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检验室地理位置对急诊样本周转时间的影响

徐全中;张秀明;温冬梅;吴剑杨;李曼;胡婷;索明环;萧金丽;阚丽娟;庞嘉琳

关键词:急诊, 检验室, 地理位置, 样本, 周转时间, 标本分析, 国际标准化组织, 医院, 运输时间, 医疗措施, 项目申请, 结果分析, 检验结果, 管理机构, 标本采集, 实验室, 时间段, 前处理, 指标, 医学
摘要:急诊检验结果的及时性是衡量医学水平和实验室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5189:2012在内的国际卫生管理机构也对及时性提出要求[1]。而及时性主要是通过样本周转时间(turnaround time ,TAT)来评价的[2]。TAT分为项目申请、标本采集、标本确认、标本运输、前处理、标本分析、结果回报、结果分析及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共9个时间段[3]。任何一个环节均有可能会影响 TAT。目前,针对急诊检验室在医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急诊 TAT 的影响少有报道。本文就急诊检验室在医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急诊样本运输时间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急诊检验室在医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急诊TAT的影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脑脊液细胞计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U 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脑脊液常规细胞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本院住院患者163例脑脊液常规标本,同时用U 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改良牛鲍计数板进行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并对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U 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改良牛鲍计数板两种方法结果比较:脑脊液红细胞计数(t=0.752,P=0.457)和白细胞计数(t=1.616,P=0.1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用于脑脊液细胞计数,具有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势。

    作者:左万超;郑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德宏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同期来医院做健康体检的1763例体检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比较。结果脑梗死组HCY平均浓度高于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 HCY 平均浓度差异明显( P<0.05);女性脑梗死组与女性体检组 HCY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在脑梗死患者的诊治中有一定的价值,其浓度水平特别在男性患者中增高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常规开展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利于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作者:杨必清;番云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异常凝血酶原和唾液酸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对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唾液酸(SA)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化学发光法和酶法分别检测12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2例肾功能正常肾脏疾病患者、57例体检健康者和120例肝细胞癌(HCC )患者血清PIV‐KA‐Ⅱ和SA水平。分别测定上述受试者血清尿素(Urea)和肌酐(Cr)水平,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值(eGFR)。结果健康对照组、肾功能正常疾病组和肾功能不全疾病组三组间血清PIVKA‐Ⅱ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H=2.902,P>0.05),且明显低于 HCC组(U值分别为319.50、203.00、665.50,P均<0.001)。肾功能不全疾病组中各期之间血清 PIVKA -Ⅱ水平也没有统计学差异( H=3.991,P>0.05)。血清S A水平在健康对照组、肾功能正常疾病组和肾功能不全疾病组之间( H=63.685,P<0.001),以及在肾功能不全疾病组各期之间(H=64.689,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血清SA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0.705,P<0.001),与Urea、Cr水平呈正相关(r=0.599、0.704,P<0.001)。 HCC组血清SA水平较CKD1~4期均明显升高(U值分别为126.00、163.50、247.00、715.00,P均<0.001),较CKD5期无明显变化(U=419.00,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对血清 PIVKA‐Ⅱ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提高血清SA的表达水平,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可见血清SA水平升高不仅对HCC及其他多种恶性肿瘤有辅助诊断价值,还可较好地反映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状态。

    作者:公帅;孙桂荣;刘明军;席强;彭冲;孙晓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手足口病患儿补体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3、C4、B因子含量及补体旁路溶血活性(Ap‐CH50)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法和免疫比浊法、溶血法对78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补体C3、C4、B因子和Ap‐CH50水平测定,并与35例健康者作比较。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补体C3、C4、B因子水平均低于与健康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P‐CH50水平高于健康组且差异其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3、C4、B因子和Ap‐CH50水平的变化对病情判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胡娟;周彦;董双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20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分析

    目的:调查2010~2012年广州华侨医院20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利用W HONET5.6软件对广州华侨医院2010~2012年206株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资料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180株,占87.40%);科室分布则主要集中在ICU病房(65株,占31.6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其中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75.00%,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72.90%,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66.90%,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67.2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也较高,分别是47.80%和52.80%;20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137株,占66.5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并有逐年增加趋势。

    作者:胡向国;余广超;刘菊珍;江忠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尿液干化学检测尿隐血与镜检尿有形成分红细胞的评价

    目的:研究尿液干化学检测隐血结果与显微镜镜检有形成分红细胞结果的的符合情况,探讨尿液干化学干化学法与尿液有形成分红细胞镜检的方法学评价。方法通过尿液干化学检测和显微镜检查检测1227例相同标本,对2种方法测得尿液镜检有形成分红细胞的结果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27例尿液干化学检测隐血阳性297例,经显微镜复查有形成分红细胞阳性188例,阴性109例;尿液干化学检测尿隐血阴性930例,显微镜复查有形成分红细胞阳性26例,阴性904例。2种方法阳性符合率63.3%,阴性符合率97.2%。再抽取此1227例尿液中肾内科、泌尿外科与妇科的结果进行进一步比较,肾内科阳性符合率为75%,阴性符合率为89.4%;泌尿外科阳性符合率为78.2%,阴性符合率为95.2%;妇科阳性符合率为75.7%,阴性符合率为93.3%;说明两者并不完全存在相对应关系,肾内科、泌尿外科和妇科的阳性符合率更高一些。结论临床上可能出现尿液干化学测定结果与镜检结果不相符的情形,故在实际工作中,尿液干化学筛查不能完全替代有形成分的检测,多采用镜检和尿液干化学相结合进行检测,提高尿液隐血和有形成分红细胞检测的阳性率,以提高准确度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更加精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朱群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PCT 异常高值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 T )的临床应用以及院内PC T异常高值时是否需要立即抗感染治疗。方法统计分析院内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一年内PC T的高值情况,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不同的科室内,PC T高值情况意义不同,并且不是所有PC T高值时都应立即抗感染治疗。结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PC T高值结果并不能盲目判定为脓毒血症,很多情况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都会使其异常增高。临床应连续监测PC T的转化情况,了解其方法学的局限性,并结合其他相关检查,如血培养等,对患者做出综合分析。

    作者:陈园园;杜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水与外周血检测 EGFR基因突变的比较

    目的:比较外周血和胸水两种样本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为临床选取合适的送检标本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病例65例,收集血液和胸水标本,分别抽取DNA ,使用巢式 PCR扩增检测。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65例NSCLC患者中有吸烟史的患者占44.6%。病理类型为腺癌的有53例,占81.5%;非腺癌12例,占18.5%。NSCLC分期为Ⅲb者有34例,占52.3%;Ⅳ31例,占47.7%。胸水总检出率(36.9%)高于血清总检出率(18.5%),两种样本中19号外显子突变检出率均高于21号外显子的。19号外显子的突变类型为删除突变,即DelE746‐A750、DelE746‐T751,胸水中多出一种DelL747‐P753 insS。21号外显子的突变类型为点突变,即L858R和L861Q。结论虽然外周血中的EGFR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低于胸水中的,但是19和2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在外周血和胸水标本中基本一致,循环DNA可以反映组织中DNA的变化。

    作者:刘根贤;慕进勇;张守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973例无精子者睾丸体积、生殖激素与精液细胞学分析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睾丸体积、生殖激素水平与精液生精细胞检出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将973例无精子症患者按W HO男性不育病因诊断分类标准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OA )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 ),NOA按精液生精细胞检出结果分为生精细胞存在型和生精细胞缺乏型两组,并分别对各组患者的睾丸体积、生殖激素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973例无精子症患者,明确为OA者235例(24.15%),NOA者738例(75.85%)。NOA精液生精细胞存在型410例(55.56%),生精细胞缺乏型328例(44.44%)。NOA生精细胞存在型与缺乏型两组睾丸体积明显缩小、T、T/LH值较低,LH、FSH水平明显升高,与O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PR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A精液生精细胞存在型与缺乏型组比较,生精细胞缺乏型睾丸体积明显缩小(P<0.001),LH、FSH水平均高于生精细胞存在型(P<0.01,P<0.05),T、T/LH及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睾丸体积、生殖激素水平与精液细胞检出的多寡密切相关,T/LH测定对了解睾丸间质细胞功能与基膜变化有关联。

    作者:袁长巍;曹兴午;李翠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东莞地区某院2012~2014年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东莞康华医院2012年至2014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株,按照全国临床检验规程分离鉴定,并采用M IC法进行药敏试验,用纸片法进行ESBLs确认实验和改良 Hodge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认,用WHONET5.4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分离出410株肺炎克雷伯菌,以痰标本分离率高,占55.87%。其次是脓液、分泌物、血液分别占9.53%、9.47%、8.78%;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自IC U、呼吸内科、肿瘤内科,分别占16.10%、9.02%、7.8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74%,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逐年递减,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结论对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及时鉴定和药敏分析,跟踪其耐药趋势,可指导抗菌药物合理规范使用,降低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作者:徐名烤;谢彩连;潘俊均;雷亚利;杜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无创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检测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及探讨无创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64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与时期的64例健康同龄人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无创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与颅内压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均差于对照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与颅内压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对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颅内压情况的了解均有积极的临床作用。

    作者:姚雪淦;邹德学;姚柱煒;徐威力;杨素娟;李春容;招湛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6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及骨髓象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淋巴白血病的免疫表型与骨髓象的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9例,应用单参数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患者的免疫表型,对患者进行骨髓象及血象检查,对患者的骨髓增生度进行分析。结果69例CLL患者中,LL/SL‐MC 33例(47.83%)、CLL/PLL‐MC 16例(23.19%)、TSL 9例(13.04%)、ATLL 4例(5.80%)、PLL 4例(5.80%)、HCL 3例(4.34%)。CLL患者以年龄50岁以上者居多。骨髓增生度极度活跃12例(17.39%)、明显活跃10例(14.49%)、活跃47例(68.12%),粒红比增高17例(24.64%)、正常29例(42.03%)、降低23例(33.33%),巨核细胞计数增高3例(4.35%)、正常30例(43.48%)、降低36例(52.17%)。69例患者全部表达CD19、CD20,阳性率为100%;其次表达CD22,阳性率为98.55%;CD23阳性率为97.10%,CD5阳性率为86.96%;所有患者均不表达CD10。结论69例CLL患者免疫分型以混合型为多,骨髓增生度较高;免疫表型则以CD19、CD20全部表达,其次分别表达为CD22、CD23与CD5,不表达CD10。

    作者:曲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病变组,112例患者均行冠状造影,根据血管病变分为3组,单支血管病变组38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1例,3支及以上血管病变组33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门诊健康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病变组CysC水平,病变组内部不同血管病变程度与CysC的水平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病变组较健康者CysC水平更低,病变组健康者的血清CysC水平为(1.02±0.22)mg/L ,对照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为(1.27±0.29)m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为(1.08±0.27)mg/L ,双支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为(1.02±0.24)mg/L ,3支及以上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为(0.91±0.21)mg/L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ysC水平与血管病变支数呈负相关(r=-0.417,P<0.05)。结论 CysC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发生、发展中具有预测价值,且其水平与病变血管数目呈负相关,在临床值得应用。

    作者:黄余清;熊兴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11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7)。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分析两组血清CRP、TNF‐α、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清CRP、TNF‐α水平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CRP、TNF‐α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G、TC、LDL‐C水平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TG、TC、LDL‐C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水平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治疗后减少(P<0.05),持续时间缩短(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可降低冠心病心绞痛血清CRP、TNF‐α、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占甘伟;汪宏良;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黄嘌呤氧化酶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目的:观察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痛风初次发作患者(痛风组)、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IL‐6、IL‐8的水平,比较3个实验组中各项指标的表达差异。结果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的黄嘌呤氧化酶、IL‐6、IL‐8及血尿酸、C反应蛋白、血沉的水平显著高于高尿酸血症组及健康对照组( P<0.01);高尿酸血症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的黄嘌呤氧化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血尿酸、C反应蛋白、IL‐6、IL‐8及血沉等炎症指标在痛风发病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邓建平;林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Afinion AS100分析仪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Afinion AS100检测仪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118例糖尿病患者检测的ACR标本同时在基恩特定蛋白仪上做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和在贝克曼 AU680上稀释做尿肌酐检测,探讨两组数据的相关性。结果2种仪器在尿微量清蛋白和尿肌酐检测中显著相关,Afinion分析仪能够满足临床要求。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Afinion分析仪所做的ACR与基恩蛋白免疫分析仪所做尿微量清蛋白以及贝克曼AU680生化分析仪所做尿肌酐计算出来的ACR显著相关,但Afinion分析仪1台仪器上能同时出3个结果,方便,快速,准确,在实际应用中更适合实验室操作。。

    作者:戴小勇;张春梅;黄丽丽;王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反应蛋白在肝病患者血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肝病患者血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各种肝病患者为试验组,另选取123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分别进行了CRP检测,观察两组CRP的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血清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性时相反应高峰期,肝脏合成蛋白质能力的20%可以直接转向CRP的合成,故肝病患者CRP会增高。肝癌组与肝硬化组、肝炎组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且肝癌组高于,肝硬化组肝硬化组高于肝炎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还可以动态评估肝细胞受损程度。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尿 RBP、NAG 联合血清CysC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联合血清胱抑素C(CysC)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该院T2DM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A组),T2DM 单纯糖尿病患者54例(B组),健康体检者52例(C组)。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受试者尿RBP、NAG和血清CysC水平,比较其差异,探讨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阳性率。结果 A组尿RBP、NAG和血清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BP、NAG和血清 CysC水平均高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P、NAG、CysC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7.93%、86.21%、84.48%,联合3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为94.83%,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RBP、NAG及血清CysC是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且联合3项指标检测的综合敏感性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鲁丹;陈丽芳;蔡洁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品管圈降低急诊血常规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的应用

    目的: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急诊血常规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2014年9~11月、2015年2~4月该院急诊血常规实验室周转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制定相应对策组织实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急诊血常规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TAT)不合格率由活动前5%降至活动后1.4%,效果显著。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急诊血常规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通过对急诊检验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提高急诊检验及时准确性,实现无误检、无投诉、无抱怨,满足临床需求。品管手法的应用,提高了员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作者:李兰霞;张月玲;郭改玲;贾新勇;马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与Child-Pug h分级的关系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血凝仪测定163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g、TT),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CT)和网织红细胞参数(RET #、RET%、IRF)。比较肝硬化组与对照组、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后组间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Fig降低,PT、APTT、TT延长,PLT、PCT下降,MPV、PDW升高,RET计数、RET%、IR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g随着Child‐Pugh等级上升逐渐降低,PT、APTT、TT随着Child‐Pugh等级上升逐渐延长,PLT、PCT 随着Child‐Pugh等级上升逐渐下降,MPV、PDW随着Child‐Pugh等级上升逐渐升高,RET计数、RET%、IRF随着Child‐Pugh等级上升逐渐升高(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异常,其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有密切相关,是判定肝脏损害程度、出血倾向及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红丽;孙岳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