05),与HDL呈负相关(P<0.05),而与年龄、病程、血糖、UA、TC、TG及LDL无相关性(P>0.05).结论 在AS患者中,hs-CRP的检测对于提高AS的早期诊断、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及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较CRP、ESR等传统炎性指标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克勤;陈志伟;武剑;强红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童弱视治疗的护理研究进展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年龄,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视力残疾.我国人口众多,如果弱视患者按检出率2.8%来计算,保守估计达4 000 万,严重影响儿童生活质量和国家人口整体素质.随着我国医学者对弱视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有更深入的研究,弱视护理研究也有明显进展,护理工作由原来单一的疾病护理逐渐转向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本文就有关儿童弱视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苏炳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强的松联合甲钴胺及吲哚美辛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强的松片联合甲钴胺片及吲哚美辛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强的松片10 mg,3次/d;甲钴胺片500 μg,3 次/d,吲哚美辛片25 mg,2 次/d,疗程15 d;对照组患者口服甲钴胺片500 μg,3 次/d,吲哚美辛片25 mg,2 次/d,疗程15 d.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83.72%)高于对照组(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强的松联合甲钴胺及吲哚美辛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疗效.

    作者:潘忠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在老年患者急性左心衰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在老年患者急性左心衰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急性呼吸困难住院的201 例老年人群中,根据3 个不同的指标将上述患者分为相应的组别.第一,根据左心功能收缩时间间隔是否偏向基准点右下方分为:①动脉检测异常组,共110 例;②动脉检测正常组,共91 例.第二,根据患者的N端B 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分为:①异常浓度组,共125例;②正常浓度组,共76 例.第三,根据心血管专科医师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及左心射血分数分为:①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共44 例;②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组,共58 例.上述组别间进行相应对比,比较无创动脉技术检测左心功能时间间隔与NT-proBNP 水平及临床确诊急性左心衰竭病例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无创动脉技术检测左心功能时间间隔对NT-proBNP 水平升高阳性预测值为92.7%,阴性预测值为25.2%,具有78.4%的敏感性和84.2%的特异性;对急性左心衰竭有83.33%的敏感性和74.75%的特异性,无创动脉技术检测左心功能时间间隔偏向基准点右下方与NT-proBNP及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显著相关.结论 无创动脉技术检测左心功能时间间隔预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可能具备与NT-proBNP相似的价值.

    作者:蔡杰;张宾美;胡海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肠间质瘤并发肠套叠并穿孔一例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平滑肌层少见的间叶性肿瘤,而其中小肠部位的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tumors,SIST) 的发病率(20%~30% ) 仅次于胃(60%~70%)[1].由于小肠间质瘤的典型病史、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及辅助检查均无特异性,因此如何早期、准确的诊断本病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现将我院收治的1 例小肠间质瘤表现为肠套叠并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毛润佳;何书为;王纯恩;吴惠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降期后保乳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2005 年6 月至2011 年12 月我院对110 例经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给予术前行新辅助化疗,2~4 个周期化疗后肿瘤缩小至3 cm以下者行保乳手术,无效者行改良根治术.结果 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ORR)为76.36%(84/110),临床完全缓解(CR) 为25.45% (28/110),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CR) 6 例(5.45%,6/110),临床部分缓解(PR)56 例(50.91%,56/110),无进展病例.32 例成功完成保乳手术,其余78 例行改良根治术.32 例随访12~60 个月,中位时间28 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以紫杉醇、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获得较高疗效,能明显地缩小甚至消灭乳腺癌的原发肿瘤,可以扩大保乳手术的适应证,使相当一部分患者获得保乳的机会.

    作者:李金平;李宏;曾涛;王建;任国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检验科微生物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现状及对策

    随着微生物感染的日趋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室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明显加大.如果疏忽了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在实验工作等活动中可能会发生因直接接触、呼吸道吸入等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事故[1].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微生物检测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并做好有效的职业防护.

    作者:易虹;易权华;鲜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的优缺点,评价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0 年1 月至2012 年6 月我院行冠脉介入治疗超过75岁冠心病患者168 例,按穿刺途径随机分成桡动脉组(n=88)和股动脉组(n=80),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X线照射时间、造影剂用量、手术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果 手术成功率、造影剂用量、X线照射时间及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桡动脉组穿刺部位并发症、术后不适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低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 和P<0.01).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巫颖;陈诗平;刘华勇;梁东;黄梦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近年来组织工程软骨成为软骨修复研究的新热点,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其当前有前景的种子细胞.研究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因素有着实际意义.本文就目前研究影响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陈波;张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在前循环进展性卒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对前循环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200 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病情进展与否分为进展组(62 例)和非进展组(138 例),回顾分析患者入院24 h 内行经颅多普勒观察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分析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对前循环进展性卒中是否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138 例非进展性卒中患者,TIBI 分级0~3 级13 例,4 级35例,5 级90 例,62 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中,TIBI 分级0~3 级10 例,4 级25 例,5 级27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对急性前循环进展性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曹欣;宋志彬;焦琳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栀子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栀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京尼平苷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理价值,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潜力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近年来关于栀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作用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栀子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新药研发方面提供参考.

    作者:吴清柳;陈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侵犯浆膜层胃癌D2术式与D3术式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侵犯浆膜层胃癌D2术式与D3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6 年1 月至2007 年11月于本院采用D2术式进行治疗的48 例侵犯浆膜层的胃癌患者为A组,同期采用D3术式进行治疗的48 例患者为B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 年、3 年、5 年的生存率及手术前、手术后不同时间段的Spitzer 量表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 B组的2 年、3 年、5 年的生存率高于A组,而手术后3 个月、6 个月及12 个月的Spitzer 量表评分均高于A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A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3术式在侵犯浆膜层胃癌中的综合优势大于D2术式,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赖家骏;张涛;翁伟明;李定云;凌亚非;胡志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影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Pilon 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5 年1 月至2012 年10月63 例Pilon 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多重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63 例Pilon 骨折患者手术总优良率为77.8%,其中Ⅱ型骨折优良率为86.5%,Ⅲ型骨折优良率为65.4%.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是否伴有腓骨骨折与疗效无显著相关性,而软组织损伤、骨折类型及植骨与否则与Pilon骨折内固定治疗疗效密切相关.结论 手术前后重视对软组织的保护、准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方案并适当植骨可提高Pilon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

    作者:张志平;黄泽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海口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ALT正常值参考区间调查

    目的 建立海口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值的参考区间.方法 分析2 030名20~59岁健康成年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血清ALT活性分布及差异.结果 男性ALT参考上限(95th)为42 U/L,明显高于女性(30 U/L),P<0.05.其中男性ALT在30~39岁组高,50~59岁组低,分别为45 U/L和39 U/L;女性ALT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男性ALT参考上限(95th)为42 U/L,女性为30 U/L,基本反映了海口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ALT的水平,可供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参考.

    作者:李春芸;唐爱国;姚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48例经内镜治疗的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经内镜治疗胃黏膜下隆起型病变(GSEL)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 年7 月至2012 年10 月期间经胃镜及超声内镜诊断为GSEL,并经内镜治疗的4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 例直径0.2~0.5 cm的GSEL经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完全切除,术后未出现并发症;27 例直径为0.6~2.0 cm的GSEL行EMR、ESD及ESE 完全切除,术中未发生并发症;10 例直径≥2.0 cm的GSEL行EMR、ESD及ESE 切除,其中1 例直径2.2 cm 切除过程中出现0.5 cm 大小穿孔,行尼龙绳套扎闭合穿孔术,未能成功,改行手术,另有1 例直径2.0 cm,切除过程中创缘出血,止血钳成功止血,共出血50 ml,其余均完全切除,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未见复发患者.病理检查显示病变切缘及基底部均已切净.病理诊断结果与超声内镜(EUS)基本吻合,其中间质瘤26 例,平滑肌瘤8 例;脂肪瘤4 例,异位胰腺10 例.结论 内镜治疗GSEL,特别对于<2.0 cm的GSEL,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对于≥2.0 cm的GSEL,内镜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赵岩;李闻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