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章如
阿莫西林为口服半合成青霉素,对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各种呼吸道、尿路和胆道感染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常成为院外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其不良反应,关于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的报道已不少见,现报告一例服用阿莫西林引起的晕厥一例药物过敏反应.
作者:吴健晖;林丽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全程督导短程间歇化疗涂阳肺结核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2H3R3Z3S3/4H3R3和2H3R3Z3E3S3/6H3R3E3方案,分别对637例初治和101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实行全程督导化疗.结果初复治病人治愈率分别为93.81%和82.00%;二年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1.76%和7.35%.结论全程督导短程间歇化疗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效.
作者:吴光吾;陈文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诊室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用尿激酶对符合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标准的50例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并观察再通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本组静脉溶栓再通率为66%(33/50),4小时内再通率高77.8%(14/18).结论急诊室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林道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女性,13岁,海南省东方市人.于1999年6月16日入院.住院号131403.
作者:石林;王永凡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镜微波及硬化剂治疗胃大息肉的优点.方法:应用单纯微波烧除术、硬化剂注射加微波烧除术、硬化剂注射加分次微波烧除术治疗62例(86颗)胃大息肉(直径>10mm).结果:所有息肉均能顺利摘除,成功率100%,发生创面较明显渗血7例,发生率11.3%,大出血需外科手术2例,发生率3.2%,未发生穿孔.在30例2周到10年随访中3例在术后6月~5年复发,复发率10%.结论:内镜微波及硬化剂治疗胃大息肉近远期疗效满意,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创伤小,并发症少,免除了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郝悦;朱材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合理用药.方法:围手术期病例分析.结果:抽查1998年11月~1999年5月间本院经手术治疗出院的病例200份.200份病例中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共涉及抗菌药物24种平均用药时间11.2±8.8d;116例(58%)为术后才用药;β-内酰胺类药物注射给药198次其中qd,62次(31.3%),bid,129次(65.2%),致病菌对此类药物耐药性较大.结论:必须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注意术前择时给药,控制用药时间和给药间隔,减少不合理使用.
作者:莫惠平;秦庆芳;农丽萍;杨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总结1988~1998年间124例胸部肿瘤手术的经验,探讨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分析124例围术期胸部肿瘤病人资料.结果≥60岁老年组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术前心电图异常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低氧血症、低钾、低镁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结论胸部肿瘤病人术后心律失常与高龄、术前心电图异常、低钾、低镁密切相关.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麻醉及严谨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吴煌福;林伟民;林志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共选择1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住院病人,男7例,女5例,年龄小43岁,大63岁,平均56.7岁.腹水持续时间3月-20年,全部符合以下标准:(1)临床确诊为肝硬化腹水.(2)经卧床休息、限水、限盐、利尿及补充胶体液等治疗7天以上无效.(3)腹水为漏出液,腹水培养无细菌生长.(4)近期无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心肺无明显功能障碍.
作者:韦玲;陈芳;刘勋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4年~1997年1月,本科收治了肝脏枪弹伤患者26例,均采用清创性切除手术治疗,无并发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四肢大血管损伤病人的病情急重,如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肢体缺血病残,甚至出血休克死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门诊急诊处理包括急救护理无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本科室1996年-2000年5月收治四肢大血管损伤病人3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庄小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建立临时快速血液净化通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关键之一.理想的血管通路要求条件:(1)血流量要达到200ml/min-300ml/min,以保证有效血液净化.(2)可反复使用,操作简便,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小.我科自1996年至1998年底对33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紧急血液净化患者均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进行血液净化,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庆玲;李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年来,高血压的诊断、治疗进展迅速;新的诊断标准和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本文梗概地介绍近年来的高血压诊断、治疗的进展.
作者:苏哲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超声影像作为一种简便价廉、适用范围广、临床价值大的无创性诊断手段,在临床诊断及临床科研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应用的深入,质量控制和档案管理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院于1995年9月至2000年2月陆续应用了5台超声图文管理系统对超声图文信息进行管理,为了评价其应用价值,现对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朱才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新型的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的降压疗效和对左室肥厚的消退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21例给予氯沙坦口服,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指标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和心脏超声标志左室肥厚的指标IVST、PWT、LVMI用药后均较用药前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氯沙坦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24h血压,并能使其左室肥厚明显消退.
作者:姜志安;张晓光;肖文良;赵维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目前我省疟疾暴发点与高发病村庄媒介按蚊种群密度与分布及其生态习性.方法:采用人诱与牛诱半通宵捕蚊法调查.结果:在山林区高发病村庄,捕获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点,分别占捕蚊点的42.9%和57.1%;在平原丘陵区暴发点,均捕获微小按蚊,无捕获大劣按蚊.其中人诱捕获大劣按蚊、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和吉甫按蚊数,分别占捕蚊总数的9.9%、6.9%、54.5%和2.0%;牛诱捕获上述4种按蚊却分别占捕蚊总数的0%、3.3%、26.0%和12.3%.结论:在山林区高发病村庄主要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而平原丘陵区暴发点仅为微小按蚊.
作者:曾林海;王志光;郭仁能;蓝秀汉;王善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脑室出血的治疗和效果.方法:对132例高血压并脑室出血病人采用一侧或双侧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术后酌情用尿激酶脑室内灌洗.结果:132例病人预后情况按ADL标准判定(1)完全恢复工作43例,(2)生活自理36例,(3)生活半自理12例,(4)卧床不起10例,(5)植物生存8例.死亡23例,死亡率17.4%,总有效率68.9%.结论: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方法简单、实用、基层医院容易掌握开展、疗效确切.
作者:袁集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血液光量子疗法,简称血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脑血管意外、感染性疾病等的治疗,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目前国内外罕见文献报道,我们通过对32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患者进行血疗,观察到其对周围神经炎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雪;黄斌;刘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自1995年以来,我科采用后位切扎术治疗陈旧性肛裂17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美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测定武汉和海口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对5种抗结核药的MIC并分析其耐药特征.方法 BACTEC技术和改良罗氏培基培养用于MIC的测定.结果 66株结核菌对INH,SM,PAS,EMB和RFP的耐药率分别是39.4%,24.2%,16.7%,24.2%和37.9%.武汉和海口分离株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耐药率为57.6%.多耐药率为42.2%.多耐药株占总耐药株的73.7%.多耐药菌株中,INH和RFP所占比例高;在耐INH和RFP的菌株中,大多数为多耐药菌株.结论耐药率和多耐药率高,结核菌的多耐药特征与其耐INH和RFP有关.
作者:朱中元;陈允凤;林冲;王海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亚热带气候环境下烧伤创面真菌感染与温湿度的相关性.方法:对514例次烧伤病人创面定期采样进行真菌学培养,菌种鉴定.用干湿温度计定时(每天)记录烧伤病房温湿度,并用多元相关和圆形分布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检测期间,本院烧伤病房创面真菌检出率28.6%,烧伤创面真菌带菌率的适宜室温为28℃,适宜范围为26℃~31℃;适宜相对湿度为78,适宜相对湿度范围为77~80.结论:本调查提示温湿度作为环境因素对烧伤创面真菌检出率有显著差异性但不表明温湿度亦大,真菌感染率亦高.温度在26℃~31℃,湿度在77~80易发生真菌感染;本地区可能4、6~9月份真菌感染机会增大.
作者:潘云川;莫成锦;陈彦堃;张燕翔;陈大飞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