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误诊为腰椎结核的马耳他布鲁菌感染1例

潘俊均;黄敏仪;苏丹虹;雷亚利

关键词:腰椎结核, 马耳他布鲁菌, 布鲁菌病
摘要: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变态反应疾病,患病的牛、羊等疫畜是布鲁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多汗、寒战、关节疼痛和泌尿生殖系病症等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出现神经疼痛、关节疼痛和多器官损害等[1-2].布鲁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牛种布鲁菌病以夏、秋季发病率较高;羊种布鲁菌(马耳他布鲁菌)病春季开始,夏季达高峰,秋季下降.本研究对非发病高峰期、非疫区广州市1例患者骨髓血培养中分离出的1株马耳他布鲁菌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嗜肺军团菌momp基因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 构建真核重组质粒GFP-momp作为核酸疫苗,已构建的原核重组质粒pET-momp表达的蛋白作为蛋白疫苗,二者联合免疫BALB/c雌性小鼠,观察其免疫原性.方法 (1)以嗜肺军团菌DNA作为模板,扩增得到momp基因,并克隆至pEGFP-C1载体获得重组质粒GFP-momp.鉴定正确后,将其转染到NIH3T3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momp的表达.(2)选取BALB/c雌性小鼠60只,平均分为4组,即磷酸盐缓冲液(PBS)组(A组)、空质粒pEGFP-C1组(B组)、DNA疫苗组(C组)、联合疫苗组(D组).以重组质粒GFP-momp作为DNA疫苗,重组质粒GFP-momp和MOMP蛋白作为联合疫苗,第1天A组肌肉注射PBS 50tμL,B组注射pEGFP-C1 50 μg,C、D组各注射GFP-momp 50 μg;第14天各组以相同剂量追加免疫1次;第21天A、B、C组用相同剂量再追加免疫1次,D组注射10 μg纯化的MOMP蛋白.借助对各试验组小鼠的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等指标的动态检测,来评价DNA疫苗与蛋白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 扩增出831 bp的mom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GFP-momp,转染入NIH3T3细胞并在细胞内表达出绿色荧光蛋白.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ELISA测定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抗体滴度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L杀伤活性试验结果显示,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杀伤活性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构建mom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NIH3T3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进一步得出嗜肺军团菌momp基因诱导产生的DNA疫苗和DNA-蛋白疫苗均能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免疫原性.

    作者:窦娇莹;杨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的相关性调查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2015年来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科健康体检的459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压、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 217例男性受检者中,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发病率分别为61.3%、13.4%、34.6%,242例女性受检者中,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发病率分别为56.2%、18.2%、17.4%,女性的高血脂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高血糖发病率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对比,高血糖和高血脂的阳性率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之间有相互作用关系:女性高血脂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而高血压、高血糖发病率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和非高血压组进行比较,高血脂的阳性率差异显著.

    作者:赵淑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实验室生化检测系统精密度评价

    目的 根据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分析的质量要求评价实验室生化检测系统的精密度.方法 使用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RADON中值、高值质控品葡萄糖(GLU)、尿素(Urea)、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TC)、总胆红素(TB)等6个项目20次日内及20 d日间测定,所有项目进行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CV)的计算.结果 所有项目中、高值的日内CV<1/4TEa,日内精密度符合CLIA'88的要求;GLU、Urea、ALT、TC中、高值日间精密度均符合CLIA'88的要求的CV<1/3 TEa,而Cr和TB中、高值日间精密度不符合CLIA'88的要求,主要是试剂不稳定导致的,重新更换试剂进行校准后测定,日间精密度符合CLIA'88的要求CV<1/3TEa.结论 只有形成一个固定组合的检测系统,定期对生化检测系统精密度评价,有助于确定整个实验室的变异.

    作者:余少雄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97例ABO疑难血型鉴定的血标本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目的 分析引起ABO疑难血型鉴定的血标本因素及其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对有疑问的血标本再用试管法进行复检,并做吸收放散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进行确认.结果 在引起ABO疑难血型鉴定的97例血标本中,生理因素血标本14例(14.4%),疾病因素血标本27例(27.9%),临床治疗因素血标本16例(16.5%),其他因素血标本40例(41.2%).在引起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97例血标本中,正定型不相符6例(6.2%),反定型不相符71例(73.2%),正、反定型均不相符20例(20.6%).结论 血标本因素可引起ABO疑难血型鉴定,在血标本采集、保存及送检过程中应进行规范化操作,保证血标本采集的正确性和质量要求,以确保ABO血型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

    作者:杨琳;张勇萍;杨世明;安宁;李丹;穆士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肇庆地区生殖器疱疹高危人群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肇庆地区生殖器疱疹高危人群的血清中单纯疱疹病毒(HSV)-2型IgG和IgM感染情况,为肇庆地区生殖器疱疹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娱乐场所高危人群257例作为高危组,选取12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HSV-2型IgG和IgM检测.结果 高危组IgG阳性62例,IgM阳性13例;正常组IgG阳性4例,IgM阳性0例.结论 高危组HSV-2型IgG和IgM感染情况均较高,应对高危人群进行合适的健康教育,并且建议临床医生注意筛查,这对减少生殖器疱疹的发生及传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帅春海;陈少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痰标本分析前涂片镜检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对634例痰标本进行分析前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的结果与其培养结果进行比较,了解痰培养标本分析前涂片镜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634例痰标本,肉眼观察痰标本分析前的性状、颜色等,然后进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根据涂片镜检结果,将痰标本分为A、B、C三大类.同时对上述痰培养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分析比较镜检结果与细菌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634例痰培养标本中,涂片结果合格标本495例,占78.08%;不合格标本139例,占21.92%.共检出457株细菌.在495例涂片结果合格的标本中,检出408株细菌,细菌检出率为82.42%,合格痰培养标本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71.72%.在139例涂片结果不合格的标本中,检出49株细菌,检出率为35.25%.肉眼观察痰培养标本分析前的性状,黏性、血性和脓性痰的合格率和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水样或泡沫样痰;在不同颜色痰标本中,无色痰的合格率和细菌检出率低于其他颜色的痰标本.结论 痰培养标本分析前做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以筛除不合格的痰标本,提高痰培养的细菌检出率,对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肖;朱同华;沈国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HBV感染合并妊娠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HBV感染合并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2013年1~12月HBV感染合并妊娠糖尿病孕妇(HBV组)、无HBV感染健康妊娠妇女(正常组)及无HBV感染妊娠糖尿病孕妇(GDM组)各200例对象的常规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1)HBV组总蛋白高于GDM组而与正常组无差异,血清清蛋白显著低于GDM组和正常组;HBV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y)-谷氨酰转移酶、总胆汁酸显著高于GDM组和正常组;HBV组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与GDM组、正常组无差别.(2) HBV组、GDM组和正常组母体并发症分别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5%、3.5%、1.5%;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1.5%、6.5%、2.0%;产后出血20.0%、7.5%、3.5%;蛋白尿22.5%、11.5%、4.0%;尿WBC阳性41.5%、13.5%、8.5%;尿RBC阳性26.5%、10.5%、6.5%;血清总胆红素升高7.5%、2.5%、1.0%;肝脏酶学指标升高31.5%、5.5%、3.0%;血清总胆汁酸升高34.5%、11.0%、4.0%.母体并发症HBV组高于GDM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HBV组、GDM组和正常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早产13.20%、6.03%、2.50%;黄疸34.52%、16.08%、8.50%;肺炎7.61%、4.52%、1.50%;小样儿6.60%、3.02%、1.00%;窒息5.58%、1.50%、0.00%.HBV组母体、新生儿并发症显著高于GDM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合并妊娠糖尿病孕妇母体和新生儿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糖尿病和正常妊娠孕妇,临床应加强对HBV感染合并妊娠糖尿病的母婴监测,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母婴健康.

    作者:邱先桃;刘非;丘媛媛;高飞;蔡敏敏;顾晓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Urovysion FISH检测尿液泌尿道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及在老年科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基于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尿液脱落细胞中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相关性染色体异常在老年科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350例老年科患者的晨尿,采用Urovysion FISH检测尿液细胞中第3、7、17号染色体的非整数倍,以及第9号染色体长臂21区域的缺失.结果 1350例患者中共检测出3号染色体异常55例(4.07%),7号染色体异常68例(5.04%),17号染色体异常41例(3.04%),9号染色体异常36例(2.67%).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癌22例(1.63%),其他泌尿系统恶性肿瘤16例(1.19%).结论 Urovysion FISH对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老年科泌尿系肿瘤筛查的一线方法.

    作者:李莉;徐苓;谢国化;王根发;张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男性精液参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男性精液参数与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东莞康华医院生殖中心第1周期长方案IVF-胚胎移植的371个周期,分析不同妊娠结局中男性精液参数的差异.结果 临床妊娠组和未妊娠组精子密度、活率、活力和精子正常形态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液参数对IVF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比较有限.

    作者:徐艳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原成年人贫血状况分布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成人贫血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直接抽样法,搜集201 4年1月至2015年8月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贫血的18周岁以上的患者957例,分析性别、年龄及不同海拔高度对贫血患病率及患病程度的影响.将所有数据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2次录入法,并用SPSS19.0统计软件完成所有统计学分析.结果 957例贫血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0∶4.17,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极重度贫血患病率2.2%,重度贫血患病率40.1%,中度贫血患病率38.7%,轻度贫血患病率19.0%.18~27岁组贫血人数多,不同年龄组贫血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4000 m以上贫血人数高,与其他海拔高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与海拔高度对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贫血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女性贫血人数明显高于男性,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贫血人数也增加.

    作者:贾礼华;陈江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梅毒螺旋体4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目的 对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MIA)与梅毒检测常用的其他3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 采用CM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对4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分析;此外对CMIA与TPPA检测结果符合率及血清转化盘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以TPPA为金标准,CMI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0%和99.87%,高于ELISA及RPR;CMIA与TPPA的阳性、阴性及总体符合率为100.00%、99.88%和99.88%,由此说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一致.对血清转化盘结果分析,CMIA可早于TPPA 14 d检出特异性抗体.结论 CMIA重复性好,灵敏度及特异性比较高,且操作简便快捷,可以取代TPPA及ELISA用于梅毒螺旋体的诊断.

    作者:郭炽星;劳丽嫦;蒋敏慧;黎敬忠;徐碧红;张丽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gE分析

    目的 了解过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的水平、种类,为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82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其中过敏性皮炎136例,湿疹172例,荨麻疹514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结果 过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3种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9.3%、45.1%、4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3种皮肤病患者多数过敏的过敏原种类一致,分别是尘螨组合、蟹和海鱼组合.3种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儿童组特并性过敏原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0%、80.8%、67.4%,明显高于成人组的47.0%、41.8%、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主要的过敏原是尘螨组合、鸡蛋白和蟹.3种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浓度多以弱阳性为主,60%以上的患者存在两种及以上的过敏原反应.结论 过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3种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的水平、种类均相似,尘螨组合、蟹和海鱼组合是主要的过敏原.儿童组主要的过敏原是尘螨组合、鸡蛋白和蟹.儿童过敏性皮肤病与过敏原暴露密切相关,因此过敏皮肤病患者应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以此减少过敏性疾病发生.

    作者:杜静;朱天川;周薇;陆红;晏耀明;唐晖;杨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抗凝血酶Ⅲ检测与血黏度的关系

    目的 对高血脂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抗凝全血标本抗凝血酶Ⅲ(AT-Ⅲ)与全血黏度进行检测,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 采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186例高血脂患者和186例健康体检者抗凝全血标本,按说明操作CS-5100凝血分析仪和ZL-9600C血黏度分析仪进行标本检测,测定AT-Ⅲ和全血黏度.结果 高血脂组和健康组AT-Ⅲ与全血黏度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Ⅲ与全血黏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作者:赵熹君;王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误诊为腰椎结核的马耳他布鲁菌感染1例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变态反应疾病,患病的牛、羊等疫畜是布鲁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多汗、寒战、关节疼痛和泌尿生殖系病症等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出现神经疼痛、关节疼痛和多器官损害等[1-2].布鲁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牛种布鲁菌病以夏、秋季发病率较高;羊种布鲁菌(马耳他布鲁菌)病春季开始,夏季达高峰,秋季下降.本研究对非发病高峰期、非疫区广州市1例患者骨髓血培养中分离出的1株马耳他布鲁菌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俊均;黄敏仪;苏丹虹;雷亚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表皮葡萄球菌icaADBC操纵子检出与细菌耐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关系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对不同类型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分析icaADBC操纵子在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中的检出及与细菌耐药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10月上海市东方医院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77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4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链霉素、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药敏试验特征;构建icaADBC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检测77株细菌中icaADBC的分布状况.结果 结果77株表皮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分别为庆大霉素:62.3%,链霉素:61.0%,阿米卡星:22.1%,奈替米星:23.4%.icaADBC操纵子的检出率为20.8%,ica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分离的icaADBC操纵子阳性表皮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作者:包裕杰;张雯雁;叶杨芹;奚婷;陈芳莹;范列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自身抗体及免疫指标结果分析

    目的 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相关自身抗体谱中抗SSA抗体、抗SSB抗体临床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情况,并联合其他免疫指标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抗SSA和(或)抗SSB抗体检测结果阳性并有明确诊断的病例567例,分为SSA(+) SSB(-)、SSA(+)SSB(+)、SSA(-)SSB(+)3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时观察所有研究对象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指标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pSS患者88例,SSA(+)SSB(+)组59例,占全部pSS患者的67.0%,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SA(+)SSB(+)组中,诊断为pSS患者59例,占29.8%,与其他各组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SA(+)SSB(-)组中,pSS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A、IgG、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A(+)SSB(+)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G、C3、C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A(+)SSB(-)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A、IgG、IgM、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A、SSB均(+)对pSS诊断意义较大;单独SSA(+)对诊断pSS作用较差;仅SSB(+)无诊断意义.同时联合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指标对pSS诊断有临床价值.

    作者:郭梦洋;刘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孝感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检测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孝感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2012~2014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同时采用2个厂家生产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测标本84783份,检测出阳性标本604份,阳性率为0.71%.结论 孝感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梅毒的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公务员、教师、军人阳性率较低,因此,在进行献血宣传及献血者招募时应做好宣传教育和征询筛查工作.

    作者:方春梅;易双清;郑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尿液中沙眼衣原体、淋球菌、解脲脲原体感染分析

    目的 检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尿液中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感染状况,并进一步了解CT、NG、UU病原体在深圳市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集疑似泌尿系统感染的609例患者(其中男305例,女304例)尿液,并选取其中108例患者同时采集尿液、分泌物,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NG、UU.结果CT、NG、UU在分泌物及尿液中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感染UU阳性率高,为42.04%(256/609);CT+NG+UU感染患者感染率为0.33%(2/609);CT+UU感染是双重感染中高,为2.63%(16/609).男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分别为:29.18% (89/305)、14.10% (43/305)、52.45% (160/305);女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分别是:3.29%(10/304)、2.63% (8/304)、31.58% (96/304).<20岁者CT、NG、UU阳性检出率为64.00%,20~29岁者为63.16%,>29~39岁者为63.34%,>39岁者为75.00%.结论 采用尿液和分泌物检测CT、NG、UU的检出率基本一致;CT、NG、UU的感染率后者明显高于前二者,混合感染以CT+ UU感染率高;男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均高于女性.

    作者:罗艺;徐文莉;张洪德;李康;廖长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次输注血小板后产生抗-E和抗-c抗体1例

    目的 通过本文案例提醒广大输血工作者,输注血小板也能产生(非D)Rh抗体.方法 回顾临床资料,结合血型血清学试验,对输血前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 该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住院期间共输注了5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28 U浓缩血小板,在首次输血小板相隔22 d后,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并鉴定出抗-E和抗-c抗体.结论 仅输注血小板也能产生(非D) Rh抗体.

    作者:黄美容;黄健;张绍基;颜利江;陈月宽;杨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表达及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血清β2-微球蛋白在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的表达,及其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增生患者、健康人群各34例,根据前列腺癌患者个体差异给予相应内分泌给药.取静脉血检测β2-微球蛋白、血清PSA水平,观测比较3组对象的测定结果,分析前列腺癌患者β2-微球蛋白与PSA之间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健康人群组β2-微球蛋白分别为(105.34±22.14)、(35.27±2.52)、(18.34±0.65)mg/L;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健康人群组血清PSA分别为(3.02±0.63)、(1.91±0.30)、(1.85±0.41) ng/mL;前列腺癌组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血清PSA呈正相关(r=0.867,P<0.05);前列腺增生组、健康人群组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血清PSA无相关性(r1=0.185,r2=-0.075,P>0.05);前列腺癌经内分泌药物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PSA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血清β2-微球蛋白与血清PSA呈正相关(r1 =0.752,r2=0.692,P<0.05).结论 血清β2-微球蛋白可作为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诊断和内分泌治疗效果监测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钟巧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