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典型鳞状细胞的分流管理方法分析

王远菊;李晓东

关键词:癌, 鳞状细胞, 宫颈肿瘤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分流管理方法.方法 对268例ASCUS患者分为阴道镜活检组126例及高危型HPV的检测组142例,对其进行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比较,结果 阴道镜活检组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78例;高危型HPV的检测组HPV阳性者76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病变52例.结论 高危型HPV的检测可作为ASCUS分流管理方法.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早期骨关节畸形的影像学诊断探讨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随血流经血——脑屏障,进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患者多为1~5岁儿童,4个月以内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很少发病[1].临床分为瘫痪前期、瘫痪期及恢复期和后遗症期[2].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小部分患儿留下瘫痪后遗症,受累肌肉出现萎缩,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

    作者:赖明哲;谢明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胸科手术涉及多个大血管,术中易出现循环波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是目前麻醉深度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反应大脑觉醒程度的良好指标,笔者就其在胸科手术中使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7-07-2011-0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择期胸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45~70岁,分级为ASA1~2级,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两组体重、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患者术前禁食水,入室开放中心静脉,监测有创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CVP后,予静脉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0.2 mg、顺阿曲库铵0.2 mg/kg、依托咪酯0.3 mg/kg,待患者下颌松弛后插入双腔气管导管.听双肺分隔良好后连麻醉机控制通气.

    作者:张延钧;柴玫;郑鑫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宫腔镜电切手术1223例的护理配合

    目的 对1 223例宫腔镜电切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方法 采用0.9%氯化钠溶液的膨宫液将宫腔膨大,通过摄像监视系统利用高频电刀进行操作的手术方式.结果 1 223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良性疾患的一种方法,它替代了一部分子宫切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马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自我管理教育改善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改善肺结核焦虑抑郁状态的有效性.方法 将2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评价两组教育前后焦虑抑郁状态、自理行为、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均明显低于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教育后观察组SAS、SDS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自我管理教育后自力行为的日常生活能力、药物自我处理、症状自我处理、心理自我调节、社会交往行为5个自我管理方面的评分比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自理行为水平的5个自我管理方面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观察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8个维度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8个维度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教育管理改善肺结核焦虑和抑郁状态,同时在提高患者的自力行为和生存质量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邹喜荣;尹凤鸣;周友乾;刘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下肢骨折内固定物断裂7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及其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分析了7例下肢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的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结果 功能锻炼不当是下肢骨折内固定物断裂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延迟愈合、内固定物质量因素及外伤等.结论 提出术后早期开展肌力锻炼和关节活动训练,合理进行行走锻炼和负重锻炼,锻炼应从弱到强、循序渐进.

    作者:郑伏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重症患者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记录是护士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观察和护理操作的真实记录,是病历的主要组成部分,记载了患者治疗及护理的过程,反映了患者病情变化,对确保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应,是衡量护理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1].为了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利,患者有权复印护理记录单.为避免由于护理记录不完善引发的医疗纠纷,我院护理部狠抓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成立了护理记录书写督导组,每月对全院各科护理记录质量进行全面督导检查,以提高质量.现围绕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作者:朱红敏;杨婷;张艳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肺结核大咯血120例的先兆表现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先兆表现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病情观察及患者风险评估,实施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临床对这类患者认真细致的观察以及对大咯血先兆和窒息先兆发生规律及早发现,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做到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论 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护理风险及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秀芹;李秀凤;尹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分娩球配合导乐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娩球配合导乐分娩+硬膜外麻醉联合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05-2010-10采用分娩球配合导乐分娩+硬膜外麻醉联合镇痛的阴道分娩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导乐陪伴自然分娩的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出生1 min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降低,产程缩短.两组间产后出血、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分娩球配合导乐分娩+硬膜外麻醉镇痛从产程一开始就能大程度地减轻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同时实行一对一全程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郭西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不同时期的应用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心理健康和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理解、认可和重视,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针对早期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心理疏导,对患者顺利恢复很有作用.应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交流,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和认知度的有效途径.在多年的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本人对心理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不同时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雯;王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儿科开展优质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优质护理服务的主题为“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患者满意服务”,2010-10我科作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之一,在通过近1a多的试点工作中,以优化工作流程,改革工作模式,夯实基础护理,加强护士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优质护理,有针对性地紧抓优质护理管理重点及专科特点,促进儿科顺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现将儿科开展优质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朱玉宸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手术室高压灭菌包过期时间警示标签的应用

    高压灭菌包因过期重新消毒是手术室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了减少和杜绝因护士核查不认真、摆放混乱、未按过期时间顺序使用等引起的重新消毒,我院从2011-02始采取高压灭菌包过期时间警示标签,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市售高温喷漆自粘标签膜(俗称“即时贴”,常用规格为宽度106 cm),正面为红色或黄色面料,背面涂有不干胶粘剂.

    作者:刘小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

    1病历摘要例1:男,42岁,饮酒后冻伤收入我科.否认右旋糖酐过敏史,用药前皮试阴性.静脉滴注40%低分子右旋糖酐约10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汗,全身瘙痒.查体:P 90/min,R 18次/min,BP 50/20 mm Hg,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平卧,更换输液器及液体,吸氧,盐酸肾上腺素、非那根25 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1支)静脉推注,15 min后,患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郑艳丽;赵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及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09-01-2011-01住院分娩的4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8例,胎死宫内1例,胎儿窘迫34例,早产18例.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对已确诊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加强治疗和胎儿监测,适时终止妊娠,降低围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蒋秀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疼痛护理、并发症观察与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中医中药护理.结果 32例患者中,24例临床治愈,并发心律失常5例,并发心源性休克1例,死亡2例.结论 积极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的关键.

    作者:韦莉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8例治疗中并发症的护理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白血病中治愈率高的一种类型,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治疗可使我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5 a无病生存率达到94.7%.但在治疗过程中5%~27%的患者可并发亚砷酸综合征[1]、高白细胞血症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感染等并发症,若能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减少并发症,则可提高治愈率.现根据我科收治的APL患者在应用维甲酸、亚砷酸治疗中产生的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敏;张斌;胡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MRSA感染的实验室研究进展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的流行,已成为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MRSA的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多部位感染、多耐药性,常引起感染的流行及暴发流行.MRSA感染已与HBV、AIDS并列世界范围内的3大难解决的感染性疾病[1].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细菌耐药的监测、耐药机制的研究、选择筛查手段,有助于临床抗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本文对其感染现状及实验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苏利;马广信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心肌梗死1例分诊体会

    遇到胸闷、胸痛的患者,我们预检分诊处肯定会非常重视,将其分到急诊科、甚至直接送进抢救室,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急症,但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急症患者,很容易放松警惕性,我们曾分诊过1例以呕吐和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预检分诊护士的疏忽,险些贻误病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兰;秦桂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国空军飞行人员B超检查胆道系统疾病调查

    B超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已广泛用于空军飞行人员健康鉴定、宇航员选拔和招收飞行员的体检之中.此前我们对B超检查飞行人员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进行了报道,本文仅对飞行人员B超检查胆道系统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对2000-2009年间来我院疗养的飞行人员4 900例的B超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特别是胆道系统疾病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飞行人员胆道系统疾病的预防及航空卫生保障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韩其智;朱艳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肱骨外上髁炎合并桡管综合征17例诊疗分析

    肱骨外上髁炎是骨科门诊常见疾病,易于诊断,而桡管综合征相对于尺管综合征及腕管综合征少见,且临床表现复杂.当患者同侧上肢同时患有肱骨外上髁炎和桡管综合征时,易造成此类患者误诊[1],漏诊的可能性较大.笔者收治此类患者17例,收到较好效果,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9例,女8例,右侧13例,左侧3例,年龄25~52(平均38)岁,平均患病时间15 d~3个月.其中11例病例均在院内外按网球肘封闭2~3次,疗效不明显.其中封闭2次者5例,3次者6例.本院治疗3例,院外治疗8例,余8例首次来就诊.职业:泥瓦工8例,搬运工5例,大货司机2例,体育老师1例,会计(电脑)1例.

    作者:汪步兴;周则旺;辛昂;熊厚发;王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医疗用品院外灭菌过程管理与风险控制

    目的 探讨医疗用品院外灭菌的过程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法 医疗用品院外灭菌过程中,对前期准备,运输、灭菌过程以及后期发放管理,确保每个环节得到有效控制.结果 通过规范工作流程及操作程序,有效地消除或者降低医疗物品院外灭菌的污染风险,以及运输过程中物品损坏的发生,保证了物品灭菌质量及功能状态完好.结论 医疗用品院外灭菌的过程管理和风险控制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步骤.

    作者:彭淑雯;赵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