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

王泉;刘斌;尚洪涛;王立涛;刘玉民;董桂贤;孙建华

关键词:闭合复位,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 锁定加压钢板, 胫骨, 干骺端骨折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82例胫骨干骺端骨折在跟骨牵引闭合复位后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男55例,女27例;年龄19~78岁,平均35岁.AO分型胫骨远端骨折A1型13例,A2型9例,A3型14例;胫骨近端骨折A2型12例,A3型34例.结果 82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3个月.按胫骨干骨折治疗效果评价标准(Johner Wruhs)评定,优43例,良29例,中10例.结论 MIPPO技术联合LCP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实用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内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舟骨骨折

    目的 报道微创手术治疗新鲜无移位舟骨骨折的疗效、手术方法、适应证及体会.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微创加压螺钉固定技术治疗14例新鲜无移位舟骨骨折的患者,记录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度、疼痛、恢复工作时间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4~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10周,恢复工作时间为2周,腕关节活动度达到健侧90%以上,无术后并发症.按Krimmer腕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2例.结论 经皮加压螺钉技术治疗急性无移位舟骨骨折创伤小,不需外固定,恢复工作时间较保守治疗缩短,愈合率高,治疗结果满意.

    作者:黄晖;庄小强;白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53例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结果 根据X线片测量指标综合评定,51例患者(53例患者51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2%;腕关节功能根据Gart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良率88.2%;并发症6例,发生率11.8%.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理想选择.

    作者:贡小强;张亚俊;徐东来;黄永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姆)外翻的术后并发症分析

    (姆)外翻是女性患者多见的一种足部畸形,主要表现为(姆)趾外翻、第一跖骨内翻及第一跖骨头内侧的(姆)囊炎,常伴发疼痛性胼胝、锤状趾及骨关节炎等.(姆)外翻实际上包含两部分概念:a)第一趾骨相对于第一跖骨的外翻畸形;b)第一跖骨相对于足纵轴线的内翻畸形.(姆)外翻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在因素包括扁平足、第一跖骨内翻、类风湿性关节炎、胶原及神经肌肉病变,第一跖趾关节不稳定以及遗传因素.而穿高跟尖头鞋是导致(姆)外翻发生的外在因素.

    作者:朱明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在脊柱截骨矫形术中,后路截骨应用为普遍,可应用于多种常见的脊柱侧后凸畸形,如强直性脊柱炎、先天性脊柱侧凸、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以及严重的后凸畸形等.本文就近年来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1概 述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常用来矫正严重的脊柱三维平面的失平衡,对于严重脊柱侧凸畸形来说,传统的矫形方式,如单独的前路或后路矫形术,并不能获得满意疗效.针对这种情况,前后路联合截骨矫形术早被提出适用于严重僵硬的脊柱畸形.前后路联合手术能对脊柱进行充分的松解,术中不会出现明显的脊髓堆积、皱褶.但此手术也存在明显缺点,如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中需要改变体位,对肺功能影响很大等[1].近年来,随着对疾病研究的深入和手术技巧的成熟,越来越多有经验的医生会选择后路截骨矫形术.从初的Smith-Peterson截骨到经椎弓根截骨,到后来的全脊柱切除术,后路截骨矫形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曹参;吴继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Cable-needle钢缆环扎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

    目的 探讨Cable-needle钢缆环扎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25例病例,均为粉碎性髌骨骨折,男18例,女7例;年龄15~65岁,平均39岁.采用Cable-needle钢缆进行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3~25个月,平均10个月.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骨折全部愈合,无Cable-needle钢缆松动并发症,仅1例髌骨骨折术后3个月Cable-needle钢缆卡扣处钢缆残端外露,突破皮肤,给予取出钢缆闭合皮肤破口,顺利愈合.参照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23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 Cable-needle钢缆环扎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骨折固定牢固,操作简便,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常德勇;马同敏;高雅滨;张国峰;葛海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双侧股骨干骨折并脂肪栓塞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长骨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报告1例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脂肪栓塞综合征在骨折创伤后发生的机制、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对策.结果 脂肪栓塞综合征较常见于骨折创伤、髓内手术,虽然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病情凶险,其主要以进行性低氧血症、排除颅脑外伤后的意识障碍、皮下瘀斑、肺部斑点状实变或更典型的“暴风雪”样改变为特征,治疗上以充足供氧及防止并发症为主.结论 脂肪栓塞综合征目前无特异性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于长骨骨折及涉及髓内手术的患者应时刻警惕脂肪栓塞的发生,以便及时发现、对症治疗,因其发生率较低,进一步加深认识、提高抢救成功率需要多中心、多单位之间联合探讨、数据共享.

    作者:王洪根;马一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体表辅助定位锁定式交锁髓内钉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对带锁髓内钉定位及锁钉等装置进行改进,增加经体表辅助定位器,降低交锁髓内钉的手术难度和技术要求,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方法 作者从2006年起对交锁髓内钉及其定位装置不断改进,增加经体表辅助定位器,2011年申请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6年1月至2012年3月间应用改进后的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及胫骨骨折50例都顺利完成,远端锁钉均一次成功锁定,未发生锁钉困难及失败.结果 术中应用改进后的体表辅助定位锁定式定位器,50例手术都顺利完成,远端锁钉均一次成功锁定,手术时间为30~60 min,平均45 min,未发生锁钉困难及锁钉失败.结论 通过对定位装置的改良,增加体表辅助定位,使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得到解决,使交锁髓内钉手术难度降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和手术并发症,值得广泛地推广和临床应用.

    作者:梅紫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VSD技术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

    随着现代交通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小腿、足跟部软组织严重损伤的病例逐渐增多,临床上修复困难,传统的游离植皮及局部转移皮瓣不能进行有效的创面覆盖和软组织充填.作者自2003年10月至2011年9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1]结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3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19~58岁,平均33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机械绞伤9例,重物砸伤2例,热压伤1例.受伤部位:小腿中下段21例,足跟部9例,膝关节2例,其中伴有骨折骨外露29例,伴有神经肌腱外露3例,皮肤缺损面积5 cm×8 cm~20 cm×40 cm.

    作者:李林东;蒋纯志;邱维胜;尤传飞;倪前朝;裴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

    目的 探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82例胫骨干骺端骨折在跟骨牵引闭合复位后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男55例,女27例;年龄19~78岁,平均35岁.AO分型胫骨远端骨折A1型13例,A2型9例,A3型14例;胫骨近端骨折A2型12例,A3型34例.结果 82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3个月.按胫骨干骨折治疗效果评价标准(Johner Wruhs)评定,优43例,良29例,中10例.结论 MIPPO技术联合LCP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泉;刘斌;尚洪涛;王立涛;刘玉民;董桂贤;孙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肩胛盂移位性关节内骨折2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肩胛盂移位性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Jdet入路为主的多种组合手术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22例肩胛盂移位性关节内骨折,对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和肩关节前屈、内旋、内收及外展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有18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16个月,1例随访患者X线片显示创伤性关节炎,其余患者X线片下肩胛骨骨折骨性愈合良好,复位关节面平整未发生明显移位,内固定物无松动及脱出现象.根据Schandelmaier等肩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14例,良3例,可1例.结论 对于肩胛盂移位性关节内骨折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孔祥龙;刘建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闭合小交叉多点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 探讨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经尺骨鹰嘴外侧缘和肱骨外侧髁小交叉固定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至2011年4月采用克氏针经尺骨鹰嘴外侧缘和肱骨外侧髁前后点交叉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5~12岁,平均8.6岁.伸直尺偏型20例,伸直桡偏型6例.Garland分型,Ⅱ型4例,Ⅲ型22例,术后屈肘石膏固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肘内翻畸形,无尺神经损伤.肘关节功能按Flynn标准评价,优20例,良4例,可2例.结论 经尺骨鹰嘴外侧缘和肱骨外侧髁闭合小交叉多点固定,可以有效预防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尺神经损伤的并发症.

    作者:李云龙;成欣;夏炎;吴树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2001年3月至2009年3月,我科对37例Lisfranc骨折脱位患者切开复位皮质骨螺钉配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17~61岁;新鲜损伤33例,陈旧损伤4例.结果 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9个月,平均28个月.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好24例,较好11例,差2例.结论 对于Lisfranc骨折脱位应手术治疗,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必要条件,陈旧性损伤应行关节融合术.

    作者:杨兵;江庭彪;韦家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应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

    目的 总结2.4 mm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结果.方法 对收治的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后骨折复位丢失的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26例患者采用经掌侧入路2.4 mm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结果 23例患者获得随访,按Gartland和Werley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良率95.7%,放射学评分优良率91.3%.结论 正确应用手术技巧、选择合适的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X线影像及临床结果.

    作者:彭斌;凯瑟尔·阿马努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同指中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

    目的 探讨以指神经血管背侧支为蒂的中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以指神经血管背侧支为蒂的中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7~62岁,平均35岁.创面面积2.0cm× 1.5 cm~3.0 cm×2.0cm,皮瓣面积3.0cm×2.0 cm~2.5 cm×1.5cm.结果 随访时间3~10个月,11例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能耐寒,伤指无疼痛,两点分辨觉6~10 mm,平均8 mm.结论 手指中节背侧岛状皮瓣手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是修复指腹缺损的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会文;邓华民;陈晓迪;史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四肢挤压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综合骨科治疗对四肢挤压伤的疗效,探讨治疗时机.方法 2008-2011年的200例四肢挤压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人,两组均予以骨科清创、抗炎、固定、切开减压等措施,观察组加用高压氧治疗,0.22 MPa间断吸氧,1日1次,10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的肿胀开始消退时间、微循环改善时间、感染例数及疗效与治疗起始时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肿胀开始消退时间提前(P<0.01),微循环改善时间缩短(P<0.05),感染例数下降(P<0.05).结论 对于四肢挤压伤患者,经过骨科治疗后,只要情况许可,尽早行高压氧治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顾惠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n-HA/PA66 Cage在腰椎融合术中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目的 评价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融合器(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 Cage,n-HA/PA66Cage)植入人体内可能引起的全身毒性反应及对人体局部组织的影响.方法 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将n-HA/PA66 Cage通过腰椎后路经椎间孔进行腰椎椎体融合植入20例患者体内,通过对研究对象检查术前、术后4d、术后2个月等3个时期的血压、脉搏、体温、免疫球蛋白A、G、M、补体C3、C4、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C反应蛋白、血沉、局部反应等指标.结果 n-HA/PA66Cage植入人体后,除了术后4d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检查与术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时相,其他检查结果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n-HA/PA66 Cage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作者:桑裴铭;张明;陈斌辉;蔡畅;顾仕荣;周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89例,男106例,女83例;C3~4突出96例,C4~5突出51例,C5~6突出186例,C6~7突出112例.结果 随访183例,随访期限半年,根据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优146例,良31例,可9例,差3例,优良率93.7%.结论 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创伤小、不破坏脊柱稳定性、疗效好、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安全的微创介入治疗之一.

    作者:强刚;董琪;雷鹏鹏;蔡鹏武;刘斌;白海波;吴大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麻醉方式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比较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5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椎管内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椎管内麻醉组31例,平均年龄78.2岁,全身麻醉组25例,平均年龄79.5岁.手术方式全部采用闭合复位,γ3型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情况,包括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全部骨折患者手术均得到良好复位及固定,无死亡及感染病例.椎管内麻醉组术后下地活动所需时间为(79.6±23.1)h,而全身麻醉组为(106.4±35.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内麻醉组术后平均住院日为(9.1±3.3)d,而全身麻醉组为(11.6±4.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在认知障碍及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方面明显高于椎管内麻醉组.结论 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闭合复位、γ3型髓内钉内固定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在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全身麻醉组.

    作者:白雪东;王德利;李海峰;季伟;王鹏建;何勍;阮狄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锁定钢板和拉力螺钉治疗股骨近端合并小粗隆骨折的疗效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和拉力螺钉治疗股骨近端合并小粗隆骨折的疗效.方法 47例患者分别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locking pnximal femur plates,LPFP)和拉力螺钉有效固定,术后及早行髋和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骨折愈合、是否髋内翻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18个月,按照髋关节功能Harris标准评价,优39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4.7%,无髋内翻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锁定钢板和拉力螺钉治疗股骨近端合并小粗隆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减少髋内翻并发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薪华;孙根发;赵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人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39例回顾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Cage融合、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收治老年人腰椎滑脱39例,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5.5岁.分别用PLIF椎板减压椎间植骨Cage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和腰后路椎板减压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本组腰椎滑脱症患者随访0.6~2.5年,平均16个月.有1例69岁女性Ⅱ°滑脱病例行PLIF椎板减压椎间植骨Cage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出现椎体间移植物的沉陷.4例65岁以下的男性Ⅱ~Ⅲ°滑脱病例行腰后路椎板减压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术后复位良好,但随访时发现出现Ⅰ°滑脱,植骨未融合,1例出现神经损伤.其余34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移位,无螺钉断裂,无切口感染.JOA评分系统对39例患者的术前及随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优30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到92.3%.结论 手术内固定与植骨融合为复位后的椎体创造了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内固定可以减少术后卧床时间,促使患者早期活动.彻底减压对缓解神经受压及马尾神经损伤有明显疗效,且方法简单、安全实用、疗效确切及并发症少,但对于65岁以下的老年人腰椎滑脱应选用椎间植骨Cage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远期疗效较确切.

    作者:许累欣;李任重;郭祥坤;张连记;张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