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桡动脉直接测压与袖带测压的相关性研究

阮林;黄冰;黎阳;黄宇

关键词:血压, 有创, 无创, 相关性
摘要:目的 研究桡动脉直接测压与袖带测压的相关性.方法 30例全麻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Spaeelabe Medical多参数床旁监护仪组、GE Dash 4000型多功能监护仪组和AgilentV24C多功能监护仪组,每组10例.每例病人分别用桡动脉直接测压与袖带无创测压测10次平均动脉压.结果 三组病人桡动脉直接测压与袖带无刨测压值高度相关.Spacelabs Medical多参数床旁监护仪组无创测压高于直接测压;GEDash4000型多功能监护仪组和Agilent V24C多功能监护仪组直接测压高于无刨测压.结论 桡动脉直接测压与袖带测压高度相关,但不同的监测仪和传感器的差值结果 有一定的差异.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旋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癌改良根治术的麻醉效能及不良反应.方法 40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0.375%布比卡因+0.5%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试验组使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0.5%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每组20例.观察指标包括:SP、DP、MAP、HR、SPO2,感觉阻滞起效时间, 高阻滞平面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阻滞范围,麻醉质量,呼吸抑制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阻滞范围,麻醉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达高阻滞平面时间试验组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抑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0.375%左旋布比卡因+0.5%利多卡因与0.375%布比卡因+0.5%利多卡因都能安全用于胸段硬膜外阻滞,满足乳癌改良根治术的麻醉要求.鉴于左旋布比卡因较短的诱导时间和较低的神经及心脏毒性,用于胸段硬膜外阻滞具有优越性.

    作者:邓宏平;黄兰菊;马正美;徐志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转运早期早产儿对其脑室内出血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搬运早期早产儿对其脑室内出血(IVH)的影响, 并研究其对策.方法 以1998年1月列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6例早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设为三组:A组,无搬运组;B组.有搬运组, 且搬运前未预防性使用苯巴比妥;C组,有搬运组,但搬运前半小时预防性地使用了苯巴比妥.再比较三组早产儿IVH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早产儿IVH发生率明显不同,A组、B组、C组分别为36.4%(24/66)、82.8%(72/87), 56.6%(30/53), 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搬运早期早产儿易使其IVH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对于早期早产儿应尽量避免搬运.以减少其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率;若必须搬运则可在搬运前半小时预防性地运用苯巴比妥, 便可部分地减少其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陈鹏年;李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羊水过少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诊断、相关因京,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 ,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以85例羊水过少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羊水量正常的85例为对照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多发生于第40~41+6周,占52.94%,羊水过少的主要并发症是胎儿窘迫、羊水粪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窒息、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羊水过少经确诊,排除胎儿畸形,适时剖宫终止妊娠为宜.

    作者:甄妙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大网膜囊肿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大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 对36例大网膜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巨大囊肿,占据整个腹腔.囊肿由大网膜根部开始,前面贴腹壁,后是小肠.25例位大网膜上部或中部.8例位于大网膜边缘.2例囊壁与小肠大面积紧密粘连.均经手术治疗及预后满意, 末见复发.结论 临床表现及体征缺乏特征性的诊断依据及手术的有效治疗.

    作者:刘任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连续灌洗引流治疗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灌洗引流治疗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灌洗引流治疗47例严重颅内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行皮下潜行置管,脓腔-同侧侧脑室连续灌洗引流术:28例行双侧脑室置管连续灌洗引流术,14例行单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连续灌洗引流术.平均灌洗引流时间11.6±3.1乙39例(83.0%)严重颅内感染控制,8例(18.0%)死亡,13例良性脑积水自愈;26例并发恶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结论 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病例行感染伤口或脑脊液漏口处理,依病情采取不同部位置管连续灌洗引流术,根据经验或药敏试验结果 使用抗菌药,补允血液类制品和免疫调节剂, 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颅内感染治愈率高;颅内感染控制后良性脑积水自愈;脑膨出、恶性脑积水行V-P分流术,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胜初;周玉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不同检查方法行宫颈疾病筛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采用不同方法 筛查子宫颈疾病的结果 进行比较与分析, 以期找到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佳方案.方法 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行宫颈疾病筛查且有病理组织学对照的3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筛查方法 包括传统巴氏宫颈细胞涂片(158例)和新柏氏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TCT,167例),将其与阴道镜下取活检的病理结果 作对照研究.结果 TCT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巴氏涂片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异度、准确性及阴性预测值与巴氏涂片组,p均>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细胞学筛查是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TCT独特的取材与制片方法 ,更有利于宫颈阳性病变的检出,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对早期宫颈病变起到筛查作用.

    作者:李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原因探讨

    目的 探讨有关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收集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间18例再次手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再次手术后,15例(83.33%)成功,即裂孔封闭,视网膜完全复位.视力较术前增进;2例(11.11%)好转,即裂孔封闭,视网膜基本复位, 视力同术前,1例(5.55%)失败, 即裂孔未封闭,视网膜未复位,视力下降.结论 在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视网膜复位术中,未使裂孔位于巩膜垫压嵴上, 冷凝过度或不足;术后出现新的视网膜裂孔是导致手术失败而需再次手术的常见原因.

    作者:李天绪;万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剔除术89例

    目的 评价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1年1月~2007年5月89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89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随访78例,术后80%月经恢复正常.78例中有生育要求者30例,其中20例术后妊娠,妊娠率为66.67%,平均受孕时间12个月,无妊娠子宫破裂发生.89例有4例复发.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保留子宫不但能明显改善症状,对要求生育者术后妊娠率可达66.67%.为减少术后复发,术中应仔细检查.

    作者:郑小华;何进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喘康速、必可酮、爱全乐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喘康速、必可酮、爱全乐喷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共182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使用喘康速、必可酮、爱全乐喷剂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 及静脉点滴二羟丙茶碱、地塞米松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治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喘康速、必可酮喷剂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有疗效.

    作者:陆玓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索(Bil)水平与冠心病(coronary hean djsease,CHD)的关系.方法 符合条件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00例CHD患者为CHD组,经体检证实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索(DBil)并计算间接胆红索(IBil).再将CHD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并根据冠脉病变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HD组血清TBil、DBil、IBil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之间血清Bil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血清TBil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低血清Bil水平可能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清Bil水平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可通过血清Bil等生化指标的综合测定,来间接的评估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作者:李玉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症子宫切除在产科大出血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中大出血的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 ,对我院2003年4月~2007年3月间收治的产科大出血患者6例急症行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例均为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产科大出血患者,其中子宫破裂2例,宫缩乏力、胎盘部分植入、子宫内翻,子宫卒中各1例均并发DIC.出血量1800~3800毫升,平均2700毫升.6例患者均进行急症子宫切除术,5例术后痊愈出院,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孕产次、产科出血的原因等因素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相关.结论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剖宫产手术中或阴道分娩时发生紧急情况下所采取的特殊处理抢救方法 .是控制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手术时机的掌握至关重要.

    作者:郭景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餐后血糖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餐后血糖异常的发病情况及特点,尽早发现隐匿性糖代谢异常.方法 选择167例无糖代谢异常病史, 空腹血糖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结果 167例患者中确诊为IGT者65例(38.92%),DM23例(13.78%),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餐后糖代谢异常者63例(38.33%).结论 推荐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常规进行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

    作者:向兰汀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青年自发性气胸14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岁及以下的自发性气胸病例共14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7例患者中,男136例,女11例,男:女=12.4:1,19例(12.9%)患者经观察好转,53例(36.1%)予胸腔穿刺抽气、50例(34.0%)行胸腔闭式引流、4例(2.7%)抽气后胸腔闭式引流、21例(14.3%)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痊愈144例(98.0%),自动出院2例(2.0%),死亡1例(0.7%).结论 青年自发性气胸男性较女性多见.胸膜腔穿刺抽气是青年自发性气胸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郭湖坤;廖清高;张淇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观察

    目的 探讨小荆量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椎管内联合麻醉在老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老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 年龄60-78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 左旋布比卡因5mg+芬太尼25ug与10%葡萄糖水配成2.5ml溶液20例;B组,布比卡因10mg+10%葡萄糖水配成2.5ml溶液20例.实施腰-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高阻滞平面及到达时间, 改良Bromage评分法判断运动神经阻滞程度, 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平面消退时间,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及寒战等副作用.结果 所有患者麻醉镇痛完善.两组高阻滞平面及到达时间,麻醉持续时间, 肌松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意义.B组低血压和寒战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与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能满足老年患者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要求, 且副作用明显减少.

    作者:方宁;黎敏;郭建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11例碱化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体会

    目的 临床观察总结211例人硬膜外麻醉使用碱化利多卡因的阻滞效果、初次用量及毒性反应.方法 中下腹、下肢手术,选相应椎间隙穿刺行常规硬外阻滞,市售2%盐酸多卡因每5ml加入5%碳酸钠1ml行碱化.试验量3~4ml,追加量8~9ml,术中视阻滞效果考虑是否应用静脉强化药度非合剂.结果 麻醉效果优良率91.5%,37%的病倒可不用度非合剂完成手术,无毒性反应发生.结论 碱化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控制用量在4~6mg/kg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误诊分析(附一例报告)

    先天性心脏病系指出生时, 就存在的心血管结构或功能的异常.由于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或发育障碍以及出生后应当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造成的心血管畸形.该病为儿科常见病,它的发病率为活产要儿的0.7~0.8%.但有的因其畸形所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可自我调节和代偿,而可自然存活至成年,成人先心病发病率为0.24~0.28%[1].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先心病的诊断技术不断提高, 但老年人先心病的误诊仍易发生.现就其发生原因分析为下:

    作者:陈芬;徐云云;金燕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医院内真菌感染83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真菌感染临床特点、感染部位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83例诊断为医院真菌感染病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真菌感染以老年人多见(62.7%),菌种以白色念珠菌多(75.6%).下呼吸道和泌尿道为好发部位,所有患者均使用过抗生素.结论 高龄、严重基础疾病、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侵入性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索是减少诱发真菌感染的关键.

    作者:张翠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厄贝沙坦配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配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2例,给予口服厄贝沙坦(商品名伊达力)配合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10周.结果 治疗后观察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88.04%,心功能明显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31.3±3.9)%升高至(35.9+3.7)%(*P<0.05),QT离散度(QTd)由(66.06±1.31)ms减至(30.66±6.27)ms(△P<0.01).结论 厄贝沙坦配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作者:梁志勇;李玉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研究

    目的 探讨在社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5~2007年住院的150例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接受钙拮抗剂和利尿剂治疗,并接受健康教育等非药物治疗以及定期随访, 对照组按高血压病系统管理,定期随访坚持服药.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血脂、血尿酸、血糖等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面推行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 以及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曾宇明;邓文彬;谢俊杰;罗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固定及康复训练

    目的 总结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康复训练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康复训练、随诊资料50例.结果 随诊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 骨折大部分愈合, 出现复位不良及内固定失败3例、死亡1例,手术患者优良率92%,而非手术患者优良率40%.结论 DHS内固定后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少髋内、外翻,降低死亡率、康复训练和手术同时进行是取得良好的疗效方法 , DHS治疗是安全、有疗效的.

    作者:黄田;康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