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我科于2011-07在全麻下进行1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术后得到满意的效果.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病历摘要女,46岁.2011-07体检发现左肾错构瘤10 d.于2011-07-28在全麻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左肾部分切除术.术中在左侧腹部分别取4个2 cm大小切口,将手术器械与机器人机械臂连接,插入窥镜,进行手术,后放置伤口引流管,各切口皮肤丝线缝合[1].手术共用3h,术中出血200ml,未输血.
作者:吴培培;达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及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特点和疗效.方法 2005-01-2010-12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237例,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比较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症状改善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等因素.结果 腹腔镜组在SIRS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例数等明显优于非手术组和开腹组(P<0.05).在手术时间上和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佳方法.
作者:王崇高;胡昇庠;刘子君;赵新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现代乳腺癌生物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不断进展,乳腺癌外科手术范围呈不断缩小之趋势.然而无论是在标准根治术、改良根治术还是在保乳手术中,腋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一直是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腋淋巴结清扫目的之一是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并不能延长患者总生存,而且尚可并发上肢水肿、肩关节活动障碍、疼痛等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认为未发生转移的淋巴结仍有正常功能,其淋巴结链具有阻滞癌细胞扩散的作用.因此对早期和较早期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
作者:王永清;韩德兰;宋长智;温玉萍;张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63例结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息肉电切并护理.结果 263例行息肉电切术患者术程顺利,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良好的电切术、术中密切配合和严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付冬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对孕妇血压方面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治疗组108例,用0.5%罗哌卡因10 mg,用25G腰麻穿刺针,于L2~3间隙穿刺,在60s内缓慢将2 ml药液注入蛛网膜下腔,分四个时间点记录血压情况,t0(麻醉前)、t1(给药后3 min)、t2(给药后5 min)、t3(给药后15 min);对照组108例,布比卡因用量及使用方法同于罗哌卡因.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在各时间点上血压的变化.结果 血压变化在三个时间点上罗哌卡因组血压下降程度均低于布比卡因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麻行剖宫产手术中,对循环影响较小的罗哌卡因更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继壮;马静;李娟;左晶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外科临床护士对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知识的来源以及对护理管理者的要求.方法 对114名外科临床护士进行不记名调查和测试.结果 获取知识的来源第一位为培训,护士长与一般护理人员的知识测试成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需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的培训及管理.
作者:周艳红;陈硕华;刘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康复功能训练,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56例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训练,出院后康复期训练指导,随诊3~24个月.结果 56例患者1例有慢支史患者并发肺炎,1例高龄女患者张力性尿失禁,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其余患者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 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和正确康复训练,是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期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过程.
作者:刘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肢体延长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健康指导的重要性.方法 2009-01-2011-05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肢体延长术21例,全部实施详细的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指导.结果 通过在围手术期采取系统康复指导,围手术期患者及家属配合100%,无感染、骨不连、足下垂等并发症等发生.结论 肢体延长围手术期采取系统健康指导,配合和提高手术安全效果显著.
作者:于美文;李冬梅;高宇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病历摘要女,35岁.主因咳嗽咳痰3d于2010-11-22来院就诊.缘于3d前受凉后出现咽痛,进而出现咳嗽咳痰,痰黄黏稠,不易咳出,伴有低热,高T37.5℃,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短.曾自服“阿莫西林胶囊”,疗效不佳,遂来我院.查体:T 37.2℃,P81次/min,BP 112/61 mm Hg,咽稍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查体未见异常.既往体健,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8.75×109/L,N0.78,L0.13,急诊快速生化未见异常.
作者:贾英民;张健;周荣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病历摘要男,56岁.8:00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左侧肺大泡切除、胸腔闭式引流术.手术时间1 h 40 min.手术经过顺利,术中生命指征平稳,术毕患者清醒,自主呼吸恢复,胸腔闭式引流通畅,有气泡涌出.躁动不合作,拔出气管内导管,BP140/100 mm Hg,P 80次/min,PaO2 97%.观察5 min,患者仍躁动,PaO2 93%,静脉滴注丙泊酚5 ml,患者安静,PaO2 99%.平稳后送ICU,送患者过程中将胸腔闭式引流管常规关闭,约2min到达ICU后患者出现烦躁、憋气、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查体发现患者前胸后背部大面积皮下气肿,PaO2 80%.
作者:付瑞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为提高永久性结肠造瘘口的自我护理技巧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46例直肠癌术后造口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46例患者发生造口周围皮炎5例,造口狭窄2例,其余39例均健康出院.结论 直肠癌Miles术后提高护理造口的技术和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郝红;赵小静;范春阳;张晓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周围静脉血管性疾病.其长期存在可对邻近骨骼产生一定的病理改变.在临床专业工作中,由于人们对此认识不足而常易被忽略.资料记载,下肢静脉曲张引起骨骼改变的病理形成机制存在“两种学说”[1],即:“循环学说”与“感染学说”.笔者通过对下肢静脉曲张引起骨改变病理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环境变化分析,认为上述“两种学说”的本质是下肢静脉血管产生病理性曲张的“学说”,而不是曲张血管直接引起骨骼产生病理改变的形成机制.下面谈一下笔者对此的认识,以供探讨.
作者:郭宝忱;曲桂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32例行PEG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中密切观察、术后管饲护理、造瘘管护理、出院后健康教育.结果 3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EG操作,术后营养显著改善,治疗费用下降,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做好出院后的健康宣教,是PEG成功操作和管道有效留置的保证,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家庭和谐.
作者:李苏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为了使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能够在尽早时间内恢复满意功能,避免再植成活后,手的功能恢复不佳,形同废手的不良后果.我科从2009-06-2011-06对380例断指再植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功能康复教育和护理,获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杨晓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病历摘要男,9岁.主因接触刺毛虫后全身皮疹2h就诊.患儿于入院前2h玩耍时左手不慎接触刺毛虫,接触后左手立即红肿并伴有剧痒,随后全身出皮疹,在家中未特殊治疗,急来我院就诊.查体:T36℃,P 100次/min,R 20次/min,BP 90/ 60mm Hg,神志清,精神不振,呼吸平稳,全身皮肤可见红色大片状斑丘疹,有的已经融合成片,皮疹间皮肤正常,双眼睑水肿,口唇红肿,口周无发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 10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腹部无异常.
作者:贾东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对青年胃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30岁.主诉上腹刺痛伴体重减轻20 d余.患者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刺痛,向腰背部放射痛,呈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后疼痛无缓解,无畏寒、发热,无胸闷、胸痛,无呕血、黑便,在当地医院按胃病诊治后(用药不详)未见明显缓解,行B超检查示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胰腺癌可能性大,给予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于2011-05-03入我科继续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差,近1个月体重减轻约10 kg.既往体健.
作者:曹卫刚;邱宝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术中实时超声检查在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出现术中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术中实时B超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指导进一步手术决策.结果 术中实时B超发现脑膨出由于颅内血肿8例,由于脑肿胀1例.所有患者均在超声检查结果的指导下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术中B超可明确术中脑膨出的原因,对术中脑膨出的手术具有指导作用,尤其在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中作用明确.
作者:吴伟;周正操;高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之一,已广泛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许多领域,在医学生临床学习和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学科具有知识覆盖面广、知识更新快、概念抽象、机制复杂、深奥难懂等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普遍感到难理解、难掌握、难记忆;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同样感到难以生动地向学生表述抽象的理论.如何根据本学科自身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协调“教与学”的关系,成为我们不懈探索的目标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作者:于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力争早期诊断,不断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01-03-2011-03经病理及部分免疫组化确诊的恶性黑色素瘤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治愈6例,稳定2例,病情进展2例,死亡2例,失访1例.结论 本病临床少见,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与漏诊,力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周风举;李竞;石庆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POCT( point-of Care Testing)是临床检验领域新出现的一种检验手段,具有快捷、灵敏、不受场所限制,消除或缩短标本运送的时间,因此,医院内几乎所有临床科室均备有快速血糖仪.但是,POCT血糖仪的操作者主要为当班的护士和少部分临床医师,均未受到检验知识的培训,POCT血糖仪的质量状况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的要求,应加强对POCT血糖仪的质量管理.
作者:张可嘉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