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用于四肢急性关节脱位复位的体会

李皖静

关键词:异丙酚, 四肢, 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 单次静脉注射, 精神紧张, 患者, 麻醉下, 氯胺酮, 应用, 医生, 体内, 疼痛, 苏醒, 时效, 临床, 安定
摘要:四肢急性关节脱位后,虽然复位多在瞬间内完成,但患处疼痛肿胀明显,加上患者精神紧张,很难配合医生施行手法复位.以往的关节脱位复位大多在安定、氯胺酮复合麻醉下进行,近年来,异丙酚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增多,它具有体内无积蓄、起效快、时效短、苏醒快而彻底的优点.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3年3月为18 例急性关节脱位患者施行手法复位时采用了单次静脉注射异丙酚,取得良好效果.
实用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尺骨闭合穿针治疗儿童孟氏骨折

    目的观察:通过尺骨闭合穿针对儿童孟氏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2年10月间收治儿童孟氏骨折患者,用尺骨闭合穿针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效果优85%,良13%,优良率97.9%.

    作者:李俊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儿童、青壮年、老年骨与关节结核临床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直是结核病高发区,且南疆高于北疆[1].本文收集叶城县1992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儿童、青壮年、老年骨与关节结核患者265 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小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曲克芦丁香豆素片在骨科的应用观察

    肢体外伤后造成的单纯软组织损伤、闭合性骨折以及肢体手术后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虽然有些肿胀可以通过抬高患肢逐渐消退,但需时较长,而且有一些肿胀可能逐渐加重,甚至形成骨筋膜综合征,严重的可以造成肢体坏死的后果.

    作者:吕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微创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80 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微创治疗原则和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将80 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86 例,在充分术前准备情况下,经后外侧小切口入路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GardenⅡ型13 例,Ⅲ型27 例,Ⅳ型46 例.全身健康状况综合评定,良好、中等和差者分别占45%、36%和19%.随访6个月~5年.结果疗效按Harris髋关节置换效果及术后X-Ray评定标准[1],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优良满意率93%,术后3~4周均扶双拐下地活动.达到伤前活动能力(92%);无1 例因手术死亡.结论充分术前准备下微创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发症少,治疗时间短,安全可靠,可以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双利;王金堂;李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钢板螺钉内固定在枕颈融合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在枕颈融合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1999年3月至2003年7月,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枕颈融合治疗难以复位的寰枢椎脱位并脊髓压迫11 例,其中齿突陈旧性骨折并寰椎前脱位7 例,齿突发育不良并寰椎后脱位4 例.结果寰枢椎脱位获得不同程度的复位,脊髓压迫解除,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枕颈部3~5个月骨性融合.结论对于难以复位的寰枢椎脱位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枕颈融合术,不但固定较牢固可靠、简便,有利于植骨融合,而且还有一定的复位作用.

    作者:欧国潮;叶君健;卢生香;赵庆松;邱植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后路复位固定加360度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固定加360度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36 例腰椎滑脱患者,按Meyerding分度:Ⅰ度滑脱20 例,Ⅱ度滑脱10 例,Ⅲ度滑脱6 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腰椎不稳和神经症状,行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加360度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36 例均获12~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根据Asher的疗效观察项目:优:28 例,良6 例,可2 例,差0 例,优良率达94.4%.结论后路复位固定加360度植骨融合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

    作者:任亮;张国平;冯建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急性脊髓损伤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护理

    脊髓损伤后,给病人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研究表明,急性脊髓损伤后8h内进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对脊髓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疗效[1].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对30 例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大剂量MP冲击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聂燕;张凌;何瑾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82例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膝关节镜手术以创伤小、痛苦小,功能恢复快为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我科至今共收治膝关节疾病患者182 例,均使用膝关节镜手术.由于术中出血较少,对膝关节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效果好,病人易于接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培秀;裴素菊;张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吻合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优越性.方法用吻合静脉的腓肠神经经营养血管皮瓣对16 例患者的踝周、胫前部、足跟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同时观察皮瓣的供血特点.结果 15 例成活,1 例部分坏死.结论吻合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便,皮瓣静脉回流好,成功率高,是踝周、胫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作者:蒋雪生;沈鹏;姬亚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应用有限内固定和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

    自1995年以来,我们开展了有限内固定和单侧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35 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益民;安美华;刘在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由于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该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近年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润生;白海;郭进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跟骨整复固定器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评价跟骨整复固定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36 例4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按paley分型,剪力骨折8足,舌型骨折13足,中央塌陷型11足,粉碎型10足.对36 例42足跟骨骨折用撬拨复位跟骨整复固定器固定治疗,随访33 例38足,随访时间3~39个月,平均18.4个月.结果按Margland足部评分系统(Margland Foot Score)评价术后功能,本组38足优良率84.2%.结论撬拨复位跟骨整复固定器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波;白左明;纪斌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分析自2000年3月至2003年6月用锁骨钩钢板治疗的11 例锁骨远端损伤的疗效.结果 1 例病人因肩袖卡压,出现外展受限,内固定取出后功能未受影响.其余病人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肩关节活动良好.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损伤符合局部的生物力学环境是一种可靠的固定方法.

    作者:周恩昌;刘士明;唐萍;张文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AF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总结AF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12 例胸腰椎骨折、随访、总结、分析手术疗效.结果 12 例病人术后随访6~18个月,脊柱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疗效满意,有效率达90%.结论 AF脊柱内固定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复位确切,固定可靠,重建了脊柱的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吴松青;胡金荣;李忠民;郑志祥;何文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应用腹股沟带蒂皮瓣修复多指中节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多指中节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9 例应用腹股沟连蒂皮瓣修复多指中节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29 例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分指,一期剔薄皮瓣修复手指外形.随访3~18个月,除4 例出现屈肌腱Ⅱ区粘连,3个月后行粘连松解术,手的抓捏握持功能和外观均恢复满意.结论腹股沟连蒂皮瓣是修复多指中节软组织缺损实用有效且可靠的方法,技术要求不高,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林芳;陈长河;赵科;陈文恒;罗仕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针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近十余年来,带锁髓内针以其优良的生物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经典的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技术是闭合复位,C型臂监控下穿针和锁钉.但在许多基层医院,由于缺乏C型臂影像增强设备,大大地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我科自2008年8月至2003年8月在无C型臂的条件下开展了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关平;梁建科;柳光元;韩勇;张玉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股骨颈应力性骨折1例

    1 病案摘要患者,男,18 岁,某部新战士.因反复进行障碍训练一周后右髋部疼痛半个月,于2003年5月28日入院.疼痛与气候变化无关,徒步行走时加重,休息后减轻,无外伤史及午后潮热、盗汗史.

    作者:汤敬东;王志忠;杨增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前路手术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随着影像学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和普及,使医学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使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得到了新的认识和提高,也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提供了依据,但是采用的手术方法各家不一,治疗效果也各不相同,我科自1999年至2004年3月间采用颈椎前路手术--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6 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宏喜;刘强;史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DIKFIX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51例

    目的观察DIKFIX PDLLA可吸收螺钉在治疗松质骨骨折中的可靠性.方法采用DIKFIX可吸收螺钉治疗51 例,其中内踝骨折38 例,肱骨髁部骨折3 例,胫骨平台骨折7 例,距骨骨折2 例,尺骨鹰嘴骨折1 例,应用PDLLA可吸收螺钉进行内固定手术.术后对其伤口愈合,骨折愈合及手术部位红肿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51 例中,48 例伤口一期愈合,3 例开放性骨折二期愈合.51 例其中46 例经1个月~1.2年随访,无1 例在手术部位出现红肿,瘘道形成,无骨折再移位,均骨性愈合.结论 DIKFIX PDLLA可吸收螺钉在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儒民;崔杰;刘瑞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前路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前路植骨融合的胸腰椎结核患者36 例,包括植骨融合率,截瘫恢复情况和后凸畸形矫正情况.随访时间1~4 a,平均2.6 a.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7.9个月;24 例合并截瘫患者中,症状改善22 例,改善率91.7%;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9.4°,1~4 a后随访,后凸角度平均丢失2.1°.结论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前路植骨融合能加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骨融合和截瘫恢复,矫正后凸畸形.

    作者:唐接福;李峰;满益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