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献青;郑贵珍;苏杭;张霞;翟文生;唐进法;李伟霞;丁樱
多药耐药(MDR)是指肿瘤细胞接触一种抗肿瘤药物后,也对其他多种结构不同、功能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其中外排型转运体所介导的MDR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外排型转运体是指位于肿瘤细胞生物膜上的具有将抗肿瘤药物从细胞内外排到细胞外的转运体.已知的具有外排作用的转运体有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和肺耐药蛋白(LRP).综述这几种外排型转运体的一般性质并着重于阐述逆转这些转运体介导的多药耐药的药物及方法.
作者:雷亚兰;刘克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对肿瘤的药物治疗的疗效有严重的影响.多药耐药拥有十分复杂的发生发展的机制.通过讨论自噬与药物抗肿瘤时的相互影响,旨在阐明自噬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为今后抗肿瘤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赵英迪;刘克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使用非氘代溶剂的氟核磁共振定量方法.方法 以氟化钠为内标、恩曲他滨为样品、去离子水为溶剂,测定氟核磁共振谱,进行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耐用性试验;平行配制5份样品,进样测定,通过样品响应信号与内标响应信号面积比值,计算恩曲他滨含量;同时利用质量平衡法测定恩曲他滨的含量,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非氘代溶剂的氟核磁共振谱图中氟化钠与恩曲他滨响应信号分离较远,互不干扰;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耐用性均符合要求;氟核磁共振测定样品中恩曲他滨平均质量分数为100.1%,RSD值为0.57%,与质量平衡法测定结果99.7%基本一致.结论 建立的氟核磁定量方法无需使用氘代溶剂,准确快速,可以有效降低试验成本及环境污染.
作者:刘阳;施晓光;杨平荣;何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与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对围生期心肌病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7年1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诊治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围生期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SDF-1与NT-proBNP检测,同时进行超声观察与判断.结果 观察组的左房内径和室间隔厚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右室内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NT-proBNP浓度分别为(2.22±0.33) pg/mL和(1.13±0.24) pg/m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DF-1 3'A基因型频率为41.7% (25/60),对照组为20.0% (12/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SDF-1 3'A基因型、左心室射血分数都为导致围生期心肌病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DF-1与NT-proBNP对围生期心肌病有很好的评估价值,能有效判断疾病状况,也是围生期心肌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吕树志;周华顶;丁彦春;许德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胶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血清神经肽Y (NPY)、P物质(SP)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海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2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巴喷丁胶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尺评分(VAS)、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CD3+和CD4+、CD8+、CD4+/CD8+)及NPY和SP水平.结果 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9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意义(x2=8.67,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CD4+/CD8+明显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CD4+/CD8+较对照组增加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PY和S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PY和S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胶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轻患者的神经疼痛,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功能,降低外周血NPY、S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远志;蒙秉新;谭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瓜萎薤白半夏汤(GXB)不同提取部位对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初步探寻该经典方剂干预胸痹、心痛的物质基础.方法 称取瓜蒌240 g、薤白90g、半夏120 g,50%乙醇回流提取,分别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水5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得到相应提取部位,及药渣水煎液部位.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制备缺血缺氧模型,给予系列浓度(100、10、1、0.1、0.01 mg/mL)的GXB 6种提取部位及瓜蒌皮注射液(阳性对照,100、50、25、5、1 mg/mL).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坏死明显,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培养液中CK、CK-MB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质量浓度均为0.1 mg/mL的GXB水饱和正丁醇部位、水溶性部位及药渣水煎部位可以显著逆转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生长状态、存活率以及培养液中CK、CK-MB活性(P<0.05);石油醚、氯仿及醋酸乙酯部位处理的细胞,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GXB的水饱和正丁醇、水溶性及药渣水煎部位对缺血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薛慧文;李建锋;傅旎旎;赵启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西安市中心医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患儿入院后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指标比较差异不大,治疗后均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患儿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8.59%,显著高于对照组84.8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能够较好的缓解症状,降低CRP水平,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可推广使用.
作者:田恬;赵文静;高颂轶;侯红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等新型抗体已成为近年来抗体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其具有特异性高、选择性强和非细胞毒性等优点,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该类药物结构和功能相对复杂,给安全性带来特殊风险.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需要根据其特点和可能介导的毒性作用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案.通过对新型抗体类药物的类型、结构特点、作用方式以及主要的毒性风险进行综述,并结合已批准的新型抗体类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实例,探索新型抗体类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策略.
作者:黄瑛;霍艳;王欣;李伟;姜华;李路路;王雪;李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水蛭素调节断指再植大鼠皮瓣成活、血管生成、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方法 选取80只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断指再植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水蛭素组,均40只.水蛭素组大鼠皮瓣局部sc天然水蛭素6 ATU/次,2次/d,模型组大鼠sc生理盐水.术后7d,观察大鼠皮瓣存活率;制备皮瓣组织匀浆,提取总蛋白,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皮瓣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Bcl-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HE染色法测定皮瓣中炎症介质浸润情况;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血管密度值.结果 水蛭素组大鼠皮瓣存活率、血管密度值、VEGF水平、ERK1/2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而p38MAPK、Bcl-2相对表达量,IL-6、ICAM-1、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蛭素在断指再植模型大鼠中具有提高皮瓣成活率、促进VEGF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炎症因子表达作用.
作者:刘涛;朱宏涛;戴黎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木瓜蛋白酶诱导兔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的滑膜病理变化.方法 纳入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和模型组,模型组动物均采用木瓜蛋白酶注射方式制备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术后2、4、6周,分别取两组各5只动物,处死后获得滑膜组织标本,观察一般情况,对两组不同时间的滑膜进行Mankin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表达水平.结果 木瓜蛋白酶单次注射后第2周,对模型组动物进行病理观察,可见膝关节出现严重的滑膜炎性反应,滑膜细胞与下层疏松纤维及血管组织均明显增生,并存在大量淋巴浆细胞浸润;随着时间推移,炎性反应逐渐减轻.随着注射时间的延长,模型组Mankin评分、VEGF和IL-1β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模型组木瓜蛋白酶注射后2、4周的Mankin评分、VEGF和IL-1β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注射后6周的Mankin评分、VEGF和IL-1β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木瓜蛋白酶可以诱导兔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木瓜蛋白酶单次注射后第2周,兔膝关节滑膜炎性反应严重,第4、6周时炎性反应逐渐减轻.
作者:张林;张兵;李博;康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食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普遍存在,且作用机制也多种多样.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单个食物或食物中的某些营养成分通过调节药物转运体或代谢酶的功能从而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食物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方面,并且主要是调节其中参与的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的功能.转运体介导的食物对药物体内吸收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调节肠上皮摄取型和外排型的转运体,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对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调节体内一些屏障中的转运体;对代谢的影响主要是同时调节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对排泄的影响是通过调节肾脏和肝脏胆汁排泄的药物转运体,从而影响药物的清除率.因此,转运体介导的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直接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
作者:龙亚玲;刘克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B-9-3与5种不同传统抗肿瘤药联用的体外抑瘤作用.方法 经B-9-3 (0.78~200.00μg/mL)与紫杉醇、长春新碱、5-氟尿嘧啶、顺铂和表柔比星(0.78~200.00 μg/mL)单独及联合作用于肺癌细胞LLC、结肠癌细胞HT-29、肝癌细胞HepG2和乳腺癌MCF-7 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存活率,并按照WEBB法计算联合用药协同系数(Q);进一步通过PI/Hoechst 33342双荧光染色和细胞划痕实验研究B-9-3(0.78、25.00和200.00 μg/mL)作用于LLC细胞24 h后对瘤细胞活性、迁移的影响.结果 与B-9-3单独用药比较,同浓度B-9-3与长春新碱和紫杉醇联合用药,能够显著降低MCF-7和HT-29细胞的存活率,Q均低于0.3(Q<1为协同).荧光染色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与溶剂对照组比较,B-9-3(25和200 μg/mL)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划痕修复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B-9-3显著抑制LLC细胞迁移能力并提高细胞凋亡率,与不同抗肿瘤药物联合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马芹;陈伟;陈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熊果酸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变态反应,抗肿瘤,保护心、血管、肝、肾、肺,抗糖尿病、调血脂抗肥胖,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但是其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低,通过被动扩散被肠道吸收;将熊果酸制成分散体制剂能提高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且能浓集于肝脏,有利于治疗肝部疾病.综述熊果酸的药动学参数、体内过程和熊果酸分散体的药动学特征,总结其药动学研究进展,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明发;沈雅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柴胡是常用中药,醋炙后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均有较大改变.柴胡醋炙后3个主要原生皂苷转化为次生皂苷,挥发油类成分中的β-蒎烯等10个成分消失,新生成糠醛、1,3-辛二烯等15种成分,正辛醛等9种成分含量增加,正庚醛等5种成分含量降低;醋炙柴胡疏肝解郁和消炎利胆作用增强,而解热镇痛作用有所减弱.而醋炙柴胡通常作为引经药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其引经增效的机制可能与醋炙柴胡影响转运蛋白的表达以及诱导或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等代谢酶有关,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雪芹;赵洋;汪新体;赵雪娇;陈吉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2016年江苏盛泽医院住院患者接受华法林治疗情况,了解该药的实际应用情况和用药误区,寻找监护要点.方法 通过医院HIS系统及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于江苏盛泽医院住院期间使用华法林的患者的病例信息,分析其人口学资料、检验指标、用药诊断、合并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江苏盛泽医院服用华法林患者群以房颤、老年患者多,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占有一定比例,但华法林并未造成肝肾功能继续恶化.结论 该院华法林使用较为合理,用药监护的重点对象为房颤、老年、肝肾功能异常患者.
作者:沈晓岚;朱小芬;张蕾;姜桐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和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96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均给予吸氧、化痰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指标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0%,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的SCr、BUN水平略高于治疗前,Ccr水平略低于治疗前但不具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的SCr、BUN水平高于治疗前,Ccr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Cr、BUN水平高于对照组,且C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干扰素-γ(INF-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和INF-γ/IL-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INF-γ水平、INF-γ/IL-4高于治疗前,IL-4水平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INF-γ水平、INF-γ/IL-4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效果明显,有利于保护肾脏功能,调节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增强免疫力.
作者:杨东明;许东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P-糖蛋白(P-gp)是一种跨膜转运蛋白,属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式结构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其主要分布于肝脏、肾脏、胃肠道和血脑屏障等组织.一方面,P-gp在细胞营养的摄取、代谢物的排泄、能量的产生和细胞信号的传导等正常细胞生理学功能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P-gp的过度表达也是造成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的主要机制.介绍P-糖蛋白的分子结构和转运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晓波;刘克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盐酸川芎嗪在冻干制备工艺中的稳定性进行考察,为保障含有该成分的其他冻干粉针剂产品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川芎嗪的量.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为295 nm.检测盐酸川芎嗪在升华干燥0、12、24、48 h后的含量变化.结果 盐酸川芎嗪在10.5~168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5.837X+ 10.669 (R2=1).此方法检测盐酸川芎嗪在升华干燥12h后含量减少9%,24 h其含量减少40%以上,48 h几乎完全损失.结论 盐酸川芎嗪在冷冻干燥过程中随时间延长会因升华而使含量损失加重.
作者:孙丹丹;王志国;焦玥;王丹巧;王建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前,临床实践中使用的大多数药物是经口服给药,必须经过充分和持续地吸收才能达到效果.药物吸收在口服药物治疗疾病中起着先决条件,其中药物转运体在药物的肠道吸收中起主要作用.同时药物的联合应用在临床上越来越普遍,通常通过使用多种药物来达到治疗效果,但联合用药大多会产生一定的药物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药动学特点.综述肠道转运体介导的几类药物相互作用对其吸收的影响及临床意义,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黄亚男;刘克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2000年1月-2017年6月.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RevMan 5.3软件对各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RCTs,计938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痊愈率[OR=1.82,95%CI(1.30,2.56),P=0.000 5]与总有效率[OR=4.46,95%CI(2.86,6.95),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NIH-CPSI评分、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较单用坦索罗辛的临床效果好.受纳入文献的质量和样本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予以进一步证实.
作者:陈福兵;张文森;陈正军;杨勇;王和西;蒋诗坤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