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丝桃苷对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抗氧化应激研究

黄明春;陈剑鸿;胡小刚;夏培元;蔡永青;王强

关键词:金丝桃苷, CCl4, 急性肝损伤, 抗氧化活性
摘要:目的研究金丝桃苷( Hyp)对四氯化碳( 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Hyp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谷胱甘肽( GSH)的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变化。结果 CCl4模型组大鼠肝组织HE染色病理检测结果见明显炎症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现象;Hyp高剂量60 mg/kg、中剂量30 mg/kg治疗组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Hyp治疗组肝组织中T-SOD、GSH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并存在量效关系。结论 Hyp对CCl4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32例结肠癌合并阑尾炎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阑尾炎的原因,减少误诊漏诊概率。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的1094例结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94名结肠癌患者中,有31例首诊时都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1例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非手术治疗。其中6名患者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瘤,24名患者术后1年内被诊断结肠癌,1名患者术后切口不愈合,引流管持续引出褐色液体,1例非手术治疗复发。结论结肠癌本身临床症状不典型,当并存阑尾炎时往往表现出阑尾炎的症状,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因此临床医生对阑尾炎患者应提高警惕,术前应仔细询问病史,及时行相关检查,必要时术中探查,以减少误诊漏诊的概率。

    作者:马文超;张伟辉;薛东波;赵松;高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氟比洛芬酯对TUR-P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治疗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40名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将进行TUR-P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n=20)和对照组( n=20)。术后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性疼痛时,观察组患者使用100 mg氟比洛芬酯配比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若有需要,可加药静脉续滴;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100 mg,若效果不理想则肌肉注射盐酸布桂嗪100 mg,于用药后30 min,1 h,2 h,4 h,6 h,8 h对2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 VAS),观察并记录用药后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给药后30 min、1 h、2 h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4 h、6 h、8 h的视觉模拟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口干、眩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在继发性出血方面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可作为治疗TUR-P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南晖;郭时英;刘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构建hTNF-α/293基因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观察稳定转染hTNF-α/293基因细胞对人结肠癌( LOVO)细胞生长增殖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ELISA检测稳定转染hTNF-α/293基因细胞和Hek-293细胞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观察体外培养中,hTNF-α/293基因细胞与LOVO细胞共同培养,于不同的时间点,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LOVO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到了hTNFα蛋白体外表达,检测表明hTNFα/293细胞组和hTNFα阳性组对共培养的LOVO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提示稳定转染hTNF-α/293对LOVO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效应,且呈现出良好的数量依赖关系。由于TNF-α/293基因细胞可有效分泌hTNFα蛋白,并能分泌到细胞外。

    作者:高宇红;薛毅珑;潘静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室开展晨间手术的实践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发展及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手术量迅猛增加。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缩短外科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达到成本-效益大化,我科利用早晨黄金时间开辟了绿色通道,开展了晨间手术。所谓“晨间手术”,即:将手术时间在1~2h内的短小手术安排在正式上班时间前进行。于早上6:00接患者,7:00手术正式开始,结束时间控制在8:30前完成,不影响当日常规手术的开展。我院开展一年多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杨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对经皮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的辅助作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对经皮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PTVE)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辅助作用。方法52例经超声引导下PTVE作为观察组,37例采用盲穿门静脉行PTVE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指确定穿刺点至导管置入时间)、栓塞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73.1%)显著高于对照组(43.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时间(2.3±0.6)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4.2±0.8) min,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栓塞成功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对PTVE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能准确判断门静脉位置,增加了穿刺成功率,提高了穿刺速度。

    作者:李劲松;张俊文;刘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解剖学神经系统教学体会

    神经系统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解剖学教学难点之一。历年来学生普遍反映该部分内容难学、难懂、难记,从而导致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容易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终影响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者根据近年来在神经系统教学中的经验,就如何提高神经系统的教学质量得出了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莉;石清明;毕文杰;卢辰;聂政;石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头臂静脉及副半奇静脉变异1例报告

    头臂静脉作为人体的一条较大静脉,变异情况较少见,多为个案报道[1-2],国内未见头臂静脉同时伴有副半奇静脉变异的报道。我们在解剖一青年男性尸体过程中,发现头臂静脉、副半奇静脉变异,现报告如下,供临床参考。

    作者:卢海;孟镔;江金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9例报道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全结肠切除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P)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应用腹腔镜实施全结肠切除术,对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例 FAP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手术时间230~310 min,术中失血量80~210 mL,肛门排气时间为术后2~3 d,住院时间为12~14 d,随访6~36个月,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切口小美观,术后恢复快,效果良好。

    作者:甄四虎;侯会池;王少文;李伟;刘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改进手术学基础教学的体会

    手术学基础是临床医学生进入到临床课程学习前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安排,除了让学生掌握无菌技术及外科基本操作技能外[1],还需要强化学生的医德,使其具备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我们手术学基础教学由医院外科教研室和大学实验动物教研室共同承担。近年来,在关注动物福利和提高教学质量并重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尝试,通过践行“4R”理念,即“减少、替代、优化和责任”原则[2],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李一明;李维卿;侯立军;沈宏亮;王来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分类心理护理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

    急性百草枯中毒是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病情复杂,致残致死率高[1]。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轻症状,改善预后。我们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20例重度百草枯重度患者进行分类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冬梅;孙溦;张怀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028例双美注射去除面部皱纹的近期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双美( Sunmax)药物注射对面部不同部位除皱的近远期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整形美容科收治行面部除皱患者1028例,男236例,女792例,年龄21~72岁。全部患者应用双美进行面部除皱,根据药物注射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在注射后当日、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比较不同组之间除皱的结果,综合分析双美注射除皱的近远期效果。根据药物注射部位分为:眉间川字皱纹、额部抬头纹、鼻唇沟皱纹、眼角鱼尾纹、鼻梁横纹进行分组观察。结果双美注射除皱后,各种皮肤皱纹凹陷均可以消失;注射后1个月效果无减退,皱纹不产生;3~6个月,除皱效果仍可与注射当日持平,9个月时,仅额部抬头纹和眼角鱼尾纹处出现轻微效果减退。结论应用双美进行注射去除面部皱纹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术后患者满意度高,是目前值得推广的注射除皱方法。

    作者:陈卓;戴霞;陶灵;李世荣;毋巨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共同性斜视全麻儿童术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共同性斜视( Concomitant Strabismus )可导致儿童存在孤独、社交焦虑和低自尊等一些心理问题。在儿童期行斜视矫正术,有恢复双眼单视的希望,达到视觉高级功能恢复的目的。因此,在儿童发育期内行斜视矫正术是非常必要的[1]。全麻手术后患儿需双眼纱布遮盖压迫止血及心电监护,往往由于患儿不配合,拒绝心电监护、抓掉双眼遮盖的纱布,为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往往需要约束患儿行为,所以,提高共同性斜视患儿术后的配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科2011年以来对80例共同性斜视患儿及家长术前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燕;王晓蕾;卞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以胰腺为中心的远端胃癌D2淋巴结清扫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以胰腺为中心的远端胃癌D2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路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确诊为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26例,采取以胰腺为中心的D2淋巴结清扫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数量、淋巴结数目,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术中出血量50~200 mL,平均110 mL;术后淋巴结清扫数目16~35个,平均26个。术后有1例出现腹腔出血并发症,1例出现淋巴漏并发症,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至1年,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以胰腺为中心的远端胃癌D2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韦永成;梁天伟;孙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超短波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膝骨关节炎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临床上多表现为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后期严重者骨端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平[1]。关节镜手术可去除增生骨质,修复关节结构。术后护理与康复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非常重要。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86例关节镜术后膝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术后治疗护理与超短波联合常规治疗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晓津;李华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严重创伤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创伤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尽管目前在创伤预防、急救及新药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引起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即是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1]。虽然创伤后发生MODS的病理过程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广泛的不可控制的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在重要生命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中具有关键作用[2-3],这一观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的认同,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杨新征;朱宝宇;于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胆道造影检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58例LC术中经IOC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成功55例,占94.83%,失败3例,占5.17%。50例胆总管未发现结石,占90.91%,发现胆总管小结石(0.4 cm)5例,占9.09%。其中4例经中转开腹行胆道探查,1例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纤镜网篮取石。胆囊管汇入右肝管1例。全组病例无胆道损伤、胆总管结石残留、胆漏、腹腔感染及IOC相关并发症。结论 LC术中行IOC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显影效果好,能及时发现胆道解剖变异;对基层医院减少胆道阴性探查、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浩;龙昊;宋正伟;李修红;杨天福;张奇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疗效及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反应手术疗效的相关指标,比较胸腔镜手术组与传统开胸手术组的差异,评价基层医院开展胸腔镜手术的可行性。结果全组手术时间(100.75±22.72) min,术中出血量(54.27±26.21) mL,术后引流量(920.67±171.99) mL。胸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且切口操作时间短( P=0.000)、疼痛评分低(P=0.000),基层医院有能力开展此技术。结论胸腔镜手术疗效好,在基层医院开展具有可行性。

    作者:阚奇伟;刘泗军;石勇;郭丽娜;宋秀芳;梁枫;左瑶;干尧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原因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4000例,选取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1723例患者为观察组,在未发生意外妊娠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723例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中年龄小于19岁、农村户口、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产妇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未婚同居、性伴侣在2个以上和首次性行为在17岁以下人数进行观察。结果4000例入组产妇当中,发生再次意外妊娠的产妇所占比例为43.08%(1723/4000);字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年龄小于19岁、农村户口、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产妇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未婚同居、性伴侣在2个以上和首次性行为在17岁以下是人工流产术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和性观念开放是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的关键因素。

    作者:马凤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STAT3介导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经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缺血后处理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寻STAT3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后处理组+NSC-74859( STAT3抑制剂)组。建立大鼠离体心脏工作模型,观察心脏在各组条件下心率、LVSP、+dp/dtmax、-dp/dtmax、冠脉流量的变化及心肌酶谱的改变。结果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复灌期心率,冠脉流出液中CK 及LDH 的含量明显降低,左室收缩压、左心室压力变化率、冠状动脉流出量明显升高。而抑制STAT3表达后,此保护效应明显减弱。结论缺血后处理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这一作用由STAT3转录因子介导。

    作者:沈诚;陈建明;胡义杰;宋毅;袁晔;钟前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预防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而胸内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后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据国内外文献统计,其发生率3%~5%。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4~10 d内,其病死率高达50%[1]。食管癌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做护理是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瘘患者康复的关键[2]。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我科收治食管癌患者186例,发生吻合口漏10例,本文就这1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