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目的 了解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为农村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农村已婚妇女4 839例妇科病普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妇科疾病的检出率高达74.31%;居前4位的疾病是宫颈疾病、乳腺疾病、阴道炎和盆腔炎,检出率分别为23.06%、20.83%、12.96%和11.82%;随孕次增加,妇科疾病的检出率增高.结论 农村已婚妇女妇科疾病检出率高,应对农村妇女加强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促进生殖健康.
作者:李惠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牙痛是口腔常见的症状.面对牙痛患者,口腔医生切不可大意,除局部检查外,还应询问患者全身情况,必要时做相关检查,以免误诊漏诊,延误患者病情.
作者:王晶;胡焱;丁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血脂异常与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以及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对患病的影响.方法 对396名教职工进行血压、心电图、血糖、血脂、腹部B超检查,有血脂异常和相关疾病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血脂异常及相关疾病检出率为39.9%,男性检出率为53.6%,高于女性的27.0%(P<0.01);不同年龄组的血脂异常及相关疾病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年龄增加,血脂异常及相关疾病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吸烟、饮酒、高脂偏咸饮食、活动少等是血脂异常及相关疾病的主要不良生活方式.结论 教职工血脂异常及相关疾病检出情况应引起重视,应加强对教职工,尤其是男性教职工的生活行为方式干预.
作者:刘兵;李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某高校女教职工乳腺患病情况,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电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对521名女教职工进行乳腺检查.结果 检出乳腺疾病234人,检出率44.91%.其中乳腺增生检出率高达41.27%;40~49岁组乳腺增生检出率高,达58.71%,30~39岁组次之,50~岁组检出率低.结论 高校女教职工乳腺疾病检出率高,令人担忧,应注重体检及健康教育等.
作者:李爱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中生学习倦怠和应激生活事件的影响因素及2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学习倦怠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湖南省4所中学857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中生学习倦怠衰竭因子分为(3.22±0.92),讥诮态度因子分为(2.98±1.07),效能感低因子分为(2.85±1.23);年级因素对学习倦怠的3个维度得分均有影响(P<0.05);学习倦怠总分与应激生活事件因子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其他、受惩罚、健康因子、丧失因子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0.30、0.28、0.25、0.21、0.09;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对学习倦怠的β分别为0.53、0.22、10.22(P<0.05或P<0.01).结论 高中生普遍存在学习倦怠现象,应激源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受惩罚对高中生的学习倦怠有预测作用.
作者:王雅倩;邹志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等职业学校女生原发性痛经的护理.方法 对789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的痛经状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结果 原发性痛经378人,发病率47.91%;痛经女生中喜冷饮者占26.94%,喜食辛辣者占15.08%,不注意个人卫生占14.02%,每天运动超过30 min仅占11.11%,对月经来潮有恐惧心理者占16.93%.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54.5%女生未再发生痛经.结论 针对痛经女生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恐惧心理等采取不同的措施,可有效地缓解和减轻痛经.
作者:王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前牙外伤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60名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治疗,对患者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医嘱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在调牙合、注射麻药、受植牙槽窝预备的治疗依从性,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前牙外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刘兴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我校流感样病例流行情况,探讨科学、有效的应对模式.方法 应用校医院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的各种记录,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对应对模式进行探讨.结果 本次疫情爆发流感样病例数为1 113人,罹患率为6.25%,涉及13个院系,215个班级,708间寝室,疫情持续时间为30天.借鉴Haddon模式,在疫情发生前、中、后分别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进行应急准备和有效反应.结论 科学、实用、多维的应对模式,是高校防控传染病爆发疫情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莉;郭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我院从2008年12月-2009年5月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扎法手术50例,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50例患者中,本校学生38例,校外12例;年龄8~25岁,平均年龄23岁;包茎10例,包皮过长40例.
作者:刘安银;刘平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癌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癌症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将确诊的癌症患者352例作为研究病例,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在47个可能与癌症有关联的因素中,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居住及工作环境的放射性、微波、水、空气、居室装修等检测,均在国家规定的正常范围.肿瘤家族史,吃动物内脏、动物油、烟熏食品、泡菜腌菜、油炸食品、剩菜剩饭,吸烟,压力大,经历过重大精神刺激等是癌症的危险因素(P<0.05);与家人相处愉快,文化程度高,月收入高,吃绿叶蔬菜、水果、鲜肉类、奶类、过酸食物是保护因素(P<0.05).夫妻均患癌症28对.结论 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家族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吸烟,负性精神事件及不良心理因素等,提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癌症预防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巧英;张龙杰;唐晓渝;李万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左卡尼丁和疏血通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98例非透析治疗的轻、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被随机分成3组,即左卡尼丁组、疏血通组和联合用药组(合用左卡尼丁和疏血通),治疗4周后观察肾功能多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肌酐、尿素氮、超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均有下降(P<0.05),其中联合用药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3组治疗前后比较尿蛋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卡尼丁和疏血通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均有治疗作用,但联合用药效果更佳.
作者:李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沐川县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为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沐川县2003-2009年出生缺陷病例45例进行分析.结果 7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后又逐渐下降之趋势,缺陷类型以神经管畸形为主要类型,其次为唇腭裂、耳部畸形及四肢畸形.结论 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重在预防,降低发生率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在社会比较发生时是否存在自我评价的补偿.方法 在阅读不同阅读材料(实验一为向上远远、向上稍稍、向下稍稍、向下远远;实验二为向上竞争、向上合作、向下合作、向下竞争)后,用自我评价词汇等级量表对80名大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和性格自我评价测试.结果 在性格自我评价上,向上比较的得分高于向下比较,向上比较远远得分高于向上比较稍稍,向上竞争得分高于向上合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学习能力自我评价上,上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学生在比较领域的自我评价无差异,而在非相关领域中的评价有差异.在非相关领域中,当与成就高的人比较时,大学生会提高自我评价而补偿,且相差越大,补偿越大;且成就高者为竞争者的补偿大于成就高者为合作者的补偿.
作者:张丽雅;余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北京某高校一起水痘爆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探讨疫情的传播原因及防控要点,为今后处理类似疫情积累经验.方法 了解病例基本情况,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疫情发展态势采取相应措施.结果 本次水痘疫情被确定为爆发疫情,共发生6例水痘,发病率为8.0‰.其中2009年12月29日-2010年1月2日集中发生5例(占发病总人数的83.3%),发病集中在同一宿舍楼的同一层相邻的4个房间,其中3例住同一房间.结论 大学生集中居住,一旦发生水痘疫情,较易出现爆发,高校对水痘的预防工作不容忽视.
作者:张复兵;陈颖;李素景;朱惠兰;贾瑞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现代护理越来越强调人性化管理与人文护理,口腔科门诊病人在护理过程中也需要提供富有特色的人性化管理与人文护理.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软硬诊疗环境、建立融洽的医护患三方合作关系、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等对病人进行人性化管理;同时通过区别护理、积极有效的沟通、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对病人进行人文护理.
作者:许少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某地近年来围产儿出生缺陷类型及变化情况,为制定恰当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2-2009年在我院就诊并分娩的孕28周以上围产儿19 715例为研究对象,调查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结果 发现并确诊出生缺陷儿143例,发生率为0.73%;缺陷儿死亡52例,占总围产儿死亡的44.83%;农村出生缺陷率多于城镇;孕母年龄>35岁或<20岁时,出生缺陷率明显增加.结论 加强围产期管理,转变出生缺陷干预模式,可降低出生缺陷率.
作者:黄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校确诊及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爆发流行情况,探讨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将我院发热门诊2009年9月20日-11月20日期间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在2个月内发生流感样病例共4 566例,发病率16.30%;涉及全校27个学院,533个班级;10月后进入高发期,10月30日达高峰,11月10日后患者数量降至正常水平;男生发病率(18.16%)高于女生(1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咳嗽、鼻塞流涕、全身酸痛、乏力,无死亡病例.结论 甲型H1N1流感在我校引起爆发流行,高校防治流感等传染病工作任重道远,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作者:刘涛;章岱渝;赵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heart stem,AMI)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2例AMI患者发病后12 h、24 h、48 h、96 h和7 d的血浆HGF水平,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MI患者发病后12 h、24 h、48 h、96 h和7 d的血浆H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呈现明显动态变化,7 d血浆HGF水平高于12 h、24 h、48 h、96 h的血浆HGF水平(P<0.01);AMI患者血浆HGF水平与心功能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64,P<0.01).结论 AMI患者血浆HGF水平升高,且心功能越差,血浆HGF水平越高.
作者:夏伟知;易晓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家庭结构中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为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对204名不同家庭结构儿童进行施测.结果 不同性别儿童只在精神质分量表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P<0.01);儿童在神经质分量表上的得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F=4.26,P<0.01);正常家庭儿童精神质得分要低于离异重组和留守寄养家庭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2,P<0.05),而在掩饰性上得分要高于离异重组和留守寄养家庭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7,P<0.05). 结论儿童人格特征受性别、年级和家庭结构的影响,不同家庭结构儿童的人格存在差异.
作者:王艳祯;滕洪昌;张进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本文介绍了救护员在实施成人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剖析包括评估与判断、呼救求援、调整体位、打开气道、判断呼吸、人工呼吸、检查脉博、胸外按压8项操作中共60个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规范化操作要点,从而提高救护的质量和效益.
作者:童开妙;李莹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