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自发性气胸147例临床分析

郭湖坤;廖清高;张淇钏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 回顾性分析, 胸腔闭式引流
摘要:目的 探讨青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岁及以下的自发性气胸病例共14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7例患者中,男136例,女11例,男:女=12.4:1,19例(12.9%)患者经观察好转,53例(36.1%)予胸腔穿刺抽气、50例(34.0%)行胸腔闭式引流、4例(2.7%)抽气后胸腔闭式引流、21例(14.3%)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痊愈144例(98.0%),自动出院2例(2.0%),死亡1例(0.7%).结论 青年自发性气胸男性较女性多见.胸膜腔穿刺抽气是青年自发性气胸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脂质沉积性肌病2例

    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ldly LSM)是由于肌纤维内脂肪代谢障碍, 致使肌细胞内脂肪堆积而引起的肌病.本病较为少见,现将我院2例资料完整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林霞;骆苗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和血液学特征(附36例分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 病态造血是MDS基本的特征, 也是MDS诊断的核心问题.参照FAB协作组1982年提出的分型与诊断标准[1],现将我院1990年~2000年收治的36例MDS患者的临床及血液学特征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作者:何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和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和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中(特殊人群)的效果.方法 选择要求无痛人流术的孕妇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使用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和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使用异丙酚配伍芬太尼,观察受术者术中术后的反应.结果 观察组无论是术中宫颈扩张,宫缩幅度,异丙酚的用量,还是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 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和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流中(特殊人群)可以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简便易行.

    作者:伍学一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阿昔洛韦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34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分三组,治疗34例阿昔洛韦10mg(kg·d)静滴联合西米替丁10-15mg/(kg·d),静滴治疗,阿昔洛韦组22例用阿昔洛韦10mg/(kg·d)静滴,与对照组30例用病毒唑10-15mg/(kg·d)静滴.结果 阿昔洛韦组有效于对照组(P<0.05),而阿昔洛韦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效果更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阿昔洛韦与西米替丁联合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更显著.

    作者:薛洁;徐晓燕;周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脂康胶囊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脂康胶囊对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B两组,测定血糖、血脂及胰岛素变化.结果 A组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索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 血脂康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

    作者:樊春慧;吕从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误诊分析(附一例报告)

    先天性心脏病系指出生时, 就存在的心血管结构或功能的异常.由于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或发育障碍以及出生后应当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造成的心血管畸形.该病为儿科常见病,它的发病率为活产要儿的0.7~0.8%.但有的因其畸形所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可自我调节和代偿,而可自然存活至成年,成人先心病发病率为0.24~0.28%[1].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先心病的诊断技术不断提高, 但老年人先心病的误诊仍易发生.现就其发生原因分析为下:

    作者:陈芬;徐云云;金燕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奥沙利铂与羟基喜树碱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人大肠癌疗效的研究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L-OHP)、羟基喜树碱(HCPT),顺铂(CDDP),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及表阿霉素(EPI)在体外单用及两药联用时对人大肠癌标本的敏感性.方法 MTT法检测药敏结果 ,按中效原理计算不同药物联用的效果.结果 大肠癌敏感率由高至低的单药依次为L-OHP>HCPT>CDDP>5-FU>MMC>EPI.联合用药组依次为L-OHP+HCPT、L-OHP+5-Fu、HCPT+MMC、HCPT+CDDP、HCPT+5-Fu与MMC+5-Fu.L-OHP与HCPT对大肠癌敏感性均好.尤其是低分化癌.EPI对大肠癌细胞不敏感.L-OHP+HCPT联合用药都对大肠癌敏感.结论 L-OHP与HCPT单用及联合用药对大肠癌细胞敏感, 尤其对低分化的癌的效果优于CDDP、MMC与5-Fu单药及联用.

    作者:杨宏亮;刘细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固定及康复训练

    目的 总结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康复训练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康复训练、随诊资料50例.结果 随诊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 骨折大部分愈合, 出现复位不良及内固定失败3例、死亡1例,手术患者优良率92%,而非手术患者优良率40%.结论 DHS内固定后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少髋内、外翻,降低死亡率、康复训练和手术同时进行是取得良好的疗效方法 , DHS治疗是安全、有疗效的.

    作者:黄田;康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七氟烷在小儿深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人麻醉用于小儿深静脉置管术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患儿, 病种均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入手术室后面罩直接吸纯氧(IL/min),加七氟烷,快速升高七氟烷的吸人浓度(调节至5%或6%),直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 维持浓度控制在1-3%.所有患儿均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Arrow导管.结果 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为58.34±12.1秒左右,针刺反应消失时间为125±13秒, 手术时间12±2分钟, 术毕停药后病人完全清醒的时间为8.1±3,3分钟.血流动力学稳定, 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者.结论 七氟烷用于儿童短小手术,诱导极为平稳和快速, 气道蒯激小,心血管抑制轻,苏醒迅速, 安全可控.

    作者:陈展明;翁钦永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餐后血糖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餐后血糖异常的发病情况及特点,尽早发现隐匿性糖代谢异常.方法 选择167例无糖代谢异常病史, 空腹血糖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结果 167例患者中确诊为IGT者65例(38.92%),DM23例(13.78%),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餐后糖代谢异常者63例(38.33%).结论 推荐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常规进行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

    作者:向兰汀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晚期血吸虫病并发乙型肝炎68例的治疗体会

    本院内科2003年1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并发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68例.其中男53例、女15例,26-63岁.68例治疗后好转66例,无效2例.现将我院治疗68例晚血并发乙肝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殷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535例白带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妇女阴道炎患者阴道、官颈分泌物中几种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揭示本地区各种阴道病的趋向与涂片镜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35例妇科门诊阴道炎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生理盐水湿片镜检胺试验PH.结果 检出念珠菌病为364例占23.7%,细菌性阴道病(BV)408例占26.6%滴虫病129例占8.40%,念珠带菌者147例占9.6%淋病44例占2.9%.结论 本地区妇女阴道病主要以BV和念珠的发病较高,同时在念珠的检出时需注意镜检中出现的假菌丝的情况,供临床医生参考症状和体征来诊断.

    作者:唐敏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性横贯性脊髓病变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横贯性脊髓病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性61例急性横贯性脊髓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为急性起病,有明确的脊髓横贯性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其中急性脊髓炎34例,转移性肿瘤15例,脊髓出血性病变8例,脊髓缺血性病变4例.结论 对急性起病的脊髓功能障碍,除常规考虑急性脊髓炎外,应与其他脊髓病变的进行鉴别诊断,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为珍;郑茜;王国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胰岛素抵抗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在高血压左心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0例高血压病人和1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 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室重量指数,将高血压病人又分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n=15)和非左心室肥厚组(n=15).观察三组外周静脉血清葡萄糖浓度、血清胰岛素浓度、血清C肽浓度.结果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胰岛素抵抗比非左心室肥厚组重, 直线相关分析.血清胰岛素浓度与左室重量指数成正相关.结论 胰岛素抵抗参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形成.

    作者:孙丽侠;吴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诊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体会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经急诊手术的病人资料.结果 28例均行急诊联合断流术,成功止血27例,1例术后发生再出血经药物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急诊联合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余壮明;崔海宁;王正文;吴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转运早期早产儿对其脑室内出血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搬运早期早产儿对其脑室内出血(IVH)的影响, 并研究其对策.方法 以1998年1月列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6例早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设为三组:A组,无搬运组;B组.有搬运组, 且搬运前未预防性使用苯巴比妥;C组,有搬运组,但搬运前半小时预防性地使用了苯巴比妥.再比较三组早产儿IVH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早产儿IVH发生率明显不同,A组、B组、C组分别为36.4%(24/66)、82.8%(72/87), 56.6%(30/53), 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搬运早期早产儿易使其IVH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对于早期早产儿应尽量避免搬运.以减少其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率;若必须搬运则可在搬运前半小时预防性地运用苯巴比妥, 便可部分地减少其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陈鹏年;李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肱骨髁间骨折28例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评估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8例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果 显示,优9例,良12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75%.结论 骨折粉碎及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对肘关节功能有严重影响,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沙卫平;孙锋;王黎明;倪善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临床观察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治疗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48例高血压脑性出血患者微创治疗的资料,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以日常生活能力(ADL)作为疗效的评价指标.1级4例,占8.3%;2级13例,占27.1%;3级18例,占37.5%:4级7例,占14.6%;死亡6例,占12.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刨穿刺术是一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与其他方法 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石奕;黄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猝死.其发生不仅仅是简单的脂质沉积、斑块破裂,此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炎症反应可能在AC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ACS事件与斑块破裂有关,炎症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触发机制.目前研究认为急性时相反应物C反应蛋白(CRP)是ACS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并对其诊断及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标志物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1].

    作者:孙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单脐动脉6例临床分析

    单脐动脉是一种较少见的脐血管数目异常,因其常与胎儿畸形、胎儿宫内发育受限、早产、染色体异常有关.故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现将我院2005年3月-2006年9月间发现的6例单脐动脉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报道如下:

    作者:李秋芬;许玉敏;王仁存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