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国家对采供血工作越来越重视,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质量技术规范加以监管,质量管理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1-4].但当前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普及面和活动效果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积极心理学作为关注和强调挖掘个体内在潜能和积极力量的新学科[5-7],对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工作有所借鉴.
作者:郑春玲;赵琳琳;魏存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发病时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差异.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0例不同发病时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者血清VEGF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6 h血清VEGF浓度(7.08±9.21) pg/mL,12~24 h血清VEGF浓度(24.67±17.19) pg/mL,3~5 d血清VEGF浓度(21.60±16.67) pg/mL,健康者血清VEGF浓度(5.58±9.59) pg/mL,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2~24 h血清VEGF的浓度明显高于发病2~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随心肌缺血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
作者:丁大朋;李士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不同抗凝剂、离心力及离心时间对葡聚糖—泛影葡胺(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的影响,优化实验方案.方法 取肝素、EDTA及2种抗凝剂混合后的3种不同抗凝血,采用Ficoll法进行分离,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类和计数,计算回收率和纯度;同时对EDTA抗凝血进行不同离心力及离心时间的处理,优化分离效果.结果 EDTA组获得PB-MC回收率为(51.32±50.21)%,纯度为(45.38±22.14)%;肝素组获得PBMC回收率为(24.52±19.10)%,纯度为(78.46±11.91)%;EDTA+肝素组获得PBMC回收率为(56.32±24.30)%,纯度为(80.27±1 2.44)%.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BMC回收率方面,EDTA组与肝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TA组回收率较高,而肝素+EDTA组与EDTA组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纯度方面,EDTA组与肝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PBMC纯度较高,而肝素+ EDTA组与肝素组比较,纯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存活率方面,肝素+EDTA组与肝素组、EDTA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EDTA抗凝血进行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表明,在离心力为600×g(1 800 r/min),离心时间为25 min时分离效果佳.结论 肝素+EDTA组回收率、纯度与单种抗凝剂实验组相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混合两种抗凝全血进行细胞分离.EDTA抗凝血在离心力为600 g(1 800 r/min)、离心时间为25 min时,分离单个核细胞效果佳.
作者:蔡敏敏;顾晓琼;高飞;邱先桃;陈小娟;刘非;郑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肝病毒(HE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粪-口途径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亦见于输血和垂直传播,主要表现为急性肝功能损害.戊肝虽为急性自限性疾病,但其病死率高于甲肝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在我国成年人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已占首位[1].近年来,戊肝感染人群在多个地区呈上升的趋势.因此,做好戊型肝炎的预防显得非常重要,戊肝诊断试剂的重要性亦越来越突出.
作者:常静霞;王洁;张怡青;汪茂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简便快捷的腔镜小组织活检流程,缩短腔镜小组织病理诊断时间.方法 利用丙酮能与水、乙醇、石蜡相溶的物理特点,建立简便快捷的应用丙酮对腔镜活检小组织标本256例进行快速石蜡切片制作并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应用该法进行组织标本处理及石蜡制片,缩短了病检时间,具有适用范围广、制片质量好、诊断快速等优点.单片出片所需的时间为3~4h(常规需48~72 h),制成的蜡块可切出3~5μm的薄片,切片染色后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清晰,切片优良率达到9S%,切片合格率达到100%,与常规切片病理诊断符合率达到100%.结论 利用丙酮进行快速石蜡切片制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宏;刘九菊;李宝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3)-β-D葡聚糖(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住院高危IFI患者126例,分别检测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水平,计算G试验、GM试验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 G试验的敏感度(83.0%)高于GM试验(77.4%),而特异度(74.2%)低于GM试验(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92.5%、95.5%、92.1%、92.0%,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G试验、GM试验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准确性,更有效地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冯潜;李颖;顾兵;张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低海拔落差对藏、汉族血压、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的影响,为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的预防提供研究资料.方法 244例被调查者为世居或长期生活在海拔3 100 m及2 940 m的牧区藏族、城镇藏族、城镇汉族人群,测定被调查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尿酸、血脂,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 100m海拔中,牧区藏族血糖高于城镇藏族血糖(6.21±2.48)mmol/L vs.(4.75±0.77)mmol/L(P<0.01),牧区藏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城镇汉族及城镇藏族LDL-C(2.33±0.76)mmol/L vs.(2.00±0.52)mmol/L vs.(1.93±0.67)mmol/L(P<0.05),但牧区藏族、城镇藏族、城镇汉族受检者之间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940 m海拔中,城镇藏族及城镇汉族舒张压高于牧区藏族舒张压(78.49±12.07)mm Hg vs.(77.23±11.12)mmHg vs.(67.80±10.18)mm Hg(P<0.01),城镇汉族血尿酸高于城镇藏族及牧区藏族血尿酸(337.56±107.76)μmol/L vs.(275.19±80.00)μmol/L vs.(260.84±78.92)μmol/L (P<0.01),城镇汉族TG高于城镇藏族及牧区藏族TG(2.00±1.27)mmol/L vs.(1.24±0.85)mmol/L vs.(1.19±0.64)mmol/L (P<0.01),城镇汉族TC高于牧区藏族TC(4.49±0.94) mmol/L vs.(4.13±0.91)mmol/L (P<0.05),牧区藏族HDL-C高于城镇汉族HDL-C(1.70±0.40)mmol/L vs.(1.49±0.41) mmol/L (P<0.01),城镇藏族LDL-C高于牧区藏族LDL-C(2.26±0.88)mmol/L vs.(1.84±0.88)mmol/L (P<0.05),但牧区藏族、城镇藏族、城镇汉族受检者之间收缩压、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100 m海拔中牧区藏族舒张压、血尿酸、TC、LDL-C高于2 940m海拔中牧区藏族舒张压、血尿酸、TC、LDL-C(78.74±10.38)mm Hg vs.(67.80±10.18)mmHg(P<0.01),(308.39±96.38)μmol/L vs.(260.84±78.92)μmol/L (P<0.05),(4.57±0.96) mmol/L vs.(4.13±0.91)mmol/L(P<0.05),(2.33±0.76)mmol/L vs.(1.84±0.88)mmol/L (P<0.01).两个海拔中,城镇藏族之间及城镇汉族之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海拔地区低海拔落差对牧区藏族舒张压、血尿酸、TC、LDL-C有明显影响.
作者:张秀英;马平;景原雪;李振珺;王维;齐社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筛选适合宫颈癌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组合,用于提高临床诊断宫颈癌的准确率.方法 使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181例宫颈癌患者、196例宫颈癌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单项和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差异.结果 宫颈癌组2种肿瘤标志物平均值均高于宫颈癌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阳性率高于宫颈癌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69.6%,显著高于任一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25、CEA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闫慧;薛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探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输血方式,使临床输血更安全、科学.方法 对泸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输血治疗的住院患者1 377例,共输血2 085例,共收到临床回报的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记录49例,发生率为2.35%,其中,过敏反应41例,占83.67%;发热反应8例,占16.33%,其他类型输血不良反应未收到回报.在49例输血不良反应病例中,红细胞悬液28例,占57.14%;血浆14例,占28.57%;红细胞悬液+血浆组5例,占12.25%;血小板1例,占2.04%;冷沉淀1例,占2.04%;洗涤红细胞未收到不良反应记录.结论 该院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其次为发热反应;对有妊娠史和输血史的患者输血时,应增加献血员的抗体筛查检测,选择抗体筛查阴性的血液制品进行输注,应推广使用洗涤红细胞,可有效避免和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使临床输血更安全、科学.
作者:贺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ARCHITECTi1000化发光免疫分析仪残余试剂回收应用价值,有效降低检测成本.方法 收集乙肝五项残余试剂,将同一项目,同一批号试剂合并,删除仪器原有试剂条码信息,把回收试剂重新读入仪器使用,与原装试剂检测低值、高值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回收试剂与原装试剂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收同一批号残余试剂,可用于检测临床标本,能够有效降低检测成本,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熊锋莉;黄晓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清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以筛选适合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组合,用于提高胆囊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136例体检健康者、131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100例胆囊癌患者进行CA19-9、CEA检测,分析单个肿瘤标志物和两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差异.结果 健康对照组和胆囊良性疾病组CA19-9、CEA水平均低于胆囊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和胆囊良性疾病组CA19-9、CEA测定阳性率均低于胆囊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4.0%,高于任一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9-9、CEA在胆囊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对胆囊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强;祁晶晶;胡兰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HCV感染及合并HIV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探讨血液质量和无偿献血人群特点的关系,为减少HCV经血液传播、预防和控制HCV输血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乌鲁木齐血液中心的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及指标抗-HCV、抗-HIV血液检测结果.结果 共调查140 665例献血者,其中男86 179例,占61.27%,女54 486例,占38.73%,年龄范围18~55周岁.血液检测指标不合格率分别为抗-HCV 5.52‰和抗-HIV 2.34‰.结论 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加强临床科学用血等是提高血液安全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明霞;张洪斌;万建华;刘春荣;赵俊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工作正逐步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模式转变,这就对当前医学检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能否成为高素质检验医师的关键环节,如何让他们通过实习,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临床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医学检验实习教学改革的方向.为此,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作者:曹向红;彭传梅;王佳;高辉;王杨;李文庆;孔凡斌;董玉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体检人群ALDH2基因,评价该方法应用于临床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检测对象为100例体检人员,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法,检测ALDH2基因第487突变位点3个不同的基因分型:GG型、GA型、AA型.结果 共检出GG型72例,GA型26例,AA型2例.结论 基因芯片检测法可满足临床ALDH2基因检测的要求,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徐筱婧;瞿浩;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卫生状况也有了很大改善,由寄生虫而感染的疾病越来越少见,本院检验科近日发现1例肠滴虫感染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史资料患者:男,38岁,装修工人,水肿、乏力5.5年,透析5年.主要表现:间断胸闷、气短、乏力、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肾功能下降、贫血、无尿,血压升高,血肌酐大于707μmol/L,B超提示双肾缩小,入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动脉瘤,目前患者咳嗽、咳痰、发热、中性粒细胞升高,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血液透析、降压、纠正贫血、抗炎等治疗,透析治疗后第2天,出现腹泻症状,水样便、无粘液、无脓血,无发热,无明显腹痛,给予蒙脱石散止泻、头孢曲松2.0g静滴1/日抗炎治疗,症状未缓解,随后两天腹泻加重,一日约10次以上.
作者:王素霞;张文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Westgard方法决定图判断非配套生化试剂使用性能的临床可接受性.方法 通过非配套生化试剂在AU480生化仪上定量测定各个实验项目,计算出允许不精密度变异系数(CV%)和允许不准确度偏倚(Bias%),与要求的允许总误差(TEa)作比较,并应用Westgard方法评价决定图,将22个常规生化项目的变异系数(CV)和偏倚(Bias%)以图像形式表达,进而判断各个实验项目的分析性能可否接受.结果 22个常规生化项目的允许不精密度CV%和允许不准确度Bias%在Westgard方法决定图上判断显示,Mg、DB、ALP、TG的CV%和Bias%分别是3.63%和3.45%、4.24%和4.45%、4.23%和2.98%、4.80%和1.74%,分析性能为不符合;CK、AMY、P、ALT、GGT、BUN的CV%和Bias%分别是1.52%和6.67%、2.19%和4.15%、2.65%和2.73%、2.99%和2.83%、3.34%和0.32%、3.56%和1.41%,分析性能为临界;TB、AST、ALB、UA、TC的CV%和Bias%分别是1.98%和3.20%、2.09%和2.28%、2.26%和1.62%、2.30%和1.80%、2.51%和1.77%,分析性能为良好;其他项目分析性能为优秀.结论 除了Mg、DB、ALP、TG项目性能较差外,其他项目均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分析性能可以接受.应用Westgard方法决定图可简单、准确、直观地判断非配套试剂的性能.
作者:陈泳;苏镜;何志亮;何寿富;赵可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预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9例CHD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并将其分为3个亚组,即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亚组39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亚组(NSTEACS亚组)108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亚组(STEMI亚组)68例,另外选择70例冠状动脉造影已排除CHD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NSTEACS亚组和STEMI亚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高于对照组,NSTEACS亚组和STEMI亚组MPV高于稳定型心绞痛亚组,NSTEACS亚组和STEMI亚组血小板压积(PCT)低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GRACE危险评分增加,MPV及PDW也进一步增加,低危组和高危组MPV及PDW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危组MPV及PDW显著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及PDW与GRACE危险评分呈正相关(r=0.723、0.529,P<0.05),MPV与PDW呈正相关(r=0.450,P<0.05).结论 CHD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中PDW及MPV明显增加,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而血小板计数则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均无关.
作者:马海梅;戴学庆;涂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2010至2014年参加全国优生优育免疫学检测(即TORCH检测)室间质量评价(EQA)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以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方法 采用Excel2003软件对2010至2014年的TORCH室间质评反馈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参加全国TORCH室间质评5年10次总平均成绩为92.6%,其中有5次平均成绩均为100%,2次平均成绩低于80%(2010年和2011年第一次为76%和64%),未达到合格标准.5个项目测定的样本通过率、项目合格率、累积性能解释成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2012至2014年均保持在90.0%以上.年度样本检测总不合格率以2011年高为18.0%,5个项目检测假阴性率以CMV-IgG高为14.0%,假阳性率以HSV2-IgG高为8.0%,经逐步整改,到2014年检测的样本通过率、项目合格率、累积性能解释成功率、总平均成绩均达到100%.结论 通过参加TORCH室间质评,对每一次回报结果要认真进行分析整改,并定期对EQA结果进行回顾总结,查找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逐步提高和稳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
作者:朱文元;唐贵文;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输血是医院救治患者生命的特殊手段,是临床上进行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1].从198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到1999年卫生部颁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以及2000年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均规定了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要求,并明确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给的规定[2],我国的临床输血从此进入到了依法献血和依法输血的规范化管理阶段.
作者:刘永生;李芬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FP10/ESAT6融合蛋白-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在肺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ELISPOT和PPD试验检测30例结核患者、54例非结核患者和37例健康者,比较两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国产试剂盒CFP10/ESAT6融合蛋白-ELISPOT检测30例结核患者、54例非结核患者和37例健康者的阳性率分别为70.0%、18.5%和13.5%,PPD试验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0.0%、29.6%和29.7%.在30例结核患者中ELISPOT和PPD试验的灵敏度分别为70.0%和60.0%.在54例非结核组和37个健康组中ELISPOT和PPD试验的特异性分别为83.5%和70.3%.结论 国产试剂盒CFP10/ESAT6融合蛋白-ELISPOT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王金湖;杨剑虹;李晓红;曹季军;潘晓园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