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娜;占甘伟
双路普雷沃菌属于普雷沃菌属,专性厌氧菌,革兰阴性球杆菌,又属条件致病菌,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口腔、胃肠道以及女性生殖道中,当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有创伤时可以引起齿龈、女性生殖道、腹腔或盆腔等感染[1].2016 年6 月,1 例剖宫产术后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1 株厌氧菌,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快速鉴定,通过VITEK2 Compact 生化鉴定和16SrRNA 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确诊为双路普雷沃菌,根据鉴定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应用,迅速控制了该菌的血流感染.具体鉴定过程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康海全;王静;樊慧丽;邓丽华;姜飞;马萍;顾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6、IL-26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时间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经病理学确诊的胃癌患者80例作为胃癌组,同期体检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IL-6、IL-26的水平,并分析这两项指标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患者的血清IL-6、IL-26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TNM分期Ⅲ ~ Ⅳ期的胃癌患者血清IL-6分别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和TNM 分期为Ⅰ ~ Ⅱ期的胃癌患者(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T NM 分期Ⅲ ~ Ⅳ期的胃癌患者、肿瘤直径大于5 cm的胃癌患者血清IL-26分别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T N M 分期为Ⅰ ~ Ⅱ期的胃癌患者和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5 cm的胃癌患者(P<0.05).结论 胃癌组患者的血清IL-6、IL-26的水平升高明显,并且与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肿瘤增大有关.
作者:董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 细胞(T h)17、T h22、调节性 T 细胞(T reg)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61例作为CIN组,另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健康组.纳入研究者均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测定其中的外周血 T h17、T h22、T reg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21、IL-22水平.结果 观察组 T h17、T h22、T reg 水平高于CIN 组和健康组,CIN 组T h17、T h22、T reg水平表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L-17、IL-21、IL-22水平高于CIN组和健康组,CIN组血清IL-17、IL-21、IL-22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 ~Ⅳ期组 T h17、T h22、T reg水平高于Ⅰ ~ Ⅱ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 ~ Ⅳ期组血清IL-17、IL-21、IL-22水平高于Ⅰ ~ Ⅱ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 T h17、T h22、T reg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在宫颈癌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艳明;姜昭敏;赵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POD)患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CRP)变化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104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均进行D-二聚体和CRP检测,观察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CRP、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3天、第5天和出院末时,死亡组CRP、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和CRP持续升高提示AECOPD患者预后差,故D-二聚体和CRP水平可以反映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有助于预后判断.
作者:史姗玲;林娟娟;施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该院2014年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居前三位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通过Whonet5.6软件统计2014年该院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同时统计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值,将耐药率和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其使用量呈正相关(均 P<0.05).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量呈正相关,应建议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合理、有效减少细菌耐药株的出现.
作者:何秀丽;张莉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腹泻发病率居高不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腹泻常见的原因是肠道病原体感染,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腹泻症状相似,病原体种类繁多且常存在混合感染,给肠道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带来了困扰.本文对目前实验室、临床常用的肠道病原体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汇总目前肠道病原体检测有效、快捷的方法,旨在为及时发现肠道病原体感染疫情、深入开展肠道病原体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王健;王鑫淼;李青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碱性磷酸酶(UALP)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单纯性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糖尿病组,筛选出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为糖尿病肾病组,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CysC、HCY及UALP水平和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的CysC、HCY及UALP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的 CysC、HCY 及 UALP 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清CysC、HCY及UALP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媛;王永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外泌体可由几乎所有类型细胞产生并释放,其被发现存在于多种体液中,包括血液、尿液、唾液、胸腔积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等.外泌体含有的组分在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不同,外泌体在调节细胞功能及疾病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外泌体在细菌组分传播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外泌体的研究背景、外泌体的形成和分泌、外泌体与结核分枝杆菌(M TB)的相互作用.旨在为结核疫苗和诊断靶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华法林对房颤老年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流变指标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6例房颤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华法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心动图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流变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T、APTT 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TT、APTT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对房颤患者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功能.
作者:陈杰民;蔡振明;兰军;涂昌;刘瑞杰;钟耀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优化双重分子信标的实验体系以快速检测结核杆菌及其耐药菌株.方法 选择不同镁离子浓度、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分别进行荧光定量PCR,终得出佳反应条件.结果 为保证扩增效率且无非特异性扩增,终选择佳条件是:M g2+浓度3.0 mmol/L;退火温度60 ℃;引物浓度0.3 mmol/L.结论 确立了双重分子信标实验的优条件,从而保证了分子信标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低可检测1 CFU/mL)、特异性强(只能检测包括耐药菌株的结核杆菌复合群)、重复性好(变异系数<5%)等优势,为双重分子信标检测结核杆菌提供了必要条件.
作者:余传星;张焕;黄明翔;赵自云;朱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脂肪因子和炎症因子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院内收治的15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M A U)水平将其分为糖尿病肾病组(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B组)和单纯糖尿病组(C组),选择同时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MAU、脂肪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含量进行检测、对比.结果 A组在平均病程、收缩压及舒张压方面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平均病程、收缩压及舒张压方面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C组的脂联素、血清抵抗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呈现递增趋势,A 高,B次之,C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C组的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呈现递增趋势,A 高,B次之,C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U与脂肪因子及炎症因子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机体内脂肪因子与炎症因子的水平与糖尿病患者肾病肾脏功能的损害程度存在密切关系,可作为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检测指标.
作者:邬亦华;龙泉;石晓欣;王瑞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黄连粉针剂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用药对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测定不同浓度的双黄连、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或组合对30株临床分离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低抑菌浓度(M IC)、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以FIC指数判定联合用药的效果.结果 双黄连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作用后,无显示为协同作用的菌株,显示为相加作用的菌株占16.7%;显示为无关作用的菌株占83.3%;无显示为拮抗作用的菌株.双黄连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作用后,显示为协同作用的菌株占23.3%,显示为相加作用的菌株占73.3%,显示为无关作用的菌株占3.3%,无显示为拮抗作用的菌株.结论 双黄连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使用,对广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多数表现为无关作用,而双黄连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表现出的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比例较高,对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联合抑菌作用较好.
作者:马冬梅;陶庆春;齐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利用液体芯片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筛选肺腺癌患者与肺良性疾病和健康人血清中的差异性多肽,建立肺腺癌诊断预测模型,发现诊断肺腺癌的潜在标志物.方法 收集肺腺癌患者37例和健康体检者及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33例,其中肺腺癌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匹配,将上述两组按3:1随机分为训练组(肺腺癌患者30例,对照者26例)和测试组(肺腺癌患者7例,对照者7例).应用液体芯片-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以及软件ClinPro T ools 3.0筛选训练组中肺腺癌组与对照组血清中的差异性多肽,建立肺腺癌诊断预测模型.利用测试组中的血清标本对诊断模型进行验证,评估该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通过软件ClinPro T ools 3.0分析,得到9个具有显著差异的多肽峰(P<0.05),其中肺腺癌中表达上调的峰m/z 分别为8976.5、4469.05、4966.78、8925.5、4531.05,表达下调的峰m/z分别为3304.44、8594.76、3266.82、3195.52.根据遗传算法(GA)建立肺腺癌诊断预测模型,该模型的整体识别能力为94.49%,利用测试组对该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85.7%.结论 肺腺癌患者血清中与肺部良性疾病及健康人血清中存在差异性多肽,利用这些差异性多肽峰建立肺腺癌诊断预测模型,为肺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荆心研;卢兆莲;张婷;胡成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本地区围产期GBS感染预防效率进行分析.方法 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选择在本院门诊产前检查并入住产科病房生产的孕妇3667例,分析其B族链球菌(GBS)携带、风险因素及产时抗菌药物预防性治疗(IA P)情况.结果 早产和足月孕妇GBS筛查率分别是23.4% 和35.6%,GBS阳性率分别是10.9% 和8.4%,含至少2项风险因素者所占比例分别是22.9% 和0.3%.GBS筛查对产时GBS携带情况具有较好的预判作用.早产和足月孕妇在IA P执行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对早产孕妇、GBS携带和至少2项风险因素执行IA P效率分析,早产孕妇灵敏度高(96.1%),GBS 携带和至少2项风险因素特异性高(分别是93.2% 和90.3%).结论 早产孕妇是执行IA P的重点人群,GBS筛查策略优于风险评估策略.
作者:胡花;张蓓蓓;富君丽;龚薇;朱瑜芬;常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检验医学已经成为临床重要的学科.检验科在疾病的治疗和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化检验设备的普及让检验技师把大多数的精力用在了保证结果的精准性,而忽视了对受检患者的人文关怀.当代临床检验医学呈现出人文关怀的缺失,仅强调检验工作者的技术能力显然是不够的.笔者结合自身的临床检验工作经验,以满足患者需求作为导向,总结了一系列提高医学检验科人性化服务水平的措施.
作者:龚倩;王金金;王芳;梁爱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K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miR-210、癌胚抗原(CE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2017年在该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血清 TK1、sICAM-1、miR-210、CEA水平,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肿瘤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患病情况、淋巴结有无转移与miR-210水平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sICAM-1、CEA、sTK1、miR-210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iR-210的水平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血清TK1、sICAM-1、miR-210、CEA四项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比单项检测的高,也高于T K1、miR-210、CEA三项联合检测.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75.70%,特异度为86.00%,阳性预测值为82.00%,阴性预测值为88.00%,准确度为92.40%.结论 血清TK1、sICAM-1、miR-210、CEA联合检测可能对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能提高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刘懿;赵四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不同除脂方法在消除脂血对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干扰中的效果.方法 首先配制不同浓度模拟脂血并进行三酰甘油(TG)和ALT 检测.使用3种待评价除脂方法对重度模拟脂血(即脂血浓度为5%)进行预处理和AL T检测.使用3种不同除脂方法对检测中随机收集的46袋乳糜血浆袋的标本进行预处理并检测ALT.结果 低浓度脂血对ALT检测无明显影响,脂血浓度为5% 时对ALT 检测产生严重干扰.3种不同除脂方法处理重度模拟脂血的效果不同,相比较而言聚乙二醇(PEG)法和超速离心法处理效果要优于乙醚萃取法.3种不同除脂法对随机收集的乳糜血浆标本进行处理,PEG法、超速离心法处理后与原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醚法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原值和其余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模拟脂血浓度达到5% 以上时,对ALT 检测产生严重干扰.本研究结果表明,PEG法和超速离心法均可有效消除脂血对AL T检测的干扰,但相比较而言,PEG法经济、简便易行.
作者:王霞;潘彤;杨文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291例无偿献血者献血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将2016年1 -12月无偿献血者291例纳入研究,分别检测献血前和献血30 d后的淋巴细胞亚群,比较献血前和献血30 d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不同性别之间献血前和献血30 d后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献血30 d后CD3+、CD4+淋巴细胞、CD4+/CD8+高于献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献血前和献血30 d后IgA、IgM、IgG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献血30 d后CD3+、CD4+淋巴细胞、CD4+/CD8+均高于献血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献血前和献血30 d后CD3+、CD4+淋巴细胞、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献血前和献血30 d后IgA、IgM、Ig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偿献血者献血后血液、体液免疫功能均无明显变化,而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上升,使机体进入新的平衡状态.
作者:彭娜;占甘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心肌梗死(MI)是由冠状动脉被完全阻塞,该部分心肌因无血液供氧而坏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表现类型之一.对MI的早期诊断可影响病情发展,甚至可逆转预后.近年研究发现,微小核糖核酸(miRN A)可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在早期M I患者血液中检出.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对miRN A在早期M I表达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马如超;朱晓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免疫固定电泳和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价值.方法 对11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和血清游离轻链检测结果以及5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游离轻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和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辅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价值.结果11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经血清免疫固定电泳,M蛋白检出94例,占82.46%;未检测出M 蛋白20例.单纯依靠免疫固定电泳漏诊率为17.54%.未检出M 蛋白的20例患者的游离轻链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都有κ或λ链水平的显著升高,或者κ和λ水平同时升高,因此对于单纯依靠免疫固定电泳漏诊的患者可以通过联合检测血清游离轻链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结论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和游离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小燕;周铁成;程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