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芳;宋祯彦;李富周;成绍武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术中唤醒期的麻醉策略.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行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且术中需要唤醒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15)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B组(n=15)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C组(n=15)使用生理盐水联合瑞芬太尼.检测各组受试者的苏醒时间、唤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不同时间点(T0-T6)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以及术中不良反应等基本参数,对比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术中唤醒期的麻醉管理策略.结果 A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唤醒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短于B组和C组(P<0.05);T3时刻A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B组和C组患者,心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患者(P<0.05);T5和T6时刻A组患者的收缩压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患者对指令反应的准确性以及对唤醒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A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呛咳、躁动)例数较B组和C组患者少,术中知晓例数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通过靶控输注的方式,结合Narcotrend检测仪,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术中唤醒期的麻醉管理策略,临床效果佳.
作者:钮峥嵘;杨飞;徐桂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ORI)对人源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结晶紫染色研究ORI(5、10、15、20、25 μmol/L)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研究ORI(10、15、20μrnol/L)对HCT116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相关指标(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3)、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指标(Smad 1/5/8、p-Smad 1/5/8、p38、p-p38)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凝胶电泳技术分析ORI对BMP7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转染重组BMP7腺病毒(AdBMP7)实现BMP7的外源性过表达,应用BMP7抗体(anti-BMP7)降低BMP7水平,检测ORI是否通过调节BMP7表达影响HCT116细胞增殖凋亡、p38 MAPK信号通路.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RI明显抑制HCT116细胞增殖,下调PCNA蛋白水平;明显上调Caspase-3、Cleaved caspase-3、p-p38蛋白表达,且呈浓度与时间相关性,对Smad1/5/8、P-Smad1/5/8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明显上调BMP7蛋白及RNA表达;外源性过表达BMP7加强了ORI对上述蛋白表达的调控,anti-BMP7则部分抑制了ORI的作用.结论 ORI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MP7蛋白表达进而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
作者:刘荣兴;胡培;马妍;任春美;任文艳;周林云;廖云鹏;朱茄慧;王涵;何百成;孙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疏风解毒胶囊口服加外用联合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5月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皮肤科诊治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按就诊时间分入疏风解毒组与他克莫司组,所有患者停用激素类药物及可疑含激素化妆品,并进行心理安抚治疗,告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症状.疏风解毒组予疏风解毒胶囊口服,4粒/次,3次/d,同时予3粒疏风解毒胶囊去除胶囊200mL温水溶解后面部湿敷,>4次/d,疗程4周;他克莫司组0.1%他克莫司软膏,早晚各1次,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未达到有效治疗的患者予两组方案交替治疗,继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所有达到有效治疗的患者随访至论文撰写阶段了解治疗效果.结果 疏风解毒组共诊治39例,第1阶段有效率87.2%,他克莫司组36例,第1阶段有效率达68.6%,疏风解毒组有效率高于他克莫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阶段未能达到有效治疗的患者,在交替治疗方案后均达到有效治疗.随访阶段,疏风解毒组平均随访时间为(7.9±2.7)月,有6例患者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6.8±1.4)月,复发时症候积分为(10.3±2.9)分;他克莫司组随访时间为(7.6±1.8)月,有13例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5.1±1.8)月,复发时症候积分为(13.2±2.2)分.疏风解毒组复发率、复发症候积分均小于他克莫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时间大于他克莫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他克莫司组开始治疗时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皮肤灼热、刺痛,不影响治疗,对症处理后不适症状消失,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内外联合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确切,能减少激素依赖性皮炎复发,即可作为首选治疗,也可作为其他治疗失败后的补充治疗.
作者:李静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3月-2016年12月云南省中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包括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肺功能[呼气次数(RR),潮气量(VT)、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潮气呼气锋流速达峰时间/呼气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RR、Ti/Te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VT、tpTEF/tE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RR、Ti/T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VT、tpTEF/tE均显著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预后及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有关.
作者:汪睿;张颖;黄永坤;余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右归饮和盐酸雷洛昔芬联合给药对骨质疏松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C57BL/6雌性小鼠切除卵巢制备骨质疏松模型,手术12周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右归饮(0.1g/只)组、盐酸雷洛昔芬(10mg/kg)组和联合给药(右归饮0.1g/只与盐酸雷洛昔芬10 mg/kg联合给药)组,另设假手术组,连续7周每天ig给药1次.给药结束后,将动物处死,Micro-CT测定骨密度和骨组织微形态,并测定骨形态计量指标——骨体积分数(BV/TV)、骨表面积/骨体积(B S/BV)、骨小梁的平均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试剂盒法测定血清中Ⅰ型胶原氨基端(P1NP)、胶原羧基端(CTx)水平;分离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7d,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试剂盒法检测分化相关指标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右归饮组、盐酸雷洛昔芬组和联合给药组的骨密度、BV/TV、Tb.Th、Tb.N显著升高,BS/BV和Tb.Sp显著降低(P<0.05);与盐酸雷洛昔芬组比较,联合给药组的BV/TV、Tb.Th、Tb.N显著升高,BS/BV和Tb.Sp显著降低(P<0.05).联合给药组P1NP水平、细胞增殖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0.01).ALP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雷洛昔芬组,显著低于右归饮组(P<0.01).结论 在给药时间相同的前提下,右归饮和盐酸雷洛昔芬联合给药比单独给药更有效地抑制小鼠骨丢失,通过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骨形成能力,达到增加骨密度、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
作者:齐晓宇;赵磊;毕冬冬;郝廷;张葆鑫;王兴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欧洲药品局(EMA)于2017年10月发布了番泻叶和果的评估报告及其草药专论修订草案.介绍这3个文件的核心内容,包括因长期滥用的不良反应以及潜在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性,偶发便秘用药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周,禁用于妊娠和哺乳期以及12岁以下儿童,以期对我国番泻叶及其制剂的临床合理使用及有效监管有所裨益.
作者:萧惠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地西他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32 (IL-32)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60例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地西他滨,对照组用药剂量为25 mg/ (m2·d),观察组为10mg/(m2·d).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IL-13、IL-18和IL-32水平.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的IL-13、IL-18和IL-3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IL-13水平高于且IL-18和IL-32水平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13水平高于对照组,且IL-18和IL-3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西他滨对MDS的疗效明显,剂量为10 mg/ (m2·d)时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更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并且更经济.
作者:王继芳;魏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建立一种分析国产药说明书信息差异的程序,可以帮助监管人员及时有效地识别药品说明书的信息差异,以督促企业尽快完善药品说明书.建立结构化的药品说明书库,并设计药品说明书比对程序和算法,采用余弦相似度文本分析法分析国产药说明书的信息差异,并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建立相关链接,从而让药品说明书信息差异分析更加合理,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相关制药企业完善药品说明书的效率.
作者:傅书勇;杨悦;邓剑雄;刘颖;于金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选择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78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两组都连续治疗观察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力状况、并发症情况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8.7%)明显高于对照组(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视力明显好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视力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瞳孔区模性渗出、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为9.0%,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泪液IL-6和TNF-α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泪液IL-6和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能抑制泪液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治疗疗效与改善视力.
作者:苏学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鉴定消旋山莨菪碱未知杂质.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光谱方法联合对消旋山莨菪碱中的未知杂质进行分析,确定未知杂质结构.结果 消旋山莨菪碱在存储过程中因水解而产生杂质,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薄层色谱法和核磁共振技术鉴定,杂质为6β-羟基托品和托品酸.结论 消旋山莨菪碱中的杂质为水解产物6β-羟基托品和托品酸,应对这两种杂质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王雄飞;孙毅坤;钟苗;段晓杰;罗世林;杨雨薇;袁瑞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肿瘤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且发病机制复杂,变异度高,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抗肿瘤的相关研究也一直是医学研究领域的重点、难点.而随着代谢组学的兴起,肿瘤重编程概念的提出,氨基酸代谢已成为抗肿瘤领域相关研究的重要切入点,用于阐明肿瘤发生机制、发现肿瘤治疗新靶点.对氨基酸代谢和肿瘤、肿瘤营养、肿瘤微环境、肿瘤相关基因、抑癌因子、中药疗法的关系进行综述,为肿瘤临床治疗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徐钰;宋捷;项蓉蓉;梁文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玉米须总黄酮抗炎镇痛及对家兔急性痛风关节炎的改善作用.方法 预ig给予小鼠玉米须总黄酮(2.12、1.06、0.53 g/kg)7 d,进行耳肿胀实验、热板实验和扭体实验,观察小鼠耳肿胀度、出现舔足时间、出现扭体时间及扭体次数;预ig给予家兔玉米须总黄酮(0.58、0.29、0.15 g/kg)7d,右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溶液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制作家兔膝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玉米须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出现舔足时间显著延长(P<0.05),高剂量组出现扭体时间显著延长、扭体次数显著减少(P<0.05);家兔急性关节炎实验,与模型组比较,玉米须总黄酮组滑膜组织炎症明显减轻,充血、水肿、滑膜增生不明显,少量炎细胞浸润.结论 玉米须总黄酮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且对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律广富;仇志凯;常诗卓;林贺;路静;叶豆丹;邱智东;林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急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入选急性NRDS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机械通气天数、用氧天数、呼吸机参数、氧合功能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及动脉血/肺泡气氧分压比(a/APO2)]及治愈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CK、CK-MB、cTnⅠ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氧合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机参数除PEEP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用氧天数、机械通气天数、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纳洛酮有助于提高NRDS整体疗效,对NRDS心肌保护作用明显.
作者:张森山;罗明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对危重有机磷中毒患者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榆林市第一医院自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危重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能剂氯解磷定、解毒剂阿托品、血液灌流以及其他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连续治疗3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全血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F波潜伏期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G、IgA、IgM、TLC等指标相比于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氨酰谷氨酰胺可以使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改善神经功能及免疫功能,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作者:白海峰;李卫民;田亚军;李杰;焦军林;刘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内分泌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n=75).其中对照组75例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三餐门冬胰岛素治疗;试验组75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三餐门冬胰岛素治疗,均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两组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HbA1c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的(P<0.05),试验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时,试验组的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轻微低血糖、夜间低血糖和心脑血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可长时间将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生存质量高.
作者:赵啸;张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卡马西平联合盐酸洛美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偏头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于早晚饭后口服盐酸洛美利嗪胶囊5 mg,每天2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餐后联合口服卡马西平,初始剂量为每次0.1g,每天2次,第2天后每隔1天增加0.1~0.2 g,待疼痛缓解后,采用维持剂量0.4~0.8 g/d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24 h内头痛缓解维持时间和头痛发作频率,采用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随访1个月观察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4.29% (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 (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24 h内头痛缓解维持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VAS评分以及头痛发作频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改善程度较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随访发现,对照组复发4例,观察组复发1例,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86% (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43% (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 (6/35),与对照组的11.43% (4/35)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盐酸洛美利嗪胶囊对偏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头痛发作频率,缓解头痛程度,缩短发作时间,且复发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静;刘文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对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影响,观察药物潜在的对生理功能的不良影响,为临床实验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 小鼠单次sc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5.5、22.0、88.0 μg/kg,观察小鼠自主活动,进行平衡协调能力和协同睡眠实验,研究药物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食蟹猴单次sc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1、4、16 μg/kg,观察食蟹猴的心电、血压、呼吸频率、呼吸幅度,研究药物对动物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小鼠单次sc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5.5、22.0、88.0 μg/kg,进行胃肠推进实验,研究药物对胃肠消化系统的影响.结果 小鼠单次sc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5.5、22.0、88.0μg/kg剂量组动物自主活动、平衡运动能力未见明显变化、未见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作用,且未见胃肠推进的明显变化;食蟹猴单次sc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1、4、16 μg/kg剂量组动物未见明显剂量或时效相关性的心血管、呼吸系统影响.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对实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均未见明显药物影响.
作者:钟飞;胡雷;刘艳菊;张彩霞;徐德璐;葛鹏;兰天龙;周博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雷公藤甲素是从中药雷公藤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是雷公藤片、雷公藤多甙片等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临床多用于抗炎及免疫抑制.药理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还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涉及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等多个方面.综述了雷公藤甲素对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肿瘤的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加速其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宇;马全鑫;凌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当归芍药散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当归芍药散中的当归、白芍、白术、川芎、茯苓、泽泻为研究对象,应用TCMSP数据库对6味中药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筛选;使用TCMSP数据库,对筛选出的化合物及阿尔茨海默病进行靶点预测,选取当归芍药散与阿茨海默病一致的6个靶点蛋白作为后续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分子功能注释系统(MAS 3.0)及KEGG通路数据库进行通路注解及分析,得到当归芍药散治疗阿茨海默病的相关靶点通路预测图及相关信号通路.结果 从当归芍药散中筛选出35个化合物,可作用于阿尔茨海默病6个潜在的蛋白靶点,找出靶点的相关通路22条.作用通路涉及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相关的钙信号途径、炎症、免疫调节、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号交流、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等各个环节,6味中药既有共同的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路,又各有偏重,各通路间通过共有靶点连接,显示出不同成分间的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结论 预测出当归芍药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能与其调节炎症、免疫系统、钙信号、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号交流等机制有关.
作者:尹芳;宋祯彦;李富周;成绍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系统评价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改善,及NSE、SOD和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2000年1月至2017年5月,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1篇RCTs(931例患者).7篇采用C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597例),Meta-分析显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改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MD=-5.17,95%CI(-6.03~-4.30),P<0.01];7篇(593例)采用ADL评估独立生活能力,Meta-分析显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改善独立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MD=8.01,95%CI (6.06~9.97),P<0.01].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SE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MD=-4.71,95%CI(-5.65~-3.77),P<0.01],S-100β蛋白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MD=-0.40,95%CI(-0.77~-0.22),P<0.01],SOD水平的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MD=13.84,95%CI (11.58~16.10),P<0.01].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独立生活能力,同时提高SOD活性,降低NSE和S-100β蛋白水平.
作者:查莹莹;王丽;盛飞;孙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