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三
目的 了解本地区妇女阴道炎患者阴道、官颈分泌物中几种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揭示本地区各种阴道病的趋向与涂片镜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35例妇科门诊阴道炎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生理盐水湿片镜检胺试验PH.结果 检出念珠菌病为364例占23.7%,细菌性阴道病(BV)408例占26.6%滴虫病129例占8.40%,念珠带菌者147例占9.6%淋病44例占2.9%.结论 本地区妇女阴道病主要以BV和念珠的发病较高,同时在念珠的检出时需注意镜检中出现的假菌丝的情况,供临床医生参考症状和体征来诊断.
作者:唐敏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甲氨喋岭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病例均给予甲氨喋岭(MTX)0.4mg/kg.d+米非司酮50mgbid,5日为一疗程.所有病例治疗过程中监测血β-HCG直至正常为成功.结果 治疗成功51例(87.93%),失败7例(12.07%).结论 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高, 方法 简便, 值得推广.
作者:徐卫霞;杨光琼;李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老年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动脉弹性的特点及动脉弹性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院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288例,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体重、年龄、并发症等因素对动脉弹性的影响.结果 老年ISH的大小动脉弹性均小于正常血压、经典双期及舒张期高血压老年人,身高、体重、收缩压和脉压与动脉弹性有相关性.80岁以下老年人的大小动脉弹性与老老年人的无差异.结论 ISH患者动脉弹性较其他老年人降低是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可否通过降压以外提高动脉弹性的方法 以期改善ISH预后.值得进一步掇索.
作者:唐丹;伍悦蕾;张廷杰;刘建琼;叶晓平;朱轼;姚园嫒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临床观察总结211例人硬膜外麻醉使用碱化利多卡因的阻滞效果、初次用量及毒性反应.方法 中下腹、下肢手术,选相应椎间隙穿刺行常规硬外阻滞,市售2%盐酸多卡因每5ml加入5%碳酸钠1ml行碱化.试验量3~4ml,追加量8~9ml,术中视阻滞效果考虑是否应用静脉强化药度非合剂.结果 麻醉效果优良率91.5%,37%的病倒可不用度非合剂完成手术,无毒性反应发生.结论 碱化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控制用量在4~6mg/kg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荆量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椎管内联合麻醉在老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老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 年龄60-78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 左旋布比卡因5mg+芬太尼25ug与10%葡萄糖水配成2.5ml溶液20例;B组,布比卡因10mg+10%葡萄糖水配成2.5ml溶液20例.实施腰-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高阻滞平面及到达时间, 改良Bromage评分法判断运动神经阻滞程度, 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平面消退时间,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及寒战等副作用.结果 所有患者麻醉镇痛完善.两组高阻滞平面及到达时间,麻醉持续时间, 肌松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意义.B组低血压和寒战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与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能满足老年患者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要求, 且副作用明显减少.
作者:方宁;黎敏;郭建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近几年来手外伤患者越来越多,临床上手外伤指端缺损病例占其一大部分, 处理此类外伤的原则是首先解决皮肤的覆盖问题, 然后尽可能多的保留伤手的功能及外观.我院自1997年11月~2005年12月应用V-Y皮瓣,邻指皮瓣,岛状皮瓣, 残端缝合修复指端缺损1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翔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有关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收集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间18例再次手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再次手术后,15例(83.33%)成功,即裂孔封闭,视网膜完全复位.视力较术前增进;2例(11.11%)好转,即裂孔封闭,视网膜基本复位, 视力同术前,1例(5.55%)失败, 即裂孔未封闭,视网膜未复位,视力下降.结论 在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视网膜复位术中,未使裂孔位于巩膜垫压嵴上, 冷凝过度或不足;术后出现新的视网膜裂孔是导致手术失败而需再次手术的常见原因.
作者:李天绪;万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无痛胃镜在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病上的价值.方法 选择无痛胃镜检查466例为研究组.普通电子胃镜检查473例为对照组,两组中疑似病例以持续性、烧灼性中上腹痛,恶心、暖气、反酸症状为参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对比、分析两组的胆汁返流性胃炎病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检出率为2.36%.对照组检出率为10.30%.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无痛胃镜对胆汁返流性胃炎病的诊断结果 更可靠.
作者:杨书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连续灌洗引流治疗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灌洗引流治疗47例严重颅内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行皮下潜行置管,脓腔-同侧侧脑室连续灌洗引流术:28例行双侧脑室置管连续灌洗引流术,14例行单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连续灌洗引流术.平均灌洗引流时间11.6±3.1乙39例(83.0%)严重颅内感染控制,8例(18.0%)死亡,13例良性脑积水自愈;26例并发恶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结论 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病例行感染伤口或脑脊液漏口处理,依病情采取不同部位置管连续灌洗引流术,根据经验或药敏试验结果 使用抗菌药,补允血液类制品和免疫调节剂, 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颅内感染治愈率高;颅内感染控制后良性脑积水自愈;脑膨出、恶性脑积水行V-P分流术,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胜初;周玉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机械通气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的变化,总结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中的疗效.结果 急性左心哀患者配合机械通气治疗比常规治疗平均血压有所降低,心率下降,呼吸频率减慢,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配合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胡金兰;林玉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与插管全麻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90例ASA Ⅰ~Ⅱ级、均无心肺疾病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Ⅰ组)、腰硬联合组(Ⅱ组)、插管全麻组(Ⅲ组),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后/气腹后10min、30min、60min和手术结束/放气后10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3组患者气腹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均有所变化,全麻组较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和腰硬联合组较气腹前变化显著(P<0.05),且硬膜外组平均动脉压变化较腰硬联合组更明显(P<0.05).绪论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均可满足妇科腹腔镜手术需要.但插管全麻患者生命体征更平稳、不良反应更少,更安全.
作者:党彩艳;王永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鲎试验法的建立.方法 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紊产生凝集的反应机理, 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索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结果 样品做1:5稀释,使用λ=0.5EU.ml-1的TAL作细菌内毒素检查与热原检查结果 完全一致.结论 可以利用鲎试验法替代目前繁琐耗时的家兔法作为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小荣;邢诒雄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抗凝血酶(AT)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 用全自动免疫比浊定量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03例急性脑出血并发SIRS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在人院后第一天的血清AT及血浆TNF-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急性脑出血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清AT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浆TNF-α含量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清AT含量下降, 而血浆TNF-α含量升高, 从而提示炎症细胞因子与凝血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TNF-d、AT等细胞因子可作为预测MODS的早期指标.
作者:顾强;顾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人麻醉用于小儿深静脉置管术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患儿, 病种均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入手术室后面罩直接吸纯氧(IL/min),加七氟烷,快速升高七氟烷的吸人浓度(调节至5%或6%),直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 维持浓度控制在1-3%.所有患儿均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Arrow导管.结果 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为58.34±12.1秒左右,针刺反应消失时间为125±13秒, 手术时间12±2分钟, 术毕停药后病人完全清醒的时间为8.1±3,3分钟.血流动力学稳定, 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者.结论 七氟烷用于儿童短小手术,诱导极为平稳和快速, 气道蒯激小,心血管抑制轻,苏醒迅速, 安全可控.
作者:陈展明;翁钦永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测量颈椎椎弓根尺寸和进钉点进钉角度为置入椎钉提供依据.方法 CT测量30例患者颈3-7,CT扫描测量颈椎根以下尺寸,椎根内径、外径、内侧皮质厚度、椎弓根轴长度和椎弓根长轴与中线的夹角.结果 颈椎椎弓根平均内径为L3-3.3mm,颈椎椎弓根平均外径为4.0-7.0mm,小的椎弓根在女性颈3椎体,小的椎弓根外径为3.2mm,大椎弓根宽为C7,男性为11.3mm,女性为7.4 mm.平均内壁皮质骨厚度为1.5-2.0 mm,平均椎弓根轴长度29.3to-33.7mm和平均椎弓根长轴与中线的夹角39.8度to 49.0度.结论 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人应行CT测量, 螺钉角度接近50度, 进钉角度尽可能在侧块的外侧.
作者:赖志军;郭汉明;蔡宏华;孙春汉;缪海雄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诊断、相关因京,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 ,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以85例羊水过少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羊水量正常的85例为对照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多发生于第40~41+6周,占52.94%,羊水过少的主要并发症是胎儿窘迫、羊水粪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窒息、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羊水过少经确诊,排除胎儿畸形,适时剖宫终止妊娠为宜.
作者:甄妙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肝硬化患者常伴明显出血倾向,严重出血是肝硬化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除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外, 凝血及纤溶异常也是出血的重要原因.本文对6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检测,观察这些指标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为评价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张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腰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影响和困扰着人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情趣.笔者多年之临床实践, 采用疾病的诊断以现代医学为主, 而在治疗上则以中医的辨证施治为原则, 进而运用中药、针灸、推拿进行治疗.或针灸或中药或推拿或单用或兼用.一切围绕着有利于病患者的健康而展开, 一切治疗手段都在一个辨证施治的思想指导下展开.分则以弘扬各自治疗手段之绝对优势, 合则主次配合,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形成一整套完整系列的治疗体系, 不揣冒昧,略作陈述.敬望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作者:林舟;孙立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测定单核细胞趋化蛋向-1(monoe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MCP-1)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CHF)患者中的表达改变.及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l-3-methylglutarylcoenzyme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对其的调节作用.探讨MCP-1在心衰发病中可能发生的作用及阿托伐他汀在心衰中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5例CHF患者和2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浆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浓度, 心脏彩超评价心脏结构及功能.并将慢性心衰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31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4例), 共观察12周.结果 CHF组血浆中MCP-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心衰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的LVEDD、E/A、MCP-1均显著降低(均P<0.05), FS和LVEF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外周血浆中MCP-1水平的升高是心衰时机体免疫激活的一个标志,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舒周伍;郑莉;吴贤仁;黄林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血血小板计数(PIJ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二组.其中急性脑梗死组233例,对照组255例,用Sysmex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有受试者静脉血PIJT、MPV、PDW、P-LCR、PCT进行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PLT减少.MPV、PDW、P-LCR均升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MPV、PDW、P-LCR增高,PLT下降,临床上对具备脑梗死高危因索或脑梗死确诊者应积极监测外周血小板的数量及参数, 特别是MPV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预估与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MPV增高的患者,可适当给予预防性抗血小板治疗.
作者:李祖铭;罗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