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梅
目的 观察24 例腰椎滑脱患者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植入单枚椎体间融合器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侧后方斜行植入单枚BAK治疗腰椎滑脱再进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1~4年(平均2年4个月),椎体间骨性愈合率达95.83%,无融合器移位,患者主观满意率为91.8%.结论 经侧后方斜行植入单枚BAK再进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腰椎滑脱,能保证脊柱骨性愈合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作者:姜荣权;王志强;郭文胜;卢建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报告52 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对52 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并用HSS评分系统进行分析.随访2~20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 手术优良率94.2%,所有患者在疼痛、功能方面有明显改善.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对严重的骨关节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满意,为取得更好疗效有必要加强术前教育及术后的康复指导.
作者:李子恢;曹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用髁支持接骨板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本组13 例均为AO分型的C型骨折,骨折复位后用髁支持接骨板对股骨髁及股骨近段支撑固定,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病例经过18~24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采用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分,优良率达61.5%.结论 用髁支持接骨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可提供牢固稳定的固定,有利于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张雄文;王建龙;徐恒旭;陆景华;杨聪林;奉永泉;莫炳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化脓性关节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6 例膝化脓性关节炎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术后持续冲洗引流、早期功能锻炼,再结合全身使用抗生素等治疗,通过定期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6 例患者均治愈,无一例复发.4 例慢性膝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22 例急性膝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Neer评分,优15 例,良5 例,可2 例,优良率90.9%.结论 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术后持续冲洗引流、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膝化脓性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方法简单、疗效明显的优点.
作者:林瑞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预防术后肌腱粘连更为有效的方法和材料.方法 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我们对符合研究条件的70 例82条指屈肌腱断裂伤,分别采用单纯缝合术和缝合后自体脂肪颗粒纯化移植两种方法治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随访2~16个月,平均6.5个月,用TAM系统评定法来判定肌腱缝合后的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纯化移植治疗组46条肌腱,优22条,良18条,中6条,差0条,优良率86.96%;单纯肌腱缝合治疗组36条肌腱,优6条,良14条,中12条,差4条,优良率55.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纯化脂肪颗粒是预防肌腱粘连的理想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促进肌腱愈合、防止或减轻术后粘连、改善肌腱滑动的作用.
作者:韩文冬;张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之一,其中伸直型居多.临床治疗此种骨折常见的方法是手法整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如果治疗不当极易发生肘内翻畸形,严重影响或丧失肘关节活动功能.我院从1995~2004年共收治87 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形成肘内翻的主要原因是骨折远端向尺侧移位及尺侧骨皮质被挤压、塌陷、嵌插导致远折端向侧方倾斜所致.因此通常在治疗值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时,如何降低和预防肘内翻畸形是值得重视并研究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库尔班·木萨;吾斯曼·亚森;吾斯曼·牙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AF系统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椎板减压自体骨移植并AF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31 例,术后经平均2年随访,椎体高度完全恢复10 例,大于90%的18 例,大于80%的3 例;31 例术后神经功能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AF椎弓根系统固定可靠,操作简单,能达到良好的复位与减压的目的,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宁亚;刘列;左春光;王新虎;王建顺;赵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4年9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1 例,与同期保守治疗的19 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与保守治疗组相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症状缓解较早,早期可开始下床活动(P<0.01),所有病例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后凸Cobb角矫正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后未见明显伤椎高度丢失.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掌握其应用的适应证.
作者:梅盛前;陈其昕;徐利明;兰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组36 例,按 Schatzker 分型,Ⅲ型 15 例,Ⅳ型 11 例,Ⅴ型6 例,Ⅵ型4 例.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缺损予以植骨.结果 36 例中32 例获8个月~5年随访,按马元璋评价标准,优良率82%.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肯定,但强调关节面恢复与软组织损伤治疗并重.
作者:于洪波;赵刚;于永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制备PLGA-bBMP,PLGA-bBMP-IGF-Ⅱ,PLGA-bBMP-IGF-Ⅱ-bFGF三种诱导骨再生膜并比较其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IGF-Ⅱ,bFGF和bBMP,分别与PLGA复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三种诱导骨再生膜,用其修复兔桡骨骨缺损,以单纯PLGA膜作为对照组,分别在2、4、8周进行大体、组织形态学、四环素示踪和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三种生长因子存在时间.结果 提取的小牛骨bBMP能诱导成骨,三种诱导骨再生膜均能在体内诱导新骨的形成,明显优于PLGA(对照组),其诱导效果呈现PLGA/bBMP(B组)<PLGA/bBMP+IGF-Ⅱ(C组)<PLGA/bBMP+IGF-Ⅱ+bFGF(D组).结论 三种诱导骨再生膜均具有诱导成骨作用;bBMP、bFGF及IGF-Ⅱ与PLGA膜联合应用具有协同诱导成骨效应,同时PLGA膜对多种生长因子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作者:姜文学;曹现林;徐东明;胡茂忠;尤佳;孙洪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腰椎退行性变患者椎间盘后外侧纤维环病理变化与腰腿疼痛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经手术治疗的126 例伴有腰腿疼痛症状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 例(93个椎间盘),盘源性腰痛症11 例(11个椎间盘),腰椎滑移症16 例(16个椎间盘),腰椎畸形7 例(12个椎间盘).腰痛为主要症状者45 例(51个椎间盘),腿痛为主要症状者81 例(81个椎间盘).对取得的132个椎间后外侧纤维环,HE染色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病变组纤维环层明显变薄,胶原纤维细胞少,排列不规则,分布不均匀;将其病理特点归纳分成为四种类型:a)纤维环中出现自内向外的血管腔隙样变化(血管腔内有或无红细胞),伴炎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的浸润,并且有胶原纤维细胞的大量增生.b)纤维环中增生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肿胀明显,形成结节样团状结构.c)纤维环中出现退变和增生并存的软骨样细胞,周围水肿,无淋巴细胞浸润.d)无以上三种特征性病理变化.经计数资料的χ2检验,腰痛组和腿痛组之间各病理类型构成存在差异.结论 病变椎间盘纤维环的病理变化与腰腿疼痛关系密切,其中,炎症反应可能是引起腰腿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扬生;陈其昕;周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较多,手术治疗则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创伤大、恢复慢则是开放性术式的大缺点.我科自2003年3月以来利用微创技术,采用手法复位经皮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法[1]治疗髌骨骨折22 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培信;曾波;廖春来;庄永;谢逸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人绦虫病,以感染猪绦虫为主.绦虫通常寄生在人的肠道,而存于皮下者较为少见.我科曾治疗1 例,介绍如下.
作者:曹兴;刘筑;田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1998年2月以来,我院采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共42 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 例中,男32 例,女10 例;年龄20~57 岁,平均年龄33 岁.受伤原因:重物砸伤18 例,高处坠落10 例,车祸撞伤14 例.按损伤节段:T11 3 例,T12 4 例,L1 13 例,L2 18 例,L3 4 例.其中爆裂骨折32 例,压缩性骨折10 例.术前神经损伤按ASIA分级,A级4 例,B级5 例,C级8 例,D级5 例,E级20 例.术前准备时间为5 h~12 d.
作者:王志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多段骨折12 例.结果 本组经6~14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达骨性愈合,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多段骨折,能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文刚;余灵琪;郭翊;孙正文;庄宗兴;张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2001年8月至2005年6月我科采用腓骨钢板内固定结合胫骨撬拔复位、植骨、松质骨螺钉、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有移位并合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12 例,获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海源;帅克宁;张明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颈椎结核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 经前路颈椎结核病灶清除后采用髂骨块植骨钢板内固定26 例.结果 切口一期愈合,随访1~3年,26 例均达治愈标准.结论 颈椎结核病灶清除后髂骨植骨修复骨缺损,牢固内固定,不仅有利于结核的治疗,而且局部稳定性好,益于骨愈合,减少了畸形及晚发截瘫等并发症,远期疗效好.
作者:郑和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几种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用指端带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18 例,用食指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22 例,用大鱼际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20 例,用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12 例.结果 72 例皮瓣全部存活,18 例神经血管带蒂岛状皮瓣拇指异位感觉全部恢复,22 例食指背侧岛状筋膜皮瓣中有16 例异位感觉恢复,6 例尚在随访中.大鱼际筋膜逆行岛状皮瓣12 例感觉建立,为恢复保护性感觉,8 例尚在随访中.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8 例感觉建立,为恢复保护性感觉,4 例尚在随访中.结论 几种岛状皮瓣各有优缺点,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作者:李文东;陈宏;章伟文;王欣;周黎明;王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三踝骨折(cotton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常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踝穴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均应以骨折解剖复位、损伤韧带愈合良好为原则,因此目前多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作者自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三踝骨折18 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奇;杨海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尺骨鹰嘴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处理不好,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而影响肘关节功能.从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我院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和鹰嘴钩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46 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涂万荣;陈枫文;陈刚;莫树喜;丁援建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