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小英
目的 探讨电子结肠镜诊断回肠末段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和讨论1000例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结果进入回肠末段约10-50cm不等,平均进入(25±3.5)cm;本组中初诊病例326例(326/1000,32.60%),复诊病例674例(674/1000,67.40%),发现回肠病理改变386例(386/1000,38.60%),其中初诊病例126例(126/386,32.64%),复诊病例260例(260/386,67.35%),复诊病例回肠末段病变阳性率38.57%(260/674),本组发现回肠末段慢性活动性炎症354例(其中确诊为克罗恩病58例,结核12例)、钩虫病20例、绦虫病2例、息肉8例、淋巴瘤2例;在发现回肠末段病灶同时合并结肠炎856例、结肠溃疡96例(其中克罗恩病18例、结肠溃疡性病变46例,溃疡性结肠炎32例)、息肉283例、结肠癌168例.诊疗结束后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均能够忍受,经排气排便后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电子结肠镜检查在完成全结肠检查的同时应常规进入回肠末段进行观察,以拓宽视野,尽可能避免遗漏,提高阳性率和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尤其对于病程长、有典型临床消化道症状、在胃肠镜常规检查无特殊发现和/或结肠镜结果与临床不相符合情况下的患者,意义更加重大.
作者:伍庆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NAL)、山莨菪碱对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两者休克治疗的机制.方法 (1)改良Wigger法建立兔失血性休克模型,测定休克失代偿期;(2)休克模型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6)、NAL组(B组,n=6)和山莨菪碱组(C组,n=6);在失代偿期前10min,B组静注NAL(1mg/kg)、C组静注山莨菪碱(2mg/kg)预处理,A组静注等容的0.9%氯化钠注射液;(3)记录休克前、休克30、60、90、120、150、180min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A)后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值;检测相应时点血清NO浓度.结果 (1)Wigger模型在休克60min后进入休克的失代偿期;(2)B组休克60、90、120min的MAP升高幅度大于A组(P<0.05);(3)C组休克60min的MAP升高幅度大于A组(P<0.05);(4)B组休克60、120min的NO浓度低于休克前(P<0.05),休克60、120、180min的NO浓度低于A组(P<0.05);(5)C组NO浓度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NAL提高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可能与NAL通过降低血清NO浓度有关;(2)山莨菪碱不提高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但延缓了失代偿期的出现.
作者:黎阳;彭丹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368例危重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一次穿刺成功290例(78.8%),2次成功53例(14.2%),总穿刺成功就率(93.2%),留管3-48d,平均(13.8±7.6)d;失败25例(6.8%).穿刺置管引起并发症17例(4.6%),其中误穿锁骨下动脉6例,气胸4例,误入颈内静脉3例,误入胸腔导致液胸2例,穿刺点血肿2例.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管时间长及便于护理,但必须熟悉解剖结构、严格无菌操作并掌握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作者:于洪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医院的物资供应是医院后勤管理中的物流管理,它涉及医院医疗设备、医用物质、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等物质的采购及供应.因此,如何科学地管理和控制以上物质的采购过程和环节,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核算和资本经营,也是医院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作者:崔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全组50例病人均为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以下方案治疗:紫杉醇175 mg/m2第1天,顺铂80 mg/m2第1天,21-28 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结果 5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33例,稳定(SD)9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72.0%(36/50).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脱发.结论 此方案可作为晚期食管癌的一线化疗方案,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陈云萍;赵义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行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肿复发3例,继发性颅内血肿2例,脑脊液漏2例,癫痫1例,脑梗塞1例.结论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术中操作规范,选择合适引流管,置管合理,术后严密观察,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宪起;马龙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利培酮对照.方法将66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少.结论阿立哌唑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韦红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更好的鼻腔填塞物.方法观察MEROCEL止血海绵+双腔水囊作为鼻腔填塞物的临床效果.结果治愈率92%,且填塞迅速.结论 MEROCEL止血海绵+双腔水囊是理想的鼻出血填塞物.
作者:何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 1992年2月至2008年3月我院5例隐匿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病人中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化疗; 2例行辅助化疗后,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并继续使用有效同方案辅助化疗、放疗,术后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隐匿性乳腺癌 5年存活率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行保留乳房的治疗,不影响复发与生存.
作者:邹智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5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儿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频率增快或减慢、节律不整、甚至呼吸暂停等中枢性呼吸衰竭.排除了肺部严重的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行头颅CT已明确诊断,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22例患儿治愈,3例死亡.结论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容易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疾病,导致病情恶化,延误治疗,应注意进行鉴别诊断.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和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
作者:彭雪梅;郑碧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部分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因.方法 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制的皮肤过敏原试验诊断试剂盒斑贴器对240例皮炎、湿疹等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 斑贴试验阳性反应者208例,阳性率87%.各病种阳性率:接触性皮炎97.5%,湿疹94.25%,荨麻疹75%,特应性皮炎58%.标准筛选抗原中阳性率较高,抗原有香料、硫酸镍、硫汞、对苯二胺、重铬酸钾、松香、甲醛等.结论 清洁剂、染发剂、化妆品以及含汞的医用药品是主要的皮肤接触致敏物质.
作者:陈斐;陈海富;丁吉东;梁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77例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 77例患儿无出现并发症,均在住院3-10d后痊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除了通过常规治疗和针对性加强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外,消毒隔离和保持大便通畅是护理的关健.
作者:柳炎珍;邓向红;赖文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宫腔镜及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3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分别占不孕症的54.55%、21.21%及14.40%,前者多为继发性不孕症的病因,而后两者多为原发不孕症的病因.手术后妊娠率为41.96%.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叶育芳;齐青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临床拟诊为HIE的83例患儿采用螺旋CT扫描.结果 62例CT诊断为HIE,其中轻度35例,中度 17例,重度 10例.结论 CT诊断对早发现HIE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诊断HIE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陈科;杜绪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薄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足部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 应用腹部及交腿随意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手足部撕脱伤、热压伤、刀砍伤及瘢痕挛缩畸形.结果 本组35例采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各种手外足伤,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超薄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是较理想的手外足科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罗文福;陈红丽;张先安;关少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抑郁性神经症在综合性医院的误诊情况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对本院神经内科2004年至2008年抑郁性神经症206例患者经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分值≥20分.排除器质性疾病和药物原因引起的抑郁,既往未经过系统的抗抑郁治疗,符合CCMD-3关于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CCMD-3恶劣心境的诊断标准.采用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痊愈103例,显著进步75例,进步20例,无效8例显效率88.27%,有效率96.2%.结论综合医院临床医生专注于躯体表现,易忽视社会-心理等因素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给予综合性医院医生精神科知识培训,加强神经精神科的会诊,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提高全社会对抑郁症的认识,给予规范合理全程个体化针对性的药物心理治疗能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潘均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标识化管理在综合病房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标识化管理进行病房存放药物管理.结果标识化管理后护士用于检查药物的时间明显减少(P<0.001);检查药物的落实也明显提高(P<0.01);药物混放的发生率也减少(P=0.047).结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的发生.
作者:朱海燕;陈妙虹;赖玉兰;林静君;何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霍乱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9例霍乱患者均采用严密隔离,做好用药护理及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39例患者均全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面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霍乱救治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靳冬香;刘静梅;李金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用抗生素的经验性治疗.方法将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按不同诊断标准,疑似VAP共83例患者进入研究.只要诊断考虑疑似VAP即联合应用广谱强力抗生素.痰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改用窄谱、针对性强抗生素治疗.结果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组应用抗生素平均时间比对照组提早14.7h,结果28d死亡率分别为30.9%(13/42)、46.3%(19/41), 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抗生素应用天数分别为(8.0±4.9)d﹑(10.0±5.6)d,P=0.0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吸机治疗天数分别为(4.8±3.4)d﹑(8.5±6.2)d,P=0.017;ICU住院天数分别为(14.1±6.1)d﹑(17.0±7.3)d,P=0.029.结论 疑似VAP患者应尽早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争取早日让患者撤离呼吸机,控制VAP,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承惇;任南征;李玩林;李浩;陶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在表面麻醉下进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1例(254只眼)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3d视力≥0.5者204只眼(80.31%),术后一周视力0.5-1.0者230只眼(90.55%).随访3-12个月,视力稳定.结论表面麻醉下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手术时间短、疗效好,设备要求简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的方法.
作者:方繁;张华英;刘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