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沛;贾喻惠;蔡晓娜;帅小龙;陈鸣
目的 研究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碳青霉烯酶的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该院从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151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用碳青霉烯酶表型试验进行检测,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已知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在1 51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通过改良Hodge试验筛选出12株可能产碳青霉烯酶的菌株,其中有1株的金属酶试验为阳性,该12株菌经PCR扩增及测序确定产碳青霉烯酶菌株有5株,金属酶阳性株为IMP-4型金属酶,另外4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为KPC-2型.结论 近年来该院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出现了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碳青霉烯类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王鹏鲲;陈定强;俞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1 病例资料男,17岁,因心前区疼痛伴有胸闷且活动后显著于某院就诊.患者初步诊断为心肌炎,给予营养心肌治疗后,一般情况良好.行心肌酶谱检查,免疫抑制法测得肌酸激酶(CK)活力为481 I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力为677 IU/L,其余各项检查均正常.CK-MB是CK的同工酶,其真实值不能大于CK,该患者CK-MB活力测定值大于CK活力,与理论不符.
作者:屈慧;皇海;马越云;郝晓柯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该院健康体检人群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状况.方法 收集3 733例健康体检者,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其呼出气体中13CO2与12CO2的差值以诊断胃内有无感染Hp,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733例健康体检者胃Hp感染率为36.8%,男性感染率(39.5%)显著高于女性(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30岁与30~<50岁年龄组中男女感染率分别为41.5%、27.9%与41.4%、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院健康体检者胃Hp感染率与性别有显著相关性,应引起重视.
作者:温丽娜;刘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尿液标本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征.方法 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部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非重复细菌365株,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判读药敏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4年版标准,利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尿液标本中共分离出非重复细菌365株,占2015年全年总菌株数的9.3%.其中革兰阳性菌90株,革兰阴性菌275株.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共182株,占比为49.9%(182/365),其次为肠球菌属,共73株,占比为20.0% (73/365).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比率为52.2%(95/182),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较高,均在85.0%以上.肠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有着高度敏感性.结论 监测细菌耐药性情况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尿路感染的治疗,对于指导泌尿系统疾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徐腾飞;金凤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不同乳汁成分中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定量检测的结果,为乳汁标本HBV DNA检测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对152例乙肝产妇乳汁分别选用混匀乳汁、乳酪、乳清和沉淀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选用不同的检测对象时,HBV-DNA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7,P=0.933);HBV-DNA载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35,P=0.043),沉淀中HBV-DNA载量高于乳清中HBV-DNA载量;两两比较后,混匀乳汁、乳酪、乳清间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匀乳汁、乳酪、沉淀间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汁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时,混匀乳汁可能是更为适合的检测对象.
作者:汪东剑;余维涛;刘冬萍;张晓云;邱华琴;刘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雌激素、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进行联合动态监测,评估先兆流产的预后,探讨其在习惯性流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孕妇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和异常妊娠组,正常妊娠组62例,异常妊娠组58例.采集孕4~周、孕5~周、孕6~周、孕7~周、孕8~周、孕9~周孕妇血清并对血清雌二醇、孕酮及β-HCG进行测定.结果 正常妊娠组血清雌二醇、β-HCG与孕周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同孕周下,正常妊娠组与异常妊娠组相比,β-HCG与血清雌二醇多数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早孕期动态监测孕妇血清雌二醇与β-HCG是预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结局有价值的生化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利用孕酮预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流产的价值有限.
作者:赵慧茹;宋银沛;张冰;黄飞飞;廖世秀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该院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1 183例患者支原体培养结果,并对体外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183例受检标本中有636例支原体培养呈阳性,阳性率为53.8%,男、女性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26.3%和56.2%;其中解脲脲原体(Uu)感染、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两者混合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40.4%、1.2%和12.1%;67.8%的Uu感染者菌落计数≥104 cfu/mL,18.9%的Mh感染者菌落计数≥104 cfu/mL;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感染患者对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四环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8.3%、97.0%、92.5%、91.0%);对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性较高(65.1%,81.2%).单一Uu感染患者对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结论 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率与以往比有所下降,但依然较高.耐药监测与以往无明显变化,临床应根据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张竞;凌云映;刘晓一;李万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粪便分析处理系统检测粪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住院患者2 392例临床标本,分别通过粪便分析处理系统和传统手工方法进行常规检查和隐血试验,观察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在进行检测的2 392例标本中,手工法检出红细胞94例,占3.93%,白细胞73例,占3.05%;仪器法检出红细胞105例,占4.39%,白细胞90例,占3.76%.隐血试验共检测300例,其中胶体金法检测出阳性36例,占12%;仪器法检测出阳性43例,占14.33%.结论 通过LTS-E100粪便分析处理系统和传统手工方法,对粪便进行显微镜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隐血试验的比较发现,两者有较高的一致性,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罗娜;罗艳香;马忠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该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BD Bactec FX-400、BactAlert 3D24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标本进行培养检测,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结果检测,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共收检血培养标本30 801份,共分离出病原菌4 161株,血培养阳性率为13.5%.其中革兰阳性菌2 010株(48.3%),革兰阴性菌1 916株46.0%,真菌202株(4.9%),厌氧菌33株(0.8%).分离率为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A)的检出率分别为39.4%和83.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革兰阳性菌.肠杆菌科主要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5.7%,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36.1%,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20%.结论 该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应重视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卢丽明;邱芳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应用液体蛋白芯片-飞行时间质谱技术(CLINPROT)系统筛选乳腺肿瘤患者血清中潜在的肿瘤标志物,并基于差异蛋白建立乳腺癌诊断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血清标本43例及健康女性血清标本24例,并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应用ClinProt Tools系统对建模组中的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女性血清进行差异蛋白的筛选,建立差异蛋白质图谱,应用ClinProTools v3.0软件建立乳腺癌诊断预测模型,而后利用该诊断模型对验证组血清标本进行分组验证,初步评估该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通过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质谱峰信息,得到24个具有明显差异的蛋白峰(P<0.05).根据遗传算法选取表达差异显著的3个蛋白质建立乳腺癌诊断预测模型,该模型对建模组乳腺癌的识别能力为91.67%.后利用验证组标本对该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其对验证组乳腺癌识别准确率为85.7%.结论 利用ClinProt Tools v3.0软件成功建立并评估了乳腺癌诊断预测模型,为乳腺癌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杨帆;陈英剑;胡成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检测肺结核患者和健康人群外周血中Treg细胞、Th17细胞以及CD8+CD28+T细胞和CD8-CD28-T细胞的数量,探讨各细胞亚群的数量与肺结核发病的关系,为结核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reg细胞、Th17细胞以及CD8+ CD28+T细胞和CD8+ CD28 T细胞,分别比较肺结核组、初治组、复治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上述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肺结核组、初治组及复治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数量分别为(0.74±0.33)%、(0.76±0.34)%、(0.73±0.32)%,CD8+ CD28+ T细胞的数量分别为(39.5±11.4)%、(39.5±10.9)%、(38.7±12.2)%,均分别低于健康对照组(1.17±0.38)%、(62.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肺结核组、初治组及复治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数量分别为(10.1±2.7)%、(11.4±3.8)%、(9.4±2.5)%,CD8+ CD28 T的数量分别为(60.5±11.4)%、(60.5±10.9)%、(61.3±12.2)%,均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2±2.2)%、(37.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初治组患者与复治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Treg细胞、CD8+ CD28+T细胞、CD8+ CD28 T细胞数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的效应性T细胞亚群Th17细胞和CD8-CD28+T细胞下降,具有抑制功能的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和CD8+ CD28-T细胞升高,以上4个T细胞亚群可能与肺结核的发病过程相关.
作者:赵钰;余红岚;宋静芳;聂泽燕;陈俊;马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发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上升,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2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达到3.71亿[1].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方式西方化和人口老龄化,肥胖率上升,糖尿病患病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2010年全国31省市18岁以上9万余人口的糖尿病调查显示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达9.65%[2].
作者:尹逸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结合广西南宁地区重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儿童输血调查情况,从调查的背景、调查的目的及意义、调查的内容以及方法等做了简要的阐述,并指出,要解决重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儿童这个弱势群体的高额治疗费用以及血液来源,不仅需要血站的努力,更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制定统一的输血费用报销政策,提倡重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儿童门诊治疗,做到患儿能够登记在册,依据在册登记,定点供血,定点输血,定点规范治疗,定点报销.
作者:陆祝选;苏相耿;李彬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评估血尿酸、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联合风险,为冠心病的预防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收集研究对象1 18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是否患病及其严重程度,按照血尿酸、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中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采用x2检验分析血尿酸、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单独及联合风险,采用线性估计回归模型评估风险趋势.结果 当两两风险因素联合存在时,冠心病及其轻、中、重度病变分布于高风险组的比例明显高于在低风险组中的分布;当3种风险因素联合存在时,冠心病及其轻、中、重度病变分布于高风险组的比例分别高达95.9%、96.4%、92.9%和98.0%.各因素对男性冠心病的联合风险呈现出大于女性的趋势;3种因素对男性冠心病轻度病变和女性冠心病重度病变的联合风险为明显.在50岁以下人群中3种风险因素对冠心病及其轻、中和重度病变的联合风险明显大于50岁以上人群.结论 血尿酸、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两两联合风险及三者联合风险明显大于单风险因素的效应,联合风险在男性人群和50岁以下人群中的效应更为明显.
作者:华丽;曹国君;邢志芳;冯楠楠;石欧敏;钱碧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明确阴沟肠杆菌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分析细菌产酶与药物耐药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非重复阴沟肠杆菌共1 74株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SI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多底物协同-拮抗法(MSSAT)检测ESBLs和AmpC酶.结果 174株阴沟肠杆菌中,单产AmpC酶92株(52.87%),其中高诱导型25株,部分去阻遏型33株,完全去阻遏型22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 54株(31.03%);单产ESBLs 1株(0.57%);AmpC酶和ESBLs均不产有27株(15.52%);阴沟肠杆菌产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株的耐药率(P<0.05),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的耐药率高于单产AmpC酶株的耐药率(P<0.05);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高于92.0%,对氨曲南耐药率高达88.9%,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4.8%),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结论 阴沟肠杆菌以产AmpC酶为主,单产ESBLs菌株少,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单环类、青霉素类具有高度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依然是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首选.
作者:杨洪芬;李美;刘宝;万珊;杨焕婕;费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铁代谢异常改变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以期为临床干预和预后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15例MDS、8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收集其外周血常规指标,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等铁代谢相关指标,并观察细胞化学铁染色、骨髓组织铁染色观察病理学形态,以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 MDS、AA和健康者间,在铁代谢指标如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血清未饱和铁结合力(UIBC)、总铁结合力(TIBC)、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转铁蛋白饱和度(TS)、铁粒幼红细胞等参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受红细胞输注组和应急性接受少量红细胞输注组的MDS患者,在SI、UIBC、TIBC、sTfR、TS、铁粒幼红细胞等参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代谢指标具有简单易行且可重复检测的特点,是诊断铁过载和监测去铁治疗疗效的首选方法,可为MDS的临床辅助诊断、病情监测、预后评估等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周开慧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DNA原位杂交法及斑点杂交法在卡氏肺孢子虫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设计合成卡氏肺孢子虫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建立卡氏肺孢子虫大鼠动物模型,分别于第6、8、10用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提取DNA及石蜡切片进行斑点杂交及DNA原位杂交,结果同瑞氏-吉氏染色法比较.结果 DNA原位杂交法和斑点杂交法第6周检出阳性结果,检出率均为(30/30),高于瑞氏-吉氏染色法(25/30).结论 DNA原位杂交法及斑点杂交法是高效准确的卡氏肺孢子虫检测方法.
作者:常志尚;王冰;吕锐;张艳丽;赵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健康体检,了解秦皇岛市在职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健康状况,针对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所有参检人员均于体检当日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并检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血尿酸.结果 参检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体质量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36.5%和16.1%;高血糖和高尿酸的检出率为10.6%和13.6%;主要指标男、女分别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机关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应得到高度重视,提倡健康与良好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利于预防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董涛;魏欣欣;顾海英;印海娟;刘亚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检测患者血清中脂蛋白(a)、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探讨6种指标在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66例脑梗死患音(脑梗死组)和5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的LP(a)、D-D、Hcy、TC、TG、LDL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再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以初入院检测的LP(a)、D-D、Hcy、L.DL血清水平为治疗前组,病情稳定后的检测指标为治疗后组.用SPSS1 9.0和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中LP(a)、D-D、Hcy、TC、TG、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血清中的LP(a)、D-D、Hcy、LD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ROC曲线进行治疗前后的数据分析,发现特异度和灵敏度D-D> Hcv> LP (a)>LDL.结论 LP(a)、D-D、Hcy、TC、TG、LDL对脑梗死的监测和疗效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殷金兰;孙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视觉损伤而引起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的理论和研究尚未阐明.近年,DR炎性反应发病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对DR的辅助诊断或预测诊断相关炎性指标的临床实验检测分别加以阐述,为在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规诊疗中选择相应的临床实验检测指标提供参考.
作者:张雪琳 刊期: 2016年第24期