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学一
目的 探讨恶性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7年5月我院经治的14例14限恶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我院住院治疗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382例,发生恶性青光眼14例, 其中小粱切除术后1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后1倒,发生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Ahmed阀植入术后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缩瞳后发生1例.术后随访眼压平均15.1±3.5mmHg, 全部前房深度恢复且稳定,视力保持,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梁切除术为恶性青光眼常见原因,早期发现、早期药物治疗能有效治愈各种恶性青光眼.
作者:李斌辉;赵晓静;李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经急诊手术的病人资料.结果 28例均行急诊联合断流术,成功止血27例,1例术后发生再出血经药物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急诊联合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余壮明;崔海宁;王正文;吴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PRVC)在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中的意义.方法 6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PRVC模式)和对照组(A/C模式、SIMV模式),比较二组患者机械通气二小时后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静态肺顺应性、动态肺顺应性的变化及镇静剂用量.结果 治疗组气道压力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肺顺应性明显改善.镇静剂用量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PRVC)有保证潮气量,降低气道压力,改善肺顺应性,防止气压伤,减少镇静剂剂量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曹臻;王永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脂康胶囊对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B两组,测定血糖、血脂及胰岛素变化.结果 A组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索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 血脂康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
作者:樊春慧;吕从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餐后血糖异常的发病情况及特点,尽早发现隐匿性糖代谢异常.方法 选择167例无糖代谢异常病史, 空腹血糖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结果 167例患者中确诊为IGT者65例(38.92%),DM23例(13.78%),高血压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餐后糖代谢异常者63例(38.33%).结论 推荐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常规进行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
作者:向兰汀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与插管全麻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90例ASA Ⅰ~Ⅱ级、均无心肺疾病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Ⅰ组)、腰硬联合组(Ⅱ组)、插管全麻组(Ⅲ组),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后/气腹后10min、30min、60min和手术结束/放气后10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3组患者气腹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均有所变化,全麻组较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和腰硬联合组较气腹前变化显著(P<0.05),且硬膜外组平均动脉压变化较腰硬联合组更明显(P<0.05).绪论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均可满足妇科腹腔镜手术需要.但插管全麻患者生命体征更平稳、不良反应更少,更安全.
作者:党彩艳;王永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临床观察总结211例人硬膜外麻醉使用碱化利多卡因的阻滞效果、初次用量及毒性反应.方法 中下腹、下肢手术,选相应椎间隙穿刺行常规硬外阻滞,市售2%盐酸多卡因每5ml加入5%碳酸钠1ml行碱化.试验量3~4ml,追加量8~9ml,术中视阻滞效果考虑是否应用静脉强化药度非合剂.结果 麻醉效果优良率91.5%,37%的病倒可不用度非合剂完成手术,无毒性反应发生.结论 碱化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控制用量在4~6mg/kg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胸舌骨肌在声门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1例T2声门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术后用胸舌骨肌修复喉腔缺损,重建喉功能.结果 术后2-8周拔除气管套管, 气管套管拔除率98.1%(50/51);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是100.0%(51/51)、92.2%(47/51)、86.8%(33/38), 3年局部复发率为5.9%(3/51).结论 胸舌骨肌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缺损.在肿瘤根治的同时,能恢复喉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廖伯才;曹玲;钟磊;梁国庆;陆中友;扬丹;徐幼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芬太尼合并咪达唑仑在胸腹部手术后呼衰患者机械通气的镇痛镇静效果和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胸腹部手术后因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联合应用芬太尼和咪达唑仑,B组20例,单独应用咪达唑仑.根据镇痛镇静效果调整剂量,使FPS<4分, Ramsay评分2-3分, 观察镇痛镇静效果和呼吸循环指标的变化.结果 42例患者在负荷剂量下,均很快达到镇痛镇静要求, 有效率达100%,维持量也能保持满意的镇痛镇静效果,有效率100%;Ramsay评分在负荷量用药10min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呼吸频率下降,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在达到镇静后有所下降, 在药物维持阶段趋于平稳.患者均保留了自主呼吸和咳嗽排痰功能,与呼吸机同步性增加,用药1h后平均气道压和气道峰压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 芬太尼合并咪达唑仑对胸腹部手术后呼衰需机械通气的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 起效快且安全.
作者:肖倩霞;张志刚;安杰;毛凯红;赵湛元;徐雪影;张银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ldly LSM)是由于肌纤维内脂肪代谢障碍, 致使肌细胞内脂肪堆积而引起的肌病.本病较为少见,现将我院2例资料完整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林霞;骆苗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 72倒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制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活血化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于疗程的1d、3d、5d分别用尿激酶50U、25U、25U静滴.14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张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甲氨喋岭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病例均给予甲氨喋岭(MTX)0.4mg/kg.d+米非司酮50mgbid,5日为一疗程.所有病例治疗过程中监测血β-HCG直至正常为成功.结果 治疗成功51例(87.93%),失败7例(12.07%).结论 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高, 方法 简便, 值得推广.
作者:徐卫霞;杨光琼;李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2005年3月~200r7年6月25例30天以内新生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PB)管理经验,以确保新生儿CPB手术的安全,减少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心脏手术成功率.方法 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25例,年龄3d~30d(24±6.24),体重2.5~5(3.8±0.6)kg,均使用膜式氧气器.预充总量410~850ml,根据转流时间采取浅、中、深低温灌注.采用晶体停跳液3例,1:4晶血停跳液4例,HTK液17例.转流中和转流后常规超滤与改良超滤相结合.结果 主动脉阻断时间0~163min(43.52±25.57mm),CPB时间29~318min(76.32±48.27),除1例除颤外, 其它心肌全部自动复跳.尿量0~150ml,滤液量150~1100ml.1例无法脱机,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其他病人治愈.结论 采取减少预充量,合适的灌注流量和转流方法 , 超滤加良好的心肌保护及脏器保护是确保CPB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肌标志物cTnI、hs-CRP、CK-Mb指标的动态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准确的、更有价值的指标.方法 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cTnI、hs-CRP和CK-Mb水平的动态检测,同时与60非急性心肌梗死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血清cTnI、hs-CRP和CK-Mb总体水平和在2-6h、12h、24h、48h、72h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B<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hs-CRP和CK-Mb指标联合的动态检测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卓伟;周远清;吕伟标;罗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食物嵌塞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 因其影响咀嚼, 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烦恼.长期食物嵌塞,除导致局部炎症外,还可引起牙周组织萎缩、邻面龋、同侧咀嚼功能减退等严重后果.但多数食物嵌塞通过我们的正确治疗, 是可以避免和纠正的.本文对77例常见的食物嵌塞形式进行了分析治疗, 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晓晞;刘战义;周晓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连续灌洗引流治疗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灌洗引流治疗47例严重颅内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行皮下潜行置管,脓腔-同侧侧脑室连续灌洗引流术:28例行双侧脑室置管连续灌洗引流术,14例行单侧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置管连续灌洗引流术.平均灌洗引流时间11.6±3.1乙39例(83.0%)严重颅内感染控制,8例(18.0%)死亡,13例良性脑积水自愈;26例并发恶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结论 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病例行感染伤口或脑脊液漏口处理,依病情采取不同部位置管连续灌洗引流术,根据经验或药敏试验结果 使用抗菌药,补允血液类制品和免疫调节剂, 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颅内感染治愈率高;颅内感染控制后良性脑积水自愈;脑膨出、恶性脑积水行V-P分流术,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胜初;周玉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本地区2~12岁儿童气质的变化特点,性别差异以及年龄差异.方法 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佛山市2~12岁的儿童有效例数共260人,采用张劲松等研发的儿童气质测评软件,根据Carey的TTS、BSQ、METQ分组进行儿童气质的研究,按年龄和性别进行分析.结果 2-3岁儿童中男孩较女孩反应强烈;3~7岁儿童中男孩活动强度较高, 节律性较强、反应阈较高;8~12岁儿童中男孩的活动强度较高、可预见性较低、反应较强烈、坚持性较低.2岁以后的儿童总体上表现为高年龄组儿童的活动水平降低、适应性更强的倾向,3岁以后的儿童表现出随年龄增加而反应强度下降、坚持性增高的倾向,2-7岁之间儿童的注意分散度逐渐下降.气质特点约从7岁左右开始更加稳定.结论 儿童气质的性别差异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显现,高年龄组殚中差异显著的维度较低年龄组多.气质特点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与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密切相关, 与张劲松等人研究的结果 基本吻合.
作者:欧阳林静;赵小玲;马静敏;林莉萍;钱念渝;吴志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MTX)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总结.方法 选自愿要求药物保守治疗100例异位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结果 米非司酮联合MTX配伍中药治疗的成功率78%,显著高于二药联用(P<0.01).两组前后血β-HCG和P下降明显,但两组间比较则无明显差别(P>0.05).说明加上中药治疗并无明显加速血β-HCG和P的下降,其作用仅在于促进盆腔包块的融解、吸收(P<0.01).结论 三药配伍使用,可提高疗效.治疗过程中无明显配伍反应,说明配伍使用安全可靠.本方法 给药方便,患者乐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广应用.
作者:沈利萍;游泽山;侯健军;毛燕;刘立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无痛胃镜在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病上的价值.方法 选择无痛胃镜检查466例为研究组.普通电子胃镜检查473例为对照组,两组中疑似病例以持续性、烧灼性中上腹痛,恶心、暖气、反酸症状为参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对比、分析两组的胆汁返流性胃炎病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检出率为2.36%.对照组检出率为10.30%.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无痛胃镜对胆汁返流性胃炎病的诊断结果 更可靠.
作者:杨书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RUNX3和cerbB-2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5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乳腺组织中RUNX3、cerbB-2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RUNX3蛋向表达(40.0%)显著低于癌旁乳腺组织的表达(98.2%)(P<0.01),且与年龄、组织分化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均P<0.05), 而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等无关(均P>0.05).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50.9%)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的表达(29.1%)(P<0.01),且与肿块大小、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l豳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RUNX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cerbB-2呈负相关(P<0.01).结论 乳腺癌中RUNX3蛋白表达降低,其表达与年龄、组织分化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且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联合检测RUNX3、cerbB-2有助于提高乳腺癌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对乳腺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黎明;贺荣芳;姜浩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