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进手术学基础教学的体会

李一明;李维卿;侯立军;沈宏亮;王来根

关键词:手术学基础, 教学评价, 动物福利
摘要:手术学基础是临床医学生进入到临床课程学习前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安排,除了让学生掌握无菌技术及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外[1],还需要强化学生的医德,使其具备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我们手术学基础教学由医院外科教研室和大学实验动物教研室共同承担。近年来,在关注动物福利和提高教学质量并重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尝试,通过践行“4R”理念,即“减少、替代、优化和责任”原则[2],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观察患者在麻醉之前、检查中以及意识清醒时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将呼吸抑制情况和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用药后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均下降,P>0.05,无统计学意义;丙泊酚总量和呼吸抑制2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中麻醉的时间长、呼吸抑制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芳;唐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种带气囊气管切开导管试堵管封堵方法的应用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手术方法将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套管以形成人工气道,解决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一种技术[1],气管切开的患者一般在拔管前都常规需要试堵管,其目的在于观察患者是否可通过口鼻呼吸,是否会出现呼吸困难。带气囊气管导管的患者试堵管,由于没有配套的封堵器,根据经验我科通常采用定制的软木塞给予试堵管,但由于导管内径大小不同经常出现管与塞不匹配的情况,也有文献报道使用橡皮塞、棉签、一次性输液器茂菲氏滴管[2]等,但消毒程序繁琐且不易固定。笔者根据临床工作总结出三种带气囊气管切开导管堵管封堵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雪;黄茂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028例双美注射去除面部皱纹的近期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双美( Sunmax)药物注射对面部不同部位除皱的近远期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整形美容科收治行面部除皱患者1028例,男236例,女792例,年龄21~72岁。全部患者应用双美进行面部除皱,根据药物注射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在注射后当日、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比较不同组之间除皱的结果,综合分析双美注射除皱的近远期效果。根据药物注射部位分为:眉间川字皱纹、额部抬头纹、鼻唇沟皱纹、眼角鱼尾纹、鼻梁横纹进行分组观察。结果双美注射除皱后,各种皮肤皱纹凹陷均可以消失;注射后1个月效果无减退,皱纹不产生;3~6个月,除皱效果仍可与注射当日持平,9个月时,仅额部抬头纹和眼角鱼尾纹处出现轻微效果减退。结论应用双美进行注射去除面部皱纹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术后患者满意度高,是目前值得推广的注射除皱方法。

    作者:陈卓;戴霞;陶灵;李世荣;毋巨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rFN/CDH-BCP组织工程骨的制备和体内融合效应的初步研究

    目的制备复合bMSCs的rFN/CDH-BCP组织工程骨,并对其体内融合效应进行初步观测。方法制备复合bM-SCs的rFN/CDH-BCP组织工程骨,利用细胞离心粘附实验、MTT实验和成骨诱导分化等方法观察组织工程骨界面对骨种子细胞的粘附和分化的影响。建立兔腰椎横突间植骨融合模型,以复合bMSCs的rFN/CDH-BCP组织工程骨植于预备的骨槽内,利用X线影像学和组织学技术观察融合部位新骨生成状况及种子细胞分布、转归状况。结果 bMSCs复合24 h后rFN/CDH-BCP表面和内部有大量细胞粘附,生长良好,成骨诱导10 d后,rFN/CDH-BCP表面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21 d后,钙结节广泛分布。 bMSCs复合rFN/CDH-BCP植入兔植骨融合区12周后X线和组织学显示有明显新生骨生成,对照组没有。结论 rFN/CDH-BCP组织工程骨在体内外均有良好的生物学效应,对新骨形成和骨成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良好修复作用,具有较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向强;崔翔;王加旭;刘明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种术式治疗重睑术后及甲状腺眼病并发上睑退缩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3种术式上睑退缩的疗效。方法重睑术后及甲状腺眼病并发上睑退缩患者15例分为A、B、C组,A组5例9只眼采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B组5例10只眼采用上睑提肌中央腱膜切断术矫正,C组5例9只眼采用上睑提肌和Müller肌(穆勒氏肌)延长术矫正上睑退缩,观察3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A组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72 h后,5例(9眼)上睑退缩外观明显改善,维持4~6个月后恢复至以前未注射时状态;B组上睑提肌中央腱膜切断术,术后睑外形自然,睑闭合自然,其中有2例复发;C组上睑提肌-穆勒氏肌延长术,术后随访3~24个月效果满意,术后无复发和并发症。结论3种治疗上睑退缩的方法对静止期上睑退缩均有效。采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方法简便,疗效可靠,但持续时间较短,需反复注射;采用上睑提肌中央腱膜切断术操作简单,但不易正确量化且回缩略多;上睑提肌-穆勒氏肌延长术方法较简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李曾显;柴琳琳;杨东运;李世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胆道造影检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58例LC术中经IOC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成功55例,占94.83%,失败3例,占5.17%。50例胆总管未发现结石,占90.91%,发现胆总管小结石(0.4 cm)5例,占9.09%。其中4例经中转开腹行胆道探查,1例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纤镜网篮取石。胆囊管汇入右肝管1例。全组病例无胆道损伤、胆总管结石残留、胆漏、腹腔感染及IOC相关并发症。结论 LC术中行IOC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显影效果好,能及时发现胆道解剖变异;对基层医院减少胆道阴性探查、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浩;龙昊;宋正伟;李修红;杨天福;张奇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义眼台在眼部整形中的临床应用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商品名Medpor)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塑形性好,已被广泛应用于颌面部整形手术,近些年,用Medpor材料制作的义眼台也进入了临床应用,现将我院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韩非;吴燕;邱敏;蒋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原因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4000例,选取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1723例患者为观察组,在未发生意外妊娠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723例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中年龄小于19岁、农村户口、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产妇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未婚同居、性伴侣在2个以上和首次性行为在17岁以下人数进行观察。结果4000例入组产妇当中,发生再次意外妊娠的产妇所占比例为43.08%(1723/4000);字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年龄小于19岁、农村户口、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产妇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未婚同居、性伴侣在2个以上和首次性行为在17岁以下是人工流产术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和性观念开放是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的关键因素。

    作者:马凤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腮腺浅部第1叶间导管与面神经颧支的解剖学关系

    目的探讨腮腺叶间导管转移治疗干眼病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5具(10侧)成人尸体标本头面部腮腺区进行局部解剖,观察腮腺第1叶间导管与面神经颧支的关系,测量两者的相关数据。结果腮腺浅部第1叶间导管长度为(37.51±1.23) mm,注入腮腺导管处的外径为(0.53±0.15) mm。面神经颧支与腮腺第1叶间导管逆向而行,两者解剖关系密切。结论腮腺叶间导管转位治疗干眼病手术方式可供临床参考。

    作者:罗特坚;曹妍群;刘冬强;易德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STAT3介导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经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缺血后处理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寻STAT3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后处理组+NSC-74859( STAT3抑制剂)组。建立大鼠离体心脏工作模型,观察心脏在各组条件下心率、LVSP、+dp/dtmax、-dp/dtmax、冠脉流量的变化及心肌酶谱的改变。结果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复灌期心率,冠脉流出液中CK 及LDH 的含量明显降低,左室收缩压、左心室压力变化率、冠状动脉流出量明显升高。而抑制STAT3表达后,此保护效应明显减弱。结论缺血后处理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这一作用由STAT3转录因子介导。

    作者:沈诚;陈建明;胡义杰;宋毅;袁晔;钟前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疗效及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反应手术疗效的相关指标,比较胸腔镜手术组与传统开胸手术组的差异,评价基层医院开展胸腔镜手术的可行性。结果全组手术时间(100.75±22.72) min,术中出血量(54.27±26.21) mL,术后引流量(920.67±171.99) mL。胸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且切口操作时间短( P=0.000)、疼痛评分低(P=0.000),基层医院有能力开展此技术。结论胸腔镜手术疗效好,在基层医院开展具有可行性。

    作者:阚奇伟;刘泗军;石勇;郭丽娜;宋秀芳;梁枫;左瑶;干尧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室开展晨间手术的实践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发展及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手术量迅猛增加。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缩短外科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达到成本-效益大化,我科利用早晨黄金时间开辟了绿色通道,开展了晨间手术。所谓“晨间手术”,即:将手术时间在1~2h内的短小手术安排在正式上班时间前进行。于早上6:00接患者,7:00手术正式开始,结束时间控制在8:30前完成,不影响当日常规手术的开展。我院开展一年多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杨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金丝桃苷对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抗氧化应激研究

    目的研究金丝桃苷( Hyp)对四氯化碳( 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Hyp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谷胱甘肽( GSH)的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变化。结果 CCl4模型组大鼠肝组织HE染色病理检测结果见明显炎症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现象;Hyp高剂量60 mg/kg、中剂量30 mg/kg治疗组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Hyp治疗组肝组织中T-SOD、GSH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并存在量效关系。结论 Hyp对CCl4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作者:黄明春;陈剑鸿;胡小刚;夏培元;蔡永青;王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分类心理护理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

    急性百草枯中毒是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病情复杂,致残致死率高[1]。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轻症状,改善预后。我们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20例重度百草枯重度患者进行分类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冬梅;孙溦;张怀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以病例为中心教学法在八年制骨科见习中的应用

    以病例为中心学习( case-based learning,CBL)是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学习知识的教学模式[1],CBL教学可以强化分析、评估以及对课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在讨论过程中,教员可以对学员的临床知识水平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估,而基于团队的CBL可帮助学员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精神[2]。骨科作为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种多,对解剖基础要求高,见习教学在培养医学员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校八年制学员学习时间紧、科研压力大、学习能力强而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为提高见习效率,帮助学员快速适应临床工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试行CBL教学模式,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泽华;侯天勇;梅铁牛;周强;许建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2例结肠癌合并阑尾炎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阑尾炎的原因,减少误诊漏诊概率。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的1094例结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94名结肠癌患者中,有31例首诊时都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1例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非手术治疗。其中6名患者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瘤,24名患者术后1年内被诊断结肠癌,1名患者术后切口不愈合,引流管持续引出褐色液体,1例非手术治疗复发。结论结肠癌本身临床症状不典型,当并存阑尾炎时往往表现出阑尾炎的症状,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因此临床医生对阑尾炎患者应提高警惕,术前应仔细询问病史,及时行相关检查,必要时术中探查,以减少误诊漏诊的概率。

    作者:马文超;张伟辉;薛东波;赵松;高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超短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膝骨关节炎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临床上多表现为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后期严重者骨端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平[1]。关节镜手术可去除增生骨质,修复关节结构。术后护理与康复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非常重要。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86例关节镜术后膝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术后治疗护理与超短波联合常规治疗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晓津;李华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无X线ERCP治疗妊娠期胆管结石术中护理

    妊娠期胆胰疾病多由胆道梗阻引起,及早解除梗阻、通畅引流为关键[1]。妊娠期胆胰疾病中胆总管结石常见,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处理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2]。常规 ERCP需要在X线辅助下完成,尽管大多数专家认为,单次ERCP所需X线照射剂量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不大,但X线照射的安全性仍受到广泛关注和担忧,因此,对妊娠期女性进行无X线ERCP有重要的实用价值[3]。该方法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在国内仅有极少数报道。我们顺利完成4例无X线辅助ERCP治疗妊娠胆管结石手术,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惠娜;岳金萍;加雪梅;李靖;卢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雾化吸入预防甲状腺癌术后呼吸道症状的效果观察

    甲状腺癌手术后,剧烈的咳嗽咳痰容易加重伤口的疼痛、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甲状腺癌术后应特别注重观察呼吸道症状,采取积极有效的祛痰、清除气道分泌物等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通过观察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呼吸道症状,了解雾化吸入在这一过程中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小梅;杨英;陈显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头臂静脉及副半奇静脉变异1例报告

    头臂静脉作为人体的一条较大静脉,变异情况较少见,多为个案报道[1-2],国内未见头臂静脉同时伴有副半奇静脉变异的报道。我们在解剖一青年男性尸体过程中,发现头臂静脉、副半奇静脉变异,现报告如下,供临床参考。

    作者:卢海;孟镔;江金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