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丽;吴志丹;张廷
目的 探讨(1-3)-β-D葡聚糖(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住院高危IFI患者126例,分别检测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水平,计算G试验、GM试验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 G试验的敏感度(83.0%)高于GM试验(77.4%),而特异度(74.2%)低于GM试验(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92.5%、95.5%、92.1%、92.0%,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G试验、GM试验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准确性,更有效地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冯潜;李颖;顾兵;张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临床患者及体检人群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26 47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38 387例,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443例标志物阳性患者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复检,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在体检人群中,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阳性例数为2 169例,阳性率为5.65%,在临床患者中,阳性例数为6 903例,阳性率为26.08%,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阳性项目采用化学发光法复检,二者符合率为92.67%.结论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是临床检测肿瘤的有效手段.在应用于健康体检人群及作为无症状人群的早期肿瘤筛查时,对检测结果要综合考虑,避免造成经济负担及思想负担.
作者:郭晓英;王晓静;李剑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FP10/ESAT6融合蛋白-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在肺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ELISPOT和PPD试验检测30例结核患者、54例非结核患者和37例健康者,比较两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国产试剂盒CFP10/ESAT6融合蛋白-ELISPOT检测30例结核患者、54例非结核患者和37例健康者的阳性率分别为70.0%、18.5%和13.5%,PPD试验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0.0%、29.6%和29.7%.在30例结核患者中ELISPOT和PPD试验的灵敏度分别为70.0%和60.0%.在54例非结核组和37个健康组中ELISPOT和PPD试验的特异性分别为83.5%和70.3%.结论 国产试剂盒CFP10/ESAT6融合蛋白-ELISPOT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王金湖;杨剑虹;李晓红;曹季军;潘晓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为H1V感染者的防控和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14年本院门诊、住院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IV抗体(抗HIV)、HCV抗体(抗-HCV)和TP抗体(抗-TP),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IFMA)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结果 126例HIV感染者中合并TP感染46例,感染率为36.51%;合并HCV感染40例,感染率为31.75%.明显高于合并HBV感染率(17.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感染率与HC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TP、HBV+ TP、HCV+T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 HIV感染者中合并感染TP、HCV等传染性疾病的比例较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加强对HIV感染者进行HBV、HCV和TP的筛查,从而有利于HIV感染者的综合治疗.同时,在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远平;潘庭荣;梁红;徐云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低海拔落差对藏、汉族血压、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的影响,为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的预防提供研究资料.方法 244例被调查者为世居或长期生活在海拔3 100 m及2 940 m的牧区藏族、城镇藏族、城镇汉族人群,测定被调查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尿酸、血脂,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 100m海拔中,牧区藏族血糖高于城镇藏族血糖(6.21±2.48)mmol/L vs.(4.75±0.77)mmol/L(P<0.01),牧区藏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城镇汉族及城镇藏族LDL-C(2.33±0.76)mmol/L vs.(2.00±0.52)mmol/L vs.(1.93±0.67)mmol/L(P<0.05),但牧区藏族、城镇藏族、城镇汉族受检者之间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940 m海拔中,城镇藏族及城镇汉族舒张压高于牧区藏族舒张压(78.49±12.07)mm Hg vs.(77.23±11.12)mmHg vs.(67.80±10.18)mm Hg(P<0.01),城镇汉族血尿酸高于城镇藏族及牧区藏族血尿酸(337.56±107.76)μmol/L vs.(275.19±80.00)μmol/L vs.(260.84±78.92)μmol/L (P<0.01),城镇汉族TG高于城镇藏族及牧区藏族TG(2.00±1.27)mmol/L vs.(1.24±0.85)mmol/L vs.(1.19±0.64)mmol/L (P<0.01),城镇汉族TC高于牧区藏族TC(4.49±0.94) mmol/L vs.(4.13±0.91)mmol/L (P<0.05),牧区藏族HDL-C高于城镇汉族HDL-C(1.70±0.40)mmol/L vs.(1.49±0.41) mmol/L (P<0.01),城镇藏族LDL-C高于牧区藏族LDL-C(2.26±0.88)mmol/L vs.(1.84±0.88)mmol/L (P<0.05),但牧区藏族、城镇藏族、城镇汉族受检者之间收缩压、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100 m海拔中牧区藏族舒张压、血尿酸、TC、LDL-C高于2 940m海拔中牧区藏族舒张压、血尿酸、TC、LDL-C(78.74±10.38)mm Hg vs.(67.80±10.18)mmHg(P<0.01),(308.39±96.38)μmol/L vs.(260.84±78.92)μmol/L (P<0.05),(4.57±0.96) mmol/L vs.(4.13±0.91)mmol/L(P<0.05),(2.33±0.76)mmol/L vs.(1.84±0.88)mmol/L (P<0.01).两个海拔中,城镇藏族之间及城镇汉族之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海拔地区低海拔落差对牧区藏族舒张压、血尿酸、TC、LDL-C有明显影响.
作者:张秀英;马平;景原雪;李振珺;王维;齐社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SCr)、尿酸(UA)在提示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为早期诊断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肾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北京妇产医院2012年2~8月6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诊断标准为第6版妇产科学.另外选取同期来该院产前检查正常的晚孕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用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CC;以生化分析法测定血肌酐(SCr)、尿酸(UA)水平,并加以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果.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各项指标均较正常晚孕者明显增高(P<0.05),但血清胱抑素C上升值相对SCr和UA明显偏小,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果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出现早产、胎盘剥离、产后出血和胎儿窘迫等结果明显较正常的晚孕妇女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其较尿酸(UA)和血肌酐(SCr)较敏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艳;于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多种肿瘤标记物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的意义.方法 检测216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和非肿瘤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SCC-Ag水平.结果 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EA、CA125、CA19-9、SCC-Ag水平明显高于无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A125、CA19-9、SCC-Ag水平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Ⅲ和Ⅳ期宫颈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SCC-Ag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的患者,其中Ⅰ期患者的CEA、CA19-9阳性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患者SCC-Ag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EA、CA125、CA19-9、SCC-Ag检测可协助临床宫颈癌分期诊断及其治疗效果的判定.
作者:梁指荣;杨洁飞;苏锡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上市后中药作为注入性抗原、可溶性抗原,其引起的过敏反应按照修改后的Coombs和Gell分类属于Ⅰ型超敏反应(变态反应).Ⅰ型超敏反应是上市后中药免疫毒性监测的重点内容,对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主要参与成分的分析提示免疫球蛋白IgE是引发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抗体,SIgE检测是中药注射剂致过敏反应特异性诊断重要的检测方法之一.
作者:顾敏;谢雁鸣;赵玉斌;郭新娥;王志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2012~2014年该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临床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鉴定,测定抗菌药物的小抑菌浓度(MIC)值.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临床科室包括重症监护室(ICU)、新生儿监护室均按照方案共分离菌株2 150株,革兰阴性菌1 634株(76.0%),革兰阳性菌516株(24%).常见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等.产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3.7%和13.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0.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属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氢霉烯类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对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占65.8%.结论 及时监测病原菌的菌群种类、分布和耐药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方玲;凌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孕中期、孕晚期妇女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该院门诊行产前检查的262例孕中期与187例孕晚期妇女作为观察组;200例非孕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62例孕中期妇女D-二聚体水平为(0.86±0.15) mg/L,其中209例升高超过正常参考值;187例孕晚期妇女D-二聚体水平为(1.47±0.13) mg/L,均超过正常参考值;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为(0,35±0.1)mg/L,与孕中期及孕晚期妇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中期、孕晚期妇女D-二聚体检测对孕产妇静脉血栓筛查及阴性预示能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曼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以及预测发生远期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 患者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3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分将其分为0~、20~、和积分≥40共3组,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同时按照不同Lp-PLA2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高、中、低3分位组,测定所有患者血浆中Lp-PLA2的水平,评价Lp-PLA2水平反映冠脉病变程度的临床价值.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两组中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史的比例较对照组高(P<0.01),且两组间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及3支病变亚组中Lp-PL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支病变亚组Lp-PLA2水平高于单支,双支病变组(P<0.05);在不同Gensini积分亚组中,Lp-PLA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积分≥40组与0~亚组比较,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p-PLA2高、中、低3分位组之间,进行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者(P<0.01).结论 Lp-PLA2水平可用于评价临床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利于临床对择期手术患者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且对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郭梅;罗涛;吴园;杨莉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及C反应蛋白(CRP)与尿微量清蛋白/肌酐(UMA/Cr)比值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4例,分为无糖尿病骨质疏松(NDO)组65例、非增生性糖尿病骨质疏松(NPDO)组53例、增生性糖尿病骨质疏松(PDO)组36例;另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NC)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OPG水平,同时检测CRP及UMA/Cr;T2DM患者的BCG、CRP及UMA/Cr相互间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结果 在NC组、NDO组、NPDO组及PDO组中OPG依次降低,CRP及UMA/Cr依次增高,组间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OPG水平与CRP、UMA/Cr呈负相关(均P<0.05),CRP与UMA/Cr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展与OPG的降低及CRP、UMA/Cr的增高密切相关,OPG可能是UMA的保护因子,CRP可能是促进因子.
作者:陈桂明;孙业富;夏爱萍;陶晓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不同抗凝剂、离心力及离心时间对葡聚糖—泛影葡胺(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的影响,优化实验方案.方法 取肝素、EDTA及2种抗凝剂混合后的3种不同抗凝血,采用Ficoll法进行分离,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类和计数,计算回收率和纯度;同时对EDTA抗凝血进行不同离心力及离心时间的处理,优化分离效果.结果 EDTA组获得PB-MC回收率为(51.32±50.21)%,纯度为(45.38±22.14)%;肝素组获得PBMC回收率为(24.52±19.10)%,纯度为(78.46±11.91)%;EDTA+肝素组获得PBMC回收率为(56.32±24.30)%,纯度为(80.27±1 2.44)%.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BMC回收率方面,EDTA组与肝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TA组回收率较高,而肝素+EDTA组与EDTA组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纯度方面,EDTA组与肝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PBMC纯度较高,而肝素+ EDTA组与肝素组比较,纯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存活率方面,肝素+EDTA组与肝素组、EDTA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EDTA抗凝血进行单个核细胞分离实验表明,在离心力为600×g(1 800 r/min),离心时间为25 min时分离效果佳.结论 肝素+EDTA组回收率、纯度与单种抗凝剂实验组相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混合两种抗凝全血进行细胞分离.EDTA抗凝血在离心力为600 g(1 800 r/min)、离心时间为25 min时,分离单个核细胞效果佳.
作者:蔡敏敏;顾晓琼;高飞;邱先桃;陈小娟;刘非;郑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方法 血液培养标本使用美国BD全自动血液培养仪,阳性标本用珠海DL-96细菌测定系统.结果 1 689例患者血液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56株,阳性检出率为15.16%.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首位(57.8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低;革兰阳性菌检出率为37.11%,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血液培养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临床应及时送检血液培养标本,并根据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赵玉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广东地区育龄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广东地区育龄人群发病情况,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监测速率法对广东地区72 921例育龄女性和男性进行G6PD活性定量检测,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广东地区育龄人群G6PD缺乏症的发病率为4.28%(3 119/72 921),其中育龄男性的发病率为8.98%(989/11 010),育龄女性的发病率为3.44%(2 130%61 911).结论 开展育龄人群G6PD缺乏症筛查工作,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天文;钟志成;黄滨梅;郭浩;陈柯艺;唐斌;尹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G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的结果差异,验证HBV标志物室间质量控制的方法选择.方法 使用ELISA检测试剂和GIGA试条对420份标本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并对两种方法检测均阳性的标本做1∶256倍稀释后检测相关抗原抗体,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结果除乙肝表面抗原结果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有显著差异,稀释后结果差异更加明显.结论 GIGA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较ELISA法灵敏度低,有一定的漏检率,不适用于室间质量控制检测,应用ELISA法加以确证.
作者:吴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试验)对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疑似结核病患者及体检志愿者分成两组,进行对照研究,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T spot.TB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肺外结核组阳性者38例,阳性率为95%(38/40),阴性者2例,阴性率为5%0(2/40).健康对照组40例,阳性者0例,阳性率为0%(0/40),阴性者40例,阴性率为100%(40/40).灵敏度为95%(38/40),特异度为100%(40/40).肺外结核组阳性率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试验对肺外结核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临床判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的检测筛查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洹;胡文斌;毛艳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体检人群ALDH2基因,评价该方法应用于临床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检测对象为100例体检人员,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法,检测ALDH2基因第487突变位点3个不同的基因分型:GG型、GA型、AA型.结果 共检出GG型72例,GA型26例,AA型2例.结论 基因芯片检测法可满足临床ALDH2基因检测的要求,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徐筱婧;瞿浩;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对诊断妊娠高血压的意义;评价Hcy、hs-CRP测定对妊娠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50例作为实验组,包括轻度妊娠期高血压49例、中度妊娠期高血压51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50例;并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孕晚期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Hcy及hs-CRP水平.结果 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清Hcy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则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态监测孕妇血清中Hcy及hs-CRP水平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可以评价本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
作者:平龙玉;杜立树;熊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孕早期一站式唐氏筛查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筛查结果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之间在本院进行孕早期一站式唐氏筛查的20 323例孕妇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20 323例孕早期一站式筛查孕妇筛出高风险孕妇539例,阳性率为2.65%,高风险孕妇通过产前诊断21-三体综合征胎儿19例、18-三体综合征胎儿5例和其他染色体异常胎儿9例;19 794例筛查低风险孕妇中随访妊娠结局发现4例染色体异常,其中21-三体综合征1例,18-三体综合征1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结论 孕早期一站式唐氏筛查是产前筛查重要筛查模式,对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有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天文;陈柯艺;唐斌;钟志成;黄滨梅;郭浩;尹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