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爱民;张现利;樊迪;邱平
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接受心理干预后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医院在岗护理人员80例进行研究,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80例护理人员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式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情况评分及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及SCL-90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的水平,个人成就感的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的水平,差异均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以及个人成就感和SCL-90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护理差错评分以及医患认可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的水平,差异均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护理差错评分以及医患认可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随着护理人员职业压力的增加,其心理健康也表现出更差的趋势,因此,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与其心理健康呈负相关联系(r=-0.734,P=0.001).结论 为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较好地改善其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并可提升护理质量,效果明显,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敖秀兰;张婷;程维;柴文;倪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患者血清五羟色胺(5-HT)、肾上腺素(E)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80例为抑郁组,另选取30例无抑郁的帕金森病患者为帕金森病组和3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三组的血清5-HT、E、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三组同期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比较抑郁组治疗前后的上述血清因子的改变,并分析其上述血清因子水平与MoCA总分的关系.结果 与帕金森病组和对照组比较,抑郁组治疗前的血清5-HT水平、MoCA总分较低,血清E、IL-6和TNF-α水平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帕金森病组结果类似(P<0.05) 与治疗前比较,抑郁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5-HT水平、MoCA总分均升高,血清E、IL-6和TNF-α水平则降低(P<0.05) 同期的MoCA总分≥26分患者的血清5-HT水高于MoCA总分<26分患者,同期血清E、IL-6和TNF-α水平则较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血清5-HT水平与MoCA总分呈正相关,而血清E、IL-6和TNF-α水平则与其呈负相关(P<0.05) 结论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血清5-HT水平较低而血清E、IL-6和TNF-α水平较高,且上述因子水平异常与部分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作者:朱文明;王继红;朱李李;徐顺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辅导.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测验(LOTCA)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MMSE、LOTCA各项评分及ADL评分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MMSE、LOTCA各项评分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鸿远;张志宏;刘波;马瑞;李强;李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作者:ZHU Haibing;WANG Danfeng;MA Haiyan;WU Zixing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心理护理组(n=40)和常规护理组(n=40)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配合治疗、自我调整、定期复诊、病情好转情况、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I)及附着丧失(AL)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结束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配合治疗、自我调整、定期复诊、病情好转比例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PD、BI、PI、AL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95.0%(38/4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65.0%(26/40)(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慢性牙周炎合并冠心痛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宏;刘苗苗;李志萍;段敏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亲密恐惧、自尊的关系,并对自尊在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亲密恐惧之间的作用进行检验.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对某高校大一新生540人进行自陈式问卷调查.被试完成Rosenberg自尊量表(SES)、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EOM-EIS-2)、亲密恐惧量表(FOIS)及一般资料调查表.终获得有效问卷502份.结果 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与亲密恐惧负相关(r=-0.30,P<0.01),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与亲密恐惧正相关(r=0.25,P<0.01).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四个维度与自尊显著相关(r =-2.87~0.317,P<0.01).自尊在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与亲密恐惧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自我同一性发展不良的个体可能存在亲密关系方面的困难.自尊在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亲密恐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自我同一性发展不良的个体,可能因为低自尊而影响亲密关系的建立.
作者:罗爱民;张现利;樊迪;邱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认知重构为主的心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肠造口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认知重构为主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评分、SAS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SF-36量表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自责、退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问题解决、求助、合理化评分及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认知重构为主的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肠造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有效改善其应对方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汪少华;郭翠华;张艳;李丽;黄晓临;江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联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小儿良性癫痫(benign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伴中央颞区棘波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 1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精神内科治疗且确诊BECTS伴ADHD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卡马西平单药治疗,若6个月内复查脑电图稳定,联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进行继续治疗.观察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前后患儿注意力和行为改善情况、癫痫发作情况、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 卡马西平治疗3个月后有效的56例患儿联合盐酸哌甲酯治疗6个月治疗后,ADHD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51/55),且与联合治疗前相比,Conner儿童行为的问卷评分显著降低.1例(1.82%)患儿在治疗2个月后癫痫发作频率和EEG异常放电频率增加,停药后即未发作,停药4周后再服药,未再出现癫痫发作增加现象.结论 卡马西平联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能够有效的控制BECTS伴ADHD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儿的注意力及其社会功能,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赵秀莲;王汉艳;冉苗苗;孙亚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综合优质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观察组采用综合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4个维度评分以及总体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优质护理能更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患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张文娜;郝聪;张彩虹;徐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接受髋部骨折术的老年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老年髋部骨折复位术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在术后并发精神障碍分为精神障碍组(n=21)和无精神障碍组(n=29),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躯体疾病种类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发生精神障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精神障碍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无精神障碍组(P<0.05),精神障碍组患者的血钠水平显著低于无精神障碍组(P<0.05),精神障碍组患者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进行全身麻醉的比例显著高于无精神障碍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高血钠、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身麻醉是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高血钠、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身麻醉可能是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芳;刘红侠;袁莲芳;王侠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对脑出血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循证护理对患者的影响进行讨论.方法 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66例脑出血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用POMS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两组患者护理后紧张、抑郁、慌乱、精力、与自我相关的情绪5个因子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②实验组护理后紧张、抑郁、慌乱3个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精力、与自我相关的情绪2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脑出血手术患者均存在一定的紧张、焦虑情绪,循证护理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郭艳阳;邓旭;马静;吕兰兰;任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疗纠纷对女性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张家口某高校附属医院(三甲)临床21个科室女性护理人员共228名进行纵向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之前6个月未出现过医疗纠纷,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遭遇过医疗纠纷的42人中,抑郁发生率是65.3%,焦虑检出率是81.6%,与研究开始时调查人群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未遭遇过医疗纠纷的181人中,抑郁发生率是40.1%,焦虑检出率是42.5%,与研究开始时调查人群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遭遇过医疗纠纷群体与未遭遇过医疗纠纷群体相比,也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遭遇医疗纠纷的人员SCL-90总分显著高于研究起始未发生医疗纠纷时,也显著高于研究结束时的未遭遇医疗纠纷群体;结论 遭遇过医疗纠纷的临床女性护理人员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明显增加,人际交往也出现障碍.
作者:肖红媛;薛军;杨东东;袁美锦;南茹;朱晓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晚期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10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两组患者均观察4周,分别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SDS和EORTC QLQ-C30评分,组价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EORTC QLQ-C30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有助于更好地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果;郝君峰;金海花;刘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此类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76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和功能独立性量表(FIM)来分析所研究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等.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等.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较护理前均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PANSS、SAS、SDS、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SS-QOL、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躯体社会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睿;王笑忆;仵晓庆;桑文霞;张会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治疗前后心理状况评定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生存质量测评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B)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均按2次/周、30分钟/次进行,总疗程为3月.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SCL-90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敌对、焦虑、偏执、躯体化和强迫症状等较对照组和治疗前观察组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FACT-B各项评分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情感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观察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结论 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叶萍;谭思源;汤琪春;徐枫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对照组(奥氮平),研究组给予三天帕利哌酮片3mg/日口服,无药物过敏反应即予以棕榈酸帕利哌酮150mg肌肉注射;间隔8天注射100mg,之后每月一次,剂量75mg或100mg或150mg,无口服药补充;对照组予以奥氮平口服,起始日剂量5mg,大剂量30mg;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第4、8、12、2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精神症状与疗效的变化;同一时点监测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时点PANSS、CG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1=4.226 P1=0.014 F2=4.823 P2=0.018),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2.126 P---0.172);两组血糖、血脂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4.772P=0.017).结论 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奥氮平相当;对血糖、血脂影响较奥氮平轻.
作者:戢汉斌;赵孟;李四冬;巫珺;肖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佐匹克隆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合并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2),观察组予以佐匹克隆+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24hSBP、dSBP、nSBP)、舒张压(24hDBP、dDBP、nDBP)、心率(24hHR、dHR、nH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血压下降率(NDR)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神经内分泌激素(AngⅡ、NE、Cor、ET-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失眠总有效率为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观察组非杓型血压纠正为杓型血压率为67.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08%(P<0.05).结论 佐匹克隆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合并失眠能够显著改善睡眠质量、调节血压形态、降低心率水平,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
作者:郝丽娜;吴军娟;康春萍;黄英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合并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治疗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6例,根据治疗病区分成两个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积极心理干预,均连续干预8周.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抑郁和认知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干预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D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MoCA总分和语言能力、命名能力、延迟回忆3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对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韩秀丽;胡雪玲;张婉萍;石江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联合盆腔肌肉训练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对术后负性情绪、性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05月至2016年04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联合盆腔肌肉训练,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性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性交疼痛、阴道干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联合盆腔肌肉训练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可明显缓解术后负性情绪,促进性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胡艳;罗贝贝;王莹;陆建华;朱燕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费春华;张平;杜昊;陆光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