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血吸虫病并发乙型肝炎68例的治疗体会

殷波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 乙型肝炎, 治疗, 乙肝, 内科, 报告
摘要:本院内科2003年1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并发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68例.其中男53例、女15例,26-63岁.68例治疗后好转66例,无效2例.现将我院治疗68例晚血并发乙肝的体会报告如下.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研究

    目的 探讨在社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5~2007年住院的150例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接受钙拮抗剂和利尿剂治疗,并接受健康教育等非药物治疗以及定期随访, 对照组按高血压病系统管理,定期随访坚持服药.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血脂、血尿酸、血糖等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面推行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 以及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曾宇明;邓文彬;谢俊杰;罗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左旋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癌改良根治术的麻醉效能及不良反应.方法 40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0.375%布比卡因+0.5%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试验组使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0.5%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每组20例.观察指标包括:SP、DP、MAP、HR、SPO2,感觉阻滞起效时间, 高阻滞平面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阻滞范围,麻醉质量,呼吸抑制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阻滞范围,麻醉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达高阻滞平面时间试验组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抑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0.375%左旋布比卡因+0.5%利多卡因与0.375%布比卡因+0.5%利多卡因都能安全用于胸段硬膜外阻滞,满足乳癌改良根治术的麻醉要求.鉴于左旋布比卡因较短的诱导时间和较低的神经及心脏毒性,用于胸段硬膜外阻滞具有优越性.

    作者:邓宏平;黄兰菊;马正美;徐志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螺旋CT扫描下颈椎对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作用

    目的 通过测量颈椎椎弓根尺寸和进钉点进钉角度为置入椎钉提供依据.方法 CT测量30例患者颈3-7,CT扫描测量颈椎根以下尺寸,椎根内径、外径、内侧皮质厚度、椎弓根轴长度和椎弓根长轴与中线的夹角.结果 颈椎椎弓根平均内径为L3-3.3mm,颈椎椎弓根平均外径为4.0-7.0mm,小的椎弓根在女性颈3椎体,小的椎弓根外径为3.2mm,大椎弓根宽为C7,男性为11.3mm,女性为7.4 mm.平均内壁皮质骨厚度为1.5-2.0 mm,平均椎弓根轴长度29.3to-33.7mm和平均椎弓根长轴与中线的夹角39.8度to 49.0度.结论 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人应行CT测量, 螺钉角度接近50度, 进钉角度尽可能在侧块的外侧.

    作者:赖志军;郭汉明;蔡宏华;孙春汉;缪海雄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胸腔内注射两种不同黏连剂对治疗顽固性气胸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黏连剂胸腔内注射对治疗顽固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的顽固性气胸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滑石粉组28例,凝血酶组24例,分别向胸腔内注入滑石粉和凝血酶,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滑石粉组有效率93%, 凝血酶组有效率88%,差异无显著性(P>0.05);滑石粉组胸痛发生率100%,发热发生率89%, 凝血酶组胸痛发生率17%,发热发生率21%.差异具有显著性(9<0.01).结论 两种不同黏连剂胸腔内注射对治疗顽固性气胸效果均显著,其中凝血酶组副作用小, 病人容易接受, 值得推广.

    作者:魏越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体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体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4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d后CRP, 与同期体检健康人CRP,采用终点法检测血CRP含量.结果 肺炎治疗前CRP124.35±8.5mg/L,治疗后CRP12.25±2.5mg/L,对照组CRP4.55±1.24mg/L,治疗前与治疗后及对照组相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检测血CR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

    作者:刘润萍;梁广丽;彭湘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5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甲氨喋岭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病例均给予甲氨喋岭(MTX)0.4mg/kg.d+米非司酮50mgbid,5日为一疗程.所有病例治疗过程中监测血β-HCG直至正常为成功.结果 治疗成功51例(87.93%),失败7例(12.07%).结论 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高, 方法 简便, 值得推广.

    作者:徐卫霞;杨光琼;李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鲎试验法的建立.方法 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紊产生凝集的反应机理, 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索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结果 样品做1:5稀释,使用λ=0.5EU.ml-1的TAL作细菌内毒素检查与热原检查结果 完全一致.结论 可以利用鲎试验法替代目前繁琐耗时的家兔法作为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小荣;邢诒雄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脑梗死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 72倒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制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活血化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于疗程的1d、3d、5d分别用尿激酶50U、25U、25U静滴.14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张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临床常见食物嵌塞疗效观察与分析

    食物嵌塞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 因其影响咀嚼, 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烦恼.长期食物嵌塞,除导致局部炎症外,还可引起牙周组织萎缩、邻面龋、同侧咀嚼功能减退等严重后果.但多数食物嵌塞通过我们的正确治疗, 是可以避免和纠正的.本文对77例常见的食物嵌塞形式进行了分析治疗, 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晓晞;刘战义;周晓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诊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体会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经急诊手术的病人资料.结果 28例均行急诊联合断流术,成功止血27例,1例术后发生再出血经药物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急诊联合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余壮明;崔海宁;王正文;吴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和经腹部切除术对比分析

    近年来阴式子宫切除式(transvaginalhysterectomy.TVH)在临床发展迅速,但对于非脱垂大子宫,因手术视野狭窄,暴露困难、技术操作难度大而易导致手术失败及增加手术并发症, 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34例非脱垂大子宫的患者施行TVH, 并与同期45例经腹子宫全切除术(totolabdominal hvster-ec-tomy,TAH)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作者:王建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大网膜囊肿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大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 对36例大网膜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巨大囊肿,占据整个腹腔.囊肿由大网膜根部开始,前面贴腹壁,后是小肠.25例位大网膜上部或中部.8例位于大网膜边缘.2例囊壁与小肠大面积紧密粘连.均经手术治疗及预后满意, 末见复发.结论 临床表现及体征缺乏特征性的诊断依据及手术的有效治疗.

    作者:刘任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535例白带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妇女阴道炎患者阴道、官颈分泌物中几种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揭示本地区各种阴道病的趋向与涂片镜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35例妇科门诊阴道炎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生理盐水湿片镜检胺试验PH.结果 检出念珠菌病为364例占23.7%,细菌性阴道病(BV)408例占26.6%滴虫病129例占8.40%,念珠带菌者147例占9.6%淋病44例占2.9%.结论 本地区妇女阴道病主要以BV和念珠的发病较高,同时在念珠的检出时需注意镜检中出现的假菌丝的情况,供临床医生参考症状和体征来诊断.

    作者:唐敏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与插管全麻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90例ASA Ⅰ~Ⅱ级、均无心肺疾病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Ⅰ组)、腰硬联合组(Ⅱ组)、插管全麻组(Ⅲ组),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后/气腹后10min、30min、60min和手术结束/放气后10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3组患者气腹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均有所变化,全麻组较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和腰硬联合组较气腹前变化显著(P<0.05),且硬膜外组平均动脉压变化较腰硬联合组更明显(P<0.05).绪论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均可满足妇科腹腔镜手术需要.但插管全麻患者生命体征更平稳、不良反应更少,更安全.

    作者:党彩艳;王永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阿昔洛韦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34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分三组,治疗34例阿昔洛韦10mg(kg·d)静滴联合西米替丁10-15mg/(kg·d),静滴治疗,阿昔洛韦组22例用阿昔洛韦10mg/(kg·d)静滴,与对照组30例用病毒唑10-15mg/(kg·d)静滴.结果 阿昔洛韦组有效于对照组(P<0.05),而阿昔洛韦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效果更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阿昔洛韦与西米替丁联合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更显著.

    作者:薛洁;徐晓燕;周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双侧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目的 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结果 恢复良好22倒、中残11例、重残6例、植物人4例、死亡5例.结论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

    作者:严程芬;黄锦良;黄卫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观察

    目的 探讨小荆量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椎管内联合麻醉在老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老年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 年龄60-78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 左旋布比卡因5mg+芬太尼25ug与10%葡萄糖水配成2.5ml溶液20例;B组,布比卡因10mg+10%葡萄糖水配成2.5ml溶液20例.实施腰-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高阻滞平面及到达时间, 改良Bromage评分法判断运动神经阻滞程度, 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平面消退时间,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及寒战等副作用.结果 所有患者麻醉镇痛完善.两组高阻滞平面及到达时间,麻醉持续时间, 肌松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意义.B组低血压和寒战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与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能满足老年患者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要求, 且副作用明显减少.

    作者:方宁;黎敏;郭建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症子宫切除在产科大出血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中大出血的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 ,对我院2003年4月~2007年3月间收治的产科大出血患者6例急症行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例均为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产科大出血患者,其中子宫破裂2例,宫缩乏力、胎盘部分植入、子宫内翻,子宫卒中各1例均并发DIC.出血量1800~3800毫升,平均2700毫升.6例患者均进行急症子宫切除术,5例术后痊愈出院,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孕产次、产科出血的原因等因素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相关.结论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剖宫产手术中或阴道分娩时发生紧急情况下所采取的特殊处理抢救方法 .是控制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手术时机的掌握至关重要.

    作者:郭景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胸舌骨肌在喉部分切除喉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胸舌骨肌在声门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1例T2声门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术后用胸舌骨肌修复喉腔缺损,重建喉功能.结果 术后2-8周拔除气管套管, 气管套管拔除率98.1%(50/51);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是100.0%(51/51)、92.2%(47/51)、86.8%(33/38), 3年局部复发率为5.9%(3/51).结论 胸舌骨肌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缺损.在肿瘤根治的同时,能恢复喉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廖伯才;曹玲;钟磊;梁国庆;陆中友;扬丹;徐幼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桡动脉直接测压与袖带测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桡动脉直接测压与袖带测压的相关性.方法 30例全麻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Spaeelabe Medical多参数床旁监护仪组、GE Dash 4000型多功能监护仪组和AgilentV24C多功能监护仪组,每组10例.每例病人分别用桡动脉直接测压与袖带无创测压测10次平均动脉压.结果 三组病人桡动脉直接测压与袖带无刨测压值高度相关.Spacelabs Medical多参数床旁监护仪组无创测压高于直接测压;GEDash4000型多功能监护仪组和Agilent V24C多功能监护仪组直接测压高于无刨测压.结论 桡动脉直接测压与袖带测压高度相关,但不同的监测仪和传感器的差值结果 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阮林;黄冰;黎阳;黄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